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原油期貨
1. 上海原油期貨交易規則是什麼
INE原油期貨合約及主要交易規則
交易手續費
人民幣20元/手,平今倉交易免收交易手續費
2. 原油期貨上市倒計時,對A股有什麼影響
石化板塊微跌
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上市。當天早盤,原油主力合約1809一度走強,漲逾6%後,盤中快速回落。截至下午收盤,主力合約1809漲3.34%。其它化工品方面,主力合約中瀝青漲2.16%,PVC漲1.04%,橡膠依舊延續跌勢,大跌5.61%。
作為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期貨品種,原油期貨上市首日即迎來境內外知名機構積極競價交易。
不過,原油期貨上市並未對A股石化板塊形成明顯提振,相關板塊及個股反應平淡。截至昨日收盤,中國石油(行情7.71 +0.26%,診股)報跌1.02%,中國石化(行情6.90 +0.15%,診股)跌2.78%。中信一級石油石化板塊跌0.71%,其中大慶華科(行情18.31 -2.45%,診股)跌7.96%,岳陽興長(行情12.23 -1.77%,診股)跌2.04%。
近日兩桶油分別公告2017年成績單顯示,期內中國石化實現營業收入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2.2%;凈利潤511.2億元,同比增長10.13%。中國石油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0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7%;凈利潤228億元,同比增長190.2%。
對於國內原油期貨價格走勢,海通證券(行情11.65 -0.85%,診股)期貨研究所主管高上認為,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依然是由布倫特和WTI決定的。就目前而言,昨日掛牌價格是在布倫特和WTI之間選擇的價格,可以說是比較適當的。從油品來說,國內原油期貨定位是中質,比輕質的要低,所以目前基準價給得略高一些,對於價格雙向波動是有利的,對於價格上行是有一定壓力的。
利好化工產業鏈
作為化工品之王,原油期貨上市無論對於國內資本市場還是化工產業均具有重大意義。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接受證券時報路e公司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原油期貨合約的標的是中質原油,與WTI或布倫特原油的品質不同,標的的獨特性使得中國原油期貨在未來全球貿易定價中具有優勢。同時,原油期貨是人民幣定價,允許海外投資者參與,意味著國內出現第一個國際性的期貨品種。此前鐵礦石也力求打造國際性期貨品種,但受制於境外投資者參與的一些障礙,一直未能真正實現國際化。原油期貨使得中國期貨市場走出去實現關鍵性的一步。
程小勇認為,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原油期貨也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山東地區地煉企業開放原油進口等,意味著未來市場化加快。原油期貨上市後將助推國內原油現貨市場的市場化,成為轉移風險、對沖風險的平台。有了這個避險平台,對於國內原油現貨市場乃至國內原油現貨儲備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於乙烯等化工商品都是原油下遊行業,國內原油期貨上市後,對於大型化工企業成本控制將起到關鍵作用。
此外,原油期貨上市對國內化工產業鏈也有完善的作用。目前國內化工品大多數都是石油的下游產品,如塑料、甲醇等,缺乏上游產品。原油期貨上市後把產品端補齊了,未來上游彌補後,終端的產品也會陸續上市,化工產品的產品鏈也會和黑色系一樣不斷完善。
高上也表示,原油期貨上市是在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我國應時而動,及時推出這個商品,從宣布到掛牌時間非常短。原油期貨直接對境外投資者開放,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里程碑。中國有了這個場內價格信號後,對於下游的化工商品影響是巨大的,對國內實體企業形成了風險對沖市場,推進了國內原油的市場化程度。
此外,對於券商資管、期貨公司,包含結算銀行,未來也可以在原油市場進行融資。所以未來一般的保險公司、銀行,包含養老、社保,都可能成為原油期貨市場的交易者,這也給這些機構大類資產配置,包含現金、債券、股票和商品四大類資產配置,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投資標的和風險對沖工具。
大宗商品整體承壓
雖然原油期貨上市對化工商品形成一定利好,但在高庫存及貿易摩擦背景下,市場當前對於大宗商品後期走勢難言樂觀。
