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權期貨 » 期貨合約的統計套利研究以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貨合約為例

期貨合約的統計套利研究以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貨合約為例

發布時間: 2021-04-06 11:11:00

❶ 期貨公司資管業務風控員崗位職責模板

你好,證券公司風控部是業務支持部門,風控人員:產品的風險控制指標審核、風控執行。

❷ 請問我國的期貨數據(大豆、豆粕、豆油),需要每日的收盤數據。在那個網頁能夠下載,我需要進行實證分析

http://www.dce.com.cn/portal/cate?cid=1261730308135&result=Pu00021_search

大商所的網頁,需要什麼找什麼

❸ 期貨 豆粕 豆油 豆一 之間的關系

三者是上下游關系或者說是原料與產物的關系。

1、豆油是從大豆中提取出來的油脂,烹飪用油是豆油消費的主要方式。

2、豆粕是大豆經過提取豆油後得到的一種副產品,作為一種高蛋白質原料,豆粕不僅是用作牲畜與家禽飼料的主要原料,還可以用於製作糕點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妝品。

3、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後得到的一種副產品。又稱「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後的副產品為一浸豆粕,而先以壓榨取油。

再經過浸提取油後所得的副產品稱為二浸豆粕。大豆、豆油、豆粕互為相關產品,首先,豆一指的是非轉基因大豆,豆二指的是世界各地的大豆,包括轉基因和非轉基因大豆,而豆油和豆粕則是從大豆中提煉出來用於不同領域的子產品。

(3)期貨合約的統計套利研究以大豆豆粕和豆油期貨合約為例擴展閱讀

1.DOU1合同的交貨標准為非轉基因大豆,而DOU2合同的交貨標准為世界各地的大豆,包括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

2.不同的標准。大豆1號合同採用以現行國家大豆標准為基礎,以純粒率為基礎的食用大豆指標體系。大豆2號合同是以大豆油脂國家標准為基礎,以粗脂肪含量為核心的大豆榨油指標體系。

3.不同范圍的可交付產品。大豆合同1隻允許非轉基因大豆參與交付;黃豆2號期貨合約允許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同時參與交割。

4.合同定價與發貨包裝不同。合同價格中,合同一的價格包含了包裝,合同二的價格不包含包裝。在包裝方面,考慮到進口大豆。

其實也就是說,豆I是國內的一種非轉基因大豆,主要用於豆製品和食品,而豆II主要是轉基因大豆,用於榨油和飼料。國產大豆蛋白質含量略高,但油品產量低,產量低。中國期貨市場目前由大豆(即國內大豆)主導。

❹ 求教!!!大豆,豆油和豆粕期貨價格問題!!!

一般用主力合約來分析套利,主力合約就是當前持倉成交量最大的合約。

期貨一個品種在某一時間點上,都同時有好幾個可供交易的合約,少則4、5個,多則12個。但不是每個合約都活躍,通常只有1-2個合約是活躍的,即主力合約與次主力合約。油脂油料里常見的主力合約是1月、5月、9月合約。

而且每個合約的價格通常是不一樣的,叫近遠期升貼水。越是近月合約,與現貨價格就越貼近。

你們書上沒講主力合約嗎?

❺ 求期貨交易案例分析題

1.
4月份基差 —100 有題中的 交易中確定基差也是 —100 所以實現完全套期保值。

2.
①:預期價差將縮小,進行賣出套利,賣出(價格較高一邊)大豆期貨合約,買入豆粕期貨合約。
②:
(1)從價差分析:2月份價差800元/噸 ; 4月份價差500元/噸 價差縮小了300元/噸 即盈利為300元/元

(2)對沖:大豆合約虧損 = 2400 - 2300 = 100元/噸
豆粕合約盈利 = 1900 - 1500 = 400元/噸
最終總盈利 = 400 - 100 = 300元/噸

