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上市知識
⑴ 原油期貨何時上市呢
一、國的能源安全,可持續供應量的有效保障只是一方面,價格安全則是另一個重要方面,原油期貨上市,在亞太地區逐步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基準價格,將會提升國家能源安全的保障程度。
二、作為目前國內最「重量級」的商品期貨,原油期貨的推出備受社會各界期待。對於這一期貨品種,監管層與交易所多次公開表示爭取年內落地。
三、原油期貨推出時間大約在冬季,冬季就是12月或者明年1月。 在業內人士看來,原油期貨在我國上市條件已經成熟。
⑵ 中國版原油期貨今日上市有何特點
作為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的上市不僅可以服務於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會進一步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意義重大。作為大宗商品中的第一商品,原油期貨的上市將給期貨市場的規模總量帶來巨大變化。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介紹,國際油價的波動非常大,有了原油期貨,就可以預期今後油價的變化,並做相應適當的安排,這是服務實體經濟最重要的一個作用。為了讓原油期貨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我國推出的原油期貨具有國際平台、人民幣計價兩大特點。
⑶ 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為何備受矚目
今天(3月26日),對中國期貨市場而言,是一個值得被銘記的日子。
作為我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原油期貨的上市不僅可以服務於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會進一步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意義重大。作為大宗商品中的第一商品,原油期貨的上市將給期貨市場的規模總量帶來巨大變化。
同時,原油期貨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貨品種,進而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甚至金融市場全面開放。
此外,原油期貨選擇在上海率先起步,將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從百姓角度來說,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後企業的風險得到平抑,相關產品價格穩定,作為消費者將間接享受其中的「優惠」,也豐富了我國期貨品類,給投資者更多選擇,也讓居民財富管理手段更充分。
⑷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有哪些好處
對美帝來講有四大壞處:
一、金融絕對霸權沒有了。
二、石油獨家定價權沒有了。
三、對全球商品流動的控制力大幅下降。
四、地緣影響力因此被削弱。
對中國來講有三大好處:
一、爭奪原油定價權,為經濟發展確定穩固預期。
二、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
三、可以擴大金融投資市場開放。
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本周在上海上市。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金融市場里程碑的事件。中國版原油期貨推出以來的運行情況如何,有哪些參與者,未來將如何完善交易機制,是否能消除原油市場一直存在的「亞洲溢價」?帶著這些問題,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廣發期貨董事長趙桂萍。
需要擴充油種、擴大倉儲
南方日報:中國版原油期貨推出,對消除「亞洲溢價」有何作用,如何提高我國在國際原油市場的影響力?
趙桂萍:「亞洲溢價」何時消除目前還很難判斷。不過,從當前的情況看,我認為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還可以繼續完善:
一是逐步擴充可交割油種,擴大參與群體。代表美國市場的WTI原油期貨,可交割油種分別是境外6種、境內6種;目前我國原油期貨設定的可交割油種,分別是境外6種,境內1種。這樣的設定考慮到了現實情況,未來仍有擴充的可能。如果擴充品種,會有更多境外投資者來交易。
二是在原油倉儲方面擴大建設,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和管道設施。美國原油現貨交割地庫欣,有約7000萬桶原油庫存,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公布的庫容數據是:全國范圍可用庫容約4000萬桶,啟用庫容約2000萬桶,大概只是庫欣的1/3不到。
布倫特原油市場用了20年才得到廣泛認可,中國原油期貨的發展也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消除「亞洲溢價」、更好地推進國際化,均是可以期待的事情,我們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用油大戶在國內市場套期保值更有利
南方日報:中國原油期貨推出後,國內原油企業在保值避險方面有哪些便利?國內企業如何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管理風險?
趙桂萍:由於此前國內缺乏足夠的風險管理工具,企業只能進入國際市場參與交易。但是,對於境外的監管法規、交易規則等,國內企業都是陌生的。由於時差問題,通常是北京時間凌晨後,歐美原油期貨市場才進入交易最活躍時段,不利於國內機構的及時決策和反應。
同時,國內企業的頭寸、交易成本和資金承受能力等商業機密,容易暴露給境外投資者,客觀上使得中國企業處於不利地位。而且,匯率的波動,也加劇了企業管理風險的難度。
中國原油期貨的推出,能夠滿足國內企業及投資者風險管理的需求。運用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功能,增強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有效規避匯率風險。
理論上,石油產業鏈購油量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均有套期保值的必要。不過,以前中國企業對套期保值的認識度不高,仍有不少企業不太重視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考慮到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監管和匯率風險,用油大戶在國內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整體是劃算的。
南方日報:原油期貨對完善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有哪些好處?
