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敘利亞戰爭原油期貨
① 美國參與敘利亞戰爭 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期貨雖受國際會議、策略以及其他事件影響大,但因其是雙向投資的,對技術分析更為重要,並且對投資點把握准,依舊可以投資獲利。
② 土耳其與敘利亞戰爭
從歷史上講,敘利亞原屬於土耳其帝國,盡管現在的敘利亞獨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但避免不了與土耳其時有摩擦,近幾十年來土敘關系的演變也頗賦戲劇性。
冷戰時期兩國軍事對抗,庫爾德工人黨出現後,發展成為土耳其境內最大的分裂勢力,敘利亞採取支持並包庇庫爾德工人黨的政策,致使兩國關系形同水火。隨著美蘇爭霸的結束,土敘兩國關系也從猜忌逐漸走向緩和。1998年,敘利亞徹底放棄了對庫爾德工人黨的支持,禁止庫爾德工人黨領袖奧賈蘭入境,取締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利亞境內的一切活動場所,並禁止其一切活動,兩國關系也就逐漸實現了正常化。
巴沙爾上台後,土敘也經歷了一段相當長的蜜月期。在這一時期,兩國發展了高水平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建立了自由貿易區、實行兩國旅遊互免簽證制度;土耳其一度成為敘利亞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國,土在敘投資額高達2.6億美元,是在敘利亞直接投資最大的國家。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敘利亞的訪問遠遠多於對其他國家的訪問。但隨著「阿拉伯之春」如同瘟疫肆掠中東地區,導致埃及穆巴拉克政府倒台、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垮台……
敘利亞危機發生後,土耳其的對敘政策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很多政策是建立在了「阿薩德將很快下台的假設上」。用土耳其前外長亞克什的話說就是「結果判斷失誤」。敘利亞危機發生後,土耳其政府敦促敘利亞迅速終止其「國內暴力活動」。
但眾所周知的原因,敘利亞危機卻愈演愈烈,超出了世人的預期。西方國開始對敘實施制裁,土耳其也公開表示反對巴沙爾政權,並緊隨西方國家之後,對敘採取「極限施壓」。凍結敘利亞在土耳其的資產、延緩對敘貸款、禁止對敘軍售,成為對敘制裁最嚴厲的國家。但土耳其一邊暗中推動對敘制裁,一邊支持俄羅斯等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敘利亞問題的提案。由於土耳其對敘利亞的制裁超出了西方國家的預期,使得土耳其成了敘利亞反對派組織代表「敘利亞之友」的主要幕後支持者,便遵循西方國家的旨意,支持在土耳其境內建立了敘利亞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國家委員會」。
土耳其之所以這么做,是埃爾多安政府為了迎合國內民意。即佔多數的土耳其遜尼派民眾對敘利亞遜尼派挑戰巴沙爾政權被鎮壓感到憤怒反擊。盡管如此,由於奧巴馬政府對介入敘利亞局勢不積極,土耳其也採取了謹慎的態度。
2012年6月一架土耳其戰機被敘利亞軍方擊落,土耳其威脅將採取報復行動,並向敘利亞邊境地區大舉增加兵力。但敘利亞政府回應稱,這架土耳其戰機侵入了敘利亞領空,並對擊落土耳其戰機表示遺憾。敘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擊落土耳其戰機的行動是在維護敘利亞的國家主權。
而美國趁機推波助瀾,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承諾,美國將向土耳其提供全面支持。但據土耳其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60%的土耳其民眾反對議會授權軍隊越境對鄰國採取軍事行動,70%以上的民眾認為,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更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接近80%的土耳其人反對土耳其參與西方國家針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所以,2015年以前,土耳其對敘利亞採取的是謹慎克制的態度。這大約與埃爾多安執政前期,對庫爾德工人黨所採取的溫和態度有關。
埃爾多安曾多次試圖與庫爾德工人黨接觸,與其進行和談。埃爾多安的做法,贏得了國內多數民眾的支持。但2015年,土耳其發生了多起分別針對庫爾德人和政府軍警的襲擊事件,導致二者矛盾激化。國內民眾又指責埃爾多安政府對庫爾德工人黨不夠強硬。在這年的議會選舉中埃爾多安所在的正發黨失去了多個席位。這使埃爾多安轉變了對庫爾德工人黨的態度,由溫和變成強硬。同時對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發起了清剿行動。
隨著對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的清剿,正發黨的支持率大幅攀升。嘗到了甜頭的埃爾多安,在國內對庫爾德武裝的清剿行動結束後,就發起了「幼發拉底河盾牌行動」,越境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實施軍事打擊。這就是土耳其軍隊進入敘利亞領土的開始。以對庫爾德人的強硬來收獲民意,可以說是埃爾多安執政以來的一大收獲。
