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期權風險對沖
⑴ 如何利用期貨期權來對沖風險
因為做空看漲期權實際是看跌股指期貨,因為股指漲了的話期權賣方實際可能面臨虧損,所以買入股指期貨可以對沖風險!
⑵ 如何對沖期權的Gamma風險
海通期貨期權投資者教育專欄
為什麼要對沖Gamma風險?
從上一期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Gamma是指交易組合中Delta變化與標的資產價格變化的比率。因此,Gamma的取值關繫到整個投資組合的損益狀況。當Gamma的絕對值較大時,表明Delta的變化隨標的資產價格變化會非常快,投資者需要頻繁調整Delta值才能避免Delta非中性風險。當Gamma的取值為負值時,如果標的資產價格往有利方向變動,期權頭寸卻會降低其增值速度;如果標的資產的價格往不利方向變動,期權頭寸卻會加快減值速度。此外,當Gamma為正值時,狀況與上面結論相反,但是時間損耗Theta值卻為負值,這意味著時間又成為了投資收益的敵人。
因此,Gamma取任何數值對於投資者構建投資組合來說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有Gamma中性即為0時,才能真正的規避Gamma風險,降低交易組合風險。期權的這種Gamma風險,在期權平值或者臨近到期時最大。上圖展示了看漲期權的Gamma與標的資產價格的關系。
如何對沖Gamma風險?
由於標的資產的Delta始終為1,那麼反映Delta變化率的Gamma就始終為0。要想對沖交易組合的Gamma,便不能從標的資產入手,只能藉助於那些價格與標的資產價格呈非線性關系的產品,例如期權。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皆可從交易軟體中直接獲取期權合約的Gamma信息,無需自己計算。但作為一個需要進行對沖Gamma風險的投資者,了解Gamma值的計算過程是有必要的。對於一個無分紅派息的股票看漲或看跌期權,其Gamma值可以由下列公式得出:
公式中,d1由BS模型得出,而N(x)為標准正態分布的密度函數。S0為標的資產價格,σ為標的資產價格的波動率,T為期權的期限。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期權的買方,Gamma的值大於0,而作為期權的賣方,Gamma的值小於0。
當我們持有一個Delta中性交易組合的Gamma為Γ(Γ≠0)。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期權合約來進行Gamma對沖。假設此合約的Gamma為Γt,加入wt數量的期權到此組合中,這樣獲得的新交易組合的Gamma為Wt Γt+Γ,要想使得新Gamma值保持中性,投資者需要交易的頭寸為Wt =-Γ/Γt。
下面舉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如何利用期權進行Gamma風險的對沖。假設投資者持有一組Delta中性的組合,但是此時Gamma值為-300。投資者決定利用X期權合約進行Gamma風險的對沖。假設X期權合約的Delta值為0.5,Gamma值為1.5,要使Gamma值保持中性,則需要在此交易組合中加入-(-300/1.5)=200份期權。但是,由於Delta值由0上升到了200×0.5=100,為了繼續保證交易組合Delta的中性,投資者必須再賣出100份標的資產。
通過此例,我們可以發現在原本Delta中性的組合中,加入新期權會導致組合Delta的變化。投資者在利用期權進行Gamma對沖之後,必須重新調整標的資產的數量來繼續維持Delta中性。因此對沖Gamma風險基本上分為兩步,第一,通過買入/賣出一定數量的期權去對沖掉現有頭寸的Gamma;第二,通過買入/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去對沖掉新增的Delta。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來源:「期貨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期貨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期貨日報",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⑶ 期權對沖是什麼
對沖期權是指將兩次期權交易或期權與期貨交易結合起來應用 。對沖期權一般可分為期權與期權的對沖和期權與期貨的對沖交易。
期權與期權的對沖交易案例分析
期權與期權的對沖交易是指投資者在購買某種綜合股票指數的看漲期權的同時,購進一份該綜合股票指數的看跌辨權合約,以乙種期權的盈利來補償另一種期權的損失。
