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貨暴跌對紡織業的影響
『壹』 經濟危機對中國紡織業的影響
危機對每個企業都是一樣的影響.最關鍵在於企業的營運鏈抗擊風險的能力.
小企業市場主導性強,銷售是否根的好,你的客戶是否是優質客戶,他們抗風險能力強不強,問題在此.找到問題,就容易解決.
原料應該還會便宜,對小企業來說,利好.
一般來說,代工又沒有技術內核,管理混亂的企業影響較大.
『貳』 棉花價上漲,對紡織行業是好還是壞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也是僅次於糧食的第二大農作物。棉花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有「全身都是寶」的稱號。它既是最重要的纖維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糧食作物,還是紡織、精細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戰略物資。棉花涉及農業與紡織工業這兩大產業,全國有2億多農民直接參與棉花的生產。除了棉農,還有大量下游用棉企業如紡織企業等也都非常關心棉花的價格。而棉花期貨市場的發展為棉花現貨企業提供了價格發現與套期貨保值的功能,因此研究棉花期貨市場價格成為了棉花產業及期貨行業都非常關心問題。
從去年底開始,國家從照顧農民利益,穩定棉花產業等多個角度出發,出台了收儲政策,收儲的價格不菲,數量可觀,棉價下跌由此止步。 對於每噸12600元的收儲價格,業界有許多人猜測,未來棉花市場的價格定位會不會以此為軸?下跌。顯然可能性不太大,在國家收儲政策的強力推進下,財政投入巨資收儲棉花,並規定了收儲企業給農民結算的收購最低保護價,純粹是一種宏觀調控救市行為,從出台政策至今初衷也逐漸顯現,去冬今春,持棉農民得到了實惠,振興紡織工業規劃的政策出台,更使得業界的信心有所恢復。 再從行業現狀看,穩定的市場,穩定的價格,穩定企業與民生是當前最大的政治,重大物資再度巨幅漲跌也是不太可能的,國家眾多刺激拉動經濟的舉措正在一步一步地實施。上漲。上漲的動力來源於上游產品的復甦,國家調低紡織產品的出口退稅是個大利好,美棉等國外棉花和國內棉花種植面積的雙減也對棉價上行帶來長期利好。但這似乎有點樂觀,金融危機導致的負效應不是一天兩天。大量的小紡企被市場沖擊擊垮,短期不會恢復。雖然目前的棉花銷售價格出現上揚態勢,但以229級為代表的皮棉公檢到廠價始終沒有高於國家收儲棉的價格。當前整個行業所處的尷尬的境地,或許會令今年的棉花市場以國家收儲價格為軸波動調整。
我國紡織產品多半外貿出口的,而大家都知道現在仍在瘋狂著的經濟危機,中國的紡織出口影響最大。同時,國外紡織品市場也面臨著疲憊和低迷。下游不暢,國內用於紡織的棉花價格何來持續上漲的原動力?這是一個極簡單的道理。
1、棉花現貨市場的特點:
(1)棉花現貨價格波動大。從1999年9月1日棉花市場放開以來,棉花價格劇烈波動,這可以從棉花現貨價格的走勢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出。
圖為中國棉花價格指數走勢圖
(2)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影響因素多。這一點與期貨市場因素基本相同,下文中將詳細論述。
(3)產量大,消費量大。中國是世界上棉花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產消佔全世界25%以上。
(4)國內庫存變化大。一般來說,期末庫存消費比在30%左右時,市場可以表現為供求基本平衡。低於這個水平,市場會出現資源緊張。
(5)我國棉花進口量大,國際影響大。我國是棉花進口量較大,棉紡織出口多,因此中國棉花價格與世界棉花價格聯動性較強。
(6)年度供求變化大。主要表現在國內棉花種植面積變化大;產量變化大;消費量變化大;庫存量變化大;價格變化大。
2、棉花產業的特點:
(1)我國棉花產業的數項第一。產量第一,佔全世界產量1/4以上;消費量第一,佔全世界消費量將近1/2;進口量第一,佔全世界產量1/7左右。
(2)棉花生產地域相對集中。主產省為新疆、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安徽,其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80%。
