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加期貨組合避險
1. 我有一個關於期權賣期保值的問題需要請教下相關的高手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其實賣出期貨已經與現貨做了對沖 期現對沖後 期權就是為了減少期貨頭存上的損失.
按你的方案 上漲時 期貨頭寸損失的同時虧掉權利金 下跌時期權是賺錢的 組合可能是贏利的. 這樣的話 你的組合就成了個投機的組合 失去套保的本意 套保本質是無論價格向那個方向運動.理想的情況下我的組合頭寸沒有任何風險
你可以對照1-3的情況 多理解一下
我個人的理解希望能幫助你加深理解
2. 企業如何在期權和期貨市場中做風險抵補
套期保值的基本概述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
例如,一個農民為了減少收獲時農作物價格降低的風險,在收獲之前就以固定價格出售未來收獲的農作物。一位讀者一次訂閱三年的雜志而不是兩年,他就是在套期保值以轉移雜志的價格可能上升所給他帶來的風險。當然,如果該雜志價格下降,這位讀者也放棄了潛在的收益,因為他已繳納的訂刊費用高於他如果是在每年訂閱雜志情況下的費用。
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
套期保值的理論基礎:現貨和期貨市場的走勢趨同(在正常市場條件下),由於這兩個市場受同一供求關系的影響,所以二者價格同漲同跌;但是由於在這兩個市場上操作相反,所以盈虧相反,期貨市場的盈利可以彌補現貨市場的虧損。
套期保值的交易原則如下:
1.交易方向相反原則;
2.商品種類相同原則;
3.商品數量相等原則;
4.相同或相近原則。
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交易實際上是一種以規避現貨交易風險為目的的風險投資行為,是結合現貨交易的操作。
套期保值有什麼作用?
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正確與否的關鍵,在於能否正確地把握市場供求狀態,特別是能否正確掌握市場下一步的變動趨勢。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增進企業經濟效益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歸納起來,套期保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①鎖定生產成本,實現預期利潤。
②利用期貨價格信號,組織安排現貨生產。
③期貨市場拓展現貨銷售和采購渠道。
④期貨市場促使企業關注產品質量問題。
[編輯本段]套期保值的業務流程
大豆套期保值案例
賣出套保實例:(該例只用於說明套期保值原理,具體操作中,應當考慮交易手續費、持倉費、交割費用等。)
7月份,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某農場對該價格比較滿意,但是大豆9月份才能出售,因此該單位擔心到時現貨價格可能下跌,從而減少收益。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該農場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期貨交易。交易情況如下表所示: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7月份 大豆價格2010元/噸 賣出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50元/噸
9月份 賣出100噸大豆:價格為1980元/噸 買入10手9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20元/噸
套利結果 虧損30元/噸 盈利3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100*30-100*30=0元
註:1手=10噸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賣出套期保值實際上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賣出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賣出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買進原先持有的部位。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賣後買,所以該例是一個賣出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農場不利的變動,價格下跌了30元/噸,因而少收入了3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3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
買入套保實例:
9月份,某油廠預計11月份需要100噸大豆作為原料。當時大豆的現貨價格為每噸2010元,該油廠對該價格比較滿意。據預測11月份大豆價格可能上漲,因此該油廠為了避免將來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風險,決定在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大豆套期保值交易。交易情況如下表:
