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期貨與金融衍生工具論文公司
⑴ 金融衍生工具對金融業的影響及發展趨勢
金融衍生工具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
金融體系的內在脆弱性構成金融不穩定的必要條件,但它往往要在外部沖擊的作用下才會顯示出來。金融衍生工具不斷創新與發展,國際游資與對沖基金正在尋找投資與投機的機會,對沖基金與國際游資的狙擊是金融危機爆發的外因。
從1996年起,泰銖開始搖搖欲墜。由於房地產業的過度投機,造成許多金融機構面臨破產的危險。泰國的房地產和股票價格已開始暴跌,經濟的基本面迅速惡化,增加了市場對釘住匯率制能否維持的擔心。泰國對於本幣泰銖的出境幾乎不加限制,曼谷國際銀行業務設施的疏漏也為投機者提供了便利,而對於非居民在泰國開立的泰銖賬戶也基本處於放任自流狀態。1997年1月下旬和2月初,泰銖再次受到影響。1997年3月4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國內9家財務公司和1家住房貸款公司的資產質量有問題,資本金不足,要求增加資本金和提高呆賬備付金率從100%提高到115%-l20%,並命令金 融系統在未來兩年內將備付金增加到500億泰銖。盡管泰國中央銀行的初衷是穩定金融市場,增強人們的信心。但是結果產生了負面效應,人們擔心中央銀行的這一措施出台將使財務公司和金融機構的資金周轉更困難,投資者推測泰國的金融體系可能出現了更深層次問題的預兆,從而引發擠兌風潮和證券市場的價格劇烈波動。
對沖基金發動對泰銖的狙擊戰,首先要囤積大量的泰銖可供拋售,因此,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必須暗中購買、囤積大量的泰銖。泰銖囤積的主要來源渠道有:從當地銀行貸款;從離岸金融市場融資;出售當地資產;從當地的股票託管機構借人股票並賣空,以換取泰銖等。由於泰國中央銀行的貨幣監控系統落後,致使泰國政府無法及時了解泰銖交易中出現的異常現象。對沖基金除了購買泰銖之外,在狙擊過程中,還通過泰國銀行在海外金融市場的分支行和曼谷國際銀行業務,以及泰國境內的非居民賬戶 借人大量泰銖,其中包括一些杠桿率很低的遠期合約,來自上述各方面的泰銖即構成了對沖基金發動狙擊的武器。當完成囤積了大量泰銖時,便向外匯現貨市場迅速高價大量拋售,換購美元。 由於對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的條件下,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從眾行為,即所謂「羊群效應」(Herd Effect)。「羊群效應」是由個人理性行為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的一種非線性機制。 由於「羊群效應」,泰國的企業、外資機構和中小投資者會紛紛效仿,加之對沖基金在泰國國內市場和離岸市場藉助現貨交易與遠期交易陸續拋出泰銖,泰銖勢必會大幅貶值。待狙擊見效,泰銖市場匯率劇烈下跌後,對沖基金再以美元等外幣以低價位買入泰銖歸還貸款,買人股票歸還股票託管機構。在經濟不佳的情況下,這種排山倒海的拋售引起市場恐慌,帶動眾多中小散戶加入拋售行列,加劇了泰銖匯率猛烈向下波動。
1993年年底,泰國金融市場的期權、期貨的日交易額就達6億美元,隨著通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泰國的金融衍生工具發展迅速,至1996年底,泰國金融市場已有包括貨幣期權、貨幣期貨、國債期權、國債期貨、利率期權等在內的多種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其日交易額高達20億美元。一定程度上為對沖基金在泰國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進行狙擊戰提供了市場條件。
對沖基金發動對泰銖的狙擊戰的另一策略是,在遠期外匯市場利用遠期合約藉助於銀行製造泰銖貶值的壓力。對沖基金與銀行簽訂大量的遠期合約,賣出泰銖。銀行接到賣出的泰銖遠期合約時,為了規避匯率風險,銀行通常採取對沖保值措施,立即出售泰銖現貨來兌換美元,貨幣市場中的供求關系的改變造成泰銖出現貶值的壓力。待泰銖貶值後,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可以在空頭遠期合約到期前在簽訂一個到期日相同、金額相同、方向相反的多頭遠期合約作對沖。或者按照空頭遠期合約交割,對沖基金則利用空頭泰銖遠期合約、看跌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獲得中間的匯率差。
1997年5月,對沖基金和其他國際游資利用大量短期貨幣資本在泰國進行套利,泰國泰銖被大量沽空,泰銖受到強大的貶值壓力,泰國中央銀行為了控制資本的恐慌性外流,使金融市場恢復均衡,採取了多項抵禦措施:一是實施資本和匯兌管制,泰國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拋出外匯儲備中的美元,大量購進泰銖,以保持泰銖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控制向外國投機者的信貸提供(Credit ProVision); 二是採取利率防衛(Interest Rate Defense),大幅度調高了隔夜拆借利率(0ver Night Rate),通過提高交易成本打擊對沖基金及其他投機者的籌資成本與交易成本,抑制投機者的攻擊,進而抑制對本國資產的恐慌性拋售投機者的空頭倉位,三是對即期和遠期市場進行大量干預,以緩解泰銖的貶值壓力。然而這些應急措施均奏效甚微。
泰國中央銀行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干預市場使泰國的外匯儲備從1996年末的377億美元降到1997年5月的333億美元,而在333億美元中,234億美元是泰國央行在保衛泰銖中買進的在未來12個月要支付的遠期合約。實際上,泰國的外匯儲備已不足100億美元,而對沖基金和國際游資則利用外匯遠期市場的杠桿效應和交割滯後的特點,迫使泰國中央銀行無力實施市場干預。
據估計1997年5月的攻擊中,投機者至少投入了1 700億泰銖,從而形成了巨大的拋售壓力。受泰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的限制,泰國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規模與對沖基金和其他游資規模相比可謂是杯水車薪。干預造成泰國外匯儲備的大量損失,泰國當局在外匯儲備幾乎枯竭的情況下,於1997年7月2日,宣布泰銖被迫放棄自1984年以來已實行了14年之久的泰銖與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o 1998年1月12日,泰銖對美元已貶值至56.5泰銖兌1美元,貶值幅度深達約55%左右。
採用提高短期利率,收緊銀根的措施也未能湊效。利率防衛同時將使業已脆弱的泰國國內經濟不堪重負,造成的負面效應極大。由於利率預期的作用,理性的投資者往往認為過高的利率水平可能是權宜之計,不可能維持太久,使中央銀行的政策干預的可信度下降,並且會誘發股市和股指期貨的投機性沖擊 泰國當局試圖通過「分割」(Split)國內貨幣市場的方法創造出一種「雙層體系」(TWO-tier System),以保護非投機性的信貸需求,這使離岸市場利率發生暴漲,最高上升到1 300%(1MF,1998)o但境內利率(0n-shore Rate)與離岸利率(Off-shore rate)之間的巨大差異導致了套利活動的源源不斷。此外,利率的升高造成股票市場的大幅下跌,而對沖基金此前早巳將股票拋空,對沖基金可以利用利率的上升做互換交易,並在股市中投機獲利。
對沖基金和投機者可能把在股市和股指期貨上的獲利的資金在兌換成外匯,進一步加大泰銖貶值的壓力。同時在泰銖大幅貶值後,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可以趁低價以美元購回泰銖,用來歸 還泰銖借款和利息。 莫頓•米勒尤其反對使用提高短期利率,收緊銀根的措施,並認為是泰國央行無法防衛泰銖的第一個失誤:「企圖通過提高利率和緊縮市場流動腳來打擊國際投機。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這是吸引外資(尤其是美元),打擊國際投機勢力的最有效方法。因為,炒家通常借人當地貨幣賣空,如果利率提高的話,那些炒家的成本就會提高。有時利率提高1倍甚至10倍,看上去他們的投機成本高得可怕。但事實上,只要貨幣稍微一貶值,賣空者就大有賺頭。如果貨幣貶值50%甚至60%的話,賣空者的利潤會更加豐厚。由此看來,提高利率非但不能打擊投機勢力,而且會讓遠期貨幣交易市場上賣空者盈利頗豐。同時,提高利率帶來的貨幣貶值對本國居民的打擊更大。在危機不斷惡化之時,泰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牽頭,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以及7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172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但其附帶條件是泰國政府必須實施一系列經濟改革計劃。經濟改革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利用中期援助貸款充實外匯儲備;削減整體經濟的開支(包括公共部分與私人部分的開支),縮小經常項目赤字;重組金融體系,清理有問題貸款和私營部分的巨額債務;推行開發政策,引進並利用外資以解決財務問題」.
