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貨暴跌誰獲利
㈠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這幾百億就這么沒了誰的責任
所有交易數據都在華爾街手中,真不明白中國投機者的膽量來自哪裡?有人說是方向判斷錯誤,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方向,如果有中國賣家有單未交割,你哪來的油交割,交割地買油交付?信不信在交割地點,不花100美金你一桶油也買不到。
現在的問題是這原油寶是中行的產品,他不是芝交所的交易合約,它只是參考了芝交所的交易指數。那麼這問題很明顯。中行到底是交易所,經紀公司,還是經紀人操盤手?交易所和經紀公司是不會參與買賣的,他們拿的是合約的交易傭金。目前看應該是扮演的交易所,原油寶是產品,完全按照芝交所的規則在操作而已。
瑞辛就是個例子,瑞辛的人可以稱得上堆里的尖子了吧,照樣玩砸了,不過人家不虧,反正拿了幾百億都花在國內了,老外一分錢好處美撈著,大不了以後不出國,美國人拿瑞辛也沒折,美國人對中概股是又愛又恨,畢竟投了中概股上萬億,這要是棍子掄重了,倒霉的還是自己的錢,所以開公司要學瑞辛,千萬不能學中行,把自己的錢放別人賬戶上等著殺,國人以後做生意得穩當點,只能把錢弄大陸來,只進不出,現在所有的中資在國際市場都是狙擊的對象,這一點在疫情過後會顯得更加明顯,當心當心當心,重要的話說三遍。
㈡ 中國銀行原油期貨這次災難,誰損失最大,誰是最大受益者
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給中國投資者上了一課,原油期貨可以跌到負值,本金虧完還可以倒欠錢的行為。
這次原油寶事件讓中國投資者虧損超300億,這筆錢已經落入了做空機構,而且這些做空機構肯定是以美國為首,所以美國是最大贏家,這些錢都進了美國口袋。
見證歷史奇跡的一年
美國疫情嚴峻,讓整個美國都大動盪,美國股市在3月份出現4次熔斷,創出了歷史奇跡。
根據市場專業人士分析,這件事完全就是美國在背後做手腳的,並非是單單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原油市場供需嚴重失衡,才會出現原油暴跌,但暴跌至負值是無法讓人想像。
總結
通過原油寶事件可以告訴所有投資者一個道理,期貨投資風險是無法預估的,風險爆發之時一剎那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注意風險。
經過原油寶事件後,投資者們要提高風險意識,但國內各大金融機構同樣也要做好風險防控意識,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
㈢ 世界原油期貨的空方是誰啊錢被誰賺去了
目前的情形主要又下列2種
1、空頭,這方面主要是機構、期貨基金(外國很流行,以後國內也會成為主流)、大小私募等等,國際游資非常大,本來就是流動過剩。
2、多頭砍倉,雷曼倒閉,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市場前景黯淡,多頭一起賣出平倉導致的價格強烈打壓,一起造就了前一段的單方面的下跌行情。都急著第一時間平倉出局,結果節節跌停。
既然是零和博弈,錢自然是進了空頭的口袋
㈣ 期貨美原油波動一個點賺多少錢 多少個點才算盈利
波動一個點是 10美金。
盈利一般 波動3個點 就盈利 10美金了。
㈤ 中行石油期貨慘劇受益者是誰
中國銀行原油寶多頭合約巨虧,最終的受益者是中東石油大鱷,手裡面拿著大量的空單,又拿著大批量的已生產出來的原油,而中行原油寶大多是投機盤,並不實物交割,再加上又不是交易時間,中行晚22點就收盤了,所以在中行收盤後,開始了慘烈下殺宰割多頭。
㈥ 今天原油期貨為什麼下跌這么多
美國原油庫存正在接近極限。美國能源部數據顯示,上周美國非戰略原油庫存增加1924.8萬桶,至5.036億桶,增幅創紀錄新高。成品油庫存持續上升,汽油庫存增加490萬桶至2.622億桶,蒸餾油庫存增加630萬桶至1.290億桶。
與此同時,一支滿載沙特石油的油輪船隊正緩慢駛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報道稱,這些油輪是在3月和4月初裝載的,當時沙烏地阿拉伯正在執行增加產量的戰略,據航運市場情報公司Vortexa Ltd的數據,這20艘共持有4000萬桶原油的油輪仍將駛往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的港口,它們將於5月底抵達。
這將是6年多來墨西哥灣沿岸進口沙特原油的最大月份。不過這也可能是沙特原油最後一次湧向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在OPEC達成減產協議後,沙特已經上調了向美國煉油商出售的石油價格。
㈦ 石油期貨跌了也能賺錢嗎
有人買漲就有人買跌,買漲賺的是買跌的錢,反過來kou([email protected]),買跌賺的就是買漲人的錢。做投資要學點基本面,技術面上的知識,知道如何設置止損止盈點。
㈧ 國際原油暴跌對誰最有利
隨著最近的美元持續走強、美國頁岩氣全面開發利用、及美國對全球石油的需求減弱,即使地緣政治紛爭不斷,但國際油價的下跌估計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在當前國際市場的買方需求不足、賣方競爭加劇、原油市場供給趨於過剩的情況下,如果國際石油期貨市場油價也看跌,那麼這更容易推低國際油價未來趨勢。國際油價是否會在80美元這個水平,就在於各方利益關系的激烈博弈。對此,國內市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與國際市場那些主張高油價的國家瞎起鬨。
最近國際油價大跌,可能是各國及投資者最為關注的事情。因為,從今年6月20日起至今,不僅國際原油價格在4個月內跌去了25%左右,而且在10月15日,國際原油的價格跌到80美元以下的水平。