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
9月份 大豆價格2010元/噸 買入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090元/噸
11月份 買入100噸大豆:價格為2050元/噸 賣出10手11月份大豆合約:價格為2130元/噸
套利結果 虧損40元/噸 盈利40元/噸
最終結果 凈獲利40*100-40*100=0
從該例可以得出:第一,完整的買入套期保值同樣涉及兩筆期貨交易。第一筆為買入期貨合約,第二筆為在現貨市場買入現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對沖原先持有的頭寸。第二,因為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順序是先買後賣,所以該例是一個買入套期保值。第三,通過這一套期保值交易,雖然現貨市場價格出現了對該油廠不利的變動,價格上漲了40元/噸,因而原材料成本提高了4000元;但是在期貨市場上的交易盈利了4000元,從而消除了價格不利變動的影響。如果該油廠不做套期保值交易,現貨市場價格下跌他可以得到更便宜的原料,但是一旦現貨市場價格上升,他就必須承擔由此造成的損失。相反,他在期貨市場上做了買入套期保值,雖然失去了獲取現貨市場價格有利變動的盈利,可同時也避免了現貨市場價格不利變動的損失。因此可以說,買入套期保值規避了現貨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
[編輯本段]套期保值的方法
1、生產者的賣期保值
不論是向市場提供農副產品的農民,還是向市場提供銅、錫、鉛、石油等基礎原材料的企業,作為社會商品的供應者,為了保證其已經生產出來准備提供給市場或尚在生產過程中將來要向市場出售商品的合理的經濟利潤,以防止正式出售時價格的可能下跌而遭受損失,可採用賣期保值的交易方式來減小價格風險,即在期貨市場以賣主的身份售出數量相等的期貨作為保值手段。
2、經營者賣期保值
對於經營者來說,他所面臨的市場風險是商品收購後尚未轉售出去時,商品價格下跌,這將會使他的經營利潤減少甚至發生虧損。為迴避此類市場風險,經營者可採用賣期保值方式來進行價格保險。
3、加工者的綜合套期保值
對於加工者來說,市場風險來自買和賣兩個方面。他既擔心原材料價格上漲,又擔心成品價格下跌,更怕原材料上升、成品價格下跌局面的出現。只要該加工者所需的材料及加工後的成品都可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那麼他就可以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綜合套期保值,即對購進的原材料進行買期保值,對其產品進行賣期保值,就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鎖牢其加工利潤,從而專門進行加工生產。
[編輯本段]套期保值策略
為了更好實現套期保值目的,企業在進行套期保值交易時,必須注意以下程序和策略。
(1)堅持"均等相對"的原則。"均等",就是進行期貨交易的商品必須和現貨市場上將要交易的商品在種類上相同或相關數量上相一致。"相對",就是在兩個市場上採取相反的買賣行為,如在現貨市場上買,在期貨市場則要賣,或相反。
(2)應選擇有一定風險的現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場價格較為穩定,那就不需進行套期保值,進行保值交易需支付一定費用。
(3)比較凈冒險額與保值費用,最終確定是否要進行套期保值。
(4)根據價格短期走勢預測,計算出基差(即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之間的差額)預期變動額,並據此作出進入和離開期貨市場的時機規劃,並予以執行。
基差與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可以大體抵消現貨市場中價格波動的風險,但不能使風險完全消失,主要原因是存在"基差"這個因素。要深刻理解並運用套期保值,避免價格風險,就必須掌握基差及其基本原理。
基差的含義
基差(basis)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的現貨價格與該商品近期合約的期貨價格之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
基差與買入及賣出套期保值中的關系
例如,2003 年 5 月 30 日大連的大豆現貨價格2700 元/噸,當日,2003 年 7 月黃大豆 1 號期貨合約價格是 2620 元/噸,則基差是 80 元/噸。基差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這主要取決於現貨價格是高於還是低於期貨價格。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則基差為正數,又稱為遠期貼水或現貨升水;現貨價格低於期貨價格,則基差為負數,又稱為遠期升水或現貨貼水。
