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方向
『壹』 期貨套期保值與期權交易有區別又有聯系,請問如何在實際操作中結合運用謝謝!
套期保值是指以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
傳統的套期保值:
是指生產經營者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一定量的現貨商品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與現貨品種相同,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期貨合約),以一個市場的盈利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 套期保值的作用
套期保值者是指那些把期貨市場作為價格風險轉移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進行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或者擁有,或將來擁有)准備以後售出或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值的廠商、機構和個人。 套期保值的原理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夠規避風險,是因為期貨市場上存在以下基本經濟原理:
(一)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一致。
(二)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兩者趨向一致。
套期保值的操作原理
(一)商品種類相同原則 (二)商品數量相同原則 (三)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四)交易方向相反原則
套期保值的應用
生產經營企業面臨的價格波動風險最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擔心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另外一種是擔心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下跌。 買入套期保值
買入套期保值就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其將在現貨市場上買入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該商品期貨合約,及預先在期貨市場上買空,持有多頭頭寸。 適用對象及范圍
1、加工製造企業為了防止日後購近原料是價格上漲的情況。
2、供貨商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未購進貨源,擔心日後購進貨源時價格上漲。 3、需求方認為目前現貨市場的價格很合適,但由於資金不足或者缺少外匯或一時找不到符合規格的商品,或者倉庫已滿,不能立即買進現貨,擔心日後購進現貨價格上漲。 賣出套期保值
賣出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其將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也相同或相近的該商品期貨合約 適用對象及范圍:
1、 直接生產商品期貨實物的生產廠家、農場、工廠的手頭有庫存產品尚未銷售或即將生產、收獲某種商品實物期貨,擔心日後出售時價格下跌; 2、儲運商、貿易商手頭有庫存現貨未出售或儲運商、貿易商已簽訂將來以特定價格買進某一商品但未轉售出去,擔心日後出售時價格下跌; 3、加工製造企業擔心日後庫存原料價格下跌。
基差與套期保值
一、基差的概念
基差是某一特定地點某種商品的現貨價格與同種商品的某一特定合約價格間的價差 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的區別
一、買賣雙方權利義務不同 二、交易內容不同 三、交割價格不同 四、保證金的規定不同
五、價格風險不同 六、獲利機會不同 七、交割方式不同 八、標的物交割價格決定不同
九、合約種類數不同
『貳』 套期保值,為什麼說交易方向相反
套期保值的目的是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如果方向相同,則是將風險敞口繼續放大一倍。
『叄』 關於利用期貨套期保值中的方向相反的疑惑
看了大家的解釋,我覺得大家都說的對。 套期保值這塊呢確實有點繞,但是如果分解開,邏輯也是很簡單的,只要記住以下邏輯就好了:
1、如果你是打算在未來賣東西,那你肯定不怕未來漲價,因為漲價對你是好事,你只會怕未來降價;那怎麼辦呢? 那你就在期貨市場上先按現在的價格賣出去,就是相當於你在期貨上找到個人,願意在未來以你現在的價格買進,因為現在的價格是你能接受的。 好,這樣的話,到了未來的時間點,如果這東西真的漲價(我們說一個東西漲價肯定就是指現貨市場漲價)了,那你期貨市場雖然賠了,但把你手頭的現貨一賣,就使得損失減少甚至不虧錢還盈利,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總之穩定了價格。
2、如果你打算在未來買東西,你把我上邊說的話完全反一遍就明白了。
3、最後強調一個誤區,就是有人說:雖然我特么打算在未來賣東西(也就是說你手裡有東西,這就是現貨多頭),我可不可以先在期貨市場不賣出東西(期貨空頭),而是買入東西(期貨多頭),可不可以? 可以! 但是這樣的話你就傻逼了,因為你現貨多頭,期貨也多頭,那,如果未來東西漲價,你現貨和期貨都賺,如果未來東西跌價,你現貨和期貨都賠;這樣的話壓根沒有套期保值,對你沒好處,就是一場賭博而已。