關於原油價格走勢,程小勇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將使美元走軟,有利於國際原油價格走強。從原油供需結構來看,未來市場也趨於穩定。但是從更長時間來看,由於對於貿易摩擦的規模和持續時間不能明確判斷,原油價格也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性。
高上稱,從全球來看,過去30年四輪加息過程中,原油平均漲幅53%,所以經濟復甦背景下,原油上漲偏強的走勢可以期待。但考慮到美國已經從原油的凈進口變成凈出口,頁岩油價格就在60美元-65美元之間,原油價格一旦上升到這個區域,就面臨著頁岩油的打壓,所以預計原油價格在60美元-70美元之間波動是常態。
對於整體大宗商品市場,高上表示,當前市場情緒偏悲觀。近期大宗商品整體的價格已經反應了目前基本面、政策面、海外形勢的悲觀預期。未來市場還要看3月及4月份的數據進行判斷。如果春季旺季確立,那麼今年周期商品將依然受支撐,如果證偽,那麼2017年9月可能將形成大宗商品的高點。
3. 什麼是國際原油期貨
國際原油期貨這個概念,是相對國內原油期貨來說的。他的意思就是指可以做國際范圍內的原油期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原油期貨如果說想在國內做的話還沒有正規的平台,基本上目前市面有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對賭盤,所以說如果說想做國際原油期貨的話,要麼就到國外去開戶,要麼就不要涉足這一塊。
4. 全球原油期貨市場有哪些
一、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市場;
二、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高硫原油期貨市場;
三、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市場;
四、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市場。
根據美國《油氣雜志》的數據,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剩餘可采儲量為1824.24億噸,同比增長1.1%,儲采比為50.4年。沙烏地阿拉伯擁有的探明可采儲量雄踞全球之首,達到365.41億噸,約佔全球的20%,儲采比為84年。2007全球原油產量為36.18億噸,前5位的產油大國依次為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伊朗和中國。
(4)4月18日原油期貨擴展閱讀
2013年,石油期貨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能源市場的運行具有深遠影響。從實踐和運行歷史看,期貨市場的產生和運行對環境有著特殊要求。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是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一是市場競爭和開放程度較高,供求信息充分,現貨市場發達;
二是經濟體系比較開放,不存在嚴格的價格和進出口管制;
三是期貨交易所所在地區的金融市場開放,期貨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
四是期貨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健全,對期貨市場的監管切實有效。
5. 這兩天的期貨行情怎麼樣
2009年前3個季度,國內外銅價持續大幅上漲,到8月份,銅價已經回到去年十一長假前的價位附近,此後位於高位震盪。其中LME三個月銅最高達到6545美元,較去年年底的收盤價3080美元上漲了1.13倍。國內滬銅指數最高達到51339美元,較去年年底的收盤價23914元上漲1.15倍。
去年十一後的三個月里國內外銅價暴跌50%以上,今年銅價又快速收回所有損失,銅價這種「V」型的暴漲暴跌是歷史上少見的,用「百年不遇」來描述也不為過。分析來看,去年年底經濟危機爆發後各國採取積極的救市政策是導致今年銅價出現「V」型反轉的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在救市政策下出現的基本面變化也對銅價的上漲起到了關鍵的支持作用。
1. 各國救市政策和經濟擺脫底部是銅價上漲主因
2009年前8個月銅價持續上行,這與各國採取積極的財政策和貨幣政策有很大關系。