⑵ 中國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以作為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嗎
可以的啊
這個題目很好啊
但是這種題材的論文應該已經很多人寫過了
我認為你需要大量的數據做支撐
⑶ 金融衍生工具,幾個大的概念,如期權期貨等,用通俗的語言說明以下,期權、期貨、套期保值的意義
期權:你出一部分定金,買下未來以某個價位買或者賣某種商品的權力,若到那時你覺得價格合理,就可以執行這份權利,並且賣給你這份權力的人必須無條件執行,若價格不合理,你可以放棄執行這份權利,損失的是買這份權利的時候花的錢。
期貨:你出一部分定金(保證金),買或者賣未來某種商品的合約,期望通過價格波動產生價差來獲取收益,方式是低買高賣(做多)和高賣低買(做空)
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指的是現貨企業利用期貨市場規避原料或者產成品或者二者都有的價格波動所引起的風險,具體操作方式就是在期貨上建立與現貨頭寸相反、數量適當的期貨頭寸,然後希望以期貨市場上盈利來彌補現貨市場的虧損。
都是自己打的,兄弟看著不錯給點分吧。
⑷ 期權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防範企業價格風險
期貨合約。是指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合約。
期權交易。是一種買賣權利的交易,這種交易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 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 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 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 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 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 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 ,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 ,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金融衍生產品的作用有規避風險,價格發現,它是對沖資產風險的好方法.但是由於衍生品的交易遵循零和規則及具有高杠桿性的特點,它的交易就是一方將巨大的風險轉移給另一方願意承擔的人手中的過程。如果操作的好,不但能為自己原生投資規避風險,更是能帶來巨大的收益。投資金融衍生品本身是一項投機行為,無論是任何一方賺了,都會給另一方帶來風險的,這個市場沒有雙贏,也沒有大家都贏的可能。 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 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防範企業價格風險方面起到極大的作用。
⑸ 簡答 期權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防範企業價格風險
期權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防範企業價格風險
期貨合約。是指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合約。
期權交易。是一種買賣權利的交易,這種交易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貨市場當作轉移價格風險的場所,利用期貨合約作為將來在現貨市場上買賣商品 的臨時替代物,對其現在買進准備以後售出商品或對將來需要買進商品的價格進行保險的交易活動。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 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 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 之間、近期和遠期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套期之所以能夠保值,是因為同一種特定商品的期貨和現貨的主要差異在於交貨日期前後不一,而 它們的價格,則受相同的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影響和制約,而且,期貨合約到期必須進行實貨交割的 規定性,使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還具有趨合性,即當期貨合約臨近到期日時,兩者價格的差異接近於零 ,否則就有套利的機會,因而,在到期日前,期貨和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在相關的兩個市場中 ,反向操作,必然有相互沖銷的效果。 金融衍生產品的作用有規避風險,價格發現,它是對沖資產風險的好方法.但是由於衍生品的交易遵循零和規則及具有高杠桿性的特點,它的交易就是一方將巨大的風險轉移給另一方願意承擔的人手中的過程。如果操作的好,不但能為自己原生投資規避風險,更是能帶來巨大的收益。投資金融衍生品本身是一項投機行為,無論是任何一方賺了,都會給另一方帶來風險的,這個市場沒有雙贏,也沒有大家都贏的可能。 期貨市場的建立,不僅使企業能通過期貨市場獲取未來市場的供求信息,提高企 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真正做到以需定產,而且為企業通過套期保值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提供了場所,在防範企業價格風險方面起到極大的作用。
⑹ 金融衍生工具里的期權的概念及它和期貨的區別
期權是指購買方支付期權費,獲得期權規定權利,而期權賣出方獲得賣出期權的費用,但是有履行期權合約的義務
期權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對等的,購買方有權利,沒有義務,到期是否行權,由購買方自己決定,而期權賣出方只有義務沒有權利,到期,購買方要行權,賣出方就必須履行義務
期貨不一樣,期貨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
⑺ 金融衍生研究的論文
第一節 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和特徵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金融衍生工具又稱「金融衍生產品」,是與基礎金融工具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指建立在基礎產品或基礎金融變數之上,其價格取決於後者價格變動的派生金融產品。通過預測股價、利率、匯率等未來行情走勢,採用支付少量保證金或權利金簽訂遠期合同或互換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興金融工具。
1、美國《財務會計准則第133號》的定義:衍生工具是同時具備下列特徵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和約:
(1)具有①一個或多個基礎變數;②一個或多個名義金額或支付額度。具有專門條款規定結算金額,某些情況下要說明是否需要結算.
