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原油期貨
⑴ 人民幣貶值對原油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2015年8月11日中國央行宣布,為增強人民幣兌美元(6.3281,0.1185,1.91%)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較上日中間價出現了接近2%的貶值,報6.2298元,為歷史最大降幅。至此,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一天貶值2%成為A股乃至全球的熱議話題。
那麼,人民幣貶值2%將會對國際原油價格帶來怎樣的影響? 面對人民幣貶值以及OPEC增產的雙重壓力,油價大幅下挫。九月交割的WTI期貨價格,日中最大跌幅4.9%,最低成交價為每桶42.76美元。
據悉,致使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變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中國人民銀行對貨幣政策的調整。這一舉動已經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讓原本價格下行的大宗商品再度承壓。有業內人士表示,最終決定油價的一定是市場供求本身,而不是人民幣的貶值,人民幣貶值進一步證明,中國對原油需求在減少。
短期看,國際大宗商品一直採用美元計價,人民幣貶值千點後刺激美元指數走強,將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國際黃金、白銀、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同時,也導致部分與國際市場關系緊密,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上升,以彌補匯率變動帶來的價差。 原油價格跌至六年最低,人民幣貶值、OPEC預估以及原油庫存降幅不及預期施壓油價。美國原油期貨周二結算價為逾六年最低,此前中國安排人民幣貶值,令投資人對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的石油需求產生疑慮,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預估顯示,盡管油價低迷,但非OPEC成員國可能將保持高產量。而API原油庫存數據降幅不及預期也施壓油價。
人民幣貶值是通脹下降的表現,因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都將變得更便宜。市場擔心中國能在亞洲掀起又一波貨幣貶值大潮,因所有出口國都需要靠貨幣貶值來相互競爭。
因此,就人民幣貶值給原油市場帶來的影響有限。雖然目前國際原油市場正在嘗試觸底,但是原油價格始終是靠著國際市場來進行調節,不靠人民幣暴跌來調整。
⑵ 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由於人民幣的貶值,即時匯率的平台那麼點位和走勢上可以就會和固定匯率走勢是有不同的,那麼國際盤的走勢也會和即時匯率盤走勢不一樣,原油是國際盤美元單位換算過人民幣.
⑶ 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原油價格影響大嗎
如今人民幣在國際影響越來越大,尤其是人民幣即將加入國際sdr,對美元的世界貨幣多少有點影響,另一方面來說,人民幣與美元是有競爭的,人民幣如果貶值,就意味著美元強勢,而美元與原油是成反比的,所以原油就會下跌,那麼,如果人民幣貶值,原油就有下跌趨勢。這是最直接的影響。
⑷ 人民幣貶值疊加原油價格上漲 對A股將有怎樣的影響
人民幣貶值的影響
從邏輯推演上看,人民幣貶值將通過資金面、通脹、成本端、收入端等渠道對市場和行業產生影響。貶值會影響短期和長期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化會影響通脹的走勢,對市場整體產生作用。
資金面上,短期看,貶值資本外流會導致市場資金面明顯競爭,對整個市場都不利;長期看,如果資本持續貶值,同時國內還面臨流動性緊張的局面的話,投資、消費等需求可能受到嚴重抑制,整體市場在也將受到影響。
分行業看,在市場環境沒有出現明顯不利因素的條件下,人民幣貶值會利好一些出口依存度高的行業,如出口總額占行業總收入37%的紡織服裝行業,出口總額占行業總收入的30%以上的家電行業,以及其他出口總額比例較高的如有色金屬、中高端機械設備等行業,這些行業以美元計價的出口訂單在兌換成人民幣的時候將直接出現一定的匯兌收益。
同時,對於海外業務較多,並且海外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較高的公司,由於收入以美元計價,貶值也會提升其人民幣實際收入。
空影響方面,影響最大的將是進口依賴性和高外債比例行業。比如如航空、房地產。由於中國航空業的飛機購買及租賃主要以美元計價,航空企業為此負有大量的美元負債,無論是直接償債成本還是債務滾動成本皆會上升,同時受人民幣貶值影響,出境游也將會受到沖擊,也將間接的影響航空客運收入。
油價上漲對資產的影響
作為現代經濟中最主要的大宗商品,原油用途極為廣泛。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原油作為最上游的資源品,原油價格的變動通過產業鏈條可以將其影響傳導至多個行業,對各行業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首先,受益於原油價格上漲的行業主要有石油開采業,煤炭行業及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等行業,其中油價上漲的最直接且最大的受益者是石油開采業,同時,原油產業鏈的中游企業如管道輸送,煉化等也會因此受益。
而油價的上漲將刺激石油開采也的進一步投入,進而有望給油氣勘探開采等配套設備商帶來更多訂單。
而煤炭作為石油替代品可間接得益於國際油價走高對能源價格的推動。此外,原油價格的上漲直接推高了橡膠及塑料製品行業及紡織服裝行業的成本,可能壓縮橡膠及塑料製品行業、紡織服裝行業、航空運輸業等下游 行業的利潤空間。其中,航空運輸業因航油占民航業成本四分之一以上,油價上升也會直接導致營運成本及費用大幅提升。
⑸ 人民幣貶值對中國國內期貨的影響幾何
貶值有助於出口。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很多出口小企業訂單大幅減少,而金融危機前它們又飽受人民幣升值之害,現在讓人民幣貶值,至少是有利於這些出口企業,讓他們不至於一下死太多。保證了企業不死 ,保證了就業,也算是促進內需。
一般情況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人民幣貶值。人民幣貶值分為對內貶值和在國際上對美元匯率。
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
匯率工具常用於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
人民幣對內貶值意思是人民幣在國內購買力降低了。這意味著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的四大目標之一。
這和中國的貨幣投放量有關,到2013年第一季度為止,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中國的貨幣總量與GDP之比已超過200%,中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而貨幣投放量位居世界第一。
