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未到期現貨賣出
① 期貨到期能不能獲得現貨 如果不拿去賣
商品期貨,機構戶可以參與交割(到期提取現貨),普通散戶不允許參與現貨交割,到期必須平倉。 平倉就是平掉原來的單子,例如你原來是買入的多單,到時候,把多單賣掉,就叫平倉。
② 「期貨」與「現貨」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簡單地將現貨和期貨歸為一類,其實現貨和期貨還是有比較多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屬性不同
現貨交易的標的是當前市面上已經存有的實際貨物,現貨電子交易,是將現有的貨物(現貨)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在網上按照一定的標准通過集合競價來統一的撮合成交,商品貿易屬性大於金融屬性。
期貨交易的標的是未來的貨物,當前還不存在的貨物,是指將未來的貨物以一種標准化的遠期合約,進行撮合競價,金融屬性大於商品貿易屬性。
二、交易合約不同
期貨交易的合約更偏工業用料,也有金融資產,而現貨交易的合約則包括農產品、中葯材、金屬等各種基礎用品。
四、保證金比例不同
期貨市場保證金比例在5%-10%左右,保證金比例較低,杠桿較大,同時放大了投資的風險與收益。現貨市場保證金通常在20%左右,特殊情況(連續漲跌停板,臨近交割等)會增加保證金,杠桿適中,風險適中。
五、交易基數不同
期貨市場的最小單位是手,一般情況下,每手合約代表10噸甚至更多的貨物,即期貨市場交易基數是以噸計算,門檻較高,而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最小單位是批,每批合約代表幾千克至幾百千克的貨物,即交易基數是以千克計算,門檻較低。
【最重要的區別】:一是交易時間不同,現貨一般都有22小時交易,而期貨則只有9小時交易時間。二是期貨有漲跌幅限制,現貨沒有,國內的期貨沒有跟國際接軌,國際期貨交易時間段不同,現貨與國際接軌,現貨的保證金低於期貨的保證金。
期貨是合約制,就是到期交割,有個合約到期日,規定到期必須交割。現貨沒有,只要賬戶有足夠資金,是可以一直持有。
③ 能不能根據期貨做現貨的買賣
當然可以,很多大機構都是這么做。
因為期權的主要功能就是對沖風險。
期貨是相對現貨而言的。他們的交割方式不同。現貨是現錢現貨,期貨是合同交易,也就是合同的相互轉讓。期貨的交割是有期限的,在到期以前是合同交易,而到期日卻是要兌現合同進行現貨交割的。所以,期貨的大戶機構往往是現貨和期貨都做的,既可以套期保值也可以價格投機。普通投資人往往不能做到期的交割,只好是純粹投機,而商品的投機價值往往和現貨走勢以及商品的期限等因素有關。
④ 為什麼在買進現貨時賣出期貨、賣出現貨時買進期貨可以達到套期保值的目的
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有著「蹺蹺板」性質。
但是買入、賣出不能過於頻繁;還要判斷行情是否准確。不然,行情做反了,你的虧損面有可能會加大。
⑤ 期貨與現貨之間的關系
期貨和現貨是有聯系的,期貨價格下跌,現貨價格上漲,現貨商收貨早就在期貨高價位建好空倉了,已經做好保值的准備工作了,所以無論現貨什麼價格他的利潤已經鎖定了,如果涉及到交割的話,他要交貨,所以無論價格多高對現貨商來說都得收,不然交不出來貨的,虧損就大了
⑥ 期貨未到期前是否可以交易
你好,期貨未到期前是可以交易的,每個品種對最後交易時間有明確的規定。
⑦ 期貨現貨怎麼買賣
期貨交易與現貨交易有相同的地方,如都是一種交易方式、都是真正意義上的買賣、涉及商品所有權的轉移等,個人覺得現貨比較好做。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買賣的直接對象不同。現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商*品本身,有樣*品、有實*物、看貨*定價。而期貨交易買賣的直接對象是期*貨合約,是買進或賣出多少手或多少張期貨合約。
(2)交易的目的不同。現貨交易是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馬上或一定時期內進行實物交收和貨款結算。期貨交易的目的不是到期獲得實物,而是通過套期保值回*避價*格風險或投*資*獲*利。
(3)交易方式不同。現貨交易一般是一對一談判簽*訂合同,具體內容由雙方商*定,簽訂合同之後不能兌現,就要訴諸於法*律。期*貨交易是以公開、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交易。一對一談*判交易(或稱私下對沖)被視為違*法。
⑧ 現貨和期貨是怎樣的關系
現貨和期貨的關系:
期貨通常具有價格發現功能,所以,投資者買賣期貨可以說是買賣未來現貨,相比現貨,期貨多了一個持有成本(利息),因此期貨價格通常會高於現貨價格,這種現象稱為正價差。
期貨與現貨之間的價格關系,定義為基差和價差,它們都是為了說明期貨與現貨的風險相關性,基差與價差的計算方式剛好相反,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
現貨與期貨的區別:
1、交收(交割)靈活
現貨:交收方式靈活多樣,既可提前交收,也可以即時交收,實物交收比重較大
,且,如果交割過程當中若一方違約,違約方需要給另一方賠償違約金,且合約可以一直持有,在實體交割當中具有很好的靈活性。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就不存在強行交割一說,從投資角度來講大大減少了投資的風險,不需要擔心合約到期需要強制進行實體交割或者轉移合約等繁瑣的操作。
期貨:實物交割只能採用在合約到期後進行交割,而且實物交割的權重和比例在期貨合約中微乎其微,尤其是個人投資者在投資當中對於實體的交割幾乎非常被動,合同到期必須進行強制性交割,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會有不小的損失,甚至於因保證金不足無法進行交割,只能被動轉移合約。
2、 交易風險較小
現貨:主要是為了促進大宗商品流通,降低企業成本,實現方便、快捷、安全的物質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投機氣氛不強,且在日常生活當中隨處都有商品的價格,在現貨投資當中,所有商品的最終價格都會回歸市場價格,這也在另一方面給投資者提供了某些商品的價格趨勢,現貨市場當中主要以實體現貨價格為主導方向,投資者大可參考實體價格賺取中間差價,且商品現貨的價格都是公開透明的,可投機操控的空間非常小。
⑨ 關於外匯期貨合約提前賣出的問題
題一:
1.直接把這份期貨合約賣掉,賣給期交所或直接賣給下家,好處是成本降低或抵消,風險完全規避,壞處是完全丟掉了套利機會。
2. 買一份相同金額的反向期貨,三個月後買入合100萬美金的人民幣,壞處是成本增加,好處是規避了風險,但同時保留了匯差套利機會。
樓上的說法不正確。
不建議買現貨,首先買現貨不叫對沖,現貨是用來交割的,對於期貨的意義只在於避免期貨裸頭寸,以防期貨交割時你虧損違約。有保證金的前提下意義不大。
其次現貨成本高不說,根本就是把手上期貨頭寸的匯率風險轉移到現貨上。結果是多花了買期貨的錢,風險一點沒減少。
只有用期貨對沖現貨風險,沒有用現貨對沖期貨風險。
題二:
期權當然可以賣出,問題只在如果需求不足流動性差不一定能及時賣掉或著賣不到合理的價錢。
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的區別不在於買賣,而在於執行,美式期權可以提前執行。期權的執行和買賣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