基差包含著兩個成份,即分隔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時"與"空"兩個因素。因此,基差包含著兩個市場之間的運輸成本和持有成本。前者反映著現貨與期貨市場間的空間因素,這也正是在同一時間里,兩個不同地點的基差不同的基本原因;後者反映著兩個市場間的時間因素,即兩個不同交割月份的持有成本,它又包括儲藏費、利息、保險費和損耗費等,其中利率變動對持有成本的影響很大。
基差變化與套期保值
在商品實際價格運動過程中,基差總是在不斷變動,而基差的變動形態對一個套期保值者而言至關重要。由於期貨合約到期時,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會趨於一致,而且基差呈現季節性變動,使套期保值者能夠應用期貨市場降低價格波動的風險。基差變是化判斷能否完全實現套期保值的依據。套期保值者利用基差的有利變動,不僅可以取得較好的保值效果,而且還可以通過套期保值交易獲得額外的盈餘。一旦基差出現不利變動,套期保值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蒙受一部分損失。
對於買入套期保值者來講,他願意看到的是基差縮小。
I、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均上升,但現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大於期貨價格的下降幅度,基差擴大,從而使得加工商在現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買入現貨蒙受的損失大於在期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賣出期貨合約的獲利。
如果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價格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加工商在現貨市場獲利,在期貨市場損失。但是只要基差擴大,現貨市場的盈利不僅不能彌補期貨市場的損失,而且會出現凈虧損。
II、 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均上升,但現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小於期貨價格的上升幅度,基差縮小,從而使得加工商在現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買入現貨蒙受的損失小於在期貨市場上因價格上升賣出期貨合約的獲利。
如果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價格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加工商在現貨市場獲利,在期貨市場損失。但是只要基差縮小,現貨市場的盈利不僅能彌補期貨市場的全部損失,而且會有凈盈利。
對於賣出套期保值者來講,他願意看到的是基差擴大。
I、 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均下降,但現貨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期貨價格的下降幅度,基差縮小,從而使得經銷商在現貨市場上因價格下跌賣出現貨蒙受的損失大於在期貨市場上因價格下跌買入期貨合約的獲利。
如果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價格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經銷商在現貨市場獲利,在期貨市場損失。但是只要基差縮小,現貨市場的盈利只能彌補期貨市場的部分損失,結果仍是凈損失。
II、 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均下降,但現貨價格的下降幅度小於期貨價格的下降幅度,基差擴大,從而使得經銷商在現貨市場上因價格下跌賣出現貨蒙受的損失小於在期貨市場上因價格下跌買入期貨合約的獲利。
如果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不降反升,經銷商在現貨市場獲利,在期貨市場損失。但是只要基差擴大,現貨市場的盈利不僅能彌補期貨市場的全部損失,而且仍有凈盈利。
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變動趨勢是一致的,但兩種價格變動的時間和幅度是不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說,在某一時間,基差是不確定的,所以,套期保值者必須密切關注基差的變化。因此,套期保值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基差的不利變化也會給保值者帶來風險。雖然,套期保值沒有提供完全的保險,但是,它的確迴避了與商業相聯系的價格風險。套期保值基本上是風險的交換,即以價格波動風險交換基差波動風險。
期貨套期保值和平倉交易哪個更劃算?
按照對套期保值的通俗理解,套期保值最終是在期貨市場平倉,用期貨上盈虧對沖現貨上的虧盈。但是,現實中有些套保商會選擇最終在期貨進行交割,這看似利用期貨市場進行現貨貿易,違背了期貨市場設立的初衷,那麼什麼情況下套保商會選擇交割而不是平倉呢?
套期保值就兩種模式:買期保值和賣期保值,買期保值為的是鎖定采購成本,賣期保值為的是鎖定銷售利潤。那麼我們就從低成本和高利潤上來看平倉和交割哪個更劃算。
