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期權日語
① 我想知道期貨期權的區別
說說他們的不同之處吧
期貨只能規避現貨市場的風險,而期權可以規避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風險。因為有期貨期權的存在,他的標的物就是期貨,可以通過期貨期權來防範期貨價格的波動的風險。
買期權相當於買保險,假如價格和你希望的趨勢變化一致,你最多隻損失了期權的權利金。要是不幸價格變動和你的預測趨勢相反,你可以執行期權以抵消風險。
還有並不是你說的買入者看漲,賣出者看跌。賣出看跌期權者,看漲;買入看跌期權者,看跌;賣出看漲期權者,看跌;買入看漲期權者,看漲;
你認為相同時因為他們的功能有相同之處,比如套期保值,投機套利
② 期貨期權的術語釋義
期貨期權是繼20世紀70年代金融期貨之後在80年代的又一次期貨革命,1984年l0月,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首次成功地將期權交易方式應用於政府長期國庫券期貨合約的買賣,從此產生了期貨期權。相對於商品期貨為現貨商提供了規避風險的工具而言,期權交易則為期貨商提供了規避風險的工具,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
在未來某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期貨合約的權利,期貨期權」(option on futures),期貨期權是期貨的一個投資品種,簡稱期權。期權是在對未來行情判斷的一種做法,而且是你的損失是有限的。
例如:你覺得現在的行情會上漲,你可以買入看漲期權。得出,如果行情上漲,你的收益是無限的;如果行情下跌,你的損失只有你的權益金。同樣,行情看跌,你買入看跌期權,得出,如果行情下跌,收益是無限的;行情上漲,損失只有權益金。如果,行情認為是震盪,你可以賣出期權,你的最高收益是權益金,最大的損失是無限的。
③ 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第8版)的譯者序
若干年前,在剛剛進入金融領域不久,我們有幸在約翰·赫爾教授的課上學習衍生產品理論。在課堂上,赫爾教授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數學工具對衍生產品領域中的許多艱澀的概念進行精彩描述。我們被赫爾教授出色的表達力所折服。《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延續了赫爾教授課程的風格,在書中,赫爾教授採用了直觀的形式將復雜的衍生產品結構和金融數學問題解釋給讀者,同時他分析問題的方式又不乏嚴謹性。
《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常被譽為金融衍生產品領域的「聖經」,這種說法一點都不為過。毫無疑問,衍生產品是近年來金融市場上的最大革新。自2007年至2009年間,美國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時至今日,市場上許多投資者對金融危機仍是心有餘悸。監管當局出台了許多法令以避免類似危機的發生。金融風暴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之一是:對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工具要充分理解,才能發揮其最大功效,否則後患無窮。
《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英文版從第1版發展到第8版,赫爾教授在他的每次再版過程中都根據金融市場形勢,給讀者帶來最新市場信息,它涉及領域以及討論文獻非常廣泛,從業人員從《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上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關於衍生產品定價及管理的信息。《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自從問世以來,已經被世界上許多院校用做衍生產品課程的教材,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以及MBA。作為參考書,大多數在金融衍生產品領域從事定量工作的人員都持有《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與我們一樣,許多理科背景的從業人員都是從《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開始了解金融衍生產品定價及其市場運作的。
在《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的翻譯過程中,我們注意到衍生產品的監管和市場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我們對第23章和第24章關於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的內容特加了一些批註以反映最新市場形勢。
