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為什麼從農業開始
⑴ 為什麼說期貨合約在簽訂的那個時刻價值為零解釋。
期貨合約價值為零,是指簽訂合約時成本為零,並不是合約標的物(商品或指數)價值為零。
當遠期合約的一方同意在將來某個確定的日期以某個確定的價格購買標的資產時,我們稱這一方為多頭。另一方同意在同樣的日期以同樣的價格出售該標的資產,這一方就被稱為空頭。在遠期合約中的特定價格稱為交割價格。在合約簽署的時刻,所選擇的交割價格應該使得遠期合約的價值雙方都為零。這意味著無需成本就可處於遠期合約的多頭或空頭狀態。期貨合約是在遠期合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道理一樣。
投資者簽署遠期或期貨合約時的成本為零,但投資者購買一份期貨合約必須支付手續費。
⑵ 期貨合約是怎麼連接起來的,例如
每當交割一個合約 就會有第二個合約出來 例如 cu1112交割之後就有cu1212出來補這個合約 你可以想像是哪個合約 肯定是上年度或者下年度的k線圖
⑶ 期貨合約是什麼
期貨合約就像一紙文書,裡面的條條框框是保證交易可正常進行的關鍵內容,它也是具有一定的官方性、約束性及法律效力,因為所有的期貨合約均是由交易所制定再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的標准化的合約。
因此期貨合約的概念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准化合約。期貨合約是在現貨合約和現貨遠期合約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們之間最本質的區別在於期貨合約條款的標准化,在期貨合約中對於數量、質量等級和交割等級及替代品升貼水標准、交割地點、交割月份都有明確的規定和等級標准。而且在期貨合約中,期貨價格是唯一的變數,是在交易所內以公開競價的方式產生的。
KuCoin Futures是KuCoin 旗下的數字貨幣衍生品平台,全球最公開透明,最受信賴,全球化用戶最多,全球合約市場覆蓋率最高的合約交易平台,目前支持比特幣永續及交割合約。
從2019年7月8日上線模擬盤開始,KuMEX陸續上線了比特幣永續合約,比特幣交割合約,以及上線了簡約版交易,讓零合約基礎的用戶輕松上手,享受最便捷的用戶體驗。
KuCoin Futures堅持以技術為核心,保持最大化的公開透明,關注用戶、持續改進用戶體驗,構建良性的交易者關系,推進數字貨幣交易生態持續發展。
⑷ 期貨合約是由誰來發出發出時由誰來初始定價的呢
交易所推出,最初價格也是交易所定的,
⑸ 期貨合約到底怎麼理解
1。期貨市場誰是誰的提款機。在一個期貨市場交易者成熟起來之前,他其實一直要扮演期貨市場的提款機的角色。在這個市場也就是千分之幾的人能夠最終把期貨市場當做自己的提款機,其他交易者都是期貨市場的供血機、提款機。
2。2%資金開倉是不存在逆勢交易的。期貨交易者奇怪:為什麼只要開倉就會是逆勢賠錢?也許永遠也不知道,如果使用2%資金開倉,懂得一點資金管理的粗糙皮毛,會發現一個嶄新的自我,一個煥然一新的交易新天地。
3。全倉交易即便是順勢也是逆勢。全倉交易等於是背水一戰。如果是滿倉交易,即便是順勢也等於逆勢,因為他們是經受不起最細微、最微弱的動盪,乃至在任何時間單元的行情起伏、波折,一點風吹草動對他們就面臨是滅頂之災。
4。要想不逆勢交易,解決好倉位問題。5。增加自身資金厚度和回撤空間。滿倉交易抵擋不了分時的波動,70%的倉位勉強應對隔夜的風險,半倉抵禦不了逆趨勢的波動,30%經受不起大幅度的回調。
⑹ 期貨農業的功能和作用
「期貨農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概括來說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期貨農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相應提前發現農產品價格。農產品的價格波動,使種植者迴避農產品的價格風險,可以幫助農民避免農產品在收獲季節賣不出去的危機困境,農民在春播時節可以先了解農產品的期貨價格,如果某類農產品當年價格低,就可以當年就可以不種植,而改種其他農產品;如果當年價格高,有相當利潤,那麼就開犁播種,同時還可以在期貨市場先將農產品賣掉,得到利潤同時沒有後顧之憂,顯示出靈活的調節性,這樣就會將價格波動影響因素消除。
(2)可轉移交易市場上的風險。在農產品經營者和農戶簽定訂單合同後,農民將其價格風險轉移給農產品經營者,農產品經營者則又可以提高在期貨市場上的套期保值交易,將風險轉移給期貨市場上的眾多投機者,進而鎖定成本,以此有效保證「期貨農業」的順利實施,另外,農產品經營者在與農民簽定訂單時,可以把市場上期貨價格作為參考,科學、合理地制定訂單合同的收購價格。
