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合約越接近交割
⑴ 交割日到了為什麼一定要期貨與現貨接近
因為滬深300股指期貨交割結算價格是以交割日滬深300指數最後兩小時的加權平均價格作為交割結算價的.明白嗎?最後的交割結算價以滬深300指數也就是現貨的價格作為結算價.
比如說你現在持有3100點的多頭頭寸.現貨的點位是3000點.今天是交割如,恰好交割結算價為3000點.未平倉的頭寸均以結算價結算.也就是說最後未平倉合約均以3000點作為結算現金撥劃.你雖然持有3100點多頭頭寸,但結算價給你撥劃的資金只有3000*300一手的資金.但你在3100點持有多頭頭寸,那100點就是你的損失.反過來空頭也一樣.明白
⑵ 離期貨合約交割期越近,保證金比率越高有何道理
商品期貨隨最後交易日臨近,收取保證金比率也逐漸提高。這樣做的理論依據是,現貨歷史波幅大小反映了該品種的風險程度,應根據現貨波幅大小設定相匹配的保證金水平。而隨著最後交易日臨近,買賣雙方違約風險相應增加,為保證現貨商和生產商利益,要求提高保證金。
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的買賣對象或標的物,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准化合約。期貨價格則是通過公開競價而達成的。
⑶ 越臨近交割日,期貨波動一般是變大還是變小
變大,,還要看有沒有影響市價的災害或者事件發生
⑷ 請問,為什麼越接近交割期,期貨和現貨的價格越一致
簡單的理解就是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商品存儲成本,交割期段存儲成本小,兩個價格接近。當然實際情況還要考慮很多因素,前面只考慮了存儲成本的影響。
交割和交易不同,交割一般是指合約到期進行的交易。接近交割期價格波動應該不大,應該是少,但也存在特殊情況。
期貨對沖就是反方向操作。
⑸ 期貨越接近和約交割期價格越低
樓上的真敢說,佩服!
期貨越接近交割期,價格越接近現貨價。至於價格高低則要看當時的市場供需。
⑹ 為什麼到了交割日,主力期貨與現貨仍有這么大的差異,理論上應該是越接近交割日,越靠近才對啊
你這是概念理解不清楚,主力合約是交易量比較大,比較活躍的合約,通常是1月5月9月,黃金,原油除外。期貨有交割期,到了交割期就不允許散戶交易了,必須換月或者平倉。豆粕手續費一手兩塊錢,一分不加,並且交易所內反部分再給您50%,算下來一手豆粕手續費一塊七左右
⑺ 請問怎麼知道期貨合約什麼時候道交割期 這有什麼影響。
樓上說的很對,一般合約後面的4位數字代表的是年和月
比如銅1112是說11年12月交割
豆油1205是說12年05月交割
這樣的話一看數字就知道是什麼時候交割了,具體的交割時間各個品種不一樣,建議去交易所網站的品種介紹去看看,或者交易軟體上面打開某品種按下F10鍵,就能看到。
期貨交易實際上是交易的單個合約,如果這個合約到期交割了,那麼就存在錢和物權的交換,形成商品的買賣,俗稱就是買賣做成了,那麼這個合約自然就不存在了,我們後面就不能交易這個合約了,這就叫交割。
不過要注意的是,除了股指期貨以外,其餘的商品期貨,個人都是無法參與交割的。正因為這個原因,商品期貨一般而言越臨近交割,那麼近月合約(離交割期越近的合約)的成交量就越小。各個品種有些不同,比如上海的金屬品種,一般都是三個月後到期的合約是主力合約,大家都比較關注,比如現在是11年9月份,現在銅的主力合約就是1112。而農產品的話則不一樣,以豆油、大豆為例,一般每年1、5、9都是輪流成為主力合約的,比如現在豆油1205是主力合約,到了年底差不多就換到1209去了,再到明年年中又換到1301去了。沒有具體的時間規定,都是看市場的接受程度。
有很多人看品種介紹不仔細,我就多說兩句,大連和鄭州的商品,個人客戶是連交割月都帶不進的,上海是將持倉修剪為5手的倍數,燃料油又不一樣,這個一定要切記。
⑻ 離期貨合約交割期越近,保證金比率越高有何道理
你好,離期貨合約交割期越近,波動越大,還存在流動性風險和交割問題,所以期貨公司會大幅提高保證金率。
⑼ 為什麼期貨價格在臨近交割日會越來越接近現貨價格,那這樣豈不是等到交割日用現貨交割就不會賠錢 了啊
就因為到期可以現貨交割,期貨價格在臨近交割日才會越來越接近現貨價格。個人投資者沒有交割現貨資格,到期自己不平倉,會被強平。
⑽ 一般期貨合約交割臨近,是偏強還是偏弱
期貨中臨近交割月是逼空的
臨近交割月份時,交易所將按梯度依次提高交易保證金標准,限倉相對較嚴,對交割月合約流動性產生了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