(3)棉花種植面積波動性大。中國棉花播種面積變化較大,主要是受價格的影響。本年價格高了,下年農民就多種;反之就少種,而且這種面積的調整幅度也比較大。該狀況增加了年度之間的價格波動幅度,增加了生產和經營的風險。
(4)棉花消費相對集中。主銷省為山東、江蘇、河南、浙江、湖北等,約佔全國消費總量的66%。
(5)棉花消費增長較快。從97/98年度以來,國內紡織業快速發展,平均增幅達到14%左右。中國棉花消費量佔世界比重明顯增加。
(6)棉花市場化步伐快。1999年棉花市場全部放開;2001年加入WTO;2004年推出棉花期貨交易;2005年紡織品配額取消。雖然放開時間只有八年,但市場化步伐比較快。
(7)棉花價格波動影響面大。棉花產業鏈長,涉及農業——紡織業——商業。棉花從原棉種植——採摘——軋花——儲存——紡織,生產、流通和加工環節非常多,涉及農業家庭數千萬個,農業人口約1.5億,30萬軋花工人,1800萬紡織工人。
(8)棉花的品種屬性決定影響棉花價格的因素多,棉花的價格波動幅度大。從生產環節來看,棉花價格變動使種植棉花的比較效益在年度間波動較大,影響下一年度農民種植,導致棉花種植面積在年度間大起大落,反過來又加劇了棉花價格的波動。90年以來我國棉花種植面積,最高為10260萬畝,最低為5595萬畝,相差近一倍。而且,天氣尤其是採收季節的雨澇對棉花產量和質量的影響更大。
上述對棉花現貨市場及產業特點的簡單介紹,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棉花價格、分析棉花現貨市場以及進行棉花產業研究。
棉花外部影響因素分析
如果我們認為供需關系是推動棉花價格變動的內在原因,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影響棉花的各種因素分成類,一是供需關系作為內在影響因素,二是棉花外部影響因素,也就是除了供需關系之外的其他影響因素,如政策,替代品,國際市場等。
1、政策面:一般說來,政策對價格的影響是相對短期的,但是有時卻很劇烈。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政策因素主要有:
(1)政府的宏觀政策:包括政治,經濟政策,如農業政策,外貿政策,金融政策,證券政策等,都會對棉花期貨價格產生影響。在分析國家重大宏觀經濟政策對棉花期貨價格影響的同時,還要分析國務院和其他職能部門出台的政策對棉花價格的影響程度。
(2)行業組織政策:行業組織在市場經濟中起的作用已日益明顯,他們制定的產業政策有時會影響棉花的生產規模,產量,銷售量以及相對價位。
(3)國家儲備計劃:國儲棉的拍賣,采購量以及采購價格決定對棉花價格的影響程度。
(4)各國農業補貼政策和紡織品進出口政策。 紡織品出口政策和棉花的配額政策影響國內的棉花價格,國際棉花價格與棉花補貼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叄』 今年開始,紡織棉花的價格一路上漲,這會對下游的紡織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棉花價格維持在兩年來的高位,導致下游棉紡企業拿貨的積極性不高,但棉花期貨價格近期卻在短暫時間內迅速拉升,棉花現貨價格的短期波動主要是受到期貨價格拉升的影響。
『肆』 2011年8月份紡織企業生意很差,棉花價格一直下跌,後期會怎樣.紡織小廠都要倒閉,那不是很多人失業
這樣也沒有辦法的事情,國家總要有些宏觀調控的,說棉花跌了,那是因為去年漲的太厲害了,搞的物價很高,跌很正常,最起碼現在比去年搞的多。
紡織行業供需不旺影響,截至6月底,作為世界上棉花最大進口國,我國已經連續3個月減少棉花進口量。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6月我國進口棉花12萬噸,較5月減少2.5萬噸,降幅為17%,較去年同期下降29%,為連續第三個月下降;2011年上半年132.7萬噸的進口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4.1%。
據悉,我國棉紗及織布產量分別佔世界份額的65%和80%,中國棉價的走勢對世界的指導作用相當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受國家發改委所制定的19800元/噸最低收購價支撐,未來棉價長期處於2萬元以上水平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6月棉花進口價首跌
