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油黃金 » 中國大媽買的黃金和期貨黃金

中國大媽買的黃金和期貨黃金

發布時間: 2021-09-10 16:16:40

⑴ 中國大媽購買黃金為何走跌

中國大媽搶購黃金?那是媒體報道誇大,說什麼中國大媽打敗華爾街。看看期貨交易一天的量,中國大媽再投資反100倍也趕不上。華爾街的投資大鱷怎麼會讓一群散戶打敗?黃金之所以值錢,是因為用途廣闊,大媽們買的那些黃金,根本影響不了黃金工業上的需求,所以黃金還是要按照投資者的心態漲跌。

⑵ 黃金消費全球第一,為什麼中國人都愛買黃金

中國人是全球都出了名的愛買黃金,特別是一說到中國大媽,老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黃金,其次是廣場舞。其實不只有中國大媽,中國大部分人都愛買黃金,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市場就在中國,黃金需求量佔全球總需求量的26%。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中國人都愛買黃金嗎?

原因四:黃金稀有性

黃金的稀有性決定了它的價值,黃金的使用價值也非常廣泛,除了上面說到的投資理財價值,還有儲藏價值、使用價值以及交換價值等等,黃金首飾是黃金使用價值的具體體現。

不管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購買黃金,首先都需要對黃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就是說在買黃金之前要想清楚為什麼買?自己有足夠的資金買嗎?能承擔交易風險嗎?最重要的就是選擇正規的平台購買。

⑶ 黃金走勢與中國經濟有何關系

這要看中國和黃金的關聯度。首先,我們看中國國家的黃金持有量,如果持有量儲備量大,中國經濟好轉,黃金會穩定。如果低迷,中國會拋售黃金來降低赤字,這樣,黃金會價格下降。其次,我們看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的,這樣看中國對美元的影響力,如果中國購入美元,導致美元匯率上升,黃金自然會貶值。如果拋售美元,導致美元貶值,黃金自然會升值。還有,可以看看中國國家的金礦情況,如果中國國家的金礦開采量豐富,黃金就會大量進入市場,那麼,黃金會貶值。反之亦然。

