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交易階段期貨合約是以
❶ 期貨里主力連續合約是什麼意思
期貨連續是合約中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的K線連成的,也就是說哪個合約的成交量最大,期貨連續上的K線就是這個合約的K線圖。
期貨中「當月連續」只是供投資者參考的。因為期貨會到期,到期了就沒有了。你可以查閱幾年前的行情。每個期貨合約只存在幾個月。
另外,期貨合約的生存周期是有限的,到合約最後交易日後就要交割。所謂主力合約指的是持倉量最大的合約。一般情況下,持倉量最大的合約,其成交量也是最大的。因為它是市場上最活躍的合約,也是最容易成交的合約,所以投機者基本上都在參與這個合約。
(1)連續交易階段期貨合約是以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特徵:
1、雙向性
期貨交易與股市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期貨可以雙向交易,期貨可以買多也可賣空。價格上漲時可以低買高賣,價格下跌時可以高賣低買。做多可以賺錢,而做空也可以賺錢,所以說期貨無熊市。
2、費用低
對期貨交易國家不徵收印花稅等稅費,唯一費用就是交易手續費。國內三家交易所手續在萬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經紀公司的附加費用,單邊手續費亦不足交易額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費用是成功的一個保證)。
3、杠桿作用
杠桿原理是期貨投資魅力所在。期貨市場里交易無需支付全部資金,國內期貨交易只需要支付5%保證金即可獲得未來交易的權利。由於保證金的運用,原本行情被以十餘倍放大。
❷ 期貨合約怎麼連續上的
1.1301合約到了13年1月交割日結束後摘牌,相應掛牌1401合約掛牌上市。由此可見期貨合約的最長交易時間為一年。但是新掛牌合約的第一天漲跌幅通常比合約規定的大,一般在2倍左右,是為了便於市場尋找合理價格,所以你看圖表的時候,舊合約到期新合約掛牌的當天會有比較大的價格跳空。
2.價格不一樣,是因為合約到期日不一樣。1301和1303代表1月和3月到期,合約越接近到期日,價格通常會越接近現貨價格。舉個例子,現在離13年1月不遠了,1301的價格就會慢慢接近現貨豆粕價格,(當然人為操縱,惡意逼倉除外)和現貨價格波動的相關性也就越大。但是3月還遠,3月的合約價格反應的是市場對於3月市場現貨價格的一定預期,以及相應的持倉成本的綜合反映,所以遠月價格通常會比近月價格高,你可以參考期貨的定義去理解。
更簡單的說,1301反應市場對13年1月現貨價的預期,1303反應對3月現貨價格的預期,當然會不一樣。
❸ 期貨連續合約現貨連續合約區別
如果說,舉例,你現在看1204的合約歷史走勢,其中11年4月至12年4月的行情,是合約1204走的,10年4月-11年3月的行情,實際上是1104合約走的,在換合約的過程,會有大幅的跳動。
連續是意思是,現在是3月,他顯示的就是1203合約的真實走勢,到4月時候,顯示的就是1204的合約了
你問題裡面的0611,0612,不是6月11號和6月12號,而是06年11月和12月兩個月的合約
❹ 期貨連續交易是什麼
1、「連續交易」是指除上午9:00-11:30和下午1:30-3:00之外由交易所規定交易時間的交易;連續交易品種為交易所規定的期貨品種。
2、連續交易期間只能通過遠程交易席位進行交易。
3、連續交易期間不辦理開戶業務。
❺ 期貨中連續合約是什麼
期貨連續不是一個單一的期貨合約,它是為了分析方便,把同一個品種的期貨合約進入交割月的期貨合約連起來顯示的結果。
例如:滬銅期貨合約的最後交易日是合約交割月份的15日(遇法定假日順延)
,那現在顯示的就是0909合約,到9月16日,0909合約交割退市了,0910合約接著原來0909合約的K線顯示,到10月16日,0910合約交割退市了。0911合約接著原來0910合約的K線顯示,......。以此類推,這就是滬銅連續。
期貨沒有發行的說法。
期貨的本質是簽訂買賣合約,期貨交易所負責推出標准期貨合約,有人買賣(簽訂)合約就產生了持倉,期貨的持倉(簽訂的期貨合約)數量,理論上是可以無限的。
❻ 股指期貨,合約連續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故意把這個說的很復雜,讓人聽不懂,我給你解釋一個人話版的。銀行賬戶下的商品交易其實是期貨市場交易,期貨市場當然就有交割期限,意思是到了指定時間就必須完成買賣。簡單來說,「月度合約」就是到了指定時間你銀行賬戶里的商品就自動賣掉了,不可以繼續持有,合約到了期限就自動結束了。而「連續合約」就是到指定時間了還可以繼續持有,但別高興的太早,所謂的繼續持有是銀行給你賣出去一遍,然後再買回來,完成一次交易後繼續持有,因為期貨市場是到了時間必須買賣。你每個交易周期都要自動支付一次點差費和手續費,保證金不夠還會從你銀行賬戶里扣,合約雖然是連續的,但是你的錢不連續,很坑是吧?