從中國來看,在去年年底發生經濟危機時,國家緊急追加1000億投資,同時推出了2009-2010年兩年4萬億的投資計劃,並且在今年2月份推出十大產業政策,中國汽車、房地產受到減稅和貸款打折及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支持,在3月份後開始出現回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國新增貸款巨幅增長,在前6個月中,中國新增貸款達到7.37萬億,平均每月為1.2萬億,而在過去一個月在3000-4000億就是高的了,去年中國全年的新增貸款只有5萬億。大量的新增貸款使國內貨幣供應寬裕,今年前7個月中國貨幣供應量增幅為28.42%,過高於去年同期的16.35%,在今年中國GDP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貨幣供應超出市場實際需求,從而引發了國內市場對通脹的擔憂,吸引了大量投資需求進入銅市,成為銅價上漲的主因。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也在紛紛出台救市政策,3月18日美聯儲宣布開始實施定量式貨幣政策拉開了投資者進入商品市場的序幕。美聯儲在3月18日會議聲明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同時為給抵押貸款市場和房市提供更大支持,委員會決定通過以下方式擴大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另行購入多達75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令今年的此類證券購買總量達到1.25萬億美元;還將今年的機構債購買量至多增加1000億美元,至2000億美元。此外,為了改善私人信貸市場狀況,委員會決定在未來六個月內購買多達3000億美元長期國債。此聲明表明美國開始實行定量式寬松貨幣政策,也就是向社會和金融體系注入大量現金,給金融市場和流通領域強行注入流動性。不僅是美國,其它國家也在紛紛採取定量式貨幣政策,如3月11日英格蘭銀行正式宣布1250億英鎊的資產購買計劃;5月7日歐洲央行宣布計劃購買總額達600億歐元的資產擔保債券,6月24日將通過一項規模達到4422億歐元的一年期再融資操作,為有史以來注資規模最大的一次。在各國央行紛紛印鈔票的背景下,全球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其中美國M2增幅超過8%,而其正常時的增幅在6%以下,日本貨幣供應量增幅也達到6%以上,而過去其M2是為負值。在今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貨幣供應量卻在增加,市場擔心在恢復時貨幣乘數增加將會引發通貨膨脹,在這種預期下,投資資金紛紛進入金融和商品市場,給銅價的持續上行提供了動力。
除了美國實行定量式寬松貨幣政策給美元壓力外,全球經濟出現觸底的跡象也引發投資風險偏好增加,資金從美元資產轉向商品市場給銅價支持。從3月份以後的數據顯示,全球經濟最差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各國對經濟最為敏感的製造業指數今年出現調頭向上的局面,去年年底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後各國PMI數據大幅下跌,但今年2月份後,各國PMI數據普遍調頭上行,而且中國PMI回到50以上進入擴張,PMI的走好表明製造業最差時期已過,這給銅消費以支持。不僅如此,歐洲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開始調頭回升,美國房地產也出現到底跡象,種種數據顯示全球最差時期已過,投資的風險偏好開始增加,資金從美元資產轉向商品市場,給銅價以支持。
中國新增貸款當月值
主要國家貨幣供應量
品種疊加美元
全球主要國家PMI
2.中國銅進口創紀錄是銅價上漲主因之二
2009年前6個月精銅市場的關注焦點集中在中國銅進口量上。從歷史上看,近十年來中國精銅年均進口量在100萬噸左右,每月進口量多在10萬以下,20萬噸的進口量只在2007年3月份見到過一次。但在2009年中國精銅月度進口量連續上破歷史紀錄。1月份因為春節原因進口量為18萬噸,2月份為27萬噸,3月份為29.7萬噸,4月份為32萬噸,5月份進口增幅為33.7萬噸,6月份更是創紀錄的達到了37.89萬噸,前6個月中國精銅進口量達到178.24萬噸,同比增長1.6倍。中國2008年精銅的消費量為466萬噸,進口量為105萬噸,單從前6個月的進口增長量計算,中國精銅的消費就會增長40%。從表觀消費量上看,前6個月中國精銅消費增長達到52.69%。中國精銅消費佔了全球的1/4,即如果中國精銅消費增長40%,那麼全球精銅消費增長就會在到10%,如此強勁的消費口引發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好轉的預期,支持銅價大幅上漲。
今年3月份以來,受中國政策帶動,經濟開始好轉,銅加工行業開工率也開始回升,但以年國內經濟增長和行業情況來看,中國銅的消費是難令人信服的,分析來看,中國銅進口增加主要原因在是中國廢銅供應量大減,精銅消費代替廢銅消費,另外國儲收銅也加大了中國銅的進口,當然投資需求也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我們從2009年的情況來看,銅礦產量和進口量保持小幅增長,但廢銅進口量卻出現了巨大變化。今年前7個月中國廢銅進口量為218.64萬噸,同比減少36.14%,如果以廢銅為30%計算,則減少金屬量為37萬噸。廢銅供應減少導致精銅原材料和下游企業對廢銅的消費轉向精銅。除了廢銅進口量減半令國內銅供應緊張外,國儲收銅也是中國銅進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後來國儲表示收儲23.5萬噸銅。
