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期貨期權觀後感
1. 4月16日上證50,中證500兩個期貨推出將有什麼影響
中國證監會近期批准中金所開展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交易,合約4月16日上市交易時間。相隔五年,股指期貨 再次推出新產品,相關人士表示,這不僅是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具體體現,也是推動中國資 本市場、產品創新的重要一步。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推出,將進一步提高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活躍度,相關期貨概念股有望從中受益。
穩定大盤藍籌 提振市場信心
上證50成分股代表了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型企業,流通市值約9.6萬億元,占滬深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為30.38%,主要集中在金融、地產、能源等支柱性行業,是反映大盤藍籌股公司業績的重要指數。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20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股指期貨是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對完善投資產品體系等具有重要意義,滬深300股指期貨上市4年多來,運行平穩,功能發揮顯著,開展這兩個品種能夠拓展市場深度和廣度,對股票市場的風險管理也有重要意義,對促進資本市場開放等重要意義。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多位業內人士的認同,其在接受中國證券網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在此時推出上證50股指期貨,將有利於增強大盤藍籌股的流動性,穩定藍籌股價值中樞,推動藍籌股市場建設,提高投資者持股信心,實現股市長期穩定發展。
據了解,目前僅跟蹤上證50指數的指數基金資產凈值就超過450億元,上證50股指期貨的推出鼓勵機構投資者更多地選擇價值投資。
「滬深300股指期貨、上證50股指期貨、中證500股指期貨間相互配合能夠基本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需求,對沖不同投資組合中的系統風險。」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上證50ETF期權已於2015年2月上市交易,二者配合將為期權做市商提供有效對沖手段,避免直接現貨倒倉、加劇股市振盪,提升ETF期權市場運行質量,促進其功能發揮。
完善市場風控機制 推動資金合理配置
與上證50股指期貨相比,中證500股指期貨則是著眼小處。據了解,中證500指數成份股是滬深兩市中500隻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4萬億元,佔全市場市值的14.42%。該板塊公司有著數量多、單個公司市值小、行業覆蓋面廣的特點。
長城證券投資顧問龔科認為,中證500指數成分股是滬深兩市中500隻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推出可 以完善這類股票的風險管理機制,提高風險管理的針對性,降低利用滬深300股指期貨對沖中小盤市值股票的結構錯配,提高資本市場運行效率。
「上證50指數代表大盤藍籌,對應的期貨產品對穩定大盤有重要作用。中證500指數反映的是我國內地股票市場中等市值公司的整體情況,與滬深300指數互補性強,對應的期貨產品是滬深300指數期貨的很好補充。」有市場人士說。
據了解,我國內地證券市場股票指數種類繁多,但目前只有滬深300指數有對應的期貨產品,現已無法滿足投資者的風險管理等需求,特別是偏好交易中小盤股的投資者很難利用滬深300指數期貨有效對沖風險。上證50和中證500指數期貨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在市場人士看來,推出上證50股指期貨,能為持有大盤藍籌股的投資者提供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抑制持股市值的劇烈波動,堅定投資者的持股信心,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中證500股指期貨有助於投資者管理中小市值股票的 系統性風險,促進長線資金進入中小盤股票,積極推動資金的合理配置,助力經濟結構的平穩轉型。
推動市場創新 兩類公司有望受益
股指期貨是成熟的風險管理工具,對於改善股市運行機制、提供保值避險工具、完善投資產品體系和促進多層次市場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上證50股指期貨等衍生金融產品的推出,意味著我國金融市場的成熟度在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更加有效的市場行為和活躍的交易氛圍。」業內人士指出,上證50和中證500的推出,將增強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聯動效應,期貨市場更多的組合方式將活躍現貨市場的業務模式,從而增加現貨市場的流動性,提高定價效率。上證50股指期貨還可以作為上證50ETF期權的期貨端,進一步推動我國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交易漸趨活躍無疑將對期貨公司業務開展帶來積極影響,而擁有期貨公司股權的上市公司和擁有期貨公司的券商股有望因此受益。
擁有美爾雅期貨的美爾雅就是其中之一。據悉,美爾雅為美爾雅期貨大股東,早在2008年1月美爾雅期貨已經獲得中金所交易會員資格,曾經是前期股指期貨概念股的龍頭。
華聞期貨的股東方新黃浦也有望因此受益。據了解,新黃浦控股的華聞期貨成立於1995年,注冊資本金3億元,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的經紀會員,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交易結算會員。
除此之外,新湖中寶、弘業股份、天利高新、中大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 地持有期貨公司股權。隨著金融期貨市場活躍度提升,這些上市公司或將受益。
