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期貨合約數公式推導過程
㈠ 期貨計算題,急!!!!!要公式及過程
100萬*0.9=90萬 3400*300*100=1020萬
1020/90=11.3張
㈡ 我想問問股指期貨合約張數到底怎麼算,公式=現貨總價值/一張期貨合約價值*貝塔系數,
現貨總價值*貝塔系/一張合約價值
是這個公式
舉例:滬深300是300隻股票,每隻股票的走勢和指數是不同的,需要有一個系數做調整
㈢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中期貨合約數量確定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我覺得貝塔系數應該在分母上
貝塔系數反映了個股對市場(或大盤)變化的敏感性.
貝塔系數=2的組合對市場的敏感度,是貝塔系數=1的組合對市場敏感度的兩倍。
那麼當你手頭有一個貝塔系數=2的組合時,你想用貝塔系數=1的這個組合對你手頭的組合套期保值,為了把風險完全對沖掉,當然是要用2倍的合約數量,不是0.5倍。否則市場變動為1時,0.5份貝塔系數=1的合約只是變動0.5.但是你手頭的組合卻變了2.這是不能很好的分散風險的。
㈣ 請問組合公式是怎麼推導的 求步驟
C(m,n)=A(m,n)/A(n,n)=m!/[(n-m)!n!]
㈤ 股指期貨計算題,急!!!!!要公式及過程
12月份股指期貨理論價格=S(t)*[1+(r-d)*(T-t)/365]
此題中,S(t)=1953.12, r=4.8%, d=2.75%, 而時間段為11月19到12月19,正好為一個月,所以(T-t)/365可以直接用1/12替代
∴ 12月份股指期貨理論價格=1953.12*[1+(4.8%-2.75%)*1/12]≈1956.4
然後用1956.4分別乘以
一:雙邊手續費0.3%+印花稅0.1%+股票買賣沖擊成本成交金額0.5%
二:模擬指數跟蹤誤差0.2%
三:借貸利差成本0.3%
把這三項分別的乘積相加之後再加流轉稅計算題上雙邊手續費0.2和買入和賣出個人所得稅計算題的沖擊成本0.2,得到約等於27.8,用1956.4加減這個數就是企業所得稅計算題無套利區間范圍。
我專門再用數學公式給您演算一遍,27.8的具體計算公式為:
1956.4*(0.3%+0.1%+0.5%)+1956.4*0.2%+1956.4*0.3%+0.2+0.2
=17.6076+3.9128+5.8692+0.2+0.2
=27.7896
≈27.8
最後區間為(1956.4-27.8至1956.4+27.8)
就是樓主題目中的答案(1928.6, 1984.2)
希望我的解答能幫到您!
㈥ 關於期貨公式
應用和理論永遠都是有差距的,這個在各個行業都成立。
因為市場是人做出來的,影響市場的因素成千上萬,而公式里僅僅那幾個參數而已,怎麼可能描述得了所有的可能性?最起碼一個就是公式永遠搞不定的——人的心理因素,所謂的跟風盤,追漲殺跌造成的大盤變化,公式能算出來嗎?抑或是每個參數的取值你打算怎麼取呢?你怎麼確定無風險利率r的取值?根據通貨膨脹率,還是銀行存款利率?怎麼取R?根據在哪裡?等等,而這一切都將影響你的利潤,你操盤的風險系數。當然模型也不是毫無用處的,使用的時候盡量要從綜合的角度去考慮,模型計算出來的數據則可以變成分析報告中的一部分~
--------------------------------
這兩種公式不矛盾 只是針對性不同
另外說明一下 我學的時候是英文學的 對應國內的中文術語不太准確 但我會盡量解釋 希望不會造成誤解
期貨定價原理是有先決條件的 不同期貨品種定價也都會在基礎公式上推導。
你給的信息太籠統 沒辦法判斷公式具體含義 尤其是第一個 推導公式成百上千 覺得實際中需要什麼了 就可以根據數學模型結合實際推導出來一個 不可能每個都學過 可不可能每個都是通用公式
第一個公式 不懂 要看他給出這個模型的說明 這不是一個通用的基礎公式 model都是有針對性的 你沒給出信息 我也看不懂 看結構有點類似於以天為單位的價格變動計算
第二個是以連續時間位時間段做復利計算 而r的復利間隔是多久呢?連續的……說白了是一個類似於極限值的東西推出來的,就有點類似於 把想要取的時間段無限變小 小到極限就是連續的,這是數學上的概念 過程也是純數學的。
作為基礎公式 計算未來期貨價格 f=s*e^(r-R)(T-t)
比如我這里取t=0(當前)T=0.25年(也就是3個月)那3個月後期貨價格應該是f=s*e^(r-R)*0.25 這里如果T不是以年單位 一定要換算成年 因為連續復利的定義就是以年為單位的
對不起,一定要道歉就是r-R我解釋的不正確。太久沒有看那些理論了,有點記混了,可是那天仔細想了想,呵呵,回憶起來了。真是很對不起!希望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理解和學習。
你這個公式也不是基礎公式,R在這里指的是在合約有限期內預期支付資產價值R%的報酬,基礎公式是F = S e^rT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S,T之後價值在r利率下應該是F,但是如果要支付R的報酬,那就要把支付的減下去才是未來s真正的價格。這個公式主要使用在股指期貨中。其中R指的是股指平均紅利率.because R is known, so we could calculate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 yield R in (T-t):Se^-R(T-t).