設腳注0表示套保開始時,腳注1表示套保結束時,則有期現貨兩個時點四個價格: 、 、 、 ,其中 ≈ ,這是考慮到套保結束時,期貨合約接近交割期,基差趨近於零
買期套保
如果期貨平倉,那麼最後套保商會在現貨市場以 價格采購商品,但考慮期貨盈利,其實際采購價=
如果期貨交割,那麼最後套保商將去交割倉庫接收現貨,考慮到期貨盈利和交割成本C,其實際采購價=
這樣看來,如果交割成本C大於套保結束時的基差 - ,買期套保不宜進行交割。這種情況是較常見的,因為此時基差理論上等於-C,也就是期現價差等於交割成本。當然,如果現貨市場貨源緊俏出現「買難」現象,那麼套保商就會願意支付交割成本C來滿足對現貨的實際需要。
賣期套保
這里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假設套保商以 價格采購的現貨
如果期貨平倉,那麼最後套保商會在現貨市場以 價格賣出商品,但考慮期貨盈利,其實際銷售利潤=
如果期貨交割,那麼最後套保商將組織貨源去注冊倉單,考慮到期貨盈利和交割成本C,其實際銷售利潤=
這樣看來,如果交割成本C大於套保結束時的期現價差 - ,賣期套保不宜進行交割,反之則意味著期現價差過大,存在期現套利空間,應當進行交割。
總結:從上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發現,買期保值交割是不劃算的;對於賣期保值而言,如果交割月出現期現套利的機會,可以進行交割,只不過這種機會比較少見。當然實際上,不少買方交割為的是取得優質現貨,不少賣方交割則是做期現套利,圖的是貨款回收快,這些都是現貨經營的需要。
股指期貨[2]套期保值策略
一、賣出股指期貨
如果投資者擁有股票,並預測股市會下跌,即可利用賣出股指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減少損失。
例:
某投資機構擁有股票投資組合,價值為120萬元,此時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價格為10000點,為了避免股市下跌帶來損失,該機構賣出一張3個月期的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合約進行套期保值。一段時期後,股市下跌,該投資機構擁有的股票投資組合價值下降到108萬元,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價格為9000點,投資機構買入一張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合約進行平倉。這樣:
股票市場上損失:12萬元
期貨市場上盈利:10萬元=(10000-9000)點×100元/點(假設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合約乘數為100元,下同)
該投資機構的最終實際損失:2萬元
由該例可見,股指期貨合約減少了投資機構單純投資股票組合的損失。
二、買入股指期貨
如果投資者計劃在一段時期之後買入股票,但又預測股市會在近期上漲,即可以通過買入股指期貨合約鎖定股票未來的買入成本。
例:
某基金管理公司預計在2個月之後其一機構客戶將對該基金進行一次申購。如果目前以該資金買入一股票投資組合,該組合的價值為95萬元,此時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價格為10000點。該基金此時買入一張2個月期的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合約來鎖定成本。一段時期後,股市上漲,基金計劃買入的股票投資組合價值上升到106萬元,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價格為11500點,投資者賣出深證成份指數期貨合約進行平倉。因此:
股票市場上損失:11萬元(買入成本比2個月之前高)
期貨市場上盈利為15萬元=(11500-10000)點×100元/點
投資者最終盈利:4萬元
由例可見,股指期貨鎖定了投資者一段時期後買入股票的成本。
套期保值與投機的區別
1、交易目的不同
套期保值是為了規避或轉移現貨價格漲跌帶來風險的一種方式,目的是為了鎖定利潤和控制風險;而投機者則是為了賺取風險利潤。
2、承受風險不同
套期保值者只承擔基差變動帶來的風險,相對風險較小;而投機者需要承擔價格變動帶來的風險,相對風險較大。
3、操作方法不同
套保者的頭寸需要根據現貨頭寸來制定,套保頭寸與現貨頭寸操作方向相反,種類和數量相同或相似;而投機者則根據自己資金量、資金佔用率、心裡承受能力和對趨勢的判斷來進行交易。
3. 舉例闡述期貨+期權投資組合在管理價格風險中的作用。
期貨期權可以在交易所風險管理體系中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拆分與對沖期貨風險、2期貨風險預警、3期貨風險衡量等三個方面。
1、以紐約商品交易所期銅期貨的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交易為例,僅一天的28個不同執行價格的看漲期權合約與看跌期權合約就將期貨風險拆分為58段風險區域。將不同的期貨期權合約以及基礎期貨合約進行組合,還可以得到數百種的風險收益方案。這樣一來,絕大多數市場投機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與需求選擇一小段風險區域,而不再被迫面對整體的價格風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貨市場的風險。