⑷ 中國大媽的哄搶背後

《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宋鴻兵最早提出了「中國大媽」搶黃金論調,而且他說外國大媽也一樣。宋鴻兵說:「不光是中國的大媽大嬸們在搶,我估計全世界的大媽大嬸都在搶。黃金價格沒有像高盛當時預言的那樣,會跌到1100美元,全世界的實物買盤可能起到一個重大的支撐作用。可能就純粹購買力而言,亞洲這次吸納實物黃金不一定會比美洲和其他地區多多少,歐美那邊也排隊,但不可能出現咱們這邊大媽大嬸圍著金店首飾的火爆景象」。
不過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教授認為,花費數百萬,金項鏈一買一百條的中國投資客也充滿了無奈。郭田勇稱:「目前中國百姓來講,投資渠道缺乏,中國股市、房地產價格都充滿不確定性,百姓繼續投資出現疑慮,在投資渠道相對缺乏的情況下,黃金就會成為中國百姓心目中的一個更為重要的投資品」。
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歷了兩周前創紀錄的跌幅之後,中國消費者掀起搶金潮,一直延續到「五一」假期。中國內地與香港珠寶行業的黃金庫存「告急」,香港金櫃頻頻被內地遊客大量掃貨,內地各大城市的實物黃金出現脫銷。
「中國大媽」強勁的購金需求,成為提振國際金價的力量。說到金融大鱷,今天多了一個名詞叫『中國大媽』。華爾街大鱷們出手做空黃金,不料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瞬間有一千億元人民幣、 三百噸黃金被大媽們掃了!」國際金價明顯企穩,高盛也停止推薦做空黃金。
為何中國消費者改變以往「買漲不買跌」的思維習慣,像買白菜一樣搶購黃金呢?普通百姓最主要還是看重黃金的財富效應,十餘年的黃金大牛市,給人們的感覺就是誰擁有了黃金,誰就擁有了財富增加的機會;其次是基於人們對黃金的崇拜。
事實上,「中國大媽」買入黃金,根本改變不了金價的最終走勢。其實,金飾店內的黃金量,本來就和整個黃金市場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而「中國大媽」買入的黃金量,占整個黃金市場的量就更微不足道了,根本無法從根基上撼動整個金市。這段日子金價的反彈,不過是華爾街將黃金作為最佳炒作品的需要———只有上上下下起起伏伏,才能將這個游戲玩下去。
過不了多久,待下次金價再次大跌時,無數的「中國大媽」就會意識到,原來這次的「瘋狂抄底」,其實只是一次高位接棒,而且將會和無數在中國股市中長久被套的散戶們一樣,這些「中國大媽」將長久地套在金市之中……
瘋狂,是被調侃的「中國大媽」們此次掃金的特徵,無論是具有投資價值的金條,還是幾無投資價值的金飾都被一搶而空。對此,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史晉川充滿了無奈:「中國大媽搶購深層次原因是國內投資渠道太狹窄。」對中國百姓來講,股市沒有起色,樓市又受到調控,債市也正在整頓,實體經濟由於人民幣升值也不太景氣,而M2(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突破百萬億元,老百姓迫切需要為手中的資金找到一個靠譜的投資、保值渠道。
從博弈的角度看,華爾街精英們有著嚴謹的分析和研究,而「中國大媽」們只是一種單純的抄底行為。「中國大媽」以簡單粗暴的形式購買黃金,既不使用黃金期貨、黃金T+D等杠桿交易,也不考慮實物黃金高額的買入賣出手續費,就是覺得黃金便宜了趕緊買。這種購買方式,對於國際黃金價格不會有長期的支撐作用,最大的受益者要數銷售實物黃金的商家。 華爾街不敵「中國大媽」折射投資飢渴
國際金價有反彈企穩的態勢,但絲毫沒有阻擋消費者購買黃金的熱情。據香港媒體報道,4月28日,有超過12萬內地遊客抵港,比上年同期上升超過兩成,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遊客是去購買黃金。消費者強烈的需求也使得金價企穩回升,機構建議客戶暫時停止做空。有網友感嘆,「華爾街分析師抵不過中國大媽」。
盡管從4月份上旬開始,國際黃金價格經歷一輪過山車式跌落,機構投資者站出來紛紛拋售,可是,由於「中國大媽」全力加盟,論公斤入手,像買大白菜一樣隨便,竟然讓國際金價起死回生,高盛也停止推薦做空黃金。
面對國內消費者的「抱團」抄底,專家學者口徑出奇地一致,都在極力提醒「中國大媽」不要太沖動。有專家者指出,黃金就像一把墜落的尖刀,最好不要抓。更有評論者稱,多數消費者其實對眼下黃金的中長期價格走勢並沒有任何研判,如此投機性購入,「賭徒心態」昭然。
倘若從國人瘋搶黃金的根源審視,就會發現,當前的中國消費者,不差錢,差的是投資出口。截止2012年年底,中國居民個人儲蓄余額已高達41萬億元。從這一數字,可見中國潛在的巨大投資需求。
然而,國人的投資渠道一向比較狹窄。買房子吧,如今國家極力調控,國N條接連面世,老百姓會擔心房價下降,得不償失。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把眼光投向海外置業。據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發布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人在美國的購房花費僅占所有外國人在美國購房花費的5%。而2012年,這個比例躍升至11%,中國人在美國購置房產花費90億美元,使其連續兩年成為美國房產第二大海外買家。
把錢存入銀行,由於存款利率低,與每年通脹相抵,幾乎不賺錢,甚至賠本;倘若投資股市,數年以來的股市萎靡,讓股民財富嚴重縮水。據估計,中國炒股或受炒股直接影響的家庭成員將近2億人,2011年股民的人均損失約在4萬元左右。所以,在金價下跌以後,不少人把黃金探底看做投資的救命稻草,期待黃金未來良好的上漲預期,只不過需找投資出口罷了。
環顧國內,民間資本正陷入深深的投資飢渴中,當民間資本有錢無處花時,就變成了游資。當某個領域出現一點縫隙,這些游資就會跑出來,蜂擁而上。這些年,輪番上演的「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玉米瘋」,都無不反映出民間資本的合法投資路徑很少,折射出民間資本生存空間的狹窄。
盡管在人們的記憶與印象中,給民間資本解圍的政策文件不少,但仍有不少障礙在阻擋著民間資本前進的腳步。這樣一來,民間資本對於黃金投資這樣風險性極高的投資也會趨之若鶩就不奇怪了,一旦黃金下行的風險出現,將會損耗不少民間資本辛苦積攢的財富。
從「華爾街不敵中國大媽」這一看上去玩笑的說法中,政府應該看到給民間資本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讓民間資本有制度化出口的迫切性。

