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上市折射的四大精神
①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 上市利好哪些股票 原油期貨
估計A股會有一些影響
②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中美貿易戰多大影響
3月26日9點,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並以人民幣計價。
中國版原油期貨的推出,雖然醞釀多時,但此次真的橫空出世還是引發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甚至有人把此事和瀕於貿易戰的中美關系聯系在一起,認為這是中美貿易爭端的原因或是結果。但實事求是地說,他們想多了。石油期貨的推出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影響中美貿易,也不會對美國造成什麼損失,而且美國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也無法阻止中國石油期貨的推出。對於中國而言,石油期貨的推出順應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中國在世界石油貿易地位的自然反映。
在全球石油運輸的版圖中,從海灣和非洲東部經過印度洋到達中國沿海是全球石油運輸量示意中最粗的那條線。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進口量排世界第一,對外依存度超過65%。雖然在市場中如此舉足輕重,但目前全球范圍內卻沒有能夠反映這種需求的原油期貨合約,沒有形成能夠反映亞太地區原油實際供需狀況的定價基準。上海原油期貨的推出,有助於形成反映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市場供需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進一步完善國際原油定價體系,增強中國對於原油價格的話語權。
上海原油期貨真正引發人們浮想聯翩的地方是以人民幣計價。迄今為止全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用美元來定價。從原油市場角度來看,中國原油期貨正式掛牌交易後,「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幾乎長期作為左右國際大宗貨物和貨幣市場的唯一要素的時代從理論上宣告結束,「人民幣石油」和「石油人民幣」的應運而生,將是新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 原油期貨上市對中石油股價有什麼影響
原油期貨上市對於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來說是好事,這樣我國以後在原油方面就有了一定的定價權。
原油期貨上市,對我國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其一,方便我國廣大企業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同時把寶貴的投資者資源留在國內。
其二,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這不僅對中國,對亞太地區乃至對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其三,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的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其四,做商品期貨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商品的同質性、現貨市場的自由貿易和大宗商品貿易適用「一價定律」,決定了商品期貨市場具有國際化、全球化的天然屬性,對外開放更加緊迫。原油期貨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貨品種,進而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全面開放。
所以預計與原油相關的股票以及金融類公司短期可能會受到事件性提振。不過,國內相關的原油股票盤子較大,受到的影響可能不會很大。而且一些基金類產品,也可以配置原油期貨。
而且原油期貨是很多人的投資選擇,投資理財沒有包賺的,原油投資也一樣,類似股票一樣。所以理財基礎知識還是需要的,而且也不是原油外匯公司都可以選擇,不是所有的投資都可以盈利,准備工作或者說是入門非常重要。
(3)原油期貨上市折射的四大精神擴展閱讀
原油期貨作為證監會批準的首個境內特定品種,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經紀機構可以依法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其整體方案的基本框架是「國際平台、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從消息上看,原油期貨上市還有較長時間,現在還只是概念性的題材,投資者在關注相關板塊的時候,還需要保留一份理智與清醒,不宜盲目追高。
對於投資者來說,原油期貨即將上市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所以這時候趕緊多做准備,可以嘗試投資。
參考資料:人民網-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凸顯四大意義
④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在即 將帶來哪些影響
促進石油市場體系改革進程
針對國內原油現貨市場現狀與發展對於原油期貨上市運行有何影響的疑問,上期所昨天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石油流通體制改革與原油期貨的上市可謂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首先,正在穩步推進的石油流通體制改革將為原油期貨提供堅實的現貨市場基礎,包括逐步增加原油進口主體、鼓勵民營資本進入石油天然氣領域等政策推出都將有利於增加原油期貨市場投資者的參與、優化市場參與結構;
其次,原油期貨合約規則設計本身已充分考慮我國石油市場現有格局,採取了保稅交割方式、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以應對境內現貨市場主體缺乏的現狀;
最後,原油期貨運行將促進石油市場體系改革進程,為石油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有效工具,通過期貨產生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引導資源合理配置,提高石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抵禦價格風險的能力。
⑤ 原油期貨上市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從原油定價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這樣定義中國建設原油期貨市場的意義:「我國推進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旨在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為企業持續經營提供風險屏障。此外,盡管歐美已有成熟的原油期貨市場,但其價格難以客觀全面反映亞太地區的供需關系。推出我國的原油期貨,將有助於形成反映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石油市場供求關系的基準價格體系,通過市場優化石油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建設原油期貨市場是我國期貨市場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的重要實踐之一。」
建立中國的原油市場定價權
中國一直以來就是原油的消費大國。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資料顯示,2016年度,在北美、中南美洲、歐洲及歐亞、非洲,原油消費量和產量相差並不多;中東地區的年產量高達14.97億噸,而消費量僅為4.18億噸;亞太地區則是和中東地區完全相反,年產量3.83億噸,消費量卻高達15.57億噸。
具體到中國的情況,同樣也是生產量遠遠跟不上消費量。作為第六大原油生產國,中國在2016年的原油生產量為3999千桶/日,而消費量卻達到12381千桶/日,這讓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
但在中國的期貨市場上,原油期貨合約目前仍然是一片空白。倒是原油加工產業鏈上的一項產品——燃料油,其期貨合約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但成交量寥寥。
