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入和賣出大豆期貨合約
1. 大豆期貨的交易規則
大豆期貨合約的保證金比例為合約價值的5%。交易保證金實行分級管理,隨著期貨合約交割期的臨近和持倉量的增加交易所將逐步提高交易保證金。
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合約臨近交割期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為:
交易時間段交易保證金(元/手)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10%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六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15%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十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20%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十六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25%
交割月份第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30%
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合約持倉量變化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為:
合約月份雙邊持倉總量(N)交易保證金(元/手)
N ≤40萬手 合約價值的5%
40萬手
50萬手
60萬手 ⒈漲跌停板制度:指期貨合約允許的每日交易價格最大波動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當期貨合約連續出現3個同方向漲跌停板時,交易所將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式對該期貨合約的持倉實行強制減倉。
⒉漲(跌)停板單邊無連續報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某一交易日收盤前5分鍾內出現只有停板價位的買入(賣出)申報、 沒有停板價位的賣出(買入)申報,或者一有賣出(買入)申報就成交、但未打開停板價位的情況。
黃大豆2號和1號漲跌停板比較
交易狀況 黃大豆1號 黃大豆2號
一般情況 4% 4%
上市交易首日 8% 8%
交割月份6% 6%
保證金及漲跌停板調整標准比較
交易狀況 當日漲跌停板幅度 交易時保證金 結算時保證金第1個停板 黃大豆1號 4% 5% 6%
黃大豆2號 4% 5% 6%
第2個停板 黃大豆1號 4% 6% 7%
黃大豆2號 4% 6% 7%
第3個停板 黃大豆1號 4% 7% *
黃大豆2號 4% 7% * 限倉是指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可以持有的按單邊計算的某一合約持倉的最大數額。
黃大豆一號、二號會員持倉限額
會員 一般月份合約單邊持倉>10萬手 一般月份合約單邊持倉<10萬手
經紀會員 <=20% 20,000手
非經紀會員 <=10% 10,000手
客戶 <=5% 5000手 強行平倉制度:指會員、客戶違規時,交易所對有關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
註:若系一個會員超倉,其需強行平倉頭寸由交易所按會員超倉數量與會員投機持倉數量的比例確定有關客戶的平倉數量;若系多個會員超倉,其需強行平倉頭寸按會員超倉數量由大到小順序,先選擇超倉數量大的會員作為強行平倉的對象;若系客戶超倉,則對該客戶的超倉頭寸進行強行平倉,若客戶在多個會員處持倉,則按該客戶持倉數量由大到小的順序選擇會員強行平倉。若系會員和客戶同時超倉,則先對超倉的客戶進行平倉,再按會員超倉的方法平倉。
2. 大豆期貨合約,是買入近期合約好,還是買入遠期合約好
跟著主力做,倉量小的你都平不了倉
3. 關於買入和賣出套期保值的疑惑!
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尤其是一知半解的人寫的書,更是害人不淺。
你看到的的這個帖子:http://ke..com/view/15549.html?wtp=tt 是個不懂期貨的人寫的,裡面舉的所謂「套期保值」的例子完全是胡謅,自然就讓人糊里糊塗了。
套期保值應該是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上同時做方向相反的交易,也就是說,(賣方套保)如果在現貨市場上要(遠期)賣出的話,就要在期貨市場上買入,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在現貨(到期)交貨時市價提高造成虧損,因為一個市場化程度很高的交易環境下,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最終是趨於一致的。
因此在此例中,農場一方要做套期保值,應該是在7月把大豆預售出去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數量相同、交割期相同的大豆合約。
而此例中農場則是在7月賣期貨,9月賣現貨,哪有這樣的套期保值的?至於裡面的具體計算就不要看了,前提都不對,還談什麼套期保值。
4. 某套利者使用套利限價指令: 「買入9月份大豆期貨合約,賣出7月份大豆期貨合約,價差150元/噸」
abd
5. 客戶買入100 手(假定每手10 噸)開倉大豆期貨合約,成交價為每噸2800 元是什麼意思
這就是你買一百手也就是1000噸所需要的資金,就是買入成交價乘上你買的手數再乘上每手的單位,但期貨是保證金比例,按百分之十的保證金比例算就是你購買這一千噸大豆需要的是二十八萬,沒有其他意思
6. 對買入套期保值和賣出套期保值的理解
又稱多頭套期保值,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均上升,在期貨市場的盈利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現貨價格上漲帶來的虧損。飼料企業獲得了較好的套期保值結果,有效地防止因原料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
但是,由於現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大於期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基差擴大,從而使得飼料企業在現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買入現貨蒙受的損失大於在期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賣出期貨合約的獲利,盈虧相抵後仍虧損1000元。這是基差的不利變動引起的,是正常的。
(6)買入和賣出大豆期貨合約擴展閱讀
賣出資產(多為股票)的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買入相應期貨。即投資者選擇在現貨市場上做空頭,在期貨市場上做多頭。原因是投資者擔心資產價格會上漲,所以在期貨市場上買入期貨,當價格上漲時通過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
投資者計劃把未來收到的一筆資金投入到證券市場,在資金未到位之前,投資者認為股是短期內會上漲,為了降低未來購買該資產需要較高價格而遭受損失,投資者可先在期貨市場買入期貨合約,從而固定了未來購買股票的價格。
7. 某新客戶存入保證金100 000元,在4月1日開倉買入大豆期貨合約40手(每手10噸),
4月1日買入合約費用,40X10X4000X0.05=80000元,還剩餘2萬保證金
當天賣出合約20手,賺30X10X20=6000元,也就是保證金增加到2.6W元(實際盈利0.6萬元)
當天還持有20手大豆合約,浮盈20X10X40=8000元
也就是說不計算手續費傭金,實際盈利0.6萬元,浮動盈利(賬面盈利)0.8萬元。
8. 某投資者以2100元/噸賣出5月大豆期貨合約一張,同時以2000元/噸買入7月大豆合約一
朋友不是這樣算的,這只是一個買入時的價格,還要平倉的價格。
我按你的例子來舉,2100賣空5月合約一手,2000買入7月合約一手。然後在2000平掉5月合約一手,在1950平掉7月合約一手,那就是5月2100-2000=100點,7月2000-1950=50點,最終100盈利-50點虧損=50點盈利。一手合約為10噸*50點=500元盈利(手續費忽略)。
9. 某客戶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開倉賣出大豆期貨合約40手,成交價為2220元/噸,當日結算價
2230*40*10*5%=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