⑸ 中國大媽搶金的整個事件的原委是什麼

2013年4月15日,黃金價格一天下跌20%,大量中國民眾沖進最近的店鋪搶購黃金製品,一買就是幾公斤,他們被稱作是抄底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
華爾街大鱷在美聯儲的授意下舉起了做空黃金的屠刀,經過一年的醞釀造勢,華爾街大鱷們終於出手做空黃金了,黃金大跌,世界嘩然,不料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1000億人民幣,300噸黃金瞬間被掃,整個華爾街為之震動,華爾街賣出多少黃金,大媽們照單全收。做空大戰中,世界五百強之一的高盛集團率先舉手投降。一場「金融大鱷」與「中國大媽」之間的黃金阻擊戰「中國大媽」完勝。
這引起部分投資人士的擔憂,認為會導致更多人非理性搶購黃金。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深顧問、央視《華爾街》學術顧問陳思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把國際金價回升和搶金混為一談是笑話,金飾店內的黃金量和整個黃金市場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中國大媽」也根本無法撼動整個金市。
2013年4月的國際黃金市場上演「驚心動魄」一幕,國際黃金價格在4月中經歷了一次震撼式暴跌,最低下探到1321美元。隨後從26日起出現一波幅度較大的反彈期(2013年4月29日已收於1467.4美元/盎司)。對於5月份國際市場黃金走勢,各種觀點南轅北轍,黃金後市依然是霧里看花。

黃金弱勢後,美國鑄幣局金幣月銷售量創下新紀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4月售出金幣196500盎司,而2012年同期售出20000盎司,幾乎是10倍之差,其中十分之一盎司的金幣暫時缺貨。分析師表示,亞洲實物黃金需求是提振金價的主要原因之一,除見諸報端的中國香港金櫃頻頻被內地居民大量掃貨外,中國各城市的實物黃金都出現旺銷局面。
2013年的五一小長假上演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大片,以大媽大嬸們為主流的中國主婦狂買黃金,導致許多城市的商場黃金專櫃被「一掃而空」,不僅如此,還有人到港台狂購。「華爾街分析師抵不過中國大媽」成為熱議話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過去三個月的現貨黃金銷售量中,摩根大通(JPM)占據了99.3%。這意味著自2月1日到4月25日之間,摩根大通已經賣出了196.6萬金衡制盎司(1份黃金期貨合約代表100金衡制盎司)的黃金。其實,金飾店內的黃金量,本來就不和整個黃金市場在一個數量級內;而「中國大媽」買入的黃金量根本無法從根基上撼動整個金市。

⑹ 通過什麼方式可以買黃金

買實物的話可以去金店或者有些銀行也賣金條金幣,如果是炒黃金的話,銀行有紙黃金,證券交易所有黃金ETF,期貨和外匯黃金也是網上開戶交易。

⑺ 笑死了。中國大媽大戰華爾街巨頭高盛。這兩樣啥時候開始放在同一線上了

央視紀錄片《華爾街》的顧問陳思進表示,「別說『散兵游勇』似的散戶,就是歐美政府在和華爾街『爭斗』時都常處下風。其實,金飾店內的黃金量,本就和整個黃金市場不在一個數量級內;而『中國大媽』買入的黃金量根本無法從根基上撼動整個金市。」
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研究總監陶金峰比喻生動,「『中國大媽』用的是大刀和長矛,而高盛用的是飛機和大炮,甚至是導彈等尖端投資手段,兩者是不對等的交易對手。」
職業投資人黃生更是反對這種論調,「中國大媽大戰華爾街」,這和義和團喊著「刀槍不入」沖向洋槍洋炮一樣,這不是大戰,是純粹送死!
查看原帖>>