趙桂萍:隨著原油期貨上市,石油市場的參與主體將趨向多元化,可以預期成品油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其成功運行有利於地區基準價格的形成。
上市後的量價表現正常
南方日報:參與原油期貨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風險?
趙桂萍:原油期貨畢竟是一個衍生品,要注意原油期貨價格波動的市場風險,用管理風險的角度去管理,不管是對產業客戶和個人客戶;企業要考慮大宗商品的國際化屬性,要考慮國際政治、國際經濟,特別是以美元計價和結算的現貨,要注意聯動風險,目前幾個主要市場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的波動,也會直接影響到國內原油期貨市場;不管是個人和機構,都要做好風險底線的管理。
對個人客戶而言,任何市場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原油期貨與國際聯動的關聯度高,要控制好自己的倉位。將來不管是個人還是機構都要密切關注政策、原油產地國動態、美元計價大宗商品的表現等因素。
南方日報:據您的觀察,原油期貨上市後的運行情況如何?
趙桂萍:根據上市後的運行情況看,從單一大宗商品期貨交易量角度看,是表現不錯的,量是夠的。之前上海能源交易中心給了一個基準價,上市後的表現為近期價格高,遠期合約價格低,與現貨價格及走勢預期擬合度高。
當然,價格走勢與英美兩大國際市場有價差,與現貨有價差。這些都是正常表現。未來走勢難以預測,不過,我相信成交量會維持常態活躍度,且能平穩運行,真正體現出國際化特徵。
南方日報: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對國際機構投資吸引力如何?
趙桂萍:以布倫特原油市場為例,目前全球原油七成以上的交易是以布倫特市場為標準的。我們在市場拓展中也在開發客戶,部分客戶觀望是正常的。不過,我相信,中國原油期貨市場也會經歷影響力從小到大的過程。中國是第一大原油進口國,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國際投資者可以用美元當作保證金進行交易,由銀行進行電子換匯,免去了要先換成人民幣再進行交易的麻煩,也是中國原油期貨的一大亮點。在這些便利條件下,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對國際機構投資吸引力將會越來越大。
參與者80%為自然人
南方日報:客戶在廣發期貨的開戶情況如何,具備哪些特徵?
趙桂萍:從現在的情況看,參與者熱情比較高。個人投資者投資起點是50萬元。國內開戶熱情高,歐美問詢的多。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開戶數量體現出「二八現象」。我們在嚴格執行適當行原則下開戶,其中自然人客戶佔比約80%、機構客戶佔比20%,已開3個境外二級代理機構。目前仍有很多客戶在排隊申請開通交易編碼。
⑸ 原油期貨上市對哪些股有好處
對期貨公司的股票或者控股期貨公司的股票有一定的炒作題材
比如:中國中期 美爾雅 廈門國貿……
⑹ 原油期貨的中國上市
中國原油期貨仍然准備中,所以,現在國內市場的原油、瀝青等投資品都是地方或行業/區域交易所推出的品種,沒有任何一個原油品種是得到證監會認可和監管的,絕大部分涉及非規、非法操作,近期很多地方交易所的原油品種已被地方金融辦強制下線,但仍有很多現貨交易所、地方交易所的品種在繼續交易,投資人要檫亮眼睛,參與此類投資風險巨大。 目前,真正規范的原油投資只能是外盤的原油投資,外盤主要涉及三大市場,從期貨交易的角度,期貨定價的基準品種是美原油。
⑺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石油是世界的主導性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1/3左右。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石油生產西移、消費東移的趨勢逐漸形成。從2004年開始,亞太地區的石油消費量超過北美和歐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市場。2017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6.1億噸,進口量4.2億噸,超過美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
全球原油貿易定價主要按照期貨市場發現的價格作為基準。目前,國際上有10多家期貨交易所都推出了各自的原油期貨,其中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旗下的紐約商業交易所、倫敦洲際交易所是世界兩大原油期貨交易中心,它們的西德克薩斯中質(WTI)原油期貨、布倫特原油期貨分別扮演著北美和歐洲基準原油合約的角色。
