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期貨的杠桿效應誰大誰小
『壹』 期權交易是怎樣實現以小博大的杠桿作用
期權是一種能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特定資產的權利。
期權交易是一種權利的交易。在期貨期權交易中,期權買方在支付了一筆費用(權利金)之後,獲得了期權合約賦予的、在合約規定時間,按事先確定的價格(執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期貨合約的權利。期權賣方在收取期權買方所支付的權利金之後,在合約規定時間,只要期權買方要求行使其權利,期權賣方必須無條件地履行期權合約規定的義務。在期貨交易中,買賣雙方擁有有對等的權利和義務。與此不同,期權交易中的買賣雙方權利和義務不對等。買方支付權利金後,有執行和不執行的權利而非義務;賣方收到權利金,無論市場情況如何不利,一旦買方提出執行,則負有履行期權合約規定之義務而無權利。
期權也是一種合同。合同中的條款是已經規范化了的。以小麥期貨期權為例,對期權買方來說,一手小麥期貨的買權通常代表著未來買進一手小麥期貨合約的權利。一手小麥期貨的賣權通常代表著未來賣出一手小麥期貨合約的權利;買權的賣方負有依據期權合約的條款在將來某一時間以執行價格向期權買方賣出一定數量小麥期貨合約的義務。而賣權的賣方負有依據期權合約的條款在將來某一時間以執行價格向期權買方買進一定數量小麥期貨合約的義務。
期權的價格叫作權利金。權利金是指期權買方為獲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而向期權賣方支付的費用。對期權買方來說,不論未來小麥期貨的價格變動到什麼位置,其可能面臨的最大損失只不過是權利金而已。期權的這一特色使交易者獲得了控制投資風險的能力。而期權賣方則從買方那裡收取期權權利金,作為承擔市場風險的回報。
標的物的權力,但不負有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期權交易事實上是這種權利的交易。買方有執行的權利也有不執行的權利,完全可以靈活選擇。
『貳』 說說期貨的杠桿效應吧,1:100放大啥意思
比如你要買100萬的期貨和約,你並不需要出100萬,只需要出1萬就行了,這就是1:100放大。假如這100萬的和約漲到了110萬,那麼你只靠1萬塊就賺到了10萬。
反過來,假如這100萬的和約降到了99萬,只降了1%,那麼你也虧完了。
『叄』 期貨的杠桿效應是什麼意思
說法一:
杠桿效應是期貨投資的魅力所在。所謂杠桿效應,簡單說就是「以一博十」,投資者用少量資金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高額收益;當然,伴隨著高額收益的是同樣的高額損失。期貨之所以會有杠桿效應,是因為目前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交易,投資者不需要支付全部資金就可以完成期貨交易。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實行的保證金比例為5%——15%。
舉例來說,投資者A投資10萬元進行期貨投資,A的主要交易目的就是短線投機,假定期貨交易所規定的初始保證金是10%。A於2月1日以1萬元∕份的價格買入5月1日到期的大豆合約,由於初始保證金是10%,因此此時A可以買入100份總價值為100萬的大豆合約。2月2日,如果該大豆合約價格上漲10%,A將大豆合約賣出,則A的資金變成1.1×100-100×(1-10%)=20萬,收益率100%,遠遠高於股市等其他投資方式的回報。當然,如果價格下跌10%的話,A的收益率將為-100%,如果A不增加保證金的話,將面臨被期貨交易所強制平倉的危險。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期貨杠桿效應是把「雙刃劍」,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的同時,隨時可能使投資者承受巨大損失。
說法二:
由於期貨是保證金交易,就是說,你只需要出一定比例的錢就可以做全部的買賣了。例如:假設銅每噸20000元,一手=5噸,那麼一手單子的總價值就是5*20000=100000,如果保證金比例是10%,那麼你只需要有1萬做保證金就可以買入或賣出1手銅了。但是虧,盈都還是按一手單子貨物的全價算,如果銅價跌到19000,那麼5*19000=95000,如果這個時候平倉的話就是輸贏5000元,相對1萬的本金來說就是輸贏50%了。所以說期貨的杠桿是指1/保證金比例,保證金比例越高那麼杠桿越低,反之,保證金比例越低杠桿越高。正規的期貨品種杠桿倍數應該是大概8~12倍左右。一句話,杠桿效應就是有放大輸贏倍數的作用。
『肆』 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越低,其杠桿作用越大還是越小
越大。