⑻ 中國大媽還是印度檔,這是啥意思

中國大媽印度大嬸搶金被套:扳倒華爾街只是冷笑話
中國大媽扳倒華爾街大鱷只是一則冷笑話



金價再次大跌,「中國大媽」悉數被套



京城金店紛紛下調金價,今年已累計下調超過每克40元

核心提示 | 自4月12日國際黃金暴跌以來,「中國大媽」一戰成名,橫掃黃金幾百噸,有力支撐起了不斷走低的金價。但「美聯儲計劃逐步退出QE(量化寬松)」消息又給金價狠狠一棒,自上周五以來,國際金價再次大幅度走跌,截至昨晚10時,紐約黃金期貨已經跌破1400美元大關,跌至1379美元每盎司,這讓不少「中國大媽」在山腰上被套。

據悉,除了「中國大媽」,印度等地的大媽大嬸也在行動,現貨黃金依然熱銷,業內對黃金後市看法也截然不同。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即使黃金價格將處於中長期下行趨勢,其間也必然有震盪反復行情,這將為此前套牢的買家提供適時的減少損失的機會。

不少「中國大媽」被套7%-25%

5月10日,美聯儲方面「放風」出來,稱美聯儲官員們已在籌劃退出QE的策略。

分析師表示,「雖然具體時間還不明朗,但是市場都已經預期QE退出是早晚的事情。」由於包括黃金在內的大宗商品是以美元計價的,隨著美元的上漲,此類資產將進入下行通道。與其他大宗商品不同,黃金本身是不產生經濟價值的。隨著美元指數的走強,黃金長達12年的牛市或將終結。

相應的,市場反應也非常迅速。自上周四開始,前期小幅反彈的國際金價再次大幅走跌。上周周五晚間至周六凌晨最大跌幅曾一度高達3.7%,至1420美元/盎司低位(約合280元人民幣/克)。本周金價仍繼續走低,截至昨晚10時,紐約黃金期貨已經跌至1379美元每盎司。

黃金在4月15、16日兩天發生暴跌。面對史無前例的「好時機」,國內各地居民紛紛「入市」。「中國大媽戰勝華爾街大鱷」的說法不脛而走,搶購黃金中國大媽們儼然成了扭轉國際金價的主力,國際金價自暴跌後近期又奇跡般地止跌回升,甚至有「大敗」華爾街大鱷之說——但這顯然只是傳說,大媽們的實力遠不及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的預期,金價的這一輪下跌令部分大媽深度套牢。

「中國大媽」到底虧了多少?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4月22日到4月26日,黃金成交量最瘋狂的一周,金價的加權平均價格為292.01元/克。也就是說,大部分人以292.01元/克左右的價格買入了黃金。

而上周五國內現貨黃金市場價格在每克296元左右,再加上實物黃金交易成本高昂——購買現貨實物黃金需每克加價12至17元,「中國大媽」最少每克已經被套6至15元。

有媒體估算,部分抄底在「山腰」上的「大媽」普遍被套7%-25%。

京城金店紛紛下調金價

受國際金價持續下行影響,昨天上午,京城金店紛紛宣布下調金價。其中,菜百、國華和工美千足金調整為每克369元,每克下調9元,這是繼4月16日金價下調後的再次降價。

記者上午從菜百、國華、工美等黃金賣場了解到,京城黃金價格再次下調,千足金從378元/克降至369元/克,足金由372元/克降至365元/克。中國黃金錶示,從明天開始下調千足金價格,調價幅度相同。

「本次黃金飾品價格下調是2013年以來第三次下調,今年累計下調幅度已經超過每克40元。」太陽金店副總經理焦光義認為,此次黃金價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為昨日美國股市大漲及美元出現較大漲幅,使投資黃金的資金有所外流。

金價或是下跌中繼,不妨擇機解套

此前搶購黃金的不僅僅是「中國大媽」,全球的大媽大嬸們都行動了。從瑞士到阿聯酋,從中國香港到日本,從澳大利亞到加拿大,連日來,實物黃金在世界各地持續熱銷,越來越多的商家出現斷貨。香港金銀交易中心主席就表示,其交易中心的黃金儲備即將耗盡,這是50年來從沒見過的景象。