在A股上市公司中,擁有期貨公司的概念股不能忘記券商股。記者查閱數據發現,中信期貨、海通期貨、申銀萬國期貨、招商期貨等成交量排名靠前的期貨公司大多隸屬於上市券商旗下。
「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掛牌,原本占據優勢的『上市券商系』期貨公司有望分得更大的蛋糕,這將對上市券商帶來正面的影響。」某券商行業研究員如此表示。
2. 請問你知道指盈寶做期權的軟體嗎知道的話,這個軟體靠不靠譜,謝謝
期權只有公募機構才可以做,私募機構需要看看有沒有資質,其他的機構都不可以。你可以考察一下。
3. 杭州期貨公司的發展前景
在春暖花開、萬物蘇醒之際,美麗的杭州即將迎來中國期貨業的又一次行業盛會,4月24日,第四屆中國期貨分析師大會將在這里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期貨分析師,監管部門和期貨業協會的領導,學術界和投資界的巨擘即將濟濟一堂,共同回顧中國期貨市場近幾年來的發展歷程,並探討期貨分析師今後的發展方向。本次會議由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和浙江期貨行業協會協辦,南華期貨有限公司、浙江省永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新湖期貨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銀河期貨有限公司、上海東證期貨有限公司承辦。大會邀請了全國各地的期貨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QFII等機構參與,預估參會人數將達千人之多。在這之前,中國期貨業協會已舉辦過三次分析師大會,每次都反響熱烈。
金融市場變幻莫測,期貨行情更是風雲詭譎,隨時都會出現各種新情況、新問題。而分析師大會承載著培養期貨分析師研究能力和壯大期貨人才隊伍的重任,這就對會議的議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市場情況的變化,分析師大會的相關主題亦與時俱進。從本屆大會的會議內容來看,不僅有商品期貨的行情分析預測,還有國內外的宏觀大勢前瞻;不僅有高端的投資理念,更有前沿的操作策略;不僅有您熟悉的商品期貨,還有您關注的金融期貨。
4月16日,業內外人士翹首企盼多年的股指期貨終於如期面世,在股指期貨業已推出、中國金融期貨時代到來之際,期貨分析師應該如何定位、如何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期貨公司將如何定位期貨研究所、又將如何應對股指期貨上市所帶來的改變,投資機構在投資策略和理財組合上又會採取怎樣的措施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至,這些也是本屆大會的一個重要議題。
另外,此次的嘉賓邀請名單很是吸引眼球,除了期貨業的資深分析人員外,還有業內耳熟能詳的理財高手。大會還邀請了國外期貨市場的相關人士,同時期貨管理層的相關領導亦位列其中。從邀請名單上也可以看出此次辦會各方對本屆大會寄予的期待。
4. 新湖期貨是否有上交所個股期權的做市商資格
沒有。首批獲得上交所交易參與人資格的為永安、南華、中信、光大、新湖、中國國際、海通、銀河、長江、萬達10家期貨公司,其中券商系期貨公司佔六家。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齊魯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8家證券公司成為上證50ETF期權的首批做市商。
新湖期貨有限公司前身為浙江天地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現由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208)控股。2008年1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名稱核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批,更名為新湖期貨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1.35億元。
5. 國內怎麼玩期貨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是投資客經常聽到的一句警戒,但小編想說,在入市之前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一定、一定、一定(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要選擇正規的投資平台!否則一不小心就血本無歸呀!
01國內正規的期貨交易所——5家
合法的期貨交易場所應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並接受其監督管理。目前國內期貨市場所有品種都是在以下五家期貨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
02國內正規的期貨公司——149家
投資者是不能直接通過期貨交易所開戶來交易的,都是要通過經紀商——也就是期貨公司,進行期貨開戶(聯系叄格期權,享優惠手續費),然後參與五家期貨交易所品種的交易。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場上總是會有騙子平台層出不窮,投資者一不小心可能就掉進了騙子挖好的坑。
那麼,投資者該如何辨別自己開戶的平台是否是正規的期貨公司呢?
如下圖所示,投資者可搜索進入中國期貨業協會官網,選擇「資格管理」-「資格公示」,在【期貨公司名稱關鍵字】處輸入所開戶平台,點擊「提交」。
若有顯示相關公司則說明是合法正規,若沒有顯示則就不是合法正規的。
根據中期協官網的資格公示信息,在這里列舉下國內所有正規的期貨公司,目前有149家,名單如下(根據2019年10月發布的期貨公司評級排序):
AA類期貨公司(14家):永安期貨、中信期貨、國泰君安、銀河期貨、國投安信期貨、方正中期期貨、浙商期貨、光大期貨、華泰期貨、廣發期貨、海通期貨、中糧期貨、申銀萬國、南華期貨。
A類期貨公司(23家):宏源期貨、中信建投期貨、五礦經易、招商期貨、長江期貨、東證期貨、瑞達期貨、國信期貨、興證期貨、上海中期、新湖期貨、格林大華、中國國際期貨、東航期貨、中金期貨、摩根大通、渤海期貨、平安期貨、華信期貨、東海期貨、天風期貨、國海良時、弘業期貨。
全部期貨公司名單詳細如下:
6. 期貨賬戶可以交易50ETF期權嗎
期貨賬戶可以交易50ETF期權嗎?
