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期貨合約是風險非常大的衍生品
❶ 金融衍生工具本來是用來規避風險的,可是有時反而增加了風險,對此你怎麼看論述
金融衍生工具的定義就不說了。
假設美元和歐元的匯率波動很厲害,市場上出現了遠期外匯買賣來鎖定遠期的匯率,本意是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
但是實際上,市場上大多數的參與者是希望通過對未來匯率的猜測,來獲得更多的收益,從而從規避風險的工具轉換為投機工具,增加了風險。
❷ 為什麼說期貨的風險較股票更大呢
你好,期貨跟股票的區別:
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
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0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
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198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使用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
期貨的特點是以小博大、買空賣空、雙向賺錢,風險很大,因此我國對期貨交易的開放十分慎重。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❸ 期貨為什麼風險大
個人觀點,期貨風險大小主要取決於操盤者。
多數人認為期貨風險大,主要基於杠桿交易特性。倉位過重容易在出現方向性錯誤時巨虧,甚至爆倉。另外,期貨並不能像股票那樣交易:被套時一直持有直至回本。其實,多數人並沒有接觸過期貨交易,更談不上爆倉,只是聽到有關爆倉的故事多了,也便相信了其風險大。
其實,任何投資產品的風險都可以人為控制。之所以,市場上那麼多人出現虧損,主要在於人性難以控制。
相對於股票來說,期貨交易是完全不同的套路。期貨交易更講究策略,不能像股票那樣滿倉操作,只能用小部分資金投資,大部分資金備用,這是一個自降杠桿的方法。當價格走勢達到預先計劃的標准時,方可以加倉或減倉。
期貨是T+0交易制度,當天買進或賣出的頭寸當天可以了結,這相較於T+1制度的股票,風險更加可控。
最後講講,虧損後持有待回本這事兒,實際是一種「願賭不服輸」的表現,將自己置於虛假的心理安慰之中,是投資者的認識與策略問題,和投資品種無關!
以上就是本篇分享,歡迎補充斧正
有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一下,萬分感謝~
❹ 為什麼期貨交易的是期貨合約,並期貨交易可以規避風險呢該怎麼理解
給你舉一個例子吧。
第一個問題,最早的期貨交易所誕生在日本大阪的堂島大米會所,交易商品是大米。1710年往後,日本的商人可以進行「未來大米」的買賣,被稱之為大米庫卷。你可以通過貨幣買入尚未生產出的大米,也可以賣出尚未生產的大米來換取貨幣。人們交易行為是以交付庫卷實現的,而不是實物。
實物交易就是現貨的買賣。期貨交易的買賣就是期貨合約的買賣。你買入(或賣出)一段時間後的商品,是以簽訂合約來標的的。
比如目前鄭糖價格是5000元/噸,你看好11月的市場,你就可以買一張2010年11月到期的5000元的合約,然後等漲。
第二,期貨交易規避風險的問題。與股票交易相比,期貨交易有較高的杠桿率,一般在10%左右。也就是說你可以支付10%的資金來進行100%的交易。另外就是針對現貨商。在准備買入或賣出手中的現貨時,可以在期貨市場上開出與現貨交易方向相反的合約,進行保值。不知樓主指的是哪方面。
++++++++分
❺ 期貨市場本身是為了規避風險產生的,為什麼金融期貨市場風險比較大
所謂規避風險功能,必須持有現貨和期貨,而且是雙向持倉。但這實際上是對機構而言的,國內持倉金融期貨成本很高,每手的保證金非常高,一般散戶參與不了。這是管理層精心設計的,讓散戶無法對沖,提高進入門檻。
外國有小期指和迷你期指,一般散戶很少資金就能參與。國內的金融期貨波動極大,每手保證金又高,打個比方,股指期貨每天盤中經常上下直拉,就是資金對決和去掃小資金的止損單。
期貨市場是期貨合約交易的場所,即期貨交易所。期貨合約的種類很多,因此,不同的期貨交易所經營不同的期貨合約。世界上有許多期貨交易所,最著名的有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和紐約期貨交易所等。
❻ 期貨是什麼為什麼說期貨的風險很高呢