原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原油價格的變化,甚至可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上下波動,而原油期貨的交易價格變動,對原油現貨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龐大的消費需求下,中國推出屬於自己的原油期貨合約,顯得意義非凡。
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在原油期貨的總體設計思路中,明確寫有「人民幣計價」這一條,也就是說,不管是面對境內投資者,還是境外投資者,原油期貨均採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
目前,國際上共有12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貨,其中,最主要的原油合約包括三種,分別是洲際交易所上市的布倫特原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WTI原油、迪拜商品交易所上市的阿曼原油。這三種原油期貨的交易報價均以美元為單位。
而在中國的原油期貨正式上市之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也將成為全球惟一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所在地。
⑥ 原油期貨上市帶給石油企業多大的影響嗎
很大,石油企業需要套期保值
⑦ 原油期貨上市 有什麼影響
爭奪原油定價權,人民幣國際化
⑧ 原油期貨上市誰最受益
當然是中油資本也包括中國石油石化中海油服等一切受益於原油期貨上市後油價上漲帶來的利潤增加。其次是券商因為券商基本都有一家全資的期貨公司。最後就是一些參股期貨公司。這里重點說下廈門國貿,廈門國貿不是券商但同樣擁有一家全資期貨公司即使規模小但不同於中國中期。中國中期僅持19%國際期貨股權。換句話國際期貨受益原油期貨上市後帶來的巨量成交額。中國中期僅享受國際期貨19%的利潤而已。目前國際期貨在國內排名在9位
⑨ 原油期貨上市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原油作為大宗商品,和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它的價格波動,會直接影響到很多商品的價格。原油不但可以生產汽油、柴油等燃料,影響我們出行成本,而且在衣、食、住等領域,也是重要的原料。
事實上,原油和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關。無論是製作衣服的尼龍、滌綸等合成纖維,還是種植蔬菜需要的化肥和蔬菜大棚的薄膜;再到各家各戶用到的家電和個人、家居織物的清潔護理產品,都來源於原油。 據統計一個人一生平均要穿掉0.29噸原油,吃掉0.55噸原油,住掉3.79噸原油,行掉3.84噸原油。
⑩ 中原油期貨上市中國有什麼好處
當前,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第八大原油生產國。2016年原油消費量約為5.78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65%。2017年進口原油約4.2億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推出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後,既可以實現原油的套保、套利等功能,又能夠減少在原油貿易中對美元的依賴,降低與美元相關的匯率風險。
尤其是在原油價格在2016年階段性探底後逐步回升、原油市場處於買方市場,中國議價能力增強,此時推出原油期貨可謂占據「天時」。這是我國推出原油期貨、謀求定價權的戰略機遇期。
此次原油期貨合約設計方案最大的亮點和創新可以用十七字概括,即「國際平台、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
有業內專家指出,在能源貿易定價權的競爭中,我們既「取勢」,以戰略眼光抓住建立原油期貨市場的契機;同時也「取實」,找到了一個巧妙的突破點。WTI、布倫特原油交割標的是輕質低硫原油,當前國際市場缺乏一個權威的中質含硫原油價格基準。
而中質含硫原油產量約佔全球產量的44%左右,同時也是我國及周邊國家進口原油的主要品種。因此,我國原油期貨選擇以中質含硫原油作為交割標的,彌補了空白。對於我國來說,夯實能源資源要素和產品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推出著眼於亞洲地區,並且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的原油期貨,這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目前國際上最重要的兩大原油期貨交易產品為紐約商業交易所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期貨合約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介紹,與之相比,上海原油期貨具備以下幾方面特點:一是期貨合約標的物選擇了中質含硫原油,二是計價和清算貨幣為人民幣。三是立足於亞太,面向全球。
胡俞越說:「這裡面核心的要件就是人民幣作為一個定價貨幣,我們知道全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用美元來定價,我們選擇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實際上也是通過原油期貨來謀求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也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那麼我們也知道就是布倫特原油和WTI的原油,選擇的是輕質低硫原油,作為交易的標的。而我們中國進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中質含硫原油。中質含硫原油在全球的原油產量當中占據了44%。所以現在來看,它缺少一個為中質含硫原油定價的一個標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推出原油期貨選擇的是這個標的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據了解,2017年中國進口原油約4.2億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業內人士認為,上海原油期貨上市,真正的意義是為國內的相關企業提供了一個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的場所。
此外,目前亞太地區的石油消費量超過美洲、歐洲,但仍缺乏認可度較高的定價基準。「上海油」將真正參與到亞太原油定價基準的競爭中。有望與現有的紐約、倫敦兩地基準油價,共同組成全球24小時的連續交易機制。
中國作為石油需求方,原油期貨的推出將對全球石油價格形成一定影響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這一步早晚要走。因為中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那麼今年我們預計肯定會超過4億噸的這樣一個進口量,而且我們的石油對外依存度現在不斷地攀升,那麼今年有可能將近70%,但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一個石油買主,對於整個的價格始終是沒有什麼影響力。
如果我們通過建立一個市場不斷地完善,不斷摸索,能夠至少對整個全球的石油價格能夠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麼這個影響力不一定是完全能夠定價,但至少給我們企業更多的,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買石油這樣的一個平台,也是一個進步。而且對於整個未來的金融開放,金融創新,對於我們整個的這個能源的安全都會有一定的好處。
隨著中國原油期貨的上市,不僅是對於原油這一資產,同時對於人民幣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人民幣計價不僅是中國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的需要。在中國石油消費增速與旺盛貿易需求的大環境下,國際原油貿易迫切需要實現人民幣計價,減少匯兌成本和風險,這也正是中國原油期貨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市場基礎。同時隨著打破美元計價原油壟斷的格局之後,中國與美元的交鋒也將更加激烈,雖然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撼動美元的堅固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民幣必然能夠成為和美元分庭抗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