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炒一年後合約
1. 為什麼期貨合約的壽命一般不到一年
交收期貨的時間一般是一個月、三個月和一年,期貨是以一年為周期的。
2. 請問是不是所有的期貨合約上市期限都是1年
你的推算是對的,但並不是所有期貨合約上市期限都是1年,只能說國內期貨合約大部分都是1年,也有部分品種的期貨合約掛牌時間超過1年的,以國內的期貨市場品種為例,主要是上期所的品種有超過1年的,分別為滬金、瀝青、原油。
3. 所有的期貨合約存續期都是一年嗎為什麼有些商品會同時存在1702和 1802
你好,並不是所有期貨合約的存續期都是一年,白糖期貨的存續期是兩年,合約交割月份為1,3,5,7,9,11月。
4. 期貨是怎麼炒期貨合約時間
期貨與現貨相對。期貨是現在進行買賣,但是在將來進行交收或交割的標的物,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還可以是金融指標。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買賣期貨的合同或者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對期貨的不恰當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以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期貨採用是t+0模式交易,交易時間內當天都可以出來。操作期貨需要開立期貨賬戶。
5. 高手指點下 商品期貨合約有效期最長也就一年對嗎那如何看待主力合約以前的成交量 ,不得其解。 懸賞分
朋友這個問題雖然不大,一般人還真說不清楚。我來試試吧!
1、期貨合約的有效期「最長一年」,你的意思是說行情軟體上從有這個合約,到這個合約消失,是一年時間,確實每個品種上的合約總數,是一年,如現在期貨市場上銅合約就是1010至1109,每前進一個月,逐次前移,如進入十月份交割之後,就是1011和1110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您的描述是對的。
2、「主力合約」的意思是當月期中持倉量和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約定束成是如此,實際上移倉的時候,常常會有兩個合約的成交都較大。而且這兩個合約有時候還會「輪漲」或者「輪跌」,我常常利用這一點,在不同合約上進行交易。此外,也可以進行跨月套利。人們在主力合約上交易的原因是主力合約成交量大,容易成交,波動也大,容易獲利。而且主力合約常常離當月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做長線,也可以做短線。所以有主力合約和非主力合約之分。
3、「主力合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移動。如過一個交割月後,主力合約就會推移到下一個月期的合約上。我們操作上也會相應移倉。換到新的主力合約上去操作。所以主力合約不是指哪一個合約,而是應該理解為:「最活躍的那個合約」。
4、問題就來了,為了記錄歷史價格,人們必須用一種編制方法,把主力合約的歷史價格記錄下來,便於研究啊。這可能是您提問所涉及到的和實戰相關的核心問題。為了記錄歷史價格,不同的行情軟體採用不同的編制方法。最有代表性的是「連續」和「指數」兩種。如博易大師中的「滬銅連三」和「滬銅連四」指的就是將從當月算起第三個月的價格和第四個月的價格,如「滬銅連三」的價格就是現在的1101合約的價格,而「滬銅連四」則是現在的1102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面的「滬銅連三」和「滬銅連四」會變成1102和1103,依次類推。這樣,查看「滬銅連三」的K線,就發現它的成交量一直較大,因為常常銅的主力合約就是從現貨月合約往下數三個月的那個合約。這樣就實現了「記錄主力合約歷史價格」的目標。為投資者分析歷史行情提供了數據。
5、另一種是指數編製法,如文華財經,就是將各合約的價格,以成交量為權數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來的價格,這種方法也是記錄歷史價格的一種方式。筆者個人的經驗,這種方式更科學一些,我有一個交易規則就是:分析用指數,交易看主力。即分析走勢上,看指數,操作上,在主力上建倉、設置止損等。