2、
國際市場經驗表明,當期貨期權市場整體上預期期貨價格有較大波動時,看漲期權價格與看跌期權價格往往迅速上漲,因此可以從看漲平值期權(虛實度為50%左右)與看跌平值期權(虛實度為-50%左右)的隱含波動率水平來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期貨價格變化的幅度。當期貨期權市場整體上預期期貨未來價格上揚(下跌)時,看漲期權價格與看跌期權價格往往都會上漲(下跌),從而導致期權價格隱含波動率會遠高於(低於)歷史期貨波動率,當期貨期權市場整體上預期期貨未來價格上揚(下跌)時,看漲期權的隱含波動率也往往會高於(低於)看跌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由於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交易大多集中靠近平值的需值價位上,也就是集中在Delta值為±25%的期權合約上,因此我們更多地關注Delta值為25%的看漲期權的隱含波動率與Delta值為-25%的看跌期權的隱含波動率的關系。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交易量之比接近於1。但是當期貨期權市場整體上預期期貨未來價格上揚時,投資者更傾向於購買看漲期權,從而導致看漲期權的交易量遠大於看跌期權的交易量;同理,但是當期貨期權市場整體上預期期貨未來價格下跌時,投資者更傾向於購買看跌期權,從而導致看跌期權的交易量遠大於看漲期權的交易量。
3
在目前衍生品市場中,最成熟的衡量投資組合風險值的系統是SPAN(Standard Portfolio Analysis of
Risk),其核心理念就是VaR。目前世界上已經有近50家交易所、結算所與金融機構採用了SPAN。上海期貨交易所為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水平,於2004年3月17日在美國博卡拉(Boca
Raton)舉行的期貨業協會年會上也正式簽署協議引進了SPAN。基於隱含波動率的諸多優點,SPAN一般選取隱含波動率作為其核心參數。
由此可見,是否具有期貨期權交易對於期貨VaR風險管理體系的性能而言是及其重要的。
此外,隱含波動率對於實行漲跌停板限制制度的交易所確定具體的風險管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交易所期貨交易採用價格漲跌停板制度,當發生單邊市場時價格漲跌停板延緩了風險暴露,即給市場投資者交易理念回復理性提供了時間與空間,也為化解期貨市場風險贏得了時間與空間。但由於最終的市場均衡價格仍然無從獲得,這令我們無法評估未來當市場價格最終達到均衡時的市場風險。特別是當出現單邊連續漲跌停板後,我們難以作出是否強行平倉的後續決策。即使不採用強行平倉方案而是採用變動漲跌停板方案,也難以確定最優的漲跌停板幅度與保證金水平。如果我們有期貨期權交易,則可以參考期貨期權價格來判斷整體市場對未來期貨價格波動的估計,並在此基礎上制定相關的風險管理措施。
4. 如何利用期貨期權來對沖風險
因為做空看漲期權實際是看跌股指期貨,因為股指漲了的話期權賣方實際可能面臨虧損,所以買入股指期貨可以對沖風險!
5. 如何利用期權為期貨投資避險
期權是十分有效的對沖風險的工具,一般來說用期權為期貨投資避險稱為「備兌」。
備兌分為備兌看漲和備兌看跌。
備兌看漲策略。該策略指的是持有標的資產,並且賣出相應的看漲(認購)期權的交易策略,通常賣出的是虛值看漲期權。
備兌看跌策略。該策略指的是賣出標的資產,並且賣出相應的看跌(認沽)期權的交易策略,通常賣出的是平值或虛值看跌期權。
雖然備兌側策略能有效的對沖風險,但這是基於一定的市場行情判斷和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畢竟持有期權空頭的風險還是很大的,因此想要做好該策略仍然需要考慮很多因素。
一般來說要考慮行情走勢,最好是標的資產近期已有一波明顯走勢,預期短期內會盤整或者有小幅漲跌。此外,賣出的期權的具體合約選擇也有講究,最好是近月或下月合約,這樣更有利於賺取期權的時間價值。
因此策略雖好,仍需要多加研究,如有相應的需求,可以私信我!
6. 期貨與期權一起做有沒有沖突
沒有的,期權和期貨可以對沖
7. 期貨期權的組合條件
1.價格。期權合約中確定的交易價格是雙方約定的,一律被稱之為協定價格,或敲定價格,在合約有效期內這是固定不變的,它不一定就是股票的市價,可以高於或低於市價,當然也可能恰好相等。
2.期限。期權合約是有期限的,過期作廢,一般合約有效期不超過1年,以3個月較為普遍。
3.數量。每個期權合約代表一百個期權基數,期權合約自身價格一般是以期權單個基數為標價,每個基數代表一股股票,一個合約可交易一百股股票,該一百個期權基數是不能分拆開交易的。
4.期權費。期權費是期權合約的價格,它不等於股票的市價或合約到期後的股價,它僅表示權利的價值,是隨股市行情波動而相應調整的。買入方支付期權費,既可購買看漲期權,也可購入看跌期權,同理,賣出方收取期權費,既可出信看漲期權,也可出售看跌期權。
5.交易目的。根據套期保值及投機等目的,人們可交易單個合約,也可結合品種多項合約捆綁式交易。
6.結算。期權交易是通過經紀人在市場上競爭價實現的,這經紀人就是期權清算公司,它是每筆期權交易的中間人,是所有買方的賣方和所有賣方的買方。期權清算公司採用電腦清算每一筆合約,並為其提供擔保,如某個期權賣方不履行義務,公司則必須代為履約。因此,期權買主不用擔心賣方違約。
8. 如何對沖期權的Gamma風險
海通期貨期權投資者教育專欄
為什麼要對沖Gamma風險?