在供應緊張的局面下,中國銅價開始上漲,但國際市場卻因金融危機難有好的表現,這使得國內外銅比值上升,進口利潤大增,在4月份時,現貨進口利潤一度達到6000元,三個月銅進口利潤也達到2000元。比值有利吸引了大量貿易買盤,這更加大了中國銅的進口,從而使全球銅過剩的局面發生轉變,這一點從LME銅庫存的變化中體現的很明顯。今年前兩個月LME銅庫存持續增加,至2月25日,LME銅庫存已經從去年年底的33.7萬噸上升到54.8萬噸,但此後快速回落,至6月24日,庫存已經降至27.5萬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初LME庫存的減少主要發生亞洲的庫存,釜山的庫存年初為5萬噸,但從2月底開始下降,到6月份只剩1000噸,新加坡、光陽年初的庫存從2萬噸降到只有125和500噸。在亞洲銅庫存消化完後,LME在歐美的庫存開始下降。由於中國進口強勁,在此期間,中國銅貿易升水一度達到250-300美元,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見過的,較正常水平翻了兩倍還要多。中國精銅進口強勁導致LME銅庫存大幅下降,從而使國際銅價追隨國內銅價上漲。
2009年中國廢銅和精銅情況
3、4月銅現貨和三月期銅利潤圖
中國的大量進口導致LME銅庫存減少
LME亞洲庫存情況
中國現貨升水和貿易升水
二. 第四季度銅市場預測
2009年9月份國內外銅價以高位震盪為主,市場規避兩大政策性風險。其一是各國收縮流動性的時間,其二是美國CFTC聽證會討論限制投機資金進入大宗商品市場的規模。在9月4-5日,這兩大問題紛紛得到解決。其中關於流動性的問題,在20國財長會議上,大家達成共識,目前繼續實施經濟刺激 但需考慮退出時機。另外CFTC聽證會也有了結論,即開始實施細化後的投資者持倉報告,但就其內容看,只是將商業持倉分成為了兩類,一類是生產商/加工商/貿易商/消費商,另一類是掉期交易商,對於掉期交易商仍不進行限倉,因為掉期交易商多是大型銀行的套保,其實只是增加了報告的透明度,未取得實質的進步。我們看到,在這兩個政策性風險釋放後,銅市和原油市在9月8日都有良好的表現,但令人失望的是,在此後的幾天中銅市和原油並未能繼續上行,相反在美元匯率大跌的情況下,銅市卻出人意料地開始回落,今年銅市運行中的規律在此全部失效,這令所有的投資者大跌眼鏡。
對美元下跌銅反應疲軟
1.銅市壓力顯現,基本面過剩和流動性退出提上議程是主因
分析來看,銅市表現疲軟與今年前三個季度銅價上漲的主因在發生改變有很大關系。
從基本面看,銅基本面過剩和需求疲軟的擔心開始顯現。
今年銅價的上漲與中國銅進口有很大關系,但從目前來看,中國銅進口正在持續減少,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銅進口量已經降至21.97萬噸,雖然同比仍增長152%,但環比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大幅下降,較7月份的29.22萬噸下降了7萬余噸。不僅如此,中國保稅庫的銅正在迴流到LME,9月份LME銅庫存已經達到32.77萬噸,較7月中旬的低點25.72萬噸增加了7萬噸。不僅如此,在中國銅進口減少的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卻在大幅增加,至9月中旬,上海銅庫存已經超過10萬噸,達到10.4萬噸,這不得不令人懷疑中國的隱性庫存正在轉為顯性庫存。根據今年前8個月的進口量以及安泰科的推算,今年中國的庫存量可能超過100萬噸。從中國政府不斷提出保增長調結構,以及中國鋁、鋅、鋼材、化工產品全部過剩的情況來看,銅過剩的框架越來越明顯,這無疑給市場形成壓力。據CRU統計,今年前三個季度全球經濟過剩量會在82.8萬噸。
從流動性上看,各國央行將退出流動性提上議程給市場施加了壓力。
全球銅基本面嚴重過剩
中國精銅增長放緩
上海銅庫存上漲
中國進口減少導致LME庫存增加
今年銅價上漲的主因在於各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通脹的擔憂吸引了大量投資需求。但從目前來看,全球經濟已經開始復甦,市場開始對今年的非常規措施將會引發通脹的擔憂越來越強烈,並且從8月份以來一直為各國政府、央行和國際金融組織所討論,雖然目前大家普遍認為退出流動性仍為時過早,但退出流動性的議程已經被推上了日程。今年全球經濟得以快速擺脫百年不遇經濟危機的原因在於各國政策和央行超常規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從目前來看,各國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政府投資和救市政策,在消費和民間投資啟動前,如果提前退出流動性,很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再次陷入衰退,這在29年大蕭條時期是曾經出現過的,因此後續各國政策和央行退出流動性成為市場最大的不定因素。在這種背景下,無疑投機的風險正在加大。從而對最近的投資需求帶來壓力。
2. 經濟復甦趨勢未變,銅市仍有支撐
對於銅的大勢,市場分歧巨大,但我們認為,全球經濟復甦仍是今年年底的大背景,這又給銅價以支持。