Then we calculte the value generated by r, according to the basic formula, the present value is Fe^-r(T-t)
Fe^-r(T-t) is the cash inflow, and Se^-R(T-t)can be considered as cash outflow in the investment. Let inflow = outflow, we may got a equation and derive the final result: F=Se^(r-R)(T-t)
其他類型的期貨各有不同的公式名如果你感興趣,把你的信箱發給我,我會把我的資料發給你,不過都是英文的,但也不難,你能看懂的。
第二個公式也是存在的,不過計算的是期貨合約的value而不是定價,關繫到profit或者loss的計算。裡面參數的設定也有區別。我也不多說了,免的你更亂了。
e的使用 e是一個常數 好像是2.63..(記不清楚了肯定大於2)小數部分無限不循環 一般如果真要求結果 我們都是利用計算器上的e直接帶的 沒有自己輸入過一個保留過位數的具體數值,保留過就是不準確的。期貨定價和杠桿交易放大倍數沒有任何關系,e就是一個常數 不會變化的…… 這是數學基本常識。
期貨的放大倍數 不見得都是10 不同品種保證金要求不同 比如橡膠可能是5-6%等等 金融期貨也各自不同 不能同日而語。而且這和期貨定價沒有任何關系…… 只是杠桿交易的規則而已。具體例子需要嗎?比如說某現貨10塊錢一噸,他對應的3個月期貨價格根據公式計算可能是12塊錢,那如果保證金是10% 你要交易這個合約 就要拿出1.2元錢 這個是杠桿交易的倍數放大問題……
假設這個公式是真理公式 就是很完美很正確的 那麼 如果計算出來三個月的期貨價格是12,如果現在市場上是11,忽略手續費,該怎麼操作?當然是買入,因為三個月後價格一定會漲到12元錢,對應的就是賣空,明白這個道理了嗎?和杠桿交易放大倍數沒有任何關系。
外匯也分實盤和衍生品 有杠桿交易的是衍生品,什麼是實盤,你去銀行兌換美元去美國旅行消費 兌換的美金就是實盤交易……
如果你面對考試 選擇哪個公式呢?看他題里給的r的定義,是連續復利的r(這個連續復利是我自己亂翻譯的 英文是compounded continuously,你可以自己查資料找對應術語),那就一定要用有e的那個模型 因為這個模型是復利計算最終推導出來的公式,放在其他公式上r的取值就錯誤了。第一個公式你看r是怎麼定義的,題里給的一樣 那就帶第一個公式,希望我說的比較明白了
但就好像樓上的講的 這些只是一個model 至於哪個更合理 哪個更好用 要看其他數據信息和分析師自己的選擇了 對於實際市場操作 本人認為用處不大 市場要是這么跟著模型規規矩矩的 沒人不賺錢了 呵呵 所以 他說的對 沒必要較真 就是把結論記住了 如果你要把模型都搞明白 起碼碩士以上水平 如果自己能設計模型 博士拿下來了…… 考一個從業資格證 不需要這些水平 知道基礎結論就行 不用深究。
㈦ 期貨中的計算公式
昨結:指昨天的結算價。(不同於昨天的收盤價)結算價是指某一期貨合約最後一小時成交價格按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如果該合約為新上市合約,則當日結算價計算公式為:合約結算價=該合約掛盤基準價+基準合約當日結算價-基準合約前一交易日結算價.