從上一期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Gamma是指交易組合中Delta變化與標的資產價格變化的比率。因此,Gamma的取值關繫到整個投資組合的損益狀況。當Gamma的絕對值較大時,表明Delta的變化隨標的資產價格變化會非常快,投資者需要頻繁調整Delta值才能避免Delta非中性風險。當Gamma的取值為負值時,如果標的資產價格往有利方向變動,期權頭寸卻會降低其增值速度;如果標的資產的價格往不利方向變動,期權頭寸卻會加快減值速度。此外,當Gamma為正值時,狀況與上面結論相反,但是時間損耗Theta值卻為負值,這意味著時間又成為了投資收益的敵人。
因此,Gamma取任何數值對於投資者構建投資組合來說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只有Gamma中性即為0時,才能真正的規避Gamma風險,降低交易組合風險。期權的這種Gamma風險,在期權平值或者臨近到期時最大。上圖展示了看漲期權的Gamma與標的資產價格的關系。
如何對沖Gamma風險?
由於標的資產的Delta始終為1,那麼反映Delta變化率的Gamma就始終為0。要想對沖交易組合的Gamma,便不能從標的資產入手,只能藉助於那些價格與標的資產價格呈非線性關系的產品,例如期權。一般情況下,投資者皆可從交易軟體中直接獲取期權合約的Gamma信息,無需自己計算。但作為一個需要進行對沖Gamma風險的投資者,了解Gamma值的計算過程是有必要的。對於一個無分紅派息的股票看漲或看跌期權,其Gamma值可以由下列公式得出:
公式中,d1由BS模型得出,而N(x)為標准正態分布的密度函數。S0為標的資產價格,σ為標的資產價格的波動率,T為期權的期限。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期權的買方,Gamma的值大於0,而作為期權的賣方,Gamma的值小於0。
當我們持有一個Delta中性交易組合的Gamma為Γ(Γ≠0)。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期權合約來進行Gamma對沖。假設此合約的Gamma為Γt,加入wt數量的期權到此組合中,這樣獲得的新交易組合的Gamma為Wt Γt+Γ,要想使得新Gamma值保持中性,投資者需要交易的頭寸為Wt =-Γ/Γt。
下面舉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如何利用期權進行Gamma風險的對沖。假設投資者持有一組Delta中性的組合,但是此時Gamma值為-300。投資者決定利用X期權合約進行Gamma風險的對沖。假設X期權合約的Delta值為0.5,Gamma值為1.5,要使Gamma值保持中性,則需要在此交易組合中加入-(-300/1.5)=200份期權。但是,由於Delta值由0上升到了200×0.5=100,為了繼續保證交易組合Delta的中性,投資者必須再賣出100份標的資產。
通過此例,我們可以發現在原本Delta中性的組合中,加入新期權會導致組合Delta的變化。投資者在利用期權進行Gamma對沖之後,必須重新調整標的資產的數量來繼續維持Delta中性。因此對沖Gamma風險基本上分為兩步,第一,通過買入/賣出一定數量的期權去對沖掉現有頭寸的Gamma;第二,通過買入/賣出一定數量的標的資產去對沖掉新增的Delta。
版權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凡來源:「期貨日報」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期貨日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期貨日報",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9. 期權與期貨
期貨:150年以前,每到收獲的季節農產品的價格就會很低,買不出去,甚至爛在大街上。但是收獲季節過了之後,農產品的價格就會暴漲。所以,農民們就在播種季節就和買家訂好一個合同,會在將來的某一天交易農產品。這樣既保證了農民可以買出農產品, 又保證了買方收購的價格。後來就演變成現在的期貨。
簡單點說就是,買方賣方達成協議在將來的某一天買賣某物品。
期權:是期貨的衍生品。期貨是將來買賣貨物, 而期權是購買貨物的購買權。
例如:A有100斤大米,現在市場價是200塊。B花了200塊的百分之5 就是10塊錢買4月後的期權。也就是4個月後,B有權利選擇買這100斤大米或者不買。
當然如果4個月後大米值300塊,B會選擇執行購買權利。然後他可以轉手300塊賣了。但是如果4個月後大米只值100塊,B當然不會花200塊買這個大米。當然放棄權利的同時,也放棄了當時10塊錢的保證金。
區別:大體上從概念上也會了解。期貨買賣合同,期權買賣購買權利。
一個是風險,期貨的風險比較大,投資者的收入或者損失會隨著價格變動而變動。因為期貨有每天結算制度;但是期權風險就只在保證金上,保證金的多少是根據貨物的價格而定的。同樣的風險大,當然收入也大。
在一個就是,到了交割日期貨的買方和賣方都必須履行合同的義務。但是期權中,買方可以選擇履行或者不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