貨幣數量與物價總水平有著水漲船高般的對應關系。但在實際當中,貨幣超發後,往往不是表現為市場上所有物品都同時、同比例地漲價,而是表現為有的商品漲價堪稱兇猛,有些會漲得相對平穩,有些則會呈價格下降的趨勢。
⑹ 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原油價格影響大不
人民幣貶值的話,會使得國內原油價格被迫拉升!人民幣貶值越快對國內原油價格影響越大,從這兩天我們就可以看到明顯的差異,很多投資者很難理解
因此國內的投資者就要清楚明白,當我們發現人民幣匯率暴漲暴跌的時候,就要知道,即便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不變,我們依然可以做多做空,利用匯率賺錢!當然這種情況不多,以後我們做交易,也需要看看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了
⑺ 人民幣石油期貨是什麼意思
就是以人民幣計價/定價,交易,交割的石油期貨。
中國石油期貨已經籌備多年,終於在2018年3月26日正式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首日收漲3.04%。
而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消費國,而原油的定價權以前幾乎都是掌握在西方國家手裡,這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能源供給都非常不利,所以中國石油期貨的推出也是為了爭奪大宗商品的國際話語權,這是國家的經濟戰略。
⑻ 人民幣貶值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貶值對現貨原油的影響不大,原因有兩點:
其一:
美聯儲加息的決策。美聯儲此前會議聲明說過,在有理由相信通脹會回升到2%的聯儲目標時,才會想要加息。如果中國政府准備讓美元對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走高,美國國內通脹會更難以達到聯儲目標。在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美國國債收益率近來下降和美國薪資增長疲弱的綜合作用下,此前表示准備今年9月加息的美聯儲官員可能叫停。
其二
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亞洲的這類國家可能被迫增加貨幣寬松措施。如果是對華出口規模大、或者與中國在匯市以外市場競爭的亞洲國家,貨幣貶值的壓力特別大。未來幾個月,今年已經降息的很多亞洲國家可能被迫進一步行動。
另外,中國是世界最大黃金進口國之一,中國投資者為抵消人民幣貶值影響而發出的避險買盤是推動金價上漲的原因之一。此外,一些投資者懷疑中國此舉可能導致美聯儲推遲加息,而這將削弱美元,並可能對金銀等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起到提振作用。
不過,在人民幣貶值提升避險需求,從而提振金銀的同時,美元的上行壓力卻也始終高懸頸上。美元在全球貨幣中獨樹一幟,這一戲碼將繼續上演。人民幣下跌進一步增強了美元走高的趨勢。
⑼ 人民幣貶值對期貨的影響嗎
貶值有助於出口,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國內很多出口小企業訂單大幅減少,而金融危機前它們又飽受人民幣升值之害,現在讓人民幣貶值,至少是有利於這些出口企業,讓他們不至於一下死太多。保證了企業不死 ,保證了就業,也算是促進內需了吧,期貨市場的價格有它特定的影響因素,人民幣幣值應該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不過不知道會怎麼影響,影響多大。
⑽ 人民幣升值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期貨交易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商品供求狀況及影響供求的各種因素,對於現貨市場價格產生影響的同時,勢必也會影響期貨價格。具體說來,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後,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不再單一盯住美元。由於市場的聯動性,大宗商品價格的定價權又在美國,相對於美元來說,人民幣的升值意味著其貶值,就導致人民幣的升值對於國內商品期貨價格形成利空。
從進口上看,期貨價格與國際市場商品價格聯系相當緊密。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必然很大的受到各國貨幣的交換比值——匯率的影響。美元的貶值會導致國際商品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市場參與者通常會認為期貨價格會下跌。由於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多少,從理論上就意味著中國的進口成本將下降多少。尤其對於國內的期貨市場來說大豆(資訊,行情)、銅、天膠等進口依存度較高的品種。
從出口上看,人民幣升值使出口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那麼國內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減少,因此人民幣升值後,大宗商品的價格下降幅度將大於理論幅度。人民幣升值可能會引起國內經濟增長放緩,則意味著對國內對於原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減少,需求的持續減少將帶來價格的持續下跌,所以人民幣升值後不僅意味著商品短期價格的下跌,也可能出現長期下跌的局面。
另外由於在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下,大量資金會進入中國。有一部分將活躍在期貨市場上。促使價格上升,一旦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匯率很可能會很快達到浮動區間的上限,達到這個上限後,由於匯率不會再次擴大浮動區間,此時,投機資金就會在享受完人民幣升值的「美餐」後揚長而去。在撤離中國市場期間,他們將大量拋售手中的人民幣資產¬包括期貨合約,然後兌換成美元出境。投機力量的拋售將導致國內市場期貨價格的大幅震盪。
結論:當前市場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處於新一輪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之下,在可預見的時間內,人民幣實質的升值過程也可能很快到來,在這個情況下,由於國際「熱錢」所帶來的輸入型通脹會推動國內商品價格上升,因此會抵消一部分由於人民幣升值而導致的國內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但根據歷史的變動規律,在一定時間(如5—6個月)內這種影響必然會出現且持續下去,況且從這次升值預期來看較為強烈,可能超越上一輪的幅度,那麼熱錢帶來的期貨價格堅挺的時間就有可能縮短,且受此影響回落的幅度也可能創下新低,對於國內期貨價而言將形成較大壓力。屆時進口方面也將因人民幣升值而無優勢,如果國內因為結構性的資源短缺而不得不繼續進口大量原材料,那麼將會促使期貨價格向更低的方向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