面對如此強勁的現貨需求,業內對於黃金未來的走勢看法不一。

國際上,不少對沖基金紛紛增加了在黃金價格下跌方向的投注,不過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管理企業貝萊德公司還是繼續看漲黃金,並建議投資者買入。對沖基金巨頭保爾森名下的黃金基金過去一個月虧損了27%,但其依然表示會堅持看漲黃金。

更有黃金分析師看好黃金未來的走勢,甚至預測「今年下半年,黃金價格一定會大幅度反彈,重新回到1600美元/盎司以上」。

相比看多的觀點,更多市場人士轉向看空。有業內人士表示,一旦黃金開啟第二波跌勢,目前金價只是熊市途中的下跌中繼,未來或許還有更大跌幅。

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認為,從目前的國際金融形勢來判斷,黃金價格很難再保持長時間的持續上漲。不過即使黃金價格將處於中長期下行趨勢,其間也必然有震盪反復行情,這將為此前套牢的買家提供適時的解套機會。

中金:



今年目標價下調至1310美元

「我們將黃金2013年和2014年年底目標價下調至1310和1200美元/盎司。」5月15日,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孔慶影稱,黃金本輪下跌正式宣告牛市結束,投資者拋售快於預期,黃金價格已見頂,未來下行空間仍顯著。

中金的研究認為,中國和印度對黃金的實物需求,不具有前瞻性,對黃金價格影響短期有限,而真正主導黃金價格的是機構投資性需求。

中金公司的悲觀判斷主要基於兩個因素:塞普勒斯政府宣稱出售價值4億歐元黃金儲備以籌集資金,市場擔心其他歐元區邊緣國家也將出售黃金儲備已滿足未來的籌資需求。自2011年2月以來,歐洲央行以黃金來抵押融資,等於賣黃金,打壓了金價;第二,強勁的股市表現導致黃金吸引力進一步下降。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以及持續走強的美國股市前景將使得黃金投資吸引力進一步下降。

孔慶影預測,未來1~2年黃金實物需求有望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4月份黃金需求量在200噸左右,全年上升30%左右。但隨著實物需求的恢復性增長,投資需求卻在不斷地悄然撤離。未來金價的下行空間取決於投資者拋售的力度。L 請採納