加上,後來土耳其發生了針對總統埃爾多安的軍事政變,美土關系出現了裂痕,土耳其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打擊就更加無所顧忌。但這時,土耳其對巴沙爾政權的態度從堅決反對,轉變為支持。隨意敘利亞局勢的明朗,土耳其可能與敘利亞恢復關系正常化。
③ 土耳其,敘利亞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
1.被奧斯曼統治、剝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紀,敘利亞就被納入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的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帝國一直對敘利亞實施專橫的壓迫和無情的經濟掠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變本加厲地進行掠奪,並打擊阿拉伯民族主義分子。僅在1915年,從敘利亞強征了當年9成的糧食產量,戰爭後三年,45萬敘利亞和黎巴嫩人死於非命。
2.因領土問題再添仇怨:
亞歷山大勒塔是所謂天然的敘利亞的組成部分,在經濟、宗教、文化方面與敘利亞有著密切關系,但該地區也生活著大量土耳其人。
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對亞歷山大勒塔的主權要求,法國很快做出讓步。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山雨欲來,為了拉攏土耳其,法國、英國已經決定以這塊土地為誘餌。
3.冷戰時期的離合:
1957年10月,敘利亞在聯合國控告土耳其,敘利亞問題一下成了國際危機,美蘇兩強則分別支持自己的盟友。不過,這場危機最終沒有發展成公開的軍事對抗。
1957年危機只是敘土緊張關系的一個縮影,由於兩國結怨已久,之後的近半個世紀,敘土關系經歷了緊張與緩和、沖突與合作的艱難歷程。
(3)土耳其敘利亞戰爭原油期貨擴展閱讀
奧斯曼時期,敘利亞與土耳其矛盾的起因:
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政府對敘利亞人民政治上專橫壓迫,經濟上無情掠奪,文化上實行愚民政策。
18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外國資本大量侵入敘利亞。18世紀末葉,法國資本在敘利亞各大城市佔絕對優勢。外國資本的侵入,促使敘利亞在19世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1831至1840年,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藩屬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佔領敘利亞長達10年之久。
19世紀下半葉,敘利亞的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蓬勃發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
文化復興運動激發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識,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義組織相繼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協會」和「盟約社」。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災難。奧斯曼帝國軍事當局強迫敘利亞人民充當炮灰,殘酷鎮壓愛國分子。
1916年6月,麥加的謝里夫海珊舉行反土起義,海珊的第三子費薩爾率軍由阿拉伯半島北上,與英軍協同作戰,大批敘利亞人參加了戰斗。
1918年10月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
此後,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地帶由法國控制,從亞喀巴到阿勒頗的敘利亞內地由費薩爾的軍隊控制。
參考資料
敘利亞-網路
④ 美國在敘利亞戰爭盜油土耳其也一樣。聯合國有何用
聯合國管不了的。
⑤ 土耳其在敘利亞戰爭中最終會得到什麼
土耳其參與敘利亞戰爭想得到什麼?要從土耳其的歷史談起。
第三:拉選票
土耳其實行的是多黨制選舉模式,選票是政客們決策的重要考量依據。打擊敘利亞,可以喚起土耳其國內選民的愛國熱情,進而為自己的政治選舉加分,所以無論哪個領導人、哪個黨派上台,都不會輕易放棄敘利亞,否則不僅無法解決敘利亞問題,自身政治生涯也無法持續,因此敘利亞問題就成了土耳其上層政治正確的必然選項。
第四:埃爾多安個人因素
埃爾多安是土耳其是12任總統,第25任總理,出身貧寒的他,短短數年把土耳其人均收入拉升了三倍,大大增強了國力,他對內鎮壓庫爾德起義,對外與以色列瘋狂對抗,一舉一動,都想要恢復帝國榮光,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為了拉攏中東諸國,他甚至要求土耳其婦女在公開場合戴頭巾,對國父凱末爾當年定下的規矩不屑一顧。《經濟學家》稱他為“新時代的蘇丹”。有這樣的人在,敘利亞與土耳其永無寧日。
土耳其最終能從敘利亞得到什麼,並不由土耳其自己說了算,俄國的介入,敘利亞政權的穩固,美國在中東的收縮,都對局勢產生巨大影響,但土耳其染指中東的決心不會改變,縱然一時失利,他日還是會卷土重來。
⑥ 敘利亞戰爭的起因
起因是因為敘利亞佔有極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靠近多條原油的輸送管道和海上航線的出海口,目前從中東運往歐洲的原油幾乎都要經過敘利亞。石油資源非常豐富,導致其他國家眼紅。