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6月份 「中國棉花進口月度報告」顯示,由於市場需求不旺、國內外差價仍然較大,進口棉花數量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6月份,棉花平均進口價格為3162美元/噸,較5月下跌39美元,跌幅達1.2%。發改委報告認為,3月以來國際棉花價格持續回落,但由於到港棉花多為前期訂購,平均進口價格繼續上漲,進入6月之後才出現本年度以來首次下跌。
卓創資訊棉花分析師孫立武向《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表示,去年9月份至今,棉花價格的暴漲暴跌,一方面使囤棉企業遭受了巨大虧損;另一方面也給下游紡織企業帶來不小的沖擊,高價原料令紡企望而卻步,價格的劇烈波動進一步打擊采購積極性。
棉花價格自今年一季度從3.4萬元/噸高台跳水後,越來越多的消息開始在棉花市場蔓延,並壓制其價格上漲。孫立武認為,國際市場需求低迷,造成紡織企業停產限產率提升,紡織出口增速放緩。一些大型紡織企業的降價行為,對棉價產生指導作用。
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的數據,2011/2012年度中國棉花產量提升至740萬噸,同比增長18.6%,較今年3月份的預測增長6.2%,並超過了美國農業部目前718.5萬噸的預測。
同時,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我國消費量的預測僅為992.8萬噸,為過去4個月以來的最低數值,較美國農業部的預測少了19.6萬噸。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李國祥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本年度後期,受新棉長勢良好有望豐收消息的影響,棉花進口將會受到抑制。
有市場分析認為,庫存量的上升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的棉花進口數量,從市場基本面看,由於中國新棉長勢良好和紡織廠需求的減弱,下年度的市場將為看跌氛圍所籠罩。
「當前棉價已開始傷農」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紡織業資深分析師汪前進認為,去年至今年一季度的棉花價格暴漲,壓制了下游的消費需求。同時,今年美國經濟形勢發展低於預期,歐債危機蔓延,我國外貿紡織品出口面臨的形勢較為復雜。
「中國棉價的走勢,對世界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孫立武認為,人民幣如果繼續升值,以出口為主的紡織行業將面臨巨大的生產阻力。
「受服裝價格上漲的影響,國內外市場消費清淡,前景難料。」在資深棉紡專業分析員汪前進看來,按種植成本測算,棉花價格似乎已經跌無可跌。
「現在棉花種植成本攀升,當前的價格已經開始傷農。」孫立武指出,近兩年包括人工費、租地費、農資成本、機械費用等都在不斷增加,近期德州棉花協會統計的棉花種植成本,僅人工費每畝就增加60元。
根據第一紡織網對棉農種植情況的統計調查,預計2011年棉花每畝總成本為1490.5元,比2010年上升22.32%。以成本計算,2011年籽棉收購價應在4.5元/斤以上,而按照棉籽價格2元/斤、加工費500元/噸,皮棉售價則應在2.1萬元/噸左右。
「自9月1日起,如果棉花價格連續5個交易日低於19800元/噸,國家就會開始收儲。」孫立武預計,後期國家會進行收儲,當前國儲庫中棉花數量並不是特別多,國家收儲會對棉花市場起到支撐作用,但下半年棉花價格不會出現太大漲幅。
『伍』 對紡織業的影響--棉花直補政策
棉花直補政策對紡織業的影響:
國家對棉花政策的調整,由收儲改為直補,一方面穩定棉花種植,另一方面提升棉紡織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長期來看將維護棉紡織產業鏈的平穩運營。
棉花是我國主要農產品中比較特殊的一個,只有通過流通才能實現經濟價值;作為用棉大國,我國部分棉花需求依賴進口,但從歷史數據來看,全球范圍內的棉花收獲面積波動幅度大且難以預測,較長的棉紡織產業鏈放大了供需缺口的泡沫成分,從而導致棉花價格的持續波動。棉花流通體制自2001年市場化改革以來,為穩定棉花種植,我國共進行了8個年度的臨時收儲。