上交所的50ETF期權和300ETF期權產品,目前只有頭部幾家期貨公司有許可權開戶,比如永安期貨、中信期貨、新湖期貨等。
幾乎所有證券公司都可以開通上交所的50ETF期權和300ETF期權產品許可權戶。
其餘期貨公司只可以交易IO300ETF期權和其他商品期權,就是中金所的股指期權
溫馨提示:在期貨公司或證券公司開通期權戶之前需要詢問是否可以開通上交所的50ETF期權和300ETF期權產品
文章來源於:期權知識星球
7. 2019年人保的農業保險的玉米目標價格是多少
給農產品價格波動「上保險」
何謂「保險+期貨」,該模式具有何種魅力。9日,在第二屆中國產業經濟(國際)論壇間隙,媒體人采訪了與大商所率先推動「保險+期貨」的新湖期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北新。
在李北新看來,「保險+期貨」是在各方探索農產品價改和「三農」服務中應時而生的。
「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走到十字路口。」李北新說,近年來我國為保障農民收入,投入巨大,僅2014年糧食儲備的相關支出已經達到1500億元以上,同時陷入了收儲造成國內價格堰塞湖——吸引大量國外廉價替代品進口——國產品種消費銳減——過剩更加嚴重——收儲量繼續加大的怪圈,財政包袱沉重。
今年3月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個重大改革信號,意味著國家將通過市場力量、市場化軌道來推動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
不過,市場化進程中該如何保障農民利益,如何幫助農民有效防範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市場主流的觀點是對生產進行直接補貼,同時推出農產品價格險、通過農產品價格險作為手段之一在市場環節配合收儲政策的退出,這也是國際上保障農民收入的通行做法。美國自2006年起,即推行了大豆、玉米、小麥作物收入保險CRC。
其實,「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在2015年就已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相關部委也推出了不少舉措,但在實際操作環節中卻遲遲未能落地。
「價格險的理賠概率要遠遠高於其他險種,對保險公司來說,農產品價格險存在由於價格暴跌保費完全無法覆蓋理賠金額的風險。」一位保險公司人士如是表示,保險公司需要對價格保險進行再保險,至少是部分再保險,以分散風險,但目前並沒有一個可以對此進行再保險的市場。
大商所和新湖期貨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市場空缺,這就有了「保險+期貨」首單——人保財險玉米期貨價格險項目。2015年8月,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與錦州義縣合作社達成合作協議,合作社購買了人保財險以玉米期貨1601合約目標價格為2160元(9月16日-11月16日收盤均價)的玉米價格保險1000噸,保費為115776元;同時人保財險以同等條款購買了新湖瑞豐(新湖期貨風險子公司)的玉米期貨1601看跌期權(此為場外期權)1000噸產品,以對沖玉米價格下降可能帶來的賠付風險,權利金為96552元。
8. 想進入期貨公司工作,應該學習什麼(考證中)
一,具備期貨從業資格,你要去考期貨從業資格證,除外還要學習期貨,證券,金融等經濟學的一些知識,還要有一定的技術分析能力,要有點操盤經驗和盤感,能給客戶做出恰當的指導。
二,你要選擇一家期貨公司,找一家適合你的公司,投份簡歷,態度要誠懇,應聘市場開發人員。
三,在崗位上好好乾,除了看盤積累經驗外還要出去跑跑客戶。
四,祝你好運,歡迎你加入我們的隊伍。
9. 新湖期貨的交易產品有哪些
期貨交易就是商品的中遠期交易。
期權交易就是對商品、證券、期貨合約的一定時期處理許可權的交易。
10. 農產品期貨價格指數保險
從年初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到近日農業部和中國保監會在北京聯合召開的保險服務農業現代化座談會,農業保險正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經濟社會的發展。作為農業發展的「穩定器」,農業保險已不僅僅是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而是通過改革創新努力成為現代農業的「助推器」。
堅持農險產品創新
目前,我國雖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農業保險市場,但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指出,我國農業保險深度僅0.56%,低於全球1%的平均水平,更低於美國7%的水平,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和潛力。
據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透露,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將逐步從供給推動型向需求拉動型轉變,農業保險迫切需要轉型升級。
「我國農業保險已經不僅僅是防範自然風險的管理手段,而且更多地融入到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各個環節,在農村金融體系建設、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發揮更多作用。」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石健表示。
因此,農業保險產品的創新就顯得更為迫切。根據農業現代化的需求,農險產品的創新要做到超越傳統產品「低保費、低保額」的局限,中央財政的補貼也應該作出相應調整,從補貼傳統農業保險,轉而補貼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創新產品。
「近年來,受國際農產品市場影響加深,我國農業產品價格競爭壓力加大,目標價格指數保險的探索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路徑。」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庹國柱在接受《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標價格指數保險作為農險產品創新的標桿,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鑒。「雖然目標價格指數保險的探索目前主要集中在蔬菜、生豬等,但未來隨著逐步向更多大宗商品的擴展,目標價格指數保險對農產品價格改革將發揮更大作用。」