(2)不許要初始凈投資,或與對市場因素變動具有類似反應的的其他類型合約相比,要求較少的凈投資。
(3)合約條款要求或允許凈額結算,可以通過外在與合約的方式,方便地結清頭寸,或者允許交割某種資產使得接受方頭寸與凈額結算無顯著差異。
2、《國際會計准則第39號》定義:衍生工具是指有以下特徵的工具:
(1)其價值隨特定利率、證券價格、商品價格、匯率、價格或利率指數、信用等級或信用指數、或類似變數的變動而變動
(2)不要求初始凈投資,或與對市場條件變動具有類似反應的其他類型合同相比,要求較少的凈投資。
(3)在未來日期結算。
2005年我國財政部《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暫行規定(試行)》基本沿用了國際會計准則對衍生品和嵌入式衍生品的定義,並明確規定,金融衍生品全部歸類為「交易型金融資產或負債」,其後續計量按「公允價值」計算,形成的損益計入當期損益。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特徵
1、跨期性:首先是對價格因素變動趨勢的預測,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照某一條件進行交易或選擇是否交易的合約,涉及到金融資產的跨期轉移
2、杠桿性:支付少量保證金或權利金就可以簽訂大額員期合約或互換不同金融工具。例如期貨交易保證金為合約金額 5% ,則可以控制 20 倍於所投資金額合約資產,實現以小博大。
3、聯動性:指金融工具的價值與基礎產品或基礎變數緊密聯系,規則變動。
4、不確定性和高風險:①易雙方違約的信用風險、②資產或指數價格變動的市場風險、③缺乏交易對手而不能平倉或變現的流動性風險、④交易對手無法按時付款或交割可能帶來的結算風險、⑤人為錯誤或系統故障或控制失靈的運作風險、⑥違約而成的法律風險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類 (新)
(一)按照產品形態和交易場所分類:
1、內置性衍生工具:指嵌入到非衍生合同(也稱主合同)中的金融衍生工具,該衍生工具是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現金流量按照特定的利率、金融工具的價格、匯率、價格或利率指數、信用等級或信用指數,或類似變數的變動而發生調整,例如目前公司債券條款中可能包含贖回條款、返售條款、轉股條款、重設條款等等。
2、交易所交易的衍生工具。指在有組織的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衍生工具,例如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期權產品,期貨合約、期權合約。
3、OTC交易的衍生工具。
(二)按照基礎工具種類分類:股權類產品金融衍生工具、貨幣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其他衍生工具(管理政治風險的政治期貨、氣溫變化的天氣期貨、管理巨災風險的巨災衍生產品等)
(三)按照自身交易的方法及特點分類:金融遠期合約、金融期貨、金融期權、金融互換、結構化金融衍生工具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與發展趨勢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與發展
1、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險
2、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金融自由化進一步推動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
(1)取消對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額,逐步實現利率自由化
(2)打破金融機構經營范圍的地域和業務種類限制,允許各金融機構業務交叉、互相自由滲透,鼓勵銀行綜合化的發展;
(3)放鬆外匯管制
(4)開放各類金融市場,放寬對資本流動的限制。
3、金融機構的利潤驅動是金融衍生工具產生和迅速發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新技術革命為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與手段。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新發展
1、風險管理型創新。
2、增強流動型創新
3、信用創造型創新
4、股權創造型創新
第二節 金融遠期、期貨與互換
一、現貨交易、遠期交易、期貨交易
(一)現貨交易:「一手錢一手貨」
(二)遠期交易
(三)期貨交易
二、金融遠期合約與遠期合約市場:
金融遠期合約是最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是交易雙方在場外市場上經過協商,按約定的價格(稱為遠期價格)在約定的未來日期(交割日)買賣某種標底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變數的合約)
(一)股權類資產的遠期合約
(二)債權類資產的遠期合約
(三)遠期利率協議
(四)遠期匯率協議
三、金融期貨合約與金融期貨市場
(一)金融期貨的定義和特徵
1、金融期貨定義:首先了解期貨交易:交易雙方在集中性的市場以公開競價方式進行的期貨合約的交易 ;期貨合約:由期貨交易所涉及的一種對指定的商品的種類、規格、數量、交收時間和交收地點都作出統一規定的標准化協議書;以各種金融商品(外匯、債券、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期貨交易方式。
2、金融期貨的基本特徵
(1)交易對象不同:現貨交易的是有具體形態的金融商品,是代表一定所有權或債權的金融商品;而期貨交易的對象是金融期貨合約
(2)交易的目的不同:現貨交易是為了獲得價值或收益權,為了籌集資金或尋找投資機會;而期貨交易是為了套期保值,為不願意承擔價格風險的生產經營者提供穩定成本、保住利潤的條件。
(3)交易價格的含義不同: 金融現貨交易價格是通過公開競價、某一時點上的均衡價格,金融期貨交易雖然是在交易過程中形成,但是它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4)交易方式不同。金融工具的現貨交易要求在成交後幾個工作日內完成資金與金融工具的全額交割,成熟的市場也會實行保證金制度,但所涉及資金或證券的缺口由經紀商借給交易者,要收取相應利息。期貨交易則實行保證金制度和逐日盯市制度,交易者並不需要在交易的時候擁有或借入全部的資金或基礎金融工具。
(5)結算方式不同:現貨交易轉讓;對沖結算
3、金融期貨與普通遠期交易之間的區別:
(1)交易場所和交易組織形式不同
(2)交易的監管制度不同
(3)金融期貨交易是標准化交易
(4)保證金制度和每日結算制度導致違約風險
(二)金融期貨的主要交易制度
1、集中交易制度
2、標准化期貨合約和對沖機制
3、保證金及其杠桿作用
4、結算所和無負債結算制度
5、限倉制度
6、大戶報告制度
(三)金融期貨的種類:
1、外匯期貨
外匯期貨產生的背景:為防範外匯匯率風險而產生(外匯市場匯率的不確定性)( 1970 年代初)
外匯匯率風險的種類:
商業性外匯風險是在國際貿易中因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金融性外匯風險包括債權債務風險(國際借貸中因匯率變動)和儲備風險(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
2、利率期貨
其基礎資產是一定數量的與利率有關的某種金融工具,主要是各類股定收益的金融工具,主要是為了規避利率風險而產生的。
(1) 債券期貨:以國債期貨為主的債券期貨市各主要交易所最重要的利率期貨品種。
(2) 主要參考利率期貨:libor、hibor
(3) 股權類期貨
①股指期貨 :最早產生於 1982 年美國堪薩斯農產品交易所的股值期貨交易 ,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和交易對象進行交易,採用現金結算的方式,合約的價值以股票價格指數值乘以一個固定的金額來計算 ;出現的股指期貨情況: CME 推出的標准普爾 500 種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期貨、 NSE 推出的綜合指數期貨,堪薩斯農產品交易所推出的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 1983 年悉尼期貨交易所推出股值期貨; 1984 年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推出的金融時報 100 種股值期貨;香港恆生價格指數期貨
②單只股票期貨:以單只股票作為基礎工具的期貨,買賣雙方約定,以約定的價格在合約到期日買賣規定數量的股票。
③股票組合期貨:
(四)金融期貨的功能
1、套期保值功能 :是通過在現貨市場於期貨市場同時作出相反的交易方式 。
(1)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
(2)套期保值的基本作法
2、價格發現功能 :在公開股票高效競爭的環境種通過集中競價形成期貨價格的功能期貨價格具有預期性、連續性和權威性的特點,因為將眾多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集中在交易場內,通過公開競價集中形成一個統一的交易價格
3、投機功能
4、套利功能
金融期貨的集中交易制度
交易在期貨交易所進行。交易所的職責:提供交易場所和設施;制定標准化期貨合約;制定交易的規章制度和交易規則;監督交易過程;控制市場風險;提供交易信息;監督和組織期貨交易
交易所採取會員制。非會員只能通過委託會員經紀商交易
撮合成交方式:
做市商方式:報價驅動方式,交易者接受報價
競價方式:指令驅動方式,通過撮合中心直接匹配撮合