6、你所說的「RU1103在2009年11月的成交量是怎麼來?」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實際上RU1103合約在2009年11月的時候是RU1003,現在顯示的當時的成交量是RU1003的成交量,現在早就沒有這個合約了,所以推移成了1103,到了2011年四月你會發現它會成為RU1203了。有點繞,但是情況就是這么情況。
打了半天字,累壞了。不知道你懂了沒有。實際上你的問題很簡單,可是要說清楚,真得費點勁。而且這個問題,確實許多人都弄不明白。
說到這兒了,不懂的話,留言再問我吧。祝你早日轉過彎來。
6. 期貨合約到期怎麼辦
期貨合約到期要平倉,留到最後交易日交易所會幫你強制平倉。
目前個人客戶不允許實物交割,一般在合約進入交割月以前,就應平倉(或被強行平倉)。
法人客戶的持倉,會被逐漸增加保證金(一般會加大到合約價值的30%),如果到期的合約不交割,會被視為違約,交易所會對該客戶的持倉單拍賣,拍賣的損失由該客戶承擔。如果拍賣不成,交易所對該客戶施行違約罰款,罰款額約為合約價值的20%。
拓展資料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
期貨手續費: 相當於股票中的傭金。對股票來說,炒股的費用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及其他費用。相對來說,從事期貨交易的費用就只有手續費。期貨手續費是指期貨交易者買賣期貨成交後按成交合約總價值的一定比例所支付的費用。
期貨的演算法:
倉位金:總資金*(X%-Y%)。
單筆最大允許虧損額<=總資產*Z%。
單手開倉價:(現價*交易單位*保證金)+手續費。
默認手數(最大開倉):倉位金/單手開倉價。
每筆最大止損點數:最大允許虧損額/開倉手數/交易單位/最小變動價位。
期貨品種波動一個價位的值:最小變動價*交易單位*開倉手數。
7. 期貨最長只能持有一年
期貨合約做多隻能同時出現12個合約,以後的合約依次進行換月,所以,如果你買進一張合約後,如果不進行換月,那最多就只能持有11個月(投機者必須提前一個月平倉)。舉例:你在08年11月買了一張0901的合約,那麼,你就必須在08年12月31日之前進行平倉或者移倉,否則系統將進行強平(企業套保客戶可以持有到最後交易日)。如果你想一直持有,那麼你就必須移倉。至於你說的你當時買的價格低,移倉後可能提高成本,這就是基差造成的,但是這並不影響你的投資計劃,基差只會影響你的收益率,但不會影響你的判斷趨勢。同一個品種的12個合約走勢都是一樣的,每個合約之間必然會有差價,這是正常的,你做長線投資沒有必要擔心太多。談的深入一點就要說到正向市場和反向市場,以及基差套利等方面的知識了,這說來就話長了,這里就不多說了,你可以去找些相關的書籍具體了解一下,總之,如果你要做長線投資,基差對你移倉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8. 有沒有期貨合約時間超過1年的
有的 像鄭州交易所的 有的都到了2013年了
9. 我做期貨銅一年多了,每次換主力合約價格都會低幾百一噸,一直都會這樣嗎,這種情況屬於正常嗎
屬於正常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認為這是商品熊市,商品熊市的特徵就是遠月合約價格低於近月合約價格。當遠月合約與近月合約價格出現拐點的時候是否意味著商品熊市結束這要視乎情況具體分析。
10. 本人炒過一年的股票,對期貨一點不懂,現想了解一些期貨的知識
1、期貨也有很多種 不關分產品還有分產地 還有 到期時間 種類相當多的說!
2、期貨賬戶和股票差不多,一般到期貨公司 開立 最好去開之前網路一下這家公司的正規性!
當在你要開通股指期貨也可以在所在證券公司開立!
3、你在那裡開就用那裡的軟體了!
4、保證金是多少。呵呵 我也沒記住
杠桿效應,一般就是你保證金比如說有5萬那你可以購買的倍數是5 那你就可以最大可以購買東賣出25價值的東西 ,當然你千萬不要直接按5倍去買啊 除非你一買就保賺,要不你就能深刻體會什麼叫杠桿效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