『肆』 如何正確認識套期保值
一、在不同市場行情下,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不同需求
市場經濟的運行有著明顯的周期性,由於大宗商品的短期產出彈性較小,以大宗商品為標的的商品期貨價格有著很強烈的順周期特徵。即經濟增長時,商品價格漲幅要大於經濟增長的幅度,而經濟衰退時,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幅度也要大於經濟衰退的幅度。因此,從價格波動的角度來看,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周期性比經濟的周期性更加強烈。經濟周期可以大致劃分為趨勢明確的階段和趨勢不明朗的階段。趨勢不明朗又可以具體分成真實的趨勢反轉階段和趨勢中間的間歇階段兩種類型。在趨勢反轉階段類型中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一種極端市揚行情類型,即整個經濟呈現一種系統性的恐慌,近乎於崩潰的狀態,雷曼兄弟破產後的全球金融危機就是這種極端行情類型的典型例子。在明確的單邊上漲趨勢下,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期保值的企業,往往會傾向於將全部現貨較高比例進行套期保值,而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套期保值的企業,則會傾向於將較小的比例進行套期保值。在趨勢不明朗的時,無論是買入套期保值還是賣出套期保值的企業都會增加現貨的套期保值比例,以減少不確定行情下的風險敞口。等到趨勢明朗了以後,再重新調整現貨的套期保值比例。在極端市場行情下,企業生產經營中各種風險集中爆發的可能性大大增強,但企業原有的各類風險管理工具可能失效。鑒於場內期貨市場的安全性,這時企業將比任何時候更加依賴利用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來對沖價格風險,進而通過對價格風險的控制,來降低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其他風險爆發的可能性。即在極端市場行情下,企業對套期保值的需求是最強烈的且也願意為套期保值支付更大的代價。企業是用可預測的、可控的和可能的最大損失去對沖可能的無法承受的損失,對企業而言,這時套期保值已經不是單純的對沖價格風險,而是對沖系統性的惡劣環境下的企業停產和破產的風險。
二、套期保值的界定
從企業生產經營的角度對套期保值進行界定,必須滿足以下兩個約束條件:第一,企業的現貨頭寸和期貨凈頭寸在方向上必須是相反的;第二,從對沖現貨風險的角度來看,企業的期貨凈頭寸不能超過企業的全部產能或經營計劃。如果企業的期貨頭寸違反了這兩個約束條件中的任何一個,即使是從企業生產經營的角度出發,也不再被認為是套期保值,而是事實上的投機。在始終滿足這兩個約束條件的情況下,從生產的經營目標出發,企業根據自身的管理水平、資金實力、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以及對未來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走勢的預測,確定企業全部現貨中用來套期保值的比例,並實施具體的套期保值操作來對沖風險。在一個完整的經營周期內,企業會根據市場的變化和企業經營情況的最新發展,動態的調整被套期保值項目的數量且靈活地實施具體的套期保值操作。只要套期保值的期貨凈頭寸沒有違反兩個約束條件,則企業在期貨市場上的任何具體期貨操作,均應視為套期保值行為,而不是投機行為。就不同企業類型而言,其套期保值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那些以持續生產為導向的原材料生產企業,其生產的連續性是其關鍵性的經營目標之一,由於其停產或改變生產計劃的一次性成本非常高,使其在市場價格接近其成本時,往往出於確保生產的連續性,會將其生產計劃或全部產能的較高比例甚至全部進行套期保值,而在市場價格遠高於其成本線、生產的連續性獲得了充分保證時,企業為了獲取盡可能高的機會利潤,往往會按其生產計劃或全部產能的較低比例進行套期保值甚至完全不進行套期保值。因此,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這類企業套期保值行會在套期保值數量或比例上有所改變。貿易型企業和以賺取加工費為導向的生產型企業,套期保值的目的為鎖定貿易價差和加工費,在不考慮對方違約的情況下,貿易合同和加工合同所確定的數量即為套期保值的數量,且基本不受市場行情波動的影響,因此,其套期保值的數量往往是非常明確的且合同有效期內很少發生變動,套期保值體現出動態性特點。
三、套期保值的錯誤認識
第一種錯誤認識是認為套期保值僅僅是企業在期貨市場上的投資,期貨頭寸的損益決定了套期保值績效的好壞。實際上,離開了現貨需求,單純的談期貨才是投機,套期保值必然是要求有現貨背景的。第二種錯誤認識認為套期保值所產生的期貨和現貨綜合清算的總損益一定是盈利的。這種看法忽視了企業有些時候進行套期保值的目的在於規避出現自身不能承受的損失,這時進行的套期保值就相當於以自身能夠承受的價格購買了一份保險,而為這份保險支付的價格不是以企業是否能否盈利而是以企業是否能夠承受或持續經營為考量標准,這時對企業來說減虧就是盈利。第三種錯誤認識以會計准則中對套期保值的認定標准來認定企業的套期保值行為。如果企業嚴格依據現行會計准則來對套期保值的認定辦法來實施套期保值,而不是出去更好地完成經營目標來進行套期保值的相關政策和操作,無異於將企業更好地實現經營目標之本置於會計處理之下。
『伍』 如何進行商品期貨套期保值
交易家認為套期保值的保值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因為TD有做空機制,所以可以套保!