量比:是指當天成交總手數與近期成交手數平均的比值,具體公式為:現在總手/((5日平均總手/240)*開盤多少分鍾)。量比數值的大小表示近期此時成交量的增減,大於1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已經放大,小於1表示表示此時刻成交總手數萎縮
總手:指截止到現在的時間,此合約總共成交的手數。國內是以雙方各成交1手計算為2手成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尾數都是雙數位
委比:是指用以衡量一段時間內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當委比數值為正值大的時候,表示買方力量較強期價上漲的機率大;當委比數值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較強期價下跌的機率大。
現手:就是剛剛自動成交的合約數目 買量就是買方成交的合約數目,賣量就是空方成交的合約數目
持倉量:是指買賣雙方開立的還未實行反向平倉操作的合約數量總和。持倉量的大小反映了市場交易規模的大小,也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位的分歧大小。例如:假設以兩個人作為交易對手的時候,一人開倉買入1手合約,另一人開倉賣出1手合約,則持倉量顯示為2手。
倉差:是持倉差的簡稱,指目前持倉量與昨日收盤價對應的持倉量的差。為正則是今天的持倉量增加,為負則是持倉量減少。 持倉差就是持倉的增減變化情況。 例如今天11月股指期貨合約的持倉為6萬手,而昨天的時候是5萬手,那今天的持倉差就是1萬手了。另:在成交欄里也有倉差變化,在這里是指現在這一筆成交單引發的持倉量變化與上一筆的即時持倉量的對比,是增倉還是減倉
㈧ 計算買賣期貨合約數的公式
當日盈虧=(賣出成交價-當日結算價)×賣出量+(當日結算價-買入成交價)×買入量+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當日結算價)×(上一交易日賣出持倉量-上一交易日買入持倉量) 期貨是保證金制,保證金一般是期貨合約價值的10%,合約價值就是當日的結算價。
當日交易保證金=當日結算價×當日交易結束後的持倉總量×交易保證金比例 這兩個公式是表示當天交易結束後,期貨公司如何對客戶持倉部分的盈虧結算和保證金收取的(沒有考慮客戶當天開倉又平倉的日內交易的盈虧)。
㈨ 股指期貨如何計算賣出或買入期貨的合約數 要詳細的過程和解答
期現貨價值比等於β,那麼現貨價值是2.25億元,期貨價值是 合約數量*5700*300(因為滬深300指數合約每點300元),那麼就可以得出下面計算:
(225000000*0.8)/(5700*300)=105.26~106張
因為收益率達到25%,怕收益下降,所以要做賣出套期保值的一個操作。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㈩ 求經濟訂貨批量EOQ公式的推導過程(要詳細的)
經濟訂貨批量EOQ 的 概念,公式,案例分析,公式推導證明,適用情況,缺陷
經濟訂貨批量EOQ 的 概念,公式,案例分析,公式推導證明,適用情況,缺陷;
1.經濟訂貨批量EOQ 的 概念
經濟訂貨批量是固定訂貨批量模型的一種,可以用來確定企業一次訂貨(外購或自製)的數量。當企業按照經濟訂貨批量來訂貨時,可實現訂貨成本和儲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2.公式為
Q* = SQRT(2*DS/C)
Q*-- 經濟訂貨批量
D -- 商品年需求量
S -- 每次訂貨成本
C --單位商品年保管費用
3.案例分析
倉儲的管理很類似於生活中自來水水塔現象:水塔是個蓄水池,不停的漏水,快漏完的時候,就要迅速加水至滿,保持平衡。
對於某醫葯配送企業倉庫管理,可以看作它是集中大量采購,然後慢慢銷售 ;快完的時候,在集中大量采購,如此循環;
為了便於建模,我們把上面問題看的再理想化些:
水塔的水是均勻漏的,加水時是瞬間加滿的;
該醫葯配送企業的某種葯品的銷售也是均勻的已一個固定的速度出庫,采購的動作也是瞬間完成的;
要解決的問題描述(水塔現象的對照)
1.水塔負責的小區居民,一年有1000噸的用水量,每噸水的價格1元,每噸水的保管費用平均為一年0.1元,每次水泵抽水至水塔需要費用2元;那麼我們根據這些數據,想到的結論是什麼呢? 那就是這個水塔要建立多大,每隔多長時間送一次水?一年的總費用是多少?