在《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的翻譯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許多人的熱情幫助。加拿大皇家銀行的袁俊博士、李美蓉博士、楊樂意博士、張萬合博士、王雨青博士、何冶奇博士、董方鵬博士、杜宇博士、黃昊晗先生,帝國商業銀行的廖嘉博士,Algorithmic公司的楊熙安博士,第一會達風險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的隋鵬達先生仔細閱讀了中文稿的部分章節並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我們深表感謝。我們的一些朋友對《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的出版也提供了很多幫助,她們分別是魯菲女士、胡永紅女士。來自同濟大學的張馳同學對《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的名詞翻譯提出了中肯的建議,我們在此感謝。我們還要特別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的工作人員,他們為《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提供了幫助並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及建議。
回首過去幾個月的辛勞,家人的體諒和關懷讓我們能夠盡快完成翻譯工作。我們在此要特別感謝我們各自的妻子金燕敏和郝震,《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凝聚了她們對我們的體貼和鼓勵。
《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產品(原書第8版)》的中文翻譯肯定會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我們會在網及時貼出勘誤表,歡迎讀者查詢。讀者如有任何建議和意見,請與我們聯系:
王 勇 索吾林
於加拿大多倫多
④ 期貨期權
一、期權的概念
期權是一種能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特定資產的權利。
期權交易是一種權利的交易。在期貨期權交易中,期權買方在支付了一筆費用(權利金)之後,獲得了期權合約賦予的、在合約規定時間,按事先確定的價格(執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期貨合約的權利。期權賣方在收取期權買方所支付的權利金之後,在合約規定時間,只要期權買方要求行使其權利,期權賣方必須無條件地履行期權合約規定的義務。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擁有有對等的權利和義務。與此不同,期權交易中的買賣雙方權利和義務不對等。買方支付權利金後,有執行和不執行的權利而非義務;賣方收到權利金,無論市場情況如何不利,一旦買方提出執行,則負有履行期權合約規定之義務而無權利。
期權也是一種合同。合同中的條款是已經規范化了的。以小麥期貨期權為例,對期權買方來說,一手小麥期貨的買權通常代表著未來買進一手小麥期貨合約的權利。一手小麥期貨的賣權通常代表著未來賣出一手小麥期貨合約的權利;買權的賣方負有依據期權合約的條款在將來某一時間以執行價格向期權買方賣出一定數量小麥期貨合約的義務。而賣權的賣方負有依據期權合約的條款在將來某一時間以執行價格向期權買方買進一定數量小麥期貨合約的義務。
期權的價格叫作權利金。權利金是指期權買方為獲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而向期權賣方支付的費用。對期權買方來說,不論未來小麥期貨的價格變動到什麼位置,其可能面臨的最大損失只不過是權利金而已。期權的這一特色使交易者獲得了控制投資風險的能力。而期權賣方則從買方那裡收取期權權利金,作為承擔市場風險的回報。
二、期權的特點
(一)獨特的損益結構
與股票、期貨等投資工具相比,期權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非線性的損益結構。
如圖1-3,對於成本為1800元/噸的期貨多頭部位,價格每上漲一元,部位盈利就增加一元,價格每下跌一元,部位虧損就增加一元。對於期貨空頭部位,則正好相反。
損益 1800 期貨價格 圖1-3 期貨部位損益圖如圖1-4,是執行價格為1800元買權多頭的損益圖。其到期損益圖是條折線而不是一條直線,在執行價格的位置發生折角。如果期貨價格小於期權執行價格,買權處於虛值狀態,在到期時沒有價值。買權的買方將損失全部的權利金20元,但無論期貨價格跌有多深,買權的買方的虧損都不會再隨之增加;如果到期期貨價格為1820元,則買權處於損益平衡狀態;如果期貨價格大於期權執行價格,此時買權多頭與期貨多頭部位的性質相同,買權的損益與期貨價格的變化之間開始呈同向變動關系。
損益 1800 1820
期貨價格 圖1-4 買權多頭損益圖
正是期權的非線性的損益結構,才使期權在風險管理、組合投資方面具有了明顯的優勢。通過不同期權、期權與其他投資工具的組合,投資者可以構造出不同風險收益狀況的投資組合。
(二)期權交易的風險
期權交易中,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同,使買賣雙方面臨著不同的風險狀況。對於期權交易者來說,買方與賣方部位的均面臨著權利金不利變化的風險。這點與期貨相同,即在權利金的范圍內,如果買的低而賣的高,平倉就能獲利。相反則虧損。與期貨不同的是,期權多頭的風險底線已經確定和支付,其風險控制在權利金範圍內。期權空頭持倉的風險則存在與期貨部位相同的不確定性。由於期權賣方收到的權利金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擔保,從而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時,能夠抵消期權賣方的部份損失。
雖然期權買方的風險有限,但其虧損的比例卻有可能是100%,有限的虧損加起來就變成了較大的虧損。期權賣方可以收到權利金,一旦價格發生較大的不利變化或者波動率大幅升高,盡管期貨的價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無限上漲,但從資金管理的角度來講,對於許多交易者來說,此時的損失已相當於「無限」了。因此,在進行期權投資之前,投資者一定要全面客觀地認識期權交易的風險。
三、期權與期貨的區別
(一)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具有合約規定的對等的權利和義務。期權交易中,買方有以合約規定的價格是否買入或賣出期貨合約的權利,而賣方則有被動履約的義務。一旦買方提出執行,賣方則必須以履約的方式了結其期權部位。