這次經濟危機主要爆發在美國,歐洲因為購買次貸產品和對美出口信賴性過大,也深陷衰退。從第一季度來看,美國GDP下降6.4%,歐洲下降4.55%,日本下降15.2%,跌幅均為20年來之最。但從第二季度來看,這些發達國家經濟也有觸底的跡象,尤其是美國,最新的數據顯示,其第二季度GDP只下降了1%,好於市場預期的-1.5%,表明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的降幅已經大大放緩。美聯儲 (Fed)在8月底發布的褐皮書報告指出,在12大地區聯邦儲備銀行中,有11家回報7、8月份的經濟情況穩定或改善,顯示70年來最嚴重的美國經濟衰退業已結束。美聯儲官員預計,在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的幫助下,美國經濟活動將在今年稍晚恢復增長,且該勢頭將延續至明年。9月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了2009年和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世界經濟2009年全年將下降1.3%,2010年則將實現2.9%的增長。今年4月,IMF曾預計全球經濟今年將收縮1.4%,2010年增長2.5%。從歷史上看,全球經濟進入復甦時銅價會持穩,並且在經濟進入增長時快速上漲,鑒於全球經濟在第四季度進入復甦,我們認為銅價整體走勢仍會有支持。
從行業來看,9月份公布的數據數據顯示,全球製造業已經好轉。製造業與銅價相關性最強,歷史上看,二者的相關性在65%以上。我們看到,去年10月份經濟危機爆發時,各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線暴跌,其中歐、美、日的PMI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最低時達到32.4、33.6、29.6,遠低於增長和衰退分界線50,可見這些發達國家製造業衰退程度之重。但從今年來看,經過第一季度的低位震盪後,第二季度開始這些國家PMI開始調頭向上,在8月份,美國回到52.9,歐洲回到48.2,中國為54,這些數據顯示各國的製造業已經回到去年經濟危機爆發前的水平,甚至已經增長或接近增長,全球PMI回到50,整個製造業已經進入復甦。不僅如此,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房地產也出現觸底的跡象。其中美國新房銷售在7月份達到43.3萬套,已經為連續第4個月環比上升,同比降幅也縮小到13.4%。同時美國新房開工率在7月份穩定在58.1萬套。汽車銷量更是達到126萬噸,同比增長1%。
從歷史上看,經濟復甦的過程中銅價以震盪回升為主,在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經濟復甦的背景下,銅價仍會遇到支持。
全球主要國家和經濟體GDP放緩
全球主要國家PMI
美國房地產
全球汽車銷售
3. 第四季度預測:政策市仍在繼續,銅市關鍵支持位將指引方向
其實今年銅市與整個商品市場甚至金融市場走勢有很強的一致性,從系統性因素來講,就是各國的政策在起作用,我們完全可以稱之為政策市,因此未來各國政策取向仍將決定銅市甚至整個商品和金融市場的方向。去年百年不遇經濟危機爆發後各國積極救市,雖然成功地避免了全球衰退的厄運,但經濟的深層次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如同「保增長和調結構」一樣,二者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其實這不僅是中國政府提出的口號,其實也是全球經濟正在尋求的一種平衡。9月底G20國峰會將對全球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如同保增長和調結構一樣,這是很難在短期內同時得以解決的問題。各國政府退出流動性的方法將直接決定未來的全球經濟,也將決定金融和商品市場的運行方向。
http://ometal.com/bin/new/searchkey.asp
一方面是全球經濟進入復甦,另一方面卻是基本面過剩和退出流動性的風險正在加大,投資基金越來越難以找到明確的方向,這也是十一前市場高位震盪缺少明確方向的主因。由於銅價已經回到去年十一前的價格,周邊市場又表現疲軟,原油無力,農產品大幅回落,這些都給銅市形成了壓力,銅價在十一前明顯偏弱。「信心比黃金還貴」,這句話用在此時的銅市上再恰當不過,我們關注十一前LME銅市在6000美元支持位的有效性!6000美元是否有效將決定第四季度銅價的主要走勢。如果支持有效,銅市仍會回到今年的主基調上,在經濟復甦的帶動下繼續刷新高點。但是如果6000美元失守,那麼今年銅價的高點在8月份就已經出現,銅價將在震盪回落的氛圍中等待流動性退出的鍾聲。
6. 國際原油交易時間
1.早5-14點行情一般比較清淡。這主要是由於亞洲市場的推動力量較小所為!一般震盪幅度較小,沒有明顯的方向。多為調整和回調行情。一般與當天的方向走勢相反,若當天走勢上漲則這段時間多為小幅震盪的下跌。此時段間,若價位合適可適當進貨。
2.午間14-18點為歐洲上午市場。歐洲開始交易後資金就會增加,且此時段也會伴隨著一些對歐洲貨幣有影響力的數據的公布!此時段間,若價位合適可適當進貨。