2 .該醫葯配送企業某種葯品一年銷售10000箱,每箱進價100元,每箱貨的保管費用平均為一年5元,每次供應商送貨的手續費170元; 根據這個數據,我們想知道:每次采購多少箱?多長時間采購一次?一年的總費用是多少?
年費用的計算
該醫葯配送企業一年的總費用計算公式
=商品的總進價+全年的保管費+全年訂貨手續費
=每箱進價*銷售總箱數+(每箱年保管費/2*銷售總箱數)/訂貨次數+每次訂貨手續費*訂貨次數
這里有人概念容易誤解,就是 全年的保管費的計算;
很容易讓人感覺 :全年的保管費=每箱年保管費*銷售總箱數;
下面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否定上面想法:
比如倉庫月初進了30箱貨,每箱每天的保管費用為1元,那麼到月底的時候保管總費用是不是(1元/箱.天)*30箱*30天=900元呢?實際上你要考慮到箱子在均勻出庫。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天賣一箱,那麼月底的時候剛好賣完,那麼1號時候保管費用為30元,2號因為倉庫只有29箱,所以保管費用為29元,以此類推,保管費用為 30+29+28+….=450元
所以 實際上:全年的保管費=(每箱年保管費/2)*(銷售總箱數/訂貨次數)
嚴格的證明:全年的保管費=每箱年保管費*∫(0,1) (每次訂貨量-銷售總箱數*t) =(每箱年保管費/2)*(銷售總箱數/訂貨次數)
4.公式推導證明
該醫葯配送企業一年的總費
=每箱進價*銷售總箱數+(每箱年保管費/2*銷售總箱數)/訂貨次數+每次訂貨手續費*訂貨次數
這里訂貨次數是個未知量。
做個字母公式(便於推導分析,意義和上面中文一一對應):
F=C*D+(H/2*D)/n+A*n (n是未知數)
根據高中代數不等式定律,當(H/2*D)/n=A*n ,F 有最小值
所以最合理訂貨次數 n=SQRT(H*D/(2*A)) (SQRT表示根號)
最小總費用Fmin=C*D+SQRT(2*H*D*A)
采購周期 T=1/n= 1/SQRT(H*D/(2*A))
每次采購量Q=D/n=D/ SQRT(H*D/2*A) =SQRT(2D*A/H)
5.EOQ概念適用於下列情況:
1、該物品成批地,或通過采購或通過製造而得到補充,它不是連續地生產出來的。
2、銷售或使用的速率是均勻的,而且同該物品的正常生產速率相比是低的,使得顯著數量的庫存因而產生。
6.不足和缺陷
對經濟批量的理論有許多批評,但並不是批評該方法在內容上的不足之處,而是批評那種不顧實際情況而不適當地隨便使用這種方法的態度。伯比奇教授在其1978年的著作《生產管理原理》中,對經濟批量提出的批評大略如下: ①它是一項魯莽的投資政策——不顧有多少可供使用的資本,就確定投資的數額。 ②它強行使用無效率的多階段訂貨辦法,根據這種辦法所有的部件都足以不同的周期提供的。 ③它迴避准備階段的費用,更談不上分析及減低這項費用。 ④它與一些成功的企業經過實踐驗證的工業經營思想格格不入。似乎那些專心要提高庫存物資周轉率,以期把費用減少到最低限度的公司會比物資儲備膨脹的公司獲得更多的利益。其它反對意見則認為.最低費用的訂貨批量並不一定意味著就獲利最多。此外,許多公司使用了經另一學者塞繆爾?艾倫教授加以擴充修訂的經濟批量法之後認為,在他們自己的具體環境條件下,該項方法要求進行的分析本身就足夠精確地指明這項方法的許多缺點所在,而其他方法則又不能圓滿地解決它們試圖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