由於原油價格的暴跌觸及到全球各國重大的利益關系變化,由此對原油價格暴跌的解釋與言論也就風起雲涌。有「陰謀論」認為,原油價格暴跌是美國及沙烏地阿拉伯聯合起來對付俄羅斯的陰謀。因為,按照俄羅斯的原油開采成本及經濟狀況,原油的價格只要跌到80美元以下,就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重大打擊。這也是對俄羅斯的經濟最大的制裁。所以,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揚言,國際原油的價格跌到80美元以下,對世界經濟是一次最大的災難。
而國際能源(IEA)最近發表的一份月報指出,國際原油價格保持在80美元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根據IEA的估算,油價處於80美元,全球約2.8%的生產將不合乎經濟原則(即生產者無利可圖),涉及的原油達每天260萬桶,受影響的國家和單位包括加拿大、俄羅斯、英國、中國(在岸),以至奈及利亞(離岸)。美國、巴西和墨西哥的深海鑽探計劃,面對80美元油價也難獨善其身。IEA也認為國際油價應該保持在80美元水平上。
現在我們要問的是,難道80美元就是國際原油價格的底線嗎?那麼這個底線是由什麼決定的?或者說,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又是如何決定的,是成本定價,還是金融定價?如果國際原油價格在80美元以上,對誰有利?誰的利益會受損;如果國際原油價格跌在80美元以下,對誰有利?誰的利益又會受損?
其實,近幾十年來,盡管國際上石油開採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但國際油價從來就不是成本定價的,而是金融定價,其價格波幅相當巨大。比如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油價當時從每桶145美元狂跌至36美元。後來幾年,油價一直卻維持在100美元以上的水平。當油價暴跌到36美元時,沒有看到哪個國家的石油企業而破產,但是當前油價維持在100美元之上的水平時,一些產油國家則成了暴發戶。而國際油價之所以會長期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與產油企業成本及市場供求關系不是太大,而更多的是國際石油輸出國壟斷定價的結果,再加上有石油期貨來左右,但是讓這種石油的壟斷性定價如魚得水。在這種情況下,石油輸出國可大獲其利,如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而中國、美國、歐洲及日本石油需求國的利益則大幅受損害,買同樣多的油,付出成本更高。這不僅不利這些國國家的消費者,也會嚴重損害這些國家及全球的經濟增長。
但是俄羅斯及委內瑞拉等產油國,在高油價下,這些國家不僅賺得盤滿盆滿,也讓這些國家的政策治理就擴張得心應手。所以,當油價下跌時,特別是暴跌時,他們就說不幹了,就對全球市場放出狠話。因為這個油價市場是由預期來決定,並希望以此來左右預期。有人分析,如果油價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俄羅斯政策的財政就能夠高枕無憂。但是如果油價低於100美元,俄羅斯便不可能在財政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維持原有的開支規模;要麼節衣縮食,要麼財政赤字激增,兩個結果對俄羅斯經濟民生都會造成沉重打擊。委內瑞拉的情況也是如此。所以油價暴跌,類似這類國家叫得最凶。但是油價維持如此高的水平,對石油需求國來說,就得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尤其是中國更為如此。因為,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除美國之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大國之一,對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如果中國的人均石油消費最提高,中國石油消費的對依存率更是會高。所以,國際油價的暴跌,中國應該是最大受益者(因為,隨著美國頁岩氣開發利用,美國也可能石油出口,由消費國轉向為出口國)。它不僅可能全面降低企業成本,也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這些對促進中國經濟增長是相當有利的事情。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決不要受各種無端言論所影響,特別是不要用陰謀論來解釋油價的下跌。
可以說,隨著最近的美元持續走強、美國頁岩氣全面開發利用、及美國對全球石油的需求減弱,即使地緣政治紛爭不斷,但國際油價的下跌估計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在當前國際市場的買方需求不足、賣方競爭加劇、原油市場供給趨於過剩的情況下,如果國際石油期貨市場油價也看跌,那麼這更容易推低國際油價未來趨勢。國際油價是否會在80美元這個水平,就在於各方利益關系的激烈博弈。對此,國內市場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與國際市場那些主張高油價的國家瞎起鬨。
㈨ 商品期貨如石油價格跌了,做它又是怎麼賺錢
由於期貨價格總是跟現貨價格呈大體相同的變化趨勢,石油價格跌時石油期貨價格也會跌。
所以,有兩種方式可以賺錢:
1.先賣出石油期貨(價格高),再買進石油期貨(價格低)平倉,這樣就相當於「低買高賣」賺錢了;
2.先賣出石油期貨先賣出石油期貨(價格高),期貨到期時在現貨市場買進現貨石油(價格低)執行期貨合約,賺錢了.
㈩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