3.傍晚18-20點為歐洲的中午休息和美洲市場的清晨,較為清淡!這段時間是歐洲的中午休時,也是等待美國開始的前夕。此時間段宜觀望。
4.20點--24點為歐洲市場的下午盤和美洲市場的上午盤!這段時間是行情波動最大的時候,也是資金量和參與人數最多的時段。這段時間則是會完全按照當天的方向去行動,所以判斷這次行情就要根據大勢了,此時間段是出貨的大好時機。
5.24點後到清晨,為美國的下午盤,一般此時已經走出了較大的行情,這段時間多為對前面行情的技術調整。宜觀望。
7. 美原油期貨的交割日是什麼時候每個月的什麼時候
美原油期貨交割日大概在每個月的20日左右。
具體來說,美原油期貨的交割日期 :當前交割月份的交易須在交割月前一個月的25號之前的第3個營業日終止。若該月25日為非營業日,則交易須在25日前一個營業日之前的第3個營業日終止。
附錄:2017年美原油期貨交割日一覽表
2017年1月19日
2017年2月20日
2017年3月20日
2017年4月19日
2017年5月19日
2017年6月19日
2017年7月19日
2017年8月21日
2017年9月19日
2017年10月19日
2017年11月17日
2017年12月18日
(7)4月18日原油期貨擴展閱讀:
WTI原油是美國原油,在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交易,也就是NYMEXWTI,雖然他也是世界原油計價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其只針對美國本土原油計價,局域性很強,已經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當然,以上計價部分均指現貨交易,在期貨交易中,NYMEXWTI仍是最大的交易品種,對其他價格(如ICEBRENT、DMEOMAN等)都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和影響力。
WTI:西德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也叫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是美國原油期貨的基準油,也就是標的物。所說的國際油價基本說的是美國的原油期貨,較少說到倫敦的北海布倫特原油,除此之外要是還有另外的油那就是新加坡了。
國際原油市場定價,都是以世界各主要產油區的標准油為基準。比如在紐約期交所,其原油期貨就是以美國西得克薩斯出產的「中間基原油(WTI)」為基準油,所有在美國生產或銷往美國的原油,在計價時都以輕質低硫的WTI作為基準油。
因為美國這個超級原油買家的實力,加上紐約期交所本身的影響力,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就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
通常來看,該原油期貨合約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及很高的價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場上的三大基準價格之一,公眾和媒體平時談到油價突破多少美元時,主要就是指這一價格。
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卻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樣輕質低硫的北海布倫特(Brent)原油為基準油作價。
1988年6月23日,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葉門等國家和地區,均以此為基準,由於這一期貨合約滿足了石油工業的需求,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也躋身於國際的三大基準。
倫敦因此成為三大國際原油期貨交易中心之一。
布倫特原油期貨及現貨市場所構成的布倫特原油定價體系,最多時竟涵蓋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紐約原油價格日益重要的今天,全球仍有約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基準油作價。
8. 原油期貨上市對中石油股價有什麼影響
原油期貨上市對於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來說是好事,這樣我國以後在原油方面就有了一定的定價權。
原油期貨上市,對我國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其一,方便我國廣大企業利用本土原油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管理風險,同時把寶貴的投資者資源留在國內。
其二,彌補現有國際原油定價體系的缺口,建立反映中國及亞太市場供求關系的原油定價基準。這不僅對中國,對亞太地區乃至對全球都是一件好事。