金融期貨的標准化期貨合約和對沖機制
期貨合約由交易所設計、經主管機關批准後向市場公布
合約包括的內容:品種、交易單位、最小變動價位、每日限價、合約月份、交易時間、最後交易日、交割日、交割地點與方式,變數是標的商品的交易價格
設計是為了方便交易雙方在合約到期前做一筆相反的交易進行對沖,避免實物交割,達到保值和獲利的目的。
大約 2% 左右的期貨合約需要進行最終交割
金融期貨的保證金及其杠桿作用
設立保證金制度是為了控制期貨交易的風險,提高效率
初始保證金
維持保證金
保證金水平:由結算所規定,水平一般在 5-10% ,但最低為 1% ,最高達到 18%
保證金水平體現杠桿作用
金融期貨的交易結算所
由獨立的結算所作為清算機構,採取會員制
結算所職責:確定並公布每日結算價及最後結算價;負責收取和管理保證金;負責對成交的合約進行逐日清算;對結算所會員的帳戶進行調整平衡;監督到期合約的實物交割以及公布交易數據等信息
無負債結算制度
又稱逐日盯市制度,以每種期貨合約在交易日收盤前最後 1 分鍾或幾分鍾的平均成交價作為當日結算價,與每筆成交價進行對照,計算浮動盈虧,進行隨時清市。
以一個交易日為最長結算周期,並對所有帳戶的交易頭寸按不同到期日計算,要求所有交易盈虧及時結算,能夠及時調整保證金帳戶,控制市場風險。
結算所的角色
所有交易登載在結算所帳戶上,成為所有交易者的對手,充當所有買方的賣方和所有賣方的買方。在合約對沖或到期平倉時負責清算盈虧
交易所成為所有和約的履約擔保者,承擔所有的信用風險,省去交易者對交易雙方財力、資信情況的審查。
金融期貨的限倉制度
定義:為防止市場風險過度集中和防範操縱市場的行為,而對交易者持倉數量加以限制的制度
形式:根據保證金數量規定持倉限額、對會員的持倉量限制和對客戶的持倉量限制
限倉原則:近期嚴於遠期、套期保值與投機區別對待;機構與散戶區別對待、總量限倉與比例限倉相結合、相反方向頭寸不可抵消等
金融期貨的大戶報告制度
交易所建立限倉制度後,當會員或客戶的持倉量到交易所規定的數量時,必須向交易所申報有關的開戶、交易、資金來源、交易動機等情況,以便交易所審查大戶是否有過度投機和操縱市場行為,並判斷大戶的交易風險狀況
大戶報告制度是限倉制度的前一道屏障
(五)金融期貨的理論價格和影響因素
1、金融期貨的理論價格:
購買現貨並持有的機會成本=買價(當前現貨價格)+持有期的資金利息-持現貨金融工具獲得的利
息或紅利以及在投資收益
購買現貨並持有的機會成本=買價(當前期貨價格)
2、影響金融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
(1)現貨價格
(2)要求收益率或貼現率
(3)時間長短
(4)現貨金融工具的付息狀況
(5)交割選擇權
四、金融互換交易
互換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按共同商定的條件,在約定的時間內定期交換現金流的金融交易,可分為貨幣互換、利率互換、股權互換、信用互換等
第三節 金融期權與期權類金融衍生產品
一、金融期權的定義和特徵
(一)金融期權的定義: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形式 。期權交易是買入者在向賣出者支付一定的期權費後,獲得了能在規定期限內以某一特定價格向出售者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貨合約權力,核心是一種權力,是否履行由買入者根據收益大小衡量
期權交易是一種單方面的有償讓渡。期權的買方通過支付期權費擁有這種權力,但不承擔必須買進或賣出的義務;而期權的賣方在收取了期權費後,必須按合約履行承諾
(二)金融期權的特徵:最主要特徵在於它僅僅是買賣權利的交換
(三)金融期貨與金融期權的區別:
1、基礎資產不同。
2、交易者權利與義務的對稱性不同。
3、履約保證不同。
4、現金流轉不同
5、盈虧特點不同。
6、套期保值的作用和效果不同。
二、金融期權的分類
(一)選擇權的性質:買入期權 - 看漲期權,賣出期權 - 看跌期權
(二)履約時間不同分為:歐式期權、美式期權和修正的美式期權
(三)按照金融期權基礎資產性質不同:股票期權、股指期權、利率期權、貨幣期權、金融期貨合約期權、互換期權 。
三、金融期權的功能: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
四、金融期權的理論價格及其影響
(一)金融期權的內在價值
履約價值,期權合約本身具有的價值,即買方執行期權能獲得的收益。 內在價值的大小取決於期權協定價格與標的物市場價格之間的關系。 協定價格是期權買賣雙方在期權成交時約定執行買賣標的物的價格。
依據協定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關系,期權可以分為實值期權、虛值期權和平價期權
以 Evt 表示內在價值, s 表示市場價格, x 表示協議價格, m 交易單位,則
看漲期權的內在價值為:若 S>X ,則 Evt= ( s- x).m ,否則為 0 。
看跌期權的內在價值為:若 S<X ,則 Evt= ( s- x).m ,否則為 0 。
(二)金融期權的時間價值
外在價值,期權買方購買期權實際上支付的價格超過內在價值的部分價值 ,期權買方之所以願意支付較高的額外費用,是希望標的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價格的變動,導致內在價值增加
間接計算:用實際價格減去內在價值
(三)影響金融期權價格的因素
1、協定價格與市場價格:價格關系決定了期權的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 價格差距越大,則時間價值越小
2、權利期間,即期權剩餘的有效時間,期權成交日到期權到期日的時間。期權期間越長,期權價格越高
3、利率。短期利率變動影響期權價格。關系復雜
4、基礎資產的價格波動性。
5、基礎資產的收益。標的資產收益率越高,看漲期權的價格越低,而看跌期權的價格越高。
五、權證(新)
定義:基礎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以下簡稱「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其間內或特定日期內,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一)權證的分類:
1、按基礎資產分類:股權、債券以及其它類權證
2、按基礎資產的來源:認股權證、備兌權證
3、按持有人權利劃分:認購權證、認沽權證
4、按行權的時間分類:美式權證、歐時權證、百慕大式權證
5、按全權證的內在價值分類:平價權證、價內權證和價外權證
(二) 權證的要素
1、權證的類別
2、標的
3、行權價格
4、存續時間
5、行權日期
6、行權結算方式
7、行權比例
(三)權證的發行、上市與交易
1、權證的發行
(1)通過專用賬戶提供並維持足夠數量的標的的證券或現金,作為履約擔保
履約擔保的標的的數量=權證上市數量*行權比例*擔保系數
履約擔保的現金金額=權證上市數量*行權價格*行權比例*擔保系數
(2)提供經交易所認可的機構作為履約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擔保人
2、權證的上市與交易 T+0回轉交易
六、 可轉換證券
(一)可轉換證券定義、分類和特徵
1、定義: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按一定比例或價格將其轉換成一定數量的另一種證券;是長期的普通股票的看漲期權
2、分類: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票
發行者的意義:節約發行費用(債券的利率或優先股的股息率可以低於同類信用債券),降低籌集資金的成本;吸引機構投資者(法律規定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不準投資普通股票,但可轉換證券屬於債券或者優先股票,目前我國沒有可轉化優先股)
投資者的意義:在一定范圍內規避風險但又不迴避收益的選擇權
3、可轉換證券特徵
(1)是附有認股權的債券,兼有公司債券和股票的雙重特徵
(2)具有雙重選擇權的特徵:持有人具有是否轉換的權利;發行人具有是否贖回的權利
(二)可轉換證券的要素
1、有效期限、轉換期限、票面利率或股息率
有效期限:債券發行之日至償清本息之日的時間
轉換期限:轉換起始日至結束日。
我國現行法規規定:可轉換公司債的最短期限為 3 年,最長為 5 年,發行後 6 個月可轉換為公司的股票
2、票面利率或股息率。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票面利率(或可轉換優先股息率)是指可轉債券作為一種債券的的票面年利率(或優先股息率),利率由發行人根據市場利率水平、公司債券資信等級和發行條款確定
3、轉換比例、轉換價格、贖回條款、回售條款
轉換比例 * 轉換價格 = 可轉換證券面值
4、贖回條款或回售條款。
贖回是發行人提前贖買回未到期的發行在外的可轉換債券。前提往往是公司股票價格連續高於轉股價格一定幅度
回售是公司股票在一段時間內連續低於轉換價格達到一定幅度時,可轉債持有人按事先約定的價格賣給發行人
5、轉換價格修正條款:由於公司送股等原因導致股票名義價格下降時需要調整轉化價格
(三)可轉換債券的價值和價格
1、可轉換債券的轉換價值
2、可轉換債券的理論價值
投資價值:公式和實際計算
理論價值:只有當股票價格上漲至債券的轉換價值大於債券的理論價值時,投資者才會行使轉換權
3、可轉換債券的市場價格:當市場價格=理論價格(轉換平價); 當市場價格>理論價格(轉換升水);當市場價格<理論價格(轉換貼水)
第四節 其他衍生工具簡介
一、存托憑證
(一)存托憑證定義
定義:一國證券市場上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 - 股票或者債權 - 的可轉讓憑證
存托憑證涉及三個關鍵機構:存券銀行、託管銀行以及存券信託公司
形式: ADR-GDR-IDR ,其中, ADR 和 GDR 在法律、操作和管理上相同,區別在於營銷方向;而 GDR 是一種或多種非美國貨幣計價,且以不記名方式發行