同時,庹國柱認為保險公司還應積極研究開發各種新型農業保險產品,如天氣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產量保險、收入保險、農村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等新型產品並積極試點,以探索日益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業風險保障需求。
加快農險模式轉變
記者注意到,相較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有關農業保險的表述今年在延續此前「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品種、提高風險保障水平」的基礎上,增加了更多首次提及的內容。其中,關於繼續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的備受關注。
事實上,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就提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期貨、期權等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鼓勵「探索開展產值保險、目標價格保險等試點」,從政策層面對「保險+期貨」這一金融創新進行支持。
隨著文件的下發與政策的支持,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去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單期貨機構參與農產品價格保險的簽約,標志著「保險+期貨」的金融新模式正式起航。
據悉,人保財險大連市分公司在去年8月推出國內首個玉米、雞蛋期貨價格保險,為錦州義縣51家農戶1000噸玉米提供了216萬元風險保障,為大連普蘭店、黃岡浠水4家農戶的300噸雞蛋提供了320萬元風險保障,並與上海新湖瑞豐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利用期貨市場轉移農產品價格下跌風險。
截至2015年底,玉米期貨價格保險試點已結束,合計賠款24.11萬元、賠付率達208.2%;雞蛋期貨價格保險首期賠款6.53萬元、賠付率51.04%,有效提高了農戶抗價格下跌風險能力;盡管玉米期貨價格保險賠付率高達2倍,但上海新湖從期貨市場上又挽回了損失,與保險公司合作態度更加積極主動。
對此,方正中期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王駿王駿認為:「農產品價格保險在我國如果能推廣開來,將為廣大農民、合作社和相關農業企業打造一個嶄新的融資方式。農產品價格保險保障了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的穩定收入,其可以將價格保險保單在銀行進行質押貸款,此前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貸款難的情況將得到有效改善。」
但他提出,在農產品價格保險的試點和推廣過程中需要各地政府部門能參與進來,撥付一定費用以保險費補貼的形式補貼給合作社、農業企業和農民,支持期貨交易所、農業保險公司、期貨公司三方共同將這一具有中國特色和金融創新的政策試點做下去。
新型經營主體受關注
項俊波認為,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涌現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天然對金融保險有迫切需求。然而,現階段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農業保險不能滿足廣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益增長的風險需求。
據統計,我國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超過250萬家,是農業規模經營的主力軍。相比一般小農戶,新型經營主體已經不再是生計型或兼業型農戶的簡單再生產,而是走商品化經營、追求規模效益的擴大再生產,經營規模大、承擔風險高、現代要素多。韓長賦認為,「他們更需要金融,更需要保險。」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生臣透露,去年該公司在河北、吉林、廣東等15個省份開展了共計52個涉農「政銀保」項目,並設立了50億元額度的資管產品和投資基金,為參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小微企業提供融資資金。
庹國柱坦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呈現出了新特點、新風險和新需求。「通過農業保險產品創新,超越傳統產品"低保費、低保額"的局限,適應新型經營主體對風險分散水平和保障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滿足其規避大規模和高投入生產方式下面臨較高風險的需要,有利於促進現代農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庹國柱認為,應當將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創新產品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疇。目前中央財政主要對大宗作物保成本的傳統「低保費、低保額」農業保險提供保費補貼,這樣,對於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創新產品,其保險金額和保險費率超過現有傳統產品部分的保費將得不到中央財政的補貼。
目前,財政對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實行統一補貼政策,補貼比例與投保人的種植規模以及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都沒有關系。「這種補貼政策在某種程度上與國家對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發展政策導向是不配套的。」庹國柱認為,目前的保費補貼政策並沒有體現促進現代農業和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政策導向。規模化經營的新型經營主體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商品化率高,對國家的糧食安全貢獻大,國家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理應向其傾斜。中央財政有必要適時將面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高保障創新產品,比如收入保險產品或者覆蓋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的完全成本保險產品等納入補貼范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