❼ 股指期貨合約有當月連續、隔季連續、下季連續、下月連續,是四個以時間劃分的品種嗎
股指期貨合約,是有當月連續合續,很好理解,當月交割,也是交易的主要合約,交易的人數比較多,成交量比較大,隔季合約,下季連續,下月連續,這些都 是遠期合約,就是到期的時間比較長,可以持有的時間比較久。只可以做為4個變數研究,但是如果做短線,只看當月合約就夠了,可以多交流、
❽ 請教期貨合約的成交原則是什麼請詳細解釋,謝謝!
這個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二、期貨交易下單方式
客戶在按規定足額繳納開戶保證金後,即可開始交易,進行委託下單。所謂下單,是指客戶在每筆交易前向期貨經紀公司業務人員下達交易指令。
(1)客戶填寫交易指令,在委託指令上書面註明客戶名稱、交易賬戶號碼、交易商品名稱、合約到期月份、買進或賣出的數量、買賣價格、執行方式、下單日期、客戶簽名。
(2)在你給經紀公司下達指令之後,經紀公司報單員即會打電話將委託通知期貨交易所場內出市代表。
(3)經紀公司派駐交易所的場內出市代表立即將委託指令輸入交易所交易系統,參與交易所的集中競價交易。
(4)委託執行後,場內交易終端立即顯示成交結果,出市代表電話通知報單員,報單員再通知你。
客戶可以通過書面、電話或者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方式向期貨經紀公司下達交易指令。常見的下單方式由如下幾種:
1、書面下單
客戶親自填寫交易單,填好後簽字交由期貨經紀公司交易部,再由期貨經紀公司交易部通過電話報單至該公司在期貨交易所場內的出市代表輸入指令進入交易所主機撮合成交。
2、電話下單
客戶通過電話直接將指令下達到期貨經紀公司交易部,再由交易部通知出市代表下單。期貨經紀公司須將客戶的指令予以錄音,以備查證。事後,客戶應在交易單上補簽字。
期貨經紀公司在接受客戶指令後,應及時通知出市代表。出市代表應及時將客戶的指令輸入交易席位上的計算機終端進行競價交易。
3、網上電子交易
客戶運用計算機使用期貨經紀公司提供的交易軟體將直接交易指令通過網路傳輸到經紀公司的交易系統,系統自動將客戶的交易指令轉送到交易所的交易主機撮合成交。這是目前最為便捷的交易方式之一。
三、限價指令和取消指令
限價指令是按特定價格買賣的交易指令。如你填寫一個指令,"賣出限價為2188元/噸的2006年5月大豆合約10手",那麼,當市場的交易價格高於2188元/噸的時候,你的指令就成交了,而且,買入的價格一定是等於或高於2188元/噸。限價指令對交易價格要求明確,但能否執行取決於指令有效期內價格的變動。如沒有觸及限價水平,該指令就沒有機會執行。
在限價指令下達後,沒有成交或只有部分成交,此時,你有權下達取消指令,使原來下達的限價指令失效或部分失效。如你下達限價指令"賣出限價為2188元/噸的2006年五月大豆合約10手"後,只成交了5手,這時,你可以下達取消指令。撤單後,你原來下達的限價指令就部分失效了,另外的5手就不會成交了。
四、「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競價原則
價格優先
價格優先原則表現為:價格較高的買進申報優先於價格較低的買進申報,價格較低的賣出申報優先於價格較高的賣出申報。
時間優先
時間優先原則表現為:同價值申報,依照申報時序決定優先順序,即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所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五、競價方式
計算機撮合成交。計算機撮合成交是根據公開喊價的原理設計而成的一種自動化交易方式,具有準確、連續、速度快、容量大等優點。
期貨交易早期,由於沒有計算機,故在交易時都採用公開喊價方式。公開喊價方式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連續競價制(動盤),是指場內交易者在交易所交易池內面對面地公開喊價,表達各自買進或賣出合約的要求。這種競價方式是期貨交易的主流,歐美期貨市場都採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場內氣氛活躍,但缺陷是人員規模受場地限制。眾多的交易者擁擠在交易池內,人聲鼎沸,以致於交易者不得不用手勢來幫助傳遞交易信息。這種方式另一個缺陷是場內交易員比場外交易者有更多的信息和時間優勢。搶帽子交易往往成了場內交易員的專利。