(二)美國存托憑證的有關業務機構
1、存券銀行
首先,作為 ADR的發行人,在 ADR 的基礎證券發行國安排託管銀行。在基礎證券解入託管帳戶後向投資者發出 ADR ; ADR 被取消後,指令託管銀行把基礎證券重新投入當地市場。
其次,在ADR交易過程中, ADR 的注冊和過戶、安排存券信託公司保管和清算、通知託管銀行變更、派發紅利利息、代理行使權利
第三,存券銀行為 ADR 持有者和基礎證券發行人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
2、託管銀行 :託管銀行是存券銀行在基礎證券發行國安排的銀行,通常是存券銀行在當地的分行、附屬銀行或者代理銀行
職責:負責保管 ADR 所代表的基礎證券;根據存券銀行的指令領取紅利或利息,用於再投資或匯回 ADR 發行國;向存券銀行提供當地市場信息
3、中央存托公司:是美國的證券中央保管和清算機構,負責 ADR 的保管和清算
(三)美國存托憑證的種類
1、無擔保的 ADR :由一家或多家銀行根據市場的需求發行,基礎證券發行不參與,存券協議只規定存券銀行與 ADR 持有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目前不存在
2、有擔保的 ADR :由基礎證券發行人的承銷商委託存券銀行發行。分為一、二、三級公開募集 ADR 和美國 144 規則下的私募 ADR 。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和運作慣例,美國的相關法律對其有不同的要求。
一級有擔保 ADR 可以向 SEC 申請豁免,不編制符合美國會計准則的財務報表;而 144A 私募 ADR 不需要到 SEC 注冊,可以在合格機構投資者范圍內籌集資金。
(四)美國存托憑證優點:
1、市場容量大、籌資能力強
2、上市手續簡單、發行成本低。
3、避開直接發行股票與債券的法律要求
(五)美國存托憑證的發行與交易
1、美國存托憑證的發行步驟
①投資者指令經紀人購買 ADR
②經紀人指令基礎證券所在地經紀人購買證券並將其解往存券銀行在當地的託管銀行
③經紀人在當地市場上購買
④存入當地的託管銀行
⑤託管銀行解入證券後通知美國的存券銀行
⑥存券銀行發出 ADR ,交給經紀人
⑦經紀人將 ADR 存入信託公司或投資者,同時向當地經紀人支付外匯
2、美國存托憑證ADR 的交易
(1)市場交易:美國市場的 ADR 持有者之間的買賣,在存券銀行過戶,在存券信託公司清算
(2)取消:國內無買家時,委託基礎證券發行國的經紀人賣出
(六)存托憑證在中國的發展
1、我國公司發行的存托憑證
涵蓋了三類:發一級存托憑證的有兩類——一類是含B股的國內上市公司如氯鹼化工、二紡機、深深房等
2004年前只有在香港上市的中華汽車發行過第二級存托憑證,其成為中國網路公司進入NASDAQ的主要形式。
發行三級存托憑證的公司均在我國香港交易所上市
2、我國公司發行存托憑證的階段和行業特徵
(1)1993---1995年 中國棋也在美國發行存托憑證
(2)1996---1998年 基礎設施類存托憑證漸成主流
(3)2000---2001年 高科技公司和大型國有企業成功上市
(4)2002年以來,大型國企、民營企業
二、資產證券化和證券化產品
(一)定義: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的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傳統的證券發行以企業為基礎,而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的資產吃為基礎發行證券。
(二)自產證券化種類與范圍
1、根據基礎資產分類:不動產證券化、應收帳款證券化、信貸資產證券化、未來收益證券化(如高速公路收費)、債券組合證券化等
2、按照證券化地域分類:境內自產證券化、離岸資產證券化
3、按證券化的屬性不同:股權型資產證券化、債券型子產證券化、混合型子產證券化
(三)資產證券化的有關當事人
1、發起人。
2、特定目的機構或特定目的的受託人
3、資產和資產存管機構
4、信用增級機構
5、信用評級機構
6、承銷人
7、證券化產品投資者
(四)資產證券化流程與結構:P146圖表
(五)中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1、20世紀90年代三亞市開發建設總公司:房地產證券化
2、2005年以來,建行和國家開發銀行(P147頁圖表)試點:銀行間的資產證券化
3、2005年12月21日,內地第一隻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廣東越秀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三、結構化金融衍生產品
(一)結構化金融衍生產品定義:運用金融工程結構化方法,將若干基礎金融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相結合設計出的新型金融產品
(二)結構化金融衍生產品類別
1、按聯結的金融基礎產品分類:股權聯結型產品(其收益與單只股票、股票組合或股票價格指數相聯系)、利率聯結型產品、匯率聯結型產品、商品聯結型產品。
2、按收益保障性分類:收益保證性和非收益保證性
3、按發行方式分類:公開募集的結構化產品和私募結構化產品
(三)結構化金融衍生產品發展前景
衍生金融資產也叫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資產的衍生工具是金融創新的產物,也就是通過創造金融工具來幫助金融機構管理者更好地進行風險控制,這種工具就叫金融衍生工具。目前最主要的金融衍生工具有:遠期合同、金融期貨、期權和互換等。
非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貨幣、債券、可轉換債券等等。
⑻ 衍生金融工具的產生和發展歷程
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和發展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一定的客觀背景中,一系列因素的促動下產生和發展的
(一)客觀背景
金融衍生工具產生的動力來自金融市場上的價格風險。20世紀70年代以後,金融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利率、匯率和通貨膨脹呈現極不穩定和高度易變的狀況,使金融市場的價格風險大增。
從匯率變動看,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完全解體,西方主要國家紛紛實行浮動匯率制,加之70年代國際資本流動頻繁,特別是歐洲美元和石油的沖擊,使得外匯市場的匯率變動無常,大起大落。
從利率變動看,60年代末開始,西方國家的利率開始上升,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更是使國際金融市場的利率水平扶搖直上,把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和借貸者暴露在高利率風險中。60年代,西方貨幣學派興起,至70年代對西方國家的領導人產生影響,西方國家普遍以貨幣供應量取代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從而放鬆對利率的管制,利率變動頻繁。
匯率、利率以及相關股市價格的頻繁變動,使企業、金融機構和個人時時刻刻生活在金融市場價格變動風險之中,迫切需要規避市場風險。因此,作為新興風險管理手段的以期貨、期權和互換為主體的金融衍生工具應運而生。進入80年代後,美、英、日等發達國家不斷放鬆金融管制,實行金融自由化措施,創造更為寬松的金融競爭環境。這一方面使得利率、匯率等市場行情更加頻繁地波動,規避風險的要求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為新市場的創立和新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從而促進了金融衍生工具的持續發展。
(二)新技術的推動
通訊技術和電子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金融業的運用大大降低了金融交易的成本,於此同時,新興的金融分析理論和信息處理與技術設備的結合,為開發設計和推廣金融衍生工具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三)金融機構的積極推動
1.銀行在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下拓展新的業務,受金融自由化和證券化的影響,非銀行金融機構利用其新穎而富有競爭力的金融工具,與銀行展開競爭。
2.銀行國際監管的外在壓力迫使銀行積極實現盈利方的轉移,金融衍生市場吸引了為數眾多的金融機構,並因此而迅速發展起來。
(四)金融理論的推動
金融理論也直接推動了衍生工具的產生和發展。1972年12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的一篇題為《貨幣需要期貨市場》的論文為貨幣期貨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衍生工具的功能:
1.遠期:最重要的功能在於通過固定將來實際交付的利率而避免了利率變動風險。另外,由於遠期利率協議交易的本金不用交付,利率是按差額結算的,所以資金流動量較小,這就給銀行提供了一種管理利率風險而無需通過大規模的同業拆放來改變其資產負債結構的有效工具。最後,與金融期貨、金融期權等場內交易相比,遠期利率具有靈活、簡便、不需支付保證金等特點,更能充分滿足交易雙方的特殊需求。
2.期貨:轉移價格風險;價格發現
3.期權:轉移價格風險;價格發現
4.互換:降低籌資成本、提高資產收益、優化資產負債結構、轉移和防範利率風險以及外匯風險和逃避管制等功能。
⑼ 求《金融衍生工具發展及監管》論文
提供幾個相關聯論文供你參考:
論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及其監管:http://www.lw90.com/paper/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20060615/51720/index.html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應選擇統一監管模式:http://qiqi8.cn/article/1/8/2007/2007072554258.html
瑞富破產警示中國開發金融衍生產品業務要謹慎:http://qiqi8.cn/article/42/193/194/2006/200610039757.html
金融衍生工具對財務會計理論的沖擊及對策:http://qiqi8.cn/article/54/208/209/2007/2007051548497.html
從中航油巨虧事件再看金融衍生產品:http://qiqi8.cn/article/42/193/201/2007/2007051447944.html
加強對金融衍生工具的審計:
http://www.studa.net/Audits/060722/10104687.html
新加坡:衍生產品市場和金融監管的發展及借鑒:
http://business.sohu.com/20051128/n240818110.shtml
OTC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及其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啟示:
http://www.66wen.com/02jjx/jingjixue/jinrong/06514/15759_2.html
參考《金融衍生工具--發展與監管》
美國金融衍生工具監管體制及各項改革提議:
http://wwjj.xiashanet.com/2004-12-9/news2004129133713.htm
芻議我國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監管
http://www.shandongkuaiji.com/Article/kjlw/glkj/200704/29443.html
論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及監管
http://a.lwen8.com/LunWen/Html/5903.shtml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監管法制構建中的三個關鍵問題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0594
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及其規范監管的探討
http://www.cfrn.com.cn/paper/download.php?filename=20030909474.pdf&PHPSESSID=
希望以上相關論文對你能起到一些作用。
⑽ 金融衍生工具論文
金融衍生工具特點及風險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是基於或衍生於金融基礎產品(如貨幣、匯率、利率、股票指數等)的金融工具。與其他金融工具不同的是,衍生工具自身並不具有價值,其價格是從可以運用衍生工具進行買賣的貨幣、匯率、證券等的價值衍生出來的。這種衍生性給予創新工具以廣闊的運用空間和靈活多樣的交易形式。目前,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最為普遍運用的衍生工具有金融期貨(financialfuture)、期權(option)和互換(swap)。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特點
目前,通過各種派生技術進行組合設計,市場中已出現了數量龐大、特性各異的衍生產品。主要有:1 衍生工具與基礎工具的組合。如期貨衍生產品與基礎工具的結合,即有外匯期貨、股票期貨、股票指數期貨、債券期貨、商業票據期貨、定期存單期貨等形形色色的品種。2 衍生工具之間的組合,構造出「再衍生工具」。如期權除了以基礎工具為標的物之外,也可和其他衍生工具進行組合。可構造出「再衍生工具」。如期權除了以基礎工具為標的物之外,也可和其他衍生工具進行組合。可構造出「期貨期權」、「互換期權」一類新的衍生工具。3 直接對衍生工具的個別參量和性質進行設計,產生與基本衍生工具不同的衍生工具。如期權除了「標准期權」之外,通過一些附加條件,可以構造出所謂「特種衍生工具」,例如「兩面取消期權(binarydoublebarrierknockoutop tion)」、「走廊式期權(corridoroption)」等。金融衍生工具中具有無數種創造派生產品的技術,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衍生工具的價值受制於基礎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或者衍生產品是由傳統金融產品派生出來的,由於它是衍生物,不能獨立存在,其價值在相當程度上受制於相應的傳統金融工具。這類能夠產生衍生物的傳統產品又稱為基礎工具。根據目前的發展,金融基礎工具主要有三大類:1 外匯匯率;2 債務或利率工具;3 股票和股票指數等。雖然基礎工具種類不多,但是藉助各種技術在此基礎上都可以設計出品種繁多、特性不一的創新工具來。
由於是在基礎工具上派生出來的產品,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價值主要受基礎工具價值變動的影響,股票指數的變動影響股票指數期貨的價格,認股證跟隨股價波動,這是衍生工具最為獨到之處,也是其具有避險作用的原因所在。
(二)衍生工具具有規避風險的職能
金融創新能夠衍生出大量新型的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投放在金融市場上,強有力地促進了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傳統的金融工具滯後於現代金融工具,表現在其都帶有原始發行這些金融工具的企業本身的財務風險。而且,在這些傳統的金融工具中,所有的財務風險都是捆綁在一起的,處理分解難度相當大。隨著把這些財務風險松綁分解,進而再通過金融市場上的交易使風險分散化並能科學地重新組合,來達到收益和風險的權衡。
(三)衍生工具構造具有復雜性
相對於基礎工具而言,金融衍生工具特性顯得較為復雜。這是因為,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如對期權、互換的理解和運作已經不易;另一方面由於採用多種組合技術,使得衍生工具特性更為復雜,所以說,衍生工具構造具有復雜性。這種情況導致金融產品的設計要求高深的數學方法,大量採用現代決策科學方法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它能夠模擬模擬金融市場運作,在開發、設計金融衍生工具時,採用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同時也導致大量金融衍生新產品難為一般投資者所理解,難以明確風險所在,更不容易完全正確地運用。
(四)衍生工具設計具有靈活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設計和創新上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這是因為可以通過對基礎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種組合,創造出大量的特性各異的金融產品。機構與個人參與衍生工具的目的,有三類:一是買賣衍生工具為了保值;二是利用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進行投機牟以暴利;三是利用市場供求關系的暫時不平衡套取無風險的額外利潤。出於各種復雜的經營目的,就要有各種復雜的經營品種,以適應不同市場參與者的需要。所以,衍生工具的設計可根據各種參與者所要求的時間、杠桿比率、風險等級、價格等參數的不同進行設計、組合。因此相對其他金融工具而言,衍生工具的設計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五)衍生工具運作具有杠桿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運作時多採用財務杠桿方式,即採用交納保證金的方式進入市場交易。這樣市場的參與者只需動用少量資金,即可控制資金量巨大的交易合約。期貨交易的保證金和期權交易中的期權費即是這一種情況。財務杠桿作用無疑可顯著提高資金利用率和經濟效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帶來巨大風險。近年來,一些國際大機構在衍生工具的交易方面失利,很大程度上與這種杠桿「放大」作用有關。
(六)衍生工具交易具有特殊性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集中性,從交易中介機構看,主要集中在大型投資銀行等機構進行。美國目前佔了全球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的相當比重,但是在美國3000多個金融機構中,只有300多個從事此類交易,而且其中10家大型機構即佔了交易量的90%,可見交易的集中性。二是靈活性,從市場分布看,部分交易活動是通過場外交易方式進行的,即用戶主要通過投資銀行作為中介方參與衍生工具交易,投資銀行代為尋找對家或直接作為交易對手個別進行,這些交易是非標准化的,這說明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很強的靈活性。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