敘利亞政府也存在很嚴重的獨裁腐敗現象,雖然說他們的總統都是民選出來的,但其實都是前任總統的親屬,這種情況下官僚腐敗成風,國家各方面都得不到發展。
而且中東地區的宗教信仰也比較雜,個個宗教之間的矛盾也很激烈。敘利亞當權的是人數較少的阿薩德派系,這讓遜尼派感覺到很不滿意,因為他們認為政府根本沒什麼作為,於是就一直在製造各種活動給他們添亂。
(6)土耳其敘利亞戰爭原油期貨擴展閱讀:
20世紀之前50年間,敘利亞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組成部分。一戰後,敘利亞現代國家誕生,但法國殖民當局設法將敘分成6個獨立國,因遭當地人強烈反對而未得逞。二戰前夕,法國從敘利亞版圖上割走兩塊土地,即黎巴嫩和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1946年,敘利亞宣告獨立,但國外各股勢力紛紛施加影響。
1958-1961年,埃及一度與敘利亞合並建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3年,「復興黨」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執政,僅將敘利亞視為「復興黨」和阿拉伯民族的「地區統帥」。直到哈菲茲·阿薩德統治晚期,特別是其子巴沙爾·阿薩德執政時期,敘利亞才開始通過教科書、國家電視台和其他媒體塑造國家認同。
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沙特從克羅埃西亞大批采購前南斯拉夫制無後座力炮、手榴彈、機槍、迫擊炮、打坦克和裝甲車的火箭彈等武器,以及烏克蘭制步槍子彈、瑞士制手榴彈、比利時制步槍,運抵敘反政府勢力手中。土耳其2011年8月起從巴沙爾政權的友好鄰邦變身為主要對手,支持敘穆斯林兄弟會等反對派,並向遜尼派反政府武裝提供庇護、武器和培訓,甚至默許「聖戰」勢力流竄到土耳其。
⑦ 土耳其在敘邊境轟炸外國記者和救援車隊,美國為什麼忙著背後捅刀
美國是唯恐天下不亂,其他的國家發展的約緩慢美國越高興。美國對於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是有所不滿的,土耳其的軍事行動確實沒有考慮美國的利益,現在美國終於有機會報復土耳其了,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敘利亞戰爭是一場各國都在較量的戰爭,誰也不願意輕易放棄這塊肥肉。這戰爭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敘利亞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主要外國勢力。美國與敘利亞密切合作,但兩國關系總體上很差。美國的支持逐漸減弱,庫爾德人組成的聯盟,代表了美國在敘利亞的利益,庫爾德人控制的敘利亞阿夫林地區,逐漸向得到獨立。
⑧ 土耳其與敘利亞的戰爭打響誰的勝算更大
兩者差不多。
土耳其的軍事行動,其實最早在8日下午就開始了,當時土軍派出F-16等戰機對著敘利亞和伊拉克邊界的山區據點和橋梁猛轟。不過空襲只是聲東擊西,順便提前切斷庫爾德武裝向山區撤退的道路,因為土耳其陸軍已連夜集結於土耳其南境,並於9日中午開進了敘利亞本土。土軍的攻擊方向可分為兩條:其一是向西,朝著位於敘利亞拉卡省的「泰勒艾卜耶德」進軍,並與從阿夫林地區東進的敘利亞自由軍會合;其二則是向東,朝著敘利亞哈塞克省的「拉斯艾因」進軍。之所以選擇了這兩條進軍路線,是因為這兩城屬於控制土敘邊界的必爭關卡。
土耳其打擊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行動,還是相當有技巧的。以先前土耳其在敘利亞西北部邊境地區實施的「幼發拉底河盾牌」和「橄欖枝行動」這兩個軍事行動為例,當時目的是要把原本被阿夫林地區的庫爾德武裝所分割的,由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所控制的區域給連成一片,同時也達成了以威脅敘利亞北方重鎮阿勒頗的方式,遏制敘利亞政府軍向北繼續進發。而在敘利亞自由軍在幼發拉底河西岸站穩腳跟後,土耳其再揮師東進幼發拉底河東岸的敘利亞民主軍大本營,就基本成定局了。
⑨ 土耳其對敘利亞突然動武,油價這次又會漲多少
土耳其這次突然對敘利亞動武,主要針對的其實並不是敘利亞,而是在敘利亞附近的庫爾德人。土耳其總統對外宣稱的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是也是為了消除邊境的恐怖分子,也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庫爾德人。
那麼在油價上漲的情況下,其實俄羅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都是抱著支持的態度,因為他們也是希望油價進行上漲的,這樣就可以恢復自己出口石油的高利潤,然後油價越高的同時他們出口石油的價格就越高,所以他們賺的也就會越多,所以他們對於油價上漲也是樂見其成,那麼油價上漲的多少還是要根據敘利亞戰爭的時間來判定的,時間越久肯定是上漲的幅度要越大的。
⑩ 從土耳其對敘利亞開火這事,軍事行動對國際油價的影響是怎樣的
這次的軍事行動是直接影響國際油價的,但是這個影響並不大,但是也會有一點上漲。這是因為這次土耳其對敘利亞發動軍事行動的地點離世界原油中心很遠的,所以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不大。
所以說只要世界上那幾個最重要的石油產地不受到影響,那麼國際的石油價格就不會發生很大的價格變動。而這次的敘利亞被土耳其攻擊,只會影響這兩個國家的周邊地區,而影響不到其他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