公開喊價另一種形式是日本的一節一價制。一節一價制把每個交易日分為若干節,每節交易中一種合約只有一個價格。每節交易先由主持人叫價,場內交易員根據其叫價申報買賣數量,如果買量比賣量多,則主持人另報一個更高的價;反之,則報一個更低的價,直至在某一價格上買賣雙方的交易數量相等時為止。計算機技術普及後,世界各國交易所紛紛採用計算機來代替原先的公開喊價方式。
六、撮合成交價的確定
國內期貨交易所計算機交易系統的運行,一般是將買賣申報單以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排序。當買入價大於、等於賣出價則自動撮合成交,撮合成交價等於買入價(bp)、賣出價(sp)和前一成交價(cp)三者中居中的一個價格。
七、開盤價的產生
開盤價由集合競價產生。集合競價的方式是:每一交易日開市前5分鍾內,前4分鍾為期貨合約買、賣價格指令申報時間,後1分鍾為集合競價撮合時間,產生的開盤價隨即在行情欄中顯示。
集合競價採用最大成交量原則,即以此價格成交能夠得到最大成交量。首先,交易系統分別對所有有效的買人申報按申報價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申報價相同的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所有有效的賣出申報按申報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申報價相同的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接下來,交易系統依此逐步將排在前面的買人申報和賣出申報配對成交,直到不能成交為止。如最後一筆成交是全部成交的,取最後一筆成交的買人申報價和賣出申報價的算術平均價為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該價格按各期貨合約的最小變動價位取整;如最後一筆成交是部分成交的,則以部分成交的申報價為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請注意,該價格就是開盤價,所有成交的報價都已該價格而非報價作為成交價)。
❾ 期貨連續合約問題
為克服期貨價格的不連續性,在研究界的普遍做法是在組成連續的期貨價格序列時,或選取最近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的收盤價格作為代表,在最近期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下一個交易日,選擇下一個最近期月份的期貨合約的收盤價格作為代表,依此組成一組連續的期貨價格序列;或取成交量比較大的期貨合約的收盤價格作為代表價格,這種代表價格主要有連續價格和指數價格兩種。
期貨連續合約價格是取所有合約中當日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的各種價格繪制K線,也就是說哪個合約的成交量最大,期貨連續上的K線就是這個合約的K線圖,價格也是成交量最大的價格。
還有指數合約,指數合約在期貨行情軟體裡面都有,只不過不同的軟體略有不同而以,一般計算方法是對某日所有上市不同月份合約的價格以持倉量為權重求平均就是連續價格,只要該品種不摘牌,交易所會固定時間發布新的月份交易合約,這樣下來價格數據就是連續的了,有餘有持倉量的權重,因而也能保證價格的代表性!因而做期貨研究時取指數合約比較合理,當然取連續合約也行,因為他相當於指數合約中占據權重最大的那個合約,還是很有代表性的。
期貨里還有連三、連四合約價格,基本都是以交割月合約遞推三個月或四個月合約的價格,這種價格對有的品種或許有用,但也有很多品種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判斷價格。
總之、作期貨研究時選取的價格一定要能最准確的反應當時市場的供求現實的價格,否則就容易出現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