期貨交易所得保證金一般都提高的,以期望獲取相對投資標的物波動的數倍收益率,抑或虧損。由於保證金(該筆小額資金)的增減不以標的資產的波動比例來運動,風險很高。
杠桿交易又稱虛盤交易、按金交易。就是投資者用自有資金作為擔保,從銀行或經紀商處提供的融資放大來進行外匯交易,也就是放大投資者的交易資金。融資的比例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融資的比例越大,客戶需要付出的資金就越少。
(4)期權期貨的杠桿效應誰大誰小擴展閱讀:
期貨交易是投資者交納5%-15%的保證金後,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各種商品標准化合約的交易方式。一般的投資者可以通過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的方式獲取贏利。
現貨企業也可以利用期貨做套期保值,降低企業運營風險。期貨交易者一般通過期貨經紀公司代理進行期貨合約的買賣,另外,買賣合約後所必須承擔的義務,可在合約到期前通過反向的交易行為(對沖或平倉)來解除。
『伍』 「股票無杠桿效應,期貨杠桿效應大」是怎麼回事,要精簡權威的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代表著其持有人(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每一股同類型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即「同股同權」。股票可以公開上市,也可以不上市。在股票市場上,股票也是投資和投機的對象。它是一種等額交換
期貨實行的是保證金交易制度
在期貨交易中,任何交易者必須按照其所買賣期貨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通常為5-10%)繳納資金,作為其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然後才能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並視價格變動情況確定是否追加資金。這種制度就是保證金制度,所交的資金就是保證金。保證金制度既體現了期貨交易特有的「杠桿效應」,同時也成為交易所控制期貨交易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
保證金:保證金是交易所要求投資者為確保履約提供的財力擔保,是投資者對其所持交易部位負責所表示的信譽,交存在其帳戶上的一筆資金。按照性質不同,保證金分為交易保證金、結算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三種。交易保證金是指投資者在交易所專用結算帳戶中確保履約的資金,是已被合約佔用的保證金;結算保證金是投資者在交易所專用結算帳戶中除去已在交易所佔用的交易保證金後剩餘部分。追加保證金是指如果投資者賬戶當日權益小於持倉保證金,意味著資金余額是負數,同時也意味著保證金不足。按照規定,期貨經紀公司會通知帳戶所有人在下一交易日開市之前將保證金補足。這被稱為追加保證金。
『陸』 期貨和期權採用期貨交易所使用的杠桿比例是多少
期貨和期權採用期貨交易所使用的杠桿比例一般是20到12.5倍。
期貨中的杠桿效應是期貨交易的原始機制,即保證金制度。「杠桿效應」使投資者可交易金額被放大的同時,也使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加大了很多倍。
一般國內品種期貨交易所的杠桿比例是百分5到百分8,也就是20到12.5倍,期貨公司開戶的時候為了防控風險會再這個基礎上略加2到3個點。
外匯的杠桿國內的銀行現在是1:30的交易,國際市場上是1:100到1:1000的選擇。
『柒』 期貨交易保證金比例越低,其杠桿作用越大還是越小
越大的!1%買到100%的東西的話,那麼波動肯定比你1元買到的1元東西波動大吧?你可以想想。
過節什麼的,期貨交易所得保證金一般都提高的,就是擔心過節後,風險波動過大,杠杠效應太大。
『捌』 如果期貨沒有杠桿效應,一萬元只能買一萬元的期貨,那麼期貨,和股票的風險哪個更大
你好,股票的風險:1.由於是T+1的交易規則,當天買入當天不能賣出,誰都不確定第二天會發生什麼,這是一個風險。2.方向風險。買入後,一旦被套,除了割肉止損之外,沒有辦法阻止它的下跌。那種補倉降低成本的方法,只能說是一種無耐之舉。3..停牌的風險。4.業績陷阱。5.系統性風險。整個大勢的風險。期貨的風險:1.杠桿風險:比如10倍的杠桿品種,意味著將你的資金放大了10倍,盈虧的比率自然增加了。2.方向風險:上漲做空,被套,下跌做多,被套。3.合約到期的風險:合約到期後必須平倉,對於被套的倉位而言,具有強制止損的風險。
『玖』 期權的杠桿是多少
期權的杠桿是多少?期權杠桿=期權價格變化幅度/現貨貨價格變化幅度;=(期權價格變化/期權價格)/(現貨價格變化/現貨價格);=現貨價格/期權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