其三,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原油期貨市場的逐步成熟、吸引力的增加,將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其四,做商品期貨對外開放的探路者。商品的同質性、現貨市場的自由貿易和大宗商品貿易適用「一價定律」,決定了商品期貨市場具有國際化、全球化的天然屬性,對外開放更加緊迫。原油期貨在開放路徑、稅收管理、外匯管理、保稅交割及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可逐步拓展到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其他成熟的商品期貨品種,進而推動我國商品期貨市場的全面開放。
所以預計與原油相關的股票以及金融類公司短期可能會受到事件性提振。不過,國內相關的原油股票盤子較大,受到的影響可能不會很大。而且一些基金類產品,也可以配置原油期貨。
而且原油期貨是很多人的投資選擇,投資理財沒有包賺的,原油投資也一樣,類似股票一樣。所以理財基礎知識還是需要的,而且也不是原油外匯公司都可以選擇,不是所有的投資都可以盈利,准備工作或者說是入門非常重要。
(8)4月18日原油期貨擴展閱讀
原油期貨作為證監會批準的首個境內特定品種,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經紀機構可以依法參與原油期貨交易,其整體方案的基本框架是「國際平台、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從消息上看,原油期貨上市還有較長時間,現在還只是概念性的題材,投資者在關注相關板塊的時候,還需要保留一份理智與清醒,不宜盲目追高。
對於投資者來說,原油期貨即將上市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機會,所以這時候趕緊多做准備,可以嘗試投資。
參考資料:人民網-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凸顯四大意義
9. 國際原油交易時間
美國低硫輕質原油合約,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
交易單位:
期貨:1000桶(42000加侖)
期權:1張NYMEX(紐約商業交易所)的原油合約
交易時間:
期貨和期權:上午9:45~下午3:10,為場內公開競價時間。
場外交易通過NYMEX ACCESSSM的電子交易系統進行。周一到周四下午4點開始交易,次日上午8點結束。周日電子交易下午7點開始。上述時間為紐約時間,美國與北京時間有12個小時時差,即北京時間為10:00,紐約為22:00。
交易月份:
期貨:30個連續月加上遠期期貨距交割月36,48,60,72和84個月的合約。這些日期只包括場內公開競價的時間。
期權:12個連續月,加上18,24,36個月以半年6或12月為結算周期的遠期期權。
報價方式:
期貨和期權:美元+美分/桶。
最小價格變動單位:
期貨和期權:/data0/apache/cgi-bin/publish/doc_add.pl.01/桶(/合約)
每日最大價格波動:
期貨:最早的2個合約月為/桶(/合約)。如果按後續合約前一日結算價.00作為最大價格波動,則此後續合約之前的合約的最大價格波動由.00升到.00。期權:不設波動限制。
最後交易日:
期貨:交易終止於交割月正常交易第25日之前的第3天,如果當月第25個正常交易日是非工作日,則以工作日順延。期權:期貨最後交易日之前3日。
交割:
以FOB賣方的設施,在俄克拉荷馬州的庫欣,以罐裝、管道或其他內容設備進行。
交割期:
所有交割必須在交割月交割期內完成。
可選擇交割程序(ADP):
可選擇交割程序適用於以在交易所達成協議並最終履行現貨月合約的買方、賣方。如果買賣雙方同意以不同於合約上描述的條件交割,他們可在此基礎上,向交易所申請他們的意圖的交易條件。
自然的期貨交易(EFP):
商業性買賣雙方可以通過向交易所提出申請的方式將他們的期貨頭寸改成相等的自然頭寸。EFP可用於初始頭寸和清算頭寸。
可交割商品等級:
國內原油的標準是含硫重量低於0.42%,比重高於37API度或低於42API度。可交割的國內原油如下: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低硫混合油,新墨西哥低硫原油,北德克薩斯低硫原油,俄克拉荷馬低硫原油,南德克薩斯低硫原油。
外國原油的標準是比重高於34API度或低於42API度。下列外國原油是可交割的:英國的布倫特和挪威的奧斯博格混合原油,賣方應該獲得最後結算價每桶30美分的折扣。奈及利亞和哥倫比亞交割時應有15美分的貼水。
品質檢查:
質檢按輸油管實際狀況進行。買方或賣方可以指定一名質檢員檢查交割油的質量。提出質檢要求的一方承擔質檢費用並提示對方將進行檢查。
頭寸限制:
所有月份合約總和最多為15000張,現貨月最後3天最多持有1000張合約,持任何單月合約最多不超過7500張。
保證金要求:
持買(賣)開期貨和短期期權頭寸需交納保證金。期權交易者的保證金不能超過貼水。
交易代碼:
期貨:CL
期權: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