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配合在現貨市場的買賣,在期貨市場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品種、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合同,以期在未來某一時間通過賣出或買進此期貨合同來補償因現貨市場價格變動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陸』 企業如何利用期貨進行套期保值
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
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
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6)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方向擴展閱讀
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1、確定采購成本,保證企業利潤。供貨方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供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無需購進合同所需材料,為避免日後購進原材料時價格上漲,通過期貨買入相關原材料鎖定利潤。
2、確定銷售價格,保證企業利潤。生產企業已經簽訂采購原材料合同,通過期貨賣出企業相關成品材料,鎖定生產利潤。
3、保證企業預算不超標。
4、行業原料上游企業保證生產利潤。
5、保證貿易利潤。
6、調節庫存。當認為當前原料價格合理需要增加庫存時,可以通過期貨代替現貨進庫存,通過其杠桿原理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保證企業現金流。當原材料價格下降,企業庫存因生產或其他因素不能減少時,在期貨上賣出避免價格貶值給企業造成損失。
7、融資。當現貨企業需要融資時,通過質押保值的期貨倉單,可以得獲得銀行或相關機構較高的融資比例。
8、避免外貿企業匯率損失。外貿型企業在以外幣結算時,可以通過期貨鎖定匯率,避免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鎖定訂單利潤。
9、企業的采購或銷售渠道。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期貨市場可以是企業采購或銷售另外一個渠道,等到商品進入交割環節,實現商品物權的真正的轉移,是現貨采購或銷售的適當補充。
『柒』 套期保值的具體含義是
套期保值概述
套期保值是指以迴避現貨價格風險為目的的期貨交易行為。
傳統的套期保值:
是指生產經營者在現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一定量的現貨商品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與現貨品種相同,數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貨商品(期貨合約),以一個市場的盈利彌補另一個市場的虧損,達到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目的。
套期保值的作用
套期保值者是指那些把期貨市場作為價格風險轉移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進行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或者擁有,或將來擁有)准備以後售出或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值的廠商、機構和個人。
套期保值的原理
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夠規避風險,是因為期貨市場上存在以下基本經濟原理:
(一)同種商品的期貨價格走勢與現貨價格走勢一致。
(二)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價格隨期貨合約到期日的臨近、兩者趨向一致。
套期保值的操作原理
(一)商品種類相同原則
(二)商品數量相同原則
(三)月份相同或相近原則
(四)交易方向相反原則
套期保值的應用
生產經營企業面臨的價格波動風險最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擔心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另外一種是擔心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下跌。
買入套期保值
買入套期保值就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買入與其將在現貨市場上買入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的該商品期貨合約,及預先在期貨市場上買空,持有多頭頭寸。
適用對象及范圍
1、加工製造企業為了防止日後購近原料是價格上漲的情況。
2、供貨商已經跟需求方簽訂好現貨合同,將來交貨,但供貨方此時尚未購進貨源,擔心日後購進貨源時價格上漲。
3、需求方認為目前現貨市場的價格很合適,但由於資金不足或者缺少外匯或一時找不到符合規格的商品,或者倉庫已滿,不能立即買進現貨,擔心日後購進現貨價格上漲。
賣出套期保值
賣出套期保值是指套期保值者先在期貨市場上賣出與其將在現貨市場上賣出的現貨商品數量相等,交割日期也相同或相近的該商品期貨合約
適用對象及范圍:
1、
直接生產商品期貨實物的生產廠家、農場、工廠的手頭有庫存產品尚未銷售或即將生產、收獲某種商品實物期貨,擔心日後出售時價格下跌;
2、儲運商、貿易商手頭有庫存現貨未出售或儲運商、貿易商已簽訂將來以特定價格買進某一商品但未轉售出去,擔心日後出售時價格下跌;
3、加工製造企業擔心日後庫存原料價格下跌。
『捌』 期貨的套期保值如何操作
大豆套期保值案例
賣出套保實例:(該例只用於說明套期保值原理,具體操作中,應當考慮交易手續費、持倉費、交割費用等。)
期貨市場
7月份,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某農場對該價格比較滿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售,因此該單位擔心到時現貨價格可能下跌,從而減少收益。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該農場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期貨交易。交易情況如下表所示: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7月份 大豆價格2010元/噸 賣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50元/噸
9月份 賣出100噸大豆:價格為1980元/噸 買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20元/噸
期貨路徑
套利結果 虧損30元/噸 盈利3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100*30-100*30=0元
註:1手=10噸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賣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賣出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賣出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買進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賣後買,所以該例是一個賣出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農場不利的變動,價格下跌了30元/噸,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
期貨
買入套保實例:
9月份,某油廠預計11月份需要100噸大豆作為原料。當時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該油廠對該價格比較滿意。據預測11月份大豆價格可能上漲,因此該油廠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風險,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
9月份 大豆價格2010元/噸 買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90元/噸
11月份 買入100噸大豆:價格為2050元/噸 賣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130元/噸
套利結果 虧損40元/噸 盈利4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40*100-40*100=0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買入套期保值同樣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買入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買入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對沖原先持有的頭寸。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買後賣,所以該例是一個買入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油廠不利的變動,價格上漲了40元/噸,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如果該油廠不做套期保值交易,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現貨市場價格上升,他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相反,他在期貨市場上做了買入套期保值,雖然失去了獲取現貨市場價格有利變動的盈利,可同時也避免了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動的損失。因此可以說,買入套期保值規避了現貨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