(二)買賣雙方的盈虧結構
期貨交易中,隨著期貨價格的變化,買賣雙方都面臨著無限的盈與虧。期權交易中,買方潛在盈利是不確定的,但虧損卻是有限的,最大風險是確定的;相反,賣方的收益是有限的,潛在的虧損卻是不確定的。
(三)保證金與權利金
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均要交納交易保證金,但買賣雙方都不必向對方支付費用。期權交易中,買方支付權利金,但不交納保證金。賣方收到權利金,但要交納保證金。
(四)部位了結的方式
期貨交易中,投資者可以平倉或進行實物交割的方式了結期貨交易。期權交易中,投資者了結其部位的方式包括三種:平倉、執行履約或到期。
(五)合約數量
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只有交割月份的差異,數量固定而有限。期權交易中,期權合約不但有月份的差異,還有執行價格、買權與賣權的差異。不但如此,隨著期貨價格的波動,還要掛出新的執行價格的期權合約,因此期權合約的數量較多。
期權與期貨各具優點與缺點。期權的好處在於風險限制特性,但卻需要投資者付出權利金成本,只有在標的物價格的變動彌補權利金後才能獲利。但是,期權的出現,無論是在投資機會或是風險管理方面,都給具有不同需求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靈活的選擇。
四、為什麼交易期權
(一)期權是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期權以期貨合約為標的,可以說是衍生品的衍生品。因此,期權既可以用來為現貨保值,也可以為期貨業務進行保值。通過買入期權,為現貨或期貨進行保值,不會面臨追加保證金的風險。通過賣出期權,可以降低持倉成本或增加部位收益。而不同執行價格、不同到期日的期權的綜合使用,使為不同偏好的保值者提供量體裁衣的保值策略成為可能。
(二)期權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投資策略。期貨交易中,只有在價格發生方向性變化時,市場才有投資的機會。如果價格處於波動較小的盤整期,市場中就缺乏投資的機會。期權交易中,無論是期貨價格處於牛市、熊市或盤整,均可以為投資者提供獲利的機會。期貨交易只能是基於方向性的。而期權的交易策略既可以基於期貨價格的變動方向,也可以進行基於期貨價格波動率進行交易。當投資者看多波動率時,可以買入跨式(Straddle)、寬跨式(Strangle)等交易組合;相反,如果投資者看空波動率,可以進行上述策略的相反操作。
(三)杠桿作用。期權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大的杠桿作用。特別是到期日較短的虛值期權。與期貨保證金相比,用較少的權利金就可以控制同樣數量的合約。下面以平值期權為例,與期貨作一比較。
假定:強麥期貨價格為1900元/噸,保證金比例為5%即95元;強麥期權執行價格為1900元/噸,波動率15%,年利率1.98%。不同到期日的買權理論價值與期貨保證金對比見表1-1。表1-1 期權與期貨的杠桿作用比較
到期時間 買權權利金(元/噸) 占期貨保證金之比
1個月 34 30%
2個月 49 45%
3個月 61 60%
期權的杠桿作用可以幫助投資者用有限的資金獲取更多的收益。如果市場出現不利變化,投資者可能損失更多的權利金。因此,投資者要注意,無論期貨還是期權,杠桿作用都是雙刃劍
⑤ 期貨期權。
這個題目比較大。
你要看50ETF的期權報價,不同到期日每個價位和put,call的報價(權利金)是多少,
根據實值、平值、波動率,delta,thelta等一系列指標值,制定交易策略。
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如下:
1.標的物方面: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標準的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買賣的權利。期權的買方在買入權利後,便取得了選擇權。在約定的期限內既可以行權買入或賣出標的資產,也可以放棄行使權利;當買方選擇行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2.投資者權利與義務方面:期貨合同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而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權利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不必承擔義務。
3.履約保證方面: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在期權交易中,買方最大的風險限於已經支付的權利金,故不需要支付履約保證金。而賣方面臨較大風險,因而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
4.盈虧的特點方面:期貨的交易是線性的盈虧狀態,交易雙方則都面臨著無限的盈利和無止境的虧損。期權交易是非線性盈虧狀態,買方的收益隨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其最大虧損只限於購買期權的權利金;賣方的虧損隨著市場價格的波動而波動,最大收益(即買方的最大損失)是權利金。
5.作用與效果方面:期貨的套期保值不是對期貨而是對期貨合約的標的金融工具的實物(現貨)進行保值,由於期貨和現貨價格的運動方向會最終趨同,故套期保值能收到保護現貨價格和邊際利潤的效果。期權也能套期保值,對買方來說,即使放棄履約,也只損失保險費,對其購買資金保了值;對賣方來說,要麼按原價出售商品,要麼得到保險費也同樣保了值。
(6)期貨期權日語擴展閱讀: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它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