90年代以來,全球幾乎每一場金融風暴都與金融衍生工具有關。在巴林銀行風波前後,國際上曾發生過多起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造成巨額損失的事件。1994年,美國奧蘭治縣政府由於從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失敗,造成20多億美元巨額虧損,不得不宣布破產;美國大衛阿斯金投資銀行,由於預測利率走勢失誤,損失了6億美元;因衍生工具交易,日本東京證券公司損失了3 2億美元,德國冶金公司損失18億美元,中國萬國證券公司損失了1 5億美元。據統計,1987—1995年7月,見諸報端的這類重大損失多達113則,總計虧損162億美元,其中80%的事件是1994年以來發生的。雖然,近年來衍生工具市場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虧損事件,但衍生工具仍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國某金融研究機構最近向數百名最終用戶調查他們對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看法,80%的人認為,金融衍生工具成功地為他們提供了套期保值,60%的投資是有盈利的,只有11%的人說賠了錢,約50%的人認為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健全有關法規已迫在眉睫。
(一)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程序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是指經濟主體通過對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分析,選擇相應的手段,以最小的成本,努力消除或減輕資金流動中不確定因素的消極影響,以達到最優目標的過程。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分為三個程序,它包括風險的分析、方案設計、實施和評估。
1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分析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分析就是認識和鑒別金融工具交易活動中各種損失的可能性,估計可能損失的程度,它是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決策的基礎。由於金融衍生工具風險具有普遍性和損失大等特點,故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識別和分析十分重要。(1)分析各種裸露因素。①分析哪些項目存在金融衍生工具風險,受何種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影響。②分析各種資產或負債受到金融衍生工具風險影響的程度。通過對裸露因素的分析,管理者就能夠決定哪些項目需要加強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並根據不同的風險制訂不同的管理方案,以取得最經濟、最有效的結果。(2)分析金融衍生工具風險成因。通過對風險成因的診斷,就可以分清哪些風險可以迴避,哪些風險可以分散,哪些風險可以減輕。例如,貸款對象引起的信用風險可以迴避,企業業績引起的證券市場風險可以分散等,從而作出相應的決策。(3)進行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衡量和預測。衡量風險的大小,確定各種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相對損失及緊迫程度,並對未來可能發生及其變化的趨勢作出分析和推斷,為決策提供根據。進行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衡量和預測,可以通過制定模型等進行。
2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方案的設計
根據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的分析,確定了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目標之後,就必須考慮風險管理的對策,擬定防範方案。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對策,基本上可劃分為控制對策和財務對策。所謂風險控制對策,是指管理者採取某些控制措施來減少可能出現的損失,主要包括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分散、風險轉移等。所謂財務對策,是指管理者使用某些財務措施來處理可能發生的損失,包括風險的財務轉移(如保險)和風險自留等,對不同的風險可以採取不同的對策。在選擇恰當的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對策時,必須確定每一種對策或組合對策的成本和其他後果,探索和擬訂各種可能的方案,為了使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取得最好的效果,管理者必須根據各種風險和裸露因素的特徵、經營目標、經濟環境、技術手段等特點,對擬訂的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然後再綜合比較和分析,從中選取最理想的方案。
3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實施和評估
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方案確定後,必須付諸實施,實施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的效果和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過程中內在風險的大小,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在執行決策的過程中,對決策的評估也是相當重要的,通過評估,可以檢測一定的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措施是否收到預期的效果,也可根據需要隨時調整風險管理對策,以適應變化了的實際情況,達到進行風險管理的目的。
(二)完善風險管理制度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經過曲折復雜的發展過程才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其中既含有沉痛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並且從正反兩個方面進一步豐富了國際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管理的經驗。
1 形成有序的市場機制
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首先必須深刻認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風險管理關系市場命運,是市場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欲求市場健康發展,根本大計是形成一個有序的市場機制,這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從失敗到成功的基本經驗,也是各國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的共同經驗。國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證明,任何一個有序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條件。(1)市場制度的穩定性。市場制度穩定是指市場制度不會因各種風險而受到威脅,甚至在發生嚴重危機時,也能採取應變措施補救。(2)市場交易的公正性。市場對所有參與者都是公平的,不應受操縱,也不允許欺詐和不正當競爭,信息是公開的。(3)市場運作的規范性。市場運作的規范性是指市場運作既是有效率的、流通順暢的,又是在統一規則下有序進行的。(4)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障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障性是指市場對投資者的合法收益要給以法律上、市場運作上的保障,使投資者的收益能按時、按量進入帳戶。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運行,達到上述基本條件,才能贏得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市場才能發展。但是,上述四項條件的形成和確立,首先都是取決於對風險處理的能力。如果市場本身缺乏風險管理制度,顯然談不上市場的穩定性,市場不穩定,就難以正常有序地運作,市場公正性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更保障不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 對會員實行嚴格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管理的對象,主要是對會員實行嚴格的管理。國外對會員實行管理的主要內容有以下三個方面:(1)資產控制。