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期權實驗課心得
① 期貨交易心得及總結
期貨交易心得及總結:
1、從對交易的理解角度:有了上面的理論認識,距離實現還差很遠,概念怎麼落地,就牽扯到對交易的理解,開始也分析了,我認為決定交易表現的幾個參數:勝率、盈虧比、最大連續虧損次數(最大回撤幅度)。
2、從勝率(或交易次數)來看:這種視角有種天然優勢,就是單個品種一年下來機會就很少,首先應該和基本面有關,一個品種不可能每年都有好機會的,甚至有的品種幾年也沒機會,比如這兩年的有色,其次有了機會,多空博弈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看出結果
3、從盈虧比來看:最簡單的提高方法是合理控制止損范圍,止損越小,盈虧比就越大,這個就需要根據每個品種的性格特質去做合理的控制和調整,因為大行情不能每年都有,如果想在某個品種在一個合理的,不是特別大的幅度中取得高盈虧比,合理控制止損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4、所以在勝率和盈虧比的關系裡我傾向於採取合理控制止損的模式去提高。當然這會帶來一些負面問題,比如剛止損或者剛平推,價格又朝開倉的方向運行了,如果放大止損不僅不會止損,還會止盈,或者還有其他一些問題
5、從控制最大連續虧損次數(最大回撤幅度)來看:結合上面提到的交易頻率和勝率、盈虧比,以及對歷史所有交易結果的統計,我的最大連續虧損次數是五次,而且根據我的資金管理,把交易風險金分配在20次,每筆止損金額相同,這樣分析影響我的最大回撤幅度的因素不是連續止損,而是未達到盈虧比沒有止盈。
(1)期貨期權實驗課心得擴展閱讀:
綜上所述,交易策略能不能長期有效,我的看法是看我們採用什麼角度理解市場。如果從最基本的量、價、時、空的元素去理解,是可以做到長期有效的,當然,表現的形式也很多,我的這種觀察模式只要一直有人參與市場。
這種觀察角度是一直會有效的,如果參與者很大比例集中於同一種交易思路,我認為機會是有,但越來越難做,畢竟都在進化,對方犯錯的機會和漏洞就會越來越少,但真的走到這一步可能需要經歷很久。
② 實驗心得體會怎麼寫
實驗心得體會範文
經歷了四周共八個學時的焊接學基礎實驗,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雖然大二的時候自己也在金工實習的時候學過電焊,但是那時候自己對焊接原理是完全不了解,到現在基本學習完了焊接學基礎的理論教學再來做實驗的我感覺輕鬆了,因為我懂得了很多焊接學的原理。也知道了焊接不只是電焊,另外還有氣焊等等。
這四周的焊接學實驗我們總的來說學習了氣焊和電焊,氣焊中也分了對低碳鋼、中碳鋼和高碳鋼的焊接,我們在焊接過程中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對於高中低碳鋼的難易明顯不同!
有一次課程我們學習的是鑄鐵的焊接,對於鑄鐵的流動性也明顯可以感受到比較差!每次體驗實驗之前老師總是給我們介紹實驗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實驗內容!通過老師的介紹和之後親身的體驗可以說我們對於每次實驗的內容都有很好的理解和體會。
對於這次的電焊實驗我的記憶尤其深刻,因為在試驗過程中我出現了很多問題,老師總會給我詳細解釋出現問題的原因和這些問題應該怎樣解決,比如有一次的試驗內。容是薄板鋼的對接。兩塊薄薄的鋼板,我很認真的擺放在試驗板上焊接,我本以為這是最簡單的焊接了,但是結果卻不如意,當我用平焊的方式把這兩塊鋼板焊接完以後才發現焊接後的鋼板出現了嚴重的變形,原本平的鋼板變得翹起來了!而且由於焊接技術不好使得焊縫很不平整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焊穿的現象,面對這樣的焊接產品我真是無地自容!但是老師給我詳細解釋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比如鋼板翹起來了是因為焊接過程中的散熱不均勻,這些現象可以用經驗解決。對於焊穿的那個窟窿老師握著我的手一點一點的把它填上了,老師告訴我這是由於漢弧太短以及焊接速度太慢造成的!他還鼓勵我別灰心,我特感動!
我十分懊惱自己有一身的理論知識卻還是焊接處這么差的效果,所以我覺得這次的實驗是很必要的,對於我們這些學了很多理論知識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它使得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經驗的不足,以後需要勤奮的學習的同時多注重實際的運用,這樣才應該是全面實際的應用型人才!
③ 模擬期貨交易心得體會
成功的交易者是可以通過訓練與學習而得的,這無關乎聰明才智,全在於交易者的方法、原則。投資國內期貨市場,你要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並嚴格執行,這個計劃應該是根據你自己最熟悉的交易理念來制定的。你的交易理念可以是基本面的,也可以是技術面的。
但不管是什麼理念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正因為這樣,你才需要對市場做必要的模擬測試,以便你建立起最基本的信心和最終的信念,相信自己在未來的交易中會贏。即使實盤了很久的老鳥,有時候也會偶爾選擇模擬交易為自己找盤感。因此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計劃是怎麼實現的。要分析自己並認識市場,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如果你的交易和投資規則要求你必須每天關注一下市場,那麼在每天收盤時做一個簡短的盤後小結則是必要的。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我遵循了自己給自己制定的規則了嗎?是贏了錢還是輸了錢,為什麼會這樣!如果今後處於類似的情形會怎麼樣?不斷地總結經驗,直到確信自己知道以後會怎樣適當地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