❻ 各類期貨指數是如何算出來的,例如大連豆粕指數與各月合約有何關系

商品指數基金起源於美國,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是1971年威弗銀行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指數基金產品。
在商品市場進行交易的基金大體分為三類,一是商品指數基金,如RJ/CRB指數。二是商品投資顧問(CTA)。三是對沖基金,如商品ETF、ETP等。其中,商品指數基金採取的是被動管理策略,跟蹤GSCI、CRB等全球大宗商品指數進行投資,包括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以及保險基金等傳統金融市場基金都在進行指數交易。指數基金一般採取長期策略,建立的頭寸時間跨度通常以年為單位。這些基金被定義為「趨勢跟隨者」或「冷錢」,而CTA則被定義為「趨勢制定者」或「熱錢」。指數基金一般不上市交易,而是通過持有期貨合約或其他衍生品參與商品市場交易,操作以買入建倉為主,很少建立空頭頭寸。

目前商品指數基金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活躍,有些品種特別是能源和農產品(000061,股吧)合約被指數基金大量持有。據了解,目前全球商品指數基金總規模約2400億美元,其中有色金屬約佔11%,即270億美元,能源商品約佔50%,即1200億美元,貴金屬約佔9%,即220億美元,農產品約佔24%,即600億美元,畜產品約佔6%,即140億美元。

商品指數基金2003年才開始實現跨越式發展,當年全球指數基金總規模由2002年的100億美元左右迅速增長至280億美元。其後,除2008年因金融危機由2007年的1420億美元回落至780億美元外,其餘年份均處於高速增長期。

指數基金進入期貨市場,只是單向做多,並不做空。只要有新的資金購買基金份額,其操作永遠不會停止。當一攬子指數基金買入量開始減少時,基金管理人才反向平倉。但有一種情況,即各品種持倉權重調整時,基金管理人需要對相應品種進行增加或減少倉位的操作。

❼ 期貨交易實務中為什麼大豆,豆油,豆粕適宜進行套利交易

你要搞清楚什麼是套利,套利是指有相關性的產品(或者是同一種產品的跨時間,跨地區交易)進行多空等一系列操作獲取收益的交易方式,套利基本上是必然盈利的
為什麼要有相關性,因為如果沒有相關性,這幾種產品之間就不存在因果關系,沒有因果關系,那麼這種交易方式就不存在必然性,而純粹是一種類似於賭博的交易方式了
大豆,豆油,豆粕就存在著相關性,煉油廠買入大豆,通過一系列方式生產出豆油和豆粕,因此,如果豆油和豆粕的價格還沒有大豆成本高,煉油廠就會嚴重虧損,而如果豆油和豆粕的價格比大豆高的太多,煉油廠的毛利達到200%以上,這也不正常,肯定會被上下游卡住,被各種措施調控保證農民或者消費者的利益,所以這些產品適合於套利

❽ 請問期貨如何套利呢,請舉例說明

但我不是十分明白,試請舉個例子說明下。期貨套利不是期現套利。 比如 玉米1109合約和1201合約 今天收盤 1109的價格減去1201的價格 是 -9 我判斷過

❾ 大連大豆,豆油套利實證分析

近一周來大連豆類品種的行情可謂風起雲涌,尤其是本周二豆一和豆粕全線跌停以及本周三的巨幅震盪行情,對於市場中習慣追漲殺跌的投資者可謂殺傷力巨大。在經過了近四個月的單邊上漲行情之後,大連豆類市場已經積累了巨大的潛在回調壓力,而近兩日的寬幅震盪同時豆一和豆粕的總持倉量劇減近20萬手之後市場人氣暫時陷入迷茫,對於多數投資者來說市場風險也隨之加大。那麼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是否存在一種風險較小而投資回報又比較客觀的投資方法呢?下面筆者就通過分析向大家揭示一個絕佳的套利操作機會。

眾所周知,大豆的主要用途是用於榨油,在加工過程中大豆和豆粕、豆油價格之間存在以下關系:大豆價格+加工成本+利潤=豆粕價格×出粕率+豆油價格×出油率。由於目前豆一的交割標的是國產大豆,而國產大豆的出油率和出粕率分別為16.5%和80%,加工成本按照120元/噸計算(小油廠更高),我們可以根據11月21日大商所的豆一、豆粕和豆油的收盤價格來計算以下不同交割期的油廠加工利潤。具體計算結果如下:

2008年1月交割的豆一、豆粕和豆油的收盤價分別為(單位元/噸,下同)4419、3500和9702,那麼:加工利潤=3500×80%+9702×16.5%-4419-120=-138;2008年5月交割的豆一、豆粕和豆油的收盤價分別為4422、3398和9310,那麼:加工利潤=3398×80%+9310×16.5%-4422-120=-288;2008年9月交割的豆一、豆粕和豆油的收盤價分別為4390、3291和9080,那麼:加工利潤=3291×80%+9080×16.5%-4390-120=-379。

從以上的計算結果不難看出:當前豆一的盤面價格相對於豆粕和豆油來說明顯偏高而且交割期越遠表現越明顯,也就是說這三個品種之間的價格相互關系出現了不合理的情況,而這種不合理的價差關系正是進行跨品種套利操作的機會。

為了獲取最大的利潤和迴避豆一出現"逼倉"的風險,我們選取2008年9月交割的合約進行操作,具體操作方案如下:在賣出200手A0809的同時買入160手M0809和33手Y0809,以11月21日的收盤價格並按照8%的保證金標准計算所需保證金為:4390×10×8%×200+3291×10×8%×160+9080×10×8%×33=1363360元。如果經過一段時間,豆一、豆粕和豆油之間的價格關系趨於正常,那麼豆一的漲幅將小於(或跌幅將大於)豆粕和豆油。為了計算簡便,假設經過一段時間後豆一價格不變而豆粕和豆油的價格均上漲10%,那麼加工利潤=3291×(1+10%)×80%+9080×(1+10%)×16.5%-4390-120=34,油廠基本可以保本。而根據這個結果計算,此次套利操作的利潤為:(3291×10×160+9080×10×33)×10%=826200元,投資回報率可以達到60%左右。考慮到通常必須准備一部分後備資金以備不時之需,投入的總資金規模應該在200萬左右,這樣算來投資回報率也可以達到40%以上。而資金量多於或少於200萬的投資者,可以按照同樣的比例調整所持有的倉位。

由於國內的油用大豆中接近三分之二是進口大豆,因此在現實中計算油廠的加工利潤時應該更多的與進口大豆的到廠成本價格進行比較。根據以下的大豆進口成本核算公式:〔(CBOT期價+FOB升貼水)×單位轉換系數+海運費〕×增值稅×關稅×人民幣匯率+港雜費,其中CBOT期價採用2008年7月合約11月20日的收市價1113美分/蒲式耳,FOB升貼水為52美分/蒲式耳,海運費為122.7美元/噸,增值稅13%,關稅1%,人民幣匯率7.4255,港雜費65元/噸(以上數據均參考天琪期貨網站),計算出2008年9月到港的美國進口大豆成本價格11月21日的報價為4775元/噸。而進口大豆的平均出油率為18%和出粕率為78.5%,加工成本仍按照120元/噸,那麼理論上油廠的加工利潤=3291×78.5%+9080×18%-4775-120=-678,虧損將更為嚴重(實際上明年9月進口大豆應該是南美大豆,現在的報價要比美國大豆低60-80元/噸)。這樣算下來,即使用進口大豆作為原料,現在豆粕和豆油的盤面價格仍然偏低,進行賣出豆一同時買進豆粕和豆油的套利操作也依然是可行的。

期貨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行業,能夠在市場中長久生存的先決條件就是要設法減少風險,而當絕佳的套利機會出現時果斷地予以把握正是在追求風險最小化的前提下獲得利潤的典型交易方式,尤其是在當前的大連豆類市場這種亂世之中。

熱點內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晚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3 瀏覽:396
阿壩小金縣橡膠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5:40 瀏覽:908
楚雄大姚縣豆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4:02 瀏覽:736
做期貨能在網上開戶嗎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591
安慶宜秀區早秈稻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32:22 瀏覽:377
正確的原油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9:41 瀏覽:39
達州市纖維板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11 瀏覽:310
呼倫貝爾新巴爾虎左旗白銀期貨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5:07 瀏覽:883
上海外盤期貨哪裡開戶 發布:2021-12-16 12:24:10 瀏覽:448
香港日發期貨開戶網站 發布:2021-12-16 12:24:09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