期貨交易所對會員進行資產控制,並不是看會員注冊資本多少,而是看其是否擁有與其交易部位相適應的流動資金數額。所以世界各國普遍根據會員的類別,如本戶會員(自營)、經紀會員、非結算會員、結算會員(各國會員結構不同類別、名稱各異)及其在交易中帶來的風險程度,規定出會員必須維持的資本凈值。會員用於期貨的凈資本過多,意味著其持有的倉位過大,風險過於集中。對此,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明確規定:結算會員的調整凈資本達到分隔客戶資金的6%時為預警水平。當結算會員凈資本逼近預警水平時,每月必須受到主管單位的監督,甚至個別情況實行每日監督。實行上述規定後,許多國家的期貨交易所和結算公司還按照會員的凈資本,規定出會員每次為客戶或公司進行交易的合約數量,稱作持倉限額,依此作為監督會員的依據。(2)保證金管理。保證金一般是根據一定時間的價格波動幅度和會員的借貸信用狀況,同時考慮結算方法和時限後確定的。但是,各國的實踐表示,確定一個比較合理的保證金水平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許多國家在執行過程中經常根據市場的實際價格波動情況而出必要的調整。例如,香港期貨交易所推出恆生指期貨價格波動600點為參數的,1987年崩市事件期間價格大幅度滑落,保證金水平卻未作及時地調整,結果吃了大虧,事後汲取了教訓,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時,便及時調整保證金水平。各國在具體做法上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凈額保證金辦法(買入同賣出17金融衍生工具特點及風險管理合約軋差後的倉位凈額),採用這種辦法的期貨市場較為普遍。另一種是總額保證金辦法(買入與賣出合約相加後的倉位總額),目前實行這種辦法的只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和香港期貨交易所。(3)實行結算會員基金。實行結算會員基金,是近20年來在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價格波動起伏較大的背景下,對會員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是讓製造風險者集體承擔市場風險。美國在開始推行時,稱為結算會員信用擔保金,之後許多國家也相繼實行這種管理方法。例如,新加坡實行了結算會員共同契約制度;香港是在汲取股市教訓之後作為一項重大改革措施而實行會員基金制度的。在如何確定提取比例方面,各國做法不盡相同,但實踐證明,推行結算會員基金對於增加結算保證能力、嚴格會員管理是很必要的。
3 完善結算制度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管理的基本條件是建立完善的結算制度,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以少量保證金為保證的信用交易,其本身潛藏著高倍數風險。金融衍工具交易開始,就意味著風險的發生,首先是通過結算反映出來的,而且規避風險也是通過結算進行的。因此,實行風險管理應主要依靠結算運作系統進行。但欲要結算系統有效地運作,就必須從制度上做出周密的安排。這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科學周密的設計。金融衍生工具結算涉及內容既包括保證金、每日結算,又包括會員監督和財務保證,設計時既考慮各項內容構成的要素條件,又要注意彼此之間的聯系。在結算運作方式上,既要適應已經上市合約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金融衍生工具種類的延伸;同時還應注意市場內外相關條件,尤應注意國際間金融衍生工具結算方式的銜接。國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實踐表明,建立金融衍生工具結算制度,有兩項基本原則是必須遵循的。第一,設計結算制度的根本出發點,應是從有利於對風險的防範、規避和控制出發;第二,維護保證金、每日結算、財務稽核和財務保證之間的內在聯系,注意提高結算系統整體抗險能力。許多國家都是按照上述原則和市場細分的特點,普遍形成了一套保證金與每日結算緊密聯系的雙向運作系統,其運作程序大體是:客戶保證金交與經紀人,然後由會員經紀人或非結算會員以及本戶會員交與結算會員,最後由結算會員交與結算公司(所)構成擔保或附屬擔保,每日結算會員在結算公司的合約,根據當日進倉及平倉的相對數結出合計,並計算出會員翌日開市前應向結算公司(所)交付或收取的結算額。實踐證明,這樣一套結算運作系統不僅有利於分層控制,減緩風險積累程度,對於提高結算系統整體抗險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
4 建立合理的結算機構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運行,關鍵在於建立符合風險管理要求的結算機構,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結算機構不應是一般的財務會計機構。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交易集中,每天成交數在萬計的合約,金融衍生工具價格瞬息萬變,大量的資金在投資者、經紀商、會員、結算會員以及結算機構之間頻繁流動,如果僅依賴交易雙方或者一般財務結算部門辦理結算,顯然是難以勝任的。國外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和發展,才終於找到了既適合結算運作,又能滿足風險管理要求的金融衍生工具結算機構模式。這種結算機構模式的基本特徵是:直接介入交易,充當買賣雙方結算的對手,並承擔結算風險和財務保證。各國實踐證明,只有以這樣的結算機構為核心,才能構成上述的結算制度有效地運作,防止虧損的累積,又可通過財務稽核及時察覺運營和財務上的漏洞,從而為財務安全提供保證。同時也有利於對市場風險實行水平控制。所以,世界各國都將以這種結算機構模式為核心的結算制度,視為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運行基石,並以此作為評價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
5 實行法制化管理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風險管理應在政府支持與監督下,實行法制化管理。第一,金融衍生工具市場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組成部分以來,各國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不同程度地成了國際投資的重要領域,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和金融衍生工具價格對各國經濟越來越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但是,影響金融衍生工具價格變化的各種因素也相應超越了國界,特別是來自外部的某些不確定因素,經常使金融衍生工具價格發生劇烈波動,甚至某些有影響的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出現點變化,便迅速波及到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引起金融衍生工具價格的大起大落。這種受外部因素影響而形成的風險,不僅從整體上影響到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穩定與發展,而且也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這種系統風險,僅靠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加強管理是難以解決的,因此必須強化國家的法制化管理。第二,各國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一般都是按照自律原則高度組織起來的。為了實行自行管理,在組織結構、運作規則、市場紀律等各個方面均採取了一整套措施,以充分顯示自律活力。但是自行管理的對象畢竟是自己的事業,因此難以避免管理者脫離自律目標而謀取個人利益,對同行出現的操縱市場和欺詐等不正當行為,難免出現迴避「家醜」和處理不當的情況,從而既影響了公平競爭,也損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因此,世界各國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較普遍地採取了市場自律同政府監管相結合的制度措施,並且納入了法制化軌道,美國、日本等國在這些市場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世界主要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監管之風盛行。特別是1995年,一些大金融機構,由於交易員違約進行金融創新工具交易,導致破產後,各國金融監管進一步加強。
益。因此,世界各國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場較普遍地採取了市場自律同政府監管相結合的制度措施,並且納入了法制化軌道,美國、日本等國在這些市場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世界主要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監管之風盛行。特別是1995年,一些大金融機構,由於交易員違約進行金融創新工具交易,導致破產後,各國金融監管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