在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層出不窮的理財產品高速更新的今天,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總是很容易讓投資者們感到眼花繚亂。期貨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在很多人心中留下的印象也許並不是太好,甚至有很多人片面的認為買期貨就像是在賭博,因為在期貨市場中,一夜暴富與一夜之間傾家盪產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身為杠桿工具的期貨本身是沒有錯的,其實在期貨誕生的時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很多風險。今天,排排君就和大家一起來科普一下什麼是期貨,投資者應該如何買賣期貨以及期貨交易具有哪些特徵。
2、期貨交易是雙向交易制度。
不同於常規商品交易,在期貨合約中你不但可以先買入,也可以先賣出。也許有人要問,在沒有進行買入的情況下,手裡沒貨怎麼可以進行賣出呢?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現在有人跟排排君說,想在明年3月份出價2萬元買入一些玉米。雖然他是在明年3月份才需要貨,而此時排排君的手裡也沒有貨,但是我們可以仍然可以簽下這個合約,我只需要在明年3月份之前准備好這批貨就可以了。
通俗一點理解就是,期貨交易是一份合約交易,這份合約時有有一個未來的固定期限,在到達這個固定期限的期間,無論我們是先買入還是先賣出,都有足夠的時間來對簽訂的合約進行處理。
3、期貨合約實行T+0制度。
股票是實行T+1交易制度,就是說你今天買入的股票只能在第二天才能賣出,但是期貨交易不一樣,期貨實行的是T+0制度,就是可以進行日內交易。在當天你可以隨時買賣,你也可以前一分鍾買入然後在後一分鍾進行賣出,相對於股票而言,在交易上更為靈活。
4、期貨實行到期交割。
買賣期貨的時候簽訂的期貨合約,是有具體的到期日期的,比如你買的是1905合約,就是指的19年5月份到期的合約。不同於買賣股票可以一直持有下去,直至你願意賣出,而期貨是合約到期了你就需要進行到期交割。
❼ 為什麼期貨合約是風險非常大的衍生品
什麼是風險?期貨合約提供了杠桿(與保證率反比),基礎資產的波動,決定期貨的波動。
股市波動一年30-40%很正常,匯率波動20%以上就屬於很大,但如果算上杠桿率,外匯期貨的盈虧波動可能要遠高於股市期貨,但這些只是數字游戲。
說到底,衍生工具只是提供了一種數學計算。
❽ 舉例說明為什麼以期貨為代表的衍生交易具有高風險性
1、杠桿交易,放大了相對於本金的盈虧比率,所以風險高
2、衍生品並非原始標的,也就是你買賣的並非原始標的,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買賣的僅僅設合約或者說是一張紙。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你持有的僅僅是一張紙而已。所以風險相對較高。舉例你買股票,就算是虧了,你最後還是持有的公司的股權。而你買了期貨合約,如果虧了,即使你有足夠的錢不至於被強行平倉,因為你交易的時候是杠桿交易,那麼交割的時候可就不是杠桿那麼簡單了,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是沒有權利參與期貨合約的現貨交割的。而且即使允許你交割,你也很有可能沒那麼多錢參與。也就是說你買賣的東西本身沒有價值,所以風險高。
其他的你可以參考期貨交易的風險和股票交易的風險之間的差異。上網查查看吧。
❾ 為什麼期貨交易的是期貨合約,並期貨交易可以規避風險呢該怎麼理解
給你舉一個例子吧。
第一個問題
,最早的
期貨交易
所誕生在
日本大阪
的堂島大米會所,交易商品是大米。1710年往後,日本的商人可以進行「未來大米」的買賣,被稱之為大米庫卷。你可以通過貨幣買入尚未生產出的大米,也可以賣出尚未生產的大米來換取貨幣。人們交易行為是以交付庫卷實現的,而不是實物。
實物交易就是現貨的買賣。期貨交易的買賣就是
期貨合約
的買賣。你買入(或賣出)一段時間後的商品,是以簽訂合約來標的的。
比如目前鄭糖價格是5000元/噸,你看好11月的市場,你就可以買一張2010年11月到期的5000元的合約,然後等漲。
第二,期貨交易
規避風險
的問題。與
股票交易
相比,期貨交易有較高的
杠桿率
,一般在10%左右。也就是說你可以支付10%的資金來進行100%的交易。另外就是針對現貨商。在准備買入或賣出手中的現貨時,可以在
期貨市場
上開出與
現貨交易
方向相反的合約,進行保值。不知樓主指的是哪方面。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