例如,某投資者於1993年1月份購買了6月份到期、協定價格為150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的看漲期權,兩個月後.該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價格上漲到165,這時,該投資者凈收入為(165一150)×500二7500美元,保險費點數為10.5,則保險費為10.5×500=5250美元。由於該期權到6月份才到期,如果股市繼續看好,其盈利還會增加。但是,股市變幻無常,也有可能上漲反跌。這樣.對該投資來說,則會前功盡棄。因此,該投資者在3月份購進一份6月份到期的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看跌期權。假設3月份時的6月份到期的看跌期權的保險費點數為15.5點,則保險費為15.5×X500=7750美元。到6月份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一是該指數繼續上升,比如上升到180點,則該投資者通過行使其看漲期權,盈利為:(180-150)×500=15000美元。減去看漲期權的保險費5250美元。凈利潤為9750美元。由:廠該投資者3月份還購買了一份看跌期權,當股市繼續上漲時,就可讓其到期作廢,但購買這張看跌期權的成本要從贏利中扣除,即9750-7750=2000美元,投資者實際贏利為2000美元。第二種情況是股市從3月份開始逆轉下滑,則該投資者在看漲期權上的損失可以通過行使看跌期權加以彌補。
⑷ 請通過舉例講解一下對沖,期權和期貨的意思
期貨,字面意思就是關於未來貨物買賣的有關約定。
舉例:
現在是夏天。期貨就是你和農民伯伯約定,在秋天要以3塊錢1斤的價錢收購他的100斤大米!到時候你一定要買,他一定要賣,不管市場價多少。
期權,他的字面意識就是未來的權利。期權有兩種,一種是看漲期權(Call options),一種是看跌期權。
比如:
某人和金融機構約定:某人交給金融機構一定的期權費用,然後他擁有了在3個月後以100美金買下一桶原油的權利。
假設現在石油原價80美金一桶,如果3個月後漲到了200美金,我就拿著期權來找金融機構,用100美金買了一桶,再用200美金的市場價把它賣掉,可以賺100美金。
如果原油跌倒100美金以下,他繼續行使該權利就會虧損,那他可以不買,損失的就是前期繳納的期權費用。
當然你可以合計一下到底行權虧的多還是放棄行權虧的多,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就是只要看漲了才能掙錢,所以叫看漲期權。
(4)期貨期權風險對沖擴展閱讀:
期貨與期權的區別:
1、履約保證不同
期貨合約的買賣雙方都要交納一定數額的履約保證金;而在期權交易中,買方不需交納履約保證金,只要求賣方交納履約保證金,以表明他具有相應的履行期權合約的財力。
2、標的物不同
期貨交易的標的物是商品或期貨合約,而期權交易的標的物則是一種商品或期貨合約選擇權的買賣權利。
3、投資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期權是單向合約,期權的買方在支付保險金後即取得履行或不履行買賣期權合約的權利,而不必承擔義務;
期貨合同則是雙向合約,交易雙方都要承擔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義務。如果不願實際交割,則必須在有效期內對沖。
⑸ 期貨交易對沖風險的策略
保護性看漲期權策略是指在賣出標的期貨合約的情況下,擔心標的價格上漲而買入看漲期權進行保護。尤其是當交易者持有標的期貨合約的空頭時,擔心標的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所以此時交易者的心態是,既希望依然能夠獲得標的價格下跌的收益,同時能夠盡量規避標的資產上漲的風險。這時候採取保護性看漲期權策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本質上買入的看漲期權是為持有的標的空頭合約提供了保險功能。當標的資產價格大幅上漲時,持有的期貨空頭合約會遭受損失,而持有的看漲期權會完全對沖掉期貨的虧損。當標的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時,持有的期貨空頭合約會大幅獲利,而持有的看漲期權到期放棄,整個策略組合的凈收益等於期貨合約的盈利減去買入看漲期權所支付的權利金。然後,再簡單計算一下這個策略組合的各部分盈虧情況:
期貨盈虧=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期貨合約最新價格
期權行權盈虧=期貨合約最新價格-執行價格
凈收益=期貨盈虧+期權行權盈虧-權利金的支出=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顯然當期權行權時,凈收益為最大虧損L。L=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0,BK那裡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BK的長度等於0到L之間的距離,所以BK=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此時,我們計算這個策略的盈虧平衡點就比較容易了,B=K-BK=K-(執行價格+權利金的支出-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盈虧平衡點=賣出期貨合約的價格-權利金的支出
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平值或者虛值的看漲期權來進行保險,如果預期上漲幅度較大,可以選擇深度虛值的看漲期權,這樣可以降低權利金的支出;如果希望能夠對期貨空頭合約能夠進行最大程度的風險保護,可以選擇平值看漲期權。資金佔用主要是賣出期貨合約的保證金與買入看漲期權的權利金,資金佔用可能多一些。
⑹ 如何利用期貨,遠期,期權等來對沖市場風險,說一種即可!謝謝
你感覺你手裡的東西以後要掉價,那就在期貨市場上買這種東西的空單,結果過了一陣真的掉價了,好了,你手裡的東西便宜了,但是在期貨市場里你的空單就掙錢了,相互抵消以後你就對沖了市場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