⑼ 中國大媽的事件起源

2013年4月15日,黃金價格一天下跌20%,大量中國民眾沖進最近的店鋪搶購黃金製品,一買就是幾公斤,他們被稱作是抄底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
華爾街大鱷在美聯儲的授意下舉起了做空黃金的屠刀,經過一年的醞釀造勢,華爾街大鱷們終於出手做空黃金了,黃金大跌,世界嘩然,不料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1000億人民幣,300噸黃金瞬間被掃,整個華爾街為之震動,華爾街賣出多少黃金,大媽們照單全收。做空大戰中,世界五百強之一的高盛集團率先舉手投降。一場「金融大鱷」與「中國大媽」之間的黃金阻擊戰「中國大媽」完勝。
這引起部分投資人士的擔憂,認為會導致更多人非理性搶購黃金。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深顧問、央視《華爾街》學術顧問陳思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把國際金價回升和搶金混為一談是笑話,金飾店內的黃金量和整個黃金市場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中國大媽」也根本無法撼動整個金市。
「最近你買黃金了嗎?」這可能是中國百姓2013年「五一」節里的新問候語。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雖然不認同黃金步入熊市的觀點,但她同樣對中國搶購潮扭轉金價的說法表示質疑。她表示,外資看到中國的現象,會順勢而為,並運用這種狀態與局面來打壓黃金。
2013年4月的國際黃金市場上演「驚心動魄」一幕,國際黃金價格在4月中經歷了一次震撼式暴跌,最低下探到1321美元。隨後從26日起出現一波幅度較大的反彈期(2013年4月29日已收於1467.4美元/盎司)。對於5月份國際市場黃金走勢,各種觀點南轅北轍,黃金後市依然是霧里看花。
黃金弱勢後,美國鑄幣局金幣月銷售量創下新紀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4月售出金幣196500盎司,而2012年同期售出20000盎司,幾乎是10倍之差,其中十分之一盎司的金幣暫時缺貨。分析師表示,亞洲實物黃金需求是提振金價的主要原因之一,除見諸報端的中國香港金櫃頻頻被內地居民大量掃貨外,中國各城市的實物黃金都出現旺銷局面。
2013年的五一小長假上演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大片,以大媽大嬸們為主流的中國主婦狂買黃金,導致許多城市的商場黃金專櫃被「一掃而空」,不僅如此,還有人到港台狂購。「華爾街分析師抵不過中國大媽」成為熱議話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過去三個月的現貨黃金銷售量中,摩根大通(JPM)占據了99.3%。這意味著自2月1日到4月25日之間,摩根大通已經賣出了196.6萬金衡制盎司(1份黃金期貨合約代表100金衡制盎司)的黃金。其實,金飾店內的黃金量,本來就不和整個黃金市場在一個數量級內;而「中國大媽」買入的黃金量根本無法從根基上撼動整個金市。
有投資人表示,「中國大媽大戰華爾街」,這和義和團喊著「刀槍不入」沖向洋槍洋炮一樣,這不是大戰,是純粹送死!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大媽不看期貨,只看「值不值得」。面對金價暴跌,中國大媽卻「膽壯」不懼「空頭」。
中國大媽們是普通老百姓,她們出手搶購實體金,當然也有傳統觀念的「存金藏銀」因素,但主要還是期望財富保值和規避通貨膨脹。「搶金潮」其實映襯著中國民間投資理財渠道的匱乏與不足,大媽們把鈔票換成「黃貨」,也更凸顯提振內需消費的隱憂。
有錢不能投、不敢投,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另一方面,不敢花錢也是個問題。2013年5月1日發布的4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該數據在3月份短暫反彈後出現了再次回落。這一走勢一方面說明當前經濟回穩的基礎尚不鞏固,另一方面也凸顯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特別是提振內需和消費不夠。
第二季度開局表現疲軟,產業活動出現萎縮,製造業指數低於市場預期,如果沒有好的提振措施,經濟降溫趨勢恐將延續。我們要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就該考慮如何把那些本來可以留在境內的消費從海外拉回來。
中國大媽加入搶金潮,其實也是一種變相存錢。看來要真正釋放內需,必須堅持社會公平正義,有效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縮小收入差距,做好養老健康等保障工作。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兩個同步」、「兩個提高」、「一個倍增」,這些量化指標的落實,應該讓普通公眾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大媽對未來、對「中國夢」有信心,我們還會有內需提振之憂嗎?
世界黃金協會當前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受中國及印度市場強力推動,2013年第二季度全球黃金消費需求大幅攀升53%,黃金消費需求創下5年來的最高水平,其中中國市場金條和金幣的需求量同比激增157%。對黃金銷售商而言,dama是絕對的金主。「中國大媽絕對是黃金搶購潮中的主角,她們很久沒有見到金價如此低,對她們來說,這是一種巨大的吸引力。盡管dama在黃金賣場「所向披靡」,但她們並不是全球黃金交易市場的主角,dama能夠撼動金價的說法也缺乏基本的證據。dama走向世界後,更多的外國人開始討論這個特殊的群體,有外媒當前撰文指出,dama擠進由英語把持的秩序森然的金融詞彙隊伍,有點兒瞎胡鬧。「貼上(dama)這個標簽的群體大體是這樣的:熱情但沖動,精力充沛但經常盲從,擅長利益計算但缺乏能力眼光。一切都在暗示,dama很難是生意場上笑到最後的人。」其實,這些外國人並不明白,dama根本無意要與華爾街精英們一決高下,支撐dama對黃金不懈追求的,不全是升值誘惑,而主要是安全感的缺失。
據統計,去年中國大媽買金狂熱轟動世界,推動中國黃金消費需求增長32%至1065.8噸(包括珠寶、金條金幣和其他鑄造品),創歷史新高。中國已然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實物黃金市場。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