盡管亞太地區的原油消費量和進口量大,但在該時區內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期貨市場為原油貿易提供定價基準和規避風險的工具。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都在建立原油期貨市場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但影響力都不大,沒有形成原油貿易定價基準。由於沒有一個充分反映亞太地區原油實際供求情況的定價基準,因此亞太國家只能被動接受新加坡普氏報價、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阿曼原油期貨價格等作為原油貿易定價基準。但這些價格並沒有反映中國及亞太地區其他主要原油進口國的真實情況。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從中東地區進口原油的價格,比歐美國家在同地區購買同品質原油要高,這對亞太國家及人民都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
在我國推出原油期貨的過程中,西方媒體非常關注。觀察西方媒體的報道,他們主要擔心兩個方面:一是擔心中國推出原油期貨,將削弱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在國際原油定價中的主導地位。二是擔心石油人民幣會佔了石油美元的份額,動搖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推出原油期貨主要是基於本國實體經濟發展和進一步改革開放的需要。
原油期貨上市,對我國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其一,方便我國廣大企業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同時把寶貴的投資者資源留在國內。
其二,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這不僅對中國,對亞太地區乃至對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其三,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的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其四,做商品期貨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商品的同質性、現貨市場的自由貿易和大宗商品貿易適用「一價定律」,決定了商品期貨市場具有國際化、全球化的天然屬性,對外開放更加緊迫。原油期貨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貨品種,進而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全面開放。
原油期貨市場建設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市場的成熟和功能發揮需要一個漸進培育的過程。我們在推進原油期貨市場發展的同時,要不斷強化市場一線監管和風險管理。除嚴格遵守目前國內期貨市場已被證明行之有效的交易編碼制度、保證金制度、持倉限額制度、大戶持倉報告制度、穿透式監管制度等,我們還將針對原油期貨「國際化市場」的特點,積極落實交易者適當性審查、一戶一碼實名制開戶、實際控制關系賬戶申報,強化資金專戶管理和保證金封閉運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有效防範市場風險,保障市場的平穩運行和正常交易秩序。
⑻ 原油期貨常識:什麼是原油「公允價」
那麼,原油「公允價」是多少? 歐佩克昨日發表公報稱,已准備好和所有其他生產國進行討論,說服其他產油國實行原油「公允價」,同時表示2016年原油需求「預計會利好原油價格」。
原油期貨有最高點,最低點,公允價這個詞還是比較少聽說,或許以後會經常出現在石油市場。伊朗石油部長上周六表示,歐佩克內部對油價的共識是每桶80美元為均衡價格,這呼應了伊拉克和委內瑞拉之前給出的目標價格。 該報告提高了市場對於歐佩克可能改變立場並願意減產的期望。盡管油價下跌,歐佩克的石油產量仍在近幾個月升至多年高點。
對於原油期貨市場來說,原油價格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期貨市場走勢。然而是否減產的懸念恐怕要留到歐佩克下一次會議即12月4日,目前該組織已否認之前有關召開緊急會議的傳言。如果全球產油量減少,那麼美國生產者將從中獲利。然而對於歐佩克內部是否有國家可能會減產的問題,市場上眾說紛紜。
對於如今的石油市場格局,可以基本確定的是,減產的國家肯定不會是伊朗或者伊拉克。因為伊朗和伊拉克兩國此前已經宣布,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合計增加每天150萬桶的產油量。 沙烏地阿拉伯未來實施減產的可能性較大,這種減產也僅僅是該國正常的一次季節性調整。在之前夏季幾個月中,沙烏地阿拉伯為了釋放產能實施了每天100萬桶的增產計劃,這部分產量將從今年9月開始逐步下調。
當然,我國原油期貨上市後,必將影響原油的定價格局,我們要多學習石油現貨和期貨知識,提前辦理原油期貨開戶,做好上市准備。原油期貨和商品期貨關系密切,投資者可以提前辦理原油期貨開戶或者商品期貨開戶,熟悉期貨交易流程和操作技巧。原油期貨上市後,投資者一定要重視順應趨勢行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