(3)使農民增收更有保障。發展「期貨農業」就等於把農民產後的銷售活動轉移到了產前,農民作為賣方事先按照平等互利、自願協商的原則,就農產品的數量、質量、規格和價格等事宜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達成農業訂單,這樣就可以減少生產的盲目性和價格波動性,確保農民收入增加。
(4)為解決「三農」問題助一臂之力。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迅猛發展,對農業產業化的深化和推進日益加強,農業產業化成為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的根本取向。與此同時「三農」問題也日益突出,黨的十六大充分肯定了農業產業化的地位和作用,強調要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我區在貫徹十六大精神上真抓實干,積極努力地探索著當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新途徑。而「期貨農業」就是在農業產業化這一大背景載體下生發運行的新經營模式,通過「期貨農業」來解決「三農」問題,有利於增強農產品在市場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可以形成統一、透明和權威的市場價格,為農民和農產品經營提供經營決策參考,推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對加強那樣經濟的宏觀調控提供了有效的市場工具。
期貨農業與訂單農業的相似與相異
(1)相似之處:
均為遠期交割。
部分支付合約金額(定單農業中的定金;期貨交易中的保證金)。
(2)相異之處:
期貨合約絕大多數為博取價格差獲利,所以實際完成交割的比例非常低。而定單農業基本上都會履約。
期貨合約流動性非常好;而定單農業的交易雙方基本固定。
⑺ 期貨合約是怎麼產生的
期貨合約引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訂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標准化合約。通常所說的期貨就是指期貨合約。
特點:
1、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
2、期貨合約是在期貨交易所組織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期貨價格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廳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產生的。國外大多採用公開喊價方式,而我國均採用電腦交易。
3、期貨合約的履行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4、期貨合約可通過交收現貨或進行對沖交易履行或解除合約義務。
⑻ 期貨主力合約為什麼是跳著走的
這是合約設計思路決定的。
首先,如果每個月都有合約進入交割,則交易所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因為交割實際上是交易所工作最復雜的一部分。因此在合約的設計上就採取了隔月設立合約的慣例,這樣做是為了降低交割的工作量和提高效率。
其次,我國的春節一般在一月下半月到二月的上半月之間,如果在二月做期貨商品交割的話,則由於春節假期的因素,很多准備工作無法完善,因此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不把二月設為交割月。於是就把交割月都設為單數月份了(1、3、5、7、9、11)。
單對於某些對收獲季節時間性要求較高的農產品期貨,可能會加入一個8月份的合約,以適應現貨商的入庫和加工、貿易需求(也可能根據需求增加其他月份的合約)。
至於和季節無關的大宗國際性期貨商品,比如有色金屬等,都盡可能地和國際上接軌,設立對應月份的合約。
⑼ 期貨合約成本問題,請高手詳細解答,我已經搜了網上了,實在是找不到答案,實在是不明白,先謝謝了,重謝
持倉成本是指為擁有或保留某種商品、資產而支付的倉儲費,保險費和利息等費用總和,手續費是開倉和平倉時需要支付的,跟那個過夜費有區別的。
因為持有時間越長,需要的倉儲費,保險費,利息越多,到交割期後就沒有這些費用了。
例如你在13年5月需要買豆粕10噸,如果你現在買現貨,放到13年5月,是不是需要倉儲費,保險費?如果不買豆粕,佔用的資金是不是會產生利息?這些費用是期貨和現貨的差價,如果你13年5月買豆粕,就不會有這些費用了,持倉成本就為0了。
⑽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