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期貨交易和中長期合約
㈠ 如何理解電力中長期交易基本規則
《基本規則》提出中長期交易品種包括電力直接交易、跨省跨區交易、合同電量轉讓交易、輔助服務補償(交易)機制等。其中合同電量轉讓交易主要包括優先發電合同、基數電量合同、直接交易合同、跨省跨區交易合同等轉讓交易。在中長期交易中,由於用戶用電需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難以准確預測,在我國現階段電力市場發展體系下,通過合同電量轉讓交易,不僅可以降低市場交易主體的違約風險,也可以實現替代發電、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基本規則》指出中長期合同執行偏差主要通過在發電側採用預掛牌月平衡偏差方式進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確定提供上調服務和下調服務的機組,調度機構嚴格按合同電量安排機組的發電計劃,當系統需要進行偏差處理時,優先調用價格最低的機組調整出力,實現系統的經濟運行,並且在結算時通過偏差考核機制確定造成偏差的責任主體,由其承擔偏差處理機制引起的費用。預掛牌月平衡偏差方式體現了公開、透明的原則,增發、補償價格均由發電機組自主報價,電力調度交易機構根據報價選擇機組,執行起來較為簡單。
㈡ 廣東現貨市場,售電公司中長期合約的偏差如何進行偏差結算
根據廣東電力現貨規則,廣東現貨場景下電力市場無偏差結算。中長期合約為金融性質合約,不存在物理交割的問題。中長期合約覆蓋下的電量以合約價格結算,超出中長期合約覆蓋范圍的電量以現貨價格結算。
㈢ 電力中長期合同交易的優勢與劣勢有哪些技巧
你應該指的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吧。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到期,用人單位可以選擇不續簽合同,並且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應當按照勞動者2008.1.1後的該單位工齡支付經濟補償金,每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補償半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
對於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單位想要解除勞動合同必須要有合法的理由(即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或者第三十九條或第四十條或第四十一條規定並且遵守第四十二條規定),如果單位單方面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不要求單位繼續履行合同的,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賠償金,2008.1.1前的工齡每滿一年賠償一個月工資,不滿一年算一年,2008.1.1後的工齡每滿一年賠償二個月工資,不滿半年賠償一個月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賠償二個月工資。
而對於勞動者而言,固定期限合同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解除都是完全一樣的,提前30天書面通知單位就可以在30天後離職。所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於勞動者更有保障,因為單位的違法成本更高。並且主動權在勞動者手裡。
㈣ 標准化的期貨市場與中長期合同市場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區別在:
平台不同:期貨市場是通過交易所平台撮合實現交易,雙方不直接對話,中長期合同市場則是買賣雙方自行協商;
交易規則不同:期貨市場依據交易所出台規則進行交易,可衍生出眾多交易策略,中長期合同市場則依據合同約定進行交易;
交易標的不同:期貨市場以合約為交易標的,並且只包括交易所約定的品種,中長期合同市場則品種不定;
交易參與者不同,期貨市場既有行業企業,又有投機套利者,中長期合同市場則主要為行業企業;
交易目的不同:期貨市場交易目的有轉移風險、實物交割、投機套利多種,中長期合同市場主要目的在於實物交割;
交易成本不同:期貨市場交易成本固定,且易於達成交易,中長期合同市場成本以合同約定為主,達成交易需較大成本;
監督主體不同。
請參考。
㈤ 電力期貨,期權交易是不是一般都是針對中長期
對的,這個你得時刻的盯著,但是個人建議做短期的,不要隔夜,我現在都不做期貨,在做網貸四海眾投,感覺比期貨要穩健一些
㈥ 纏論對短期期貨合約和中長期期貨合約的論述不同之處
很簡單 遠期合約有更多的時間成本 有了期望值在上面,漲跌幅會大一點點,另外遠近合約之間的差價應該是他們所代表的貨物在兩個合約時間差上面的倉儲費用,差價過大的話就會有套利交易啦~
㈦ 廣東電力現貨市場中長期合約為什麼要進行曲線分解
因為電力現貨交易的標的物,由傳統的沒有時空價值的指標性電量,轉變為帶時標的電力曲線。中長期合約作為規避電力現貨價格風險的金融工具,也必須體現電價的時空價值。因此,現貨市場環境下,中長期合同必須要進行曲線分解。
㈧ 電力期貨合約與期權合約對比。
中國沒這塊,去美國問問
㈨ 中長期合約和期貨
煤炭股指期貨現在還沒有,區別在於監督的方向,部門的區別。而且【制定合理得浮動價格制,比如以某個指數為標准制定價格】這個修飾煤炭股指期貨更為貼切一些,滴以個的合法性都有待考慮。第二個現在還不存在,股指期貨沒推出來,能源期貨指數那就更要等待了。
㈩ 廣東電力現貨市場中長期合約有哪些類型的分解曲線
1、自定義分解曲線:由市場主體自主提出,將合約電量分解至分時電量,通過雙邊協商或掛牌交易成交確定。雙邊協商交易和掛牌交易採用自定義曲線。
2、常用分解曲線:包括年度、月度、周常用分解曲線,由交易中心會同調度機構根據廣東電網統調負荷特性制定發布。集合競價交易採用常用分解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