收儲政策能有效平穩棉價但弊端也很明顯,即國內外棉價差削弱了棉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據海通測算,最近一次的收儲政策自2011/2012年度實施以來,國內外棉價差(國內棉價減去國外棉價的差額)自2011年10月份開始快速擴大,2012年5月份到達階段性的高點4700元/噸,2013年國內外棉價差基本保持在3500元/噸-5400元/噸的范圍內;2014年4月中旬國家宣布收儲政策將改為直補政策,海外棉價快速下跌,國內外棉價差再由2014年4月份的1500元/噸,快速擴大至7月份的4000元/噸,8、9月份棉價差基本保持在4000元/噸的水平上。
直補政策的根源在於國內棉花種植成本過高(相對於美國、印度等),通過補貼農民,一方面從源頭上穩定棉花種植面積,保證每年的棉花供給量,另一方面則降低棉花市場的流通價格,即降低棉紡織企業的棉花采購成本。
我們判斷未來棉價將下降至1.5萬元/噸左右。9-11月份是2014/2015年度新棉採摘期,該階段內棉花自由流通,11月份後預計國家將重啟棉花拋儲(目前仍有1000萬噸儲備棉),拋儲價格在上一輪拋儲價格17250元/噸的基礎上將明顯下降(新棉上市後,倉儲棉的等級將下降),參考目前棉花期貨價格(CF501)跌至13110元/噸(9月19日收盤價),我們判斷未來棉花價格下降至1.5萬元/噸左右的概率較大。
關注棉紡織產業2010年以來高成本運行的「困境反轉」:2010年以來,原材料、生產、融資成本大幅攀升削弱了棉紡織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此外,匯兌損失、貿易壁壘則直接吞噬企業利潤。
棉紡織主要原材料棉花價格自2010年以來受政策、資金的影響,波動方向、幅度難測,干擾企業的運營,放大企業的業績波動幅度,直補政策的出台將明顯打壓國內外棉價差。主要受資金的影響,2010年棉花價格由1.5萬元/噸的價格,快速上漲至2011年3月份的3.1萬元/噸,後急速跌至2011年8月份的1.9萬元/噸,此輪棉價暴漲暴跌對棉紡織企業的業績影響持續了3年。棉花直補細則出台,預計棉價後續將明顯下跌,考慮到國內棉花儲備仍有1000萬噸左右,預計未來2年棉價大概率在低位窄幅震盪,國內外棉價差預計將明顯下降。
以紡織產業集群江蘇、浙江、福建的製造業就業人員年均工資漲幅為例,1995-1999年平均漲幅分別為12%、13%、14%,2000-2004年該數據分別為13%、10%、8%;2005-2009年年均漲幅分別為13%、12%、11%,但2010年後,2010-2013年三地該數據均大幅提升至18%、16%、17%;除工資的自然增長外,福利開支中的企業福利因人口就業結構的改變明顯攀升(職工的食宿休閑娛樂等開支)。我們預計,未來製造業人員的工資水平或會穩定在年均增長10%左右,與收入增速基本保持一致;但東南亞國家的人力成本在加速上漲,以越南一類地區(直轄市)的最低工資為例,2011-2014年,最低工資已由155萬盾上調至270萬盾,漲幅近80%。
除工資外,近年來生產成本中的環保成本也明顯上升,以印染產業集群浙江紹興為例,柯橋區(紹興70%以上的印染企業集中在紹興市區和柯橋區)2014年污水處理部門最新的污水處理成本為3元/噸的基準費用,噸水中污染物濃度越高費用越高,最高達到10元/噸;若印染企業選擇自建污水處理設備,成本約為1.5-2元/噸,投入規模一般在千萬級別,設備投入約占年收入規模的5%-10%。我們判斷,目前紡織企業的環保壓力也已基本見頂。
我們重申對棉紡織龍頭企業的投資邏輯,推薦華孚色紡、百隆東方、魯泰A。
短期來看,預計棉紡織龍頭企業2015年業績彈性較大:自4月份棉花直補政策公布以來,棉紡織產業鏈預期新棉上市後,棉價將明顯下行,從而產業鏈各環節的下遊客戶均謹慎下單(下單周期偏短、傾向於消化庫存、存在壓價行為),棉紡織企業的運行面臨一定的短期壓力;棉價下行有利於產業鏈回歸正常化運營,即我們認為棉紡織龍頭企業2015年的訂單量、毛利率將明顯提升,從而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
中期來看,棉紡織企業自2010年以來的高成本困境,有望於2015年開始反轉:2010年以來,棉紡織企業面臨不斷攀升的高成本困境,隨著人力成本開始自然增長、環保成本見頂、主要原材料棉花價格下降,棉紡織企業有望在2015年迎來困境反轉,提升國際競爭力。調高紡織子行業評級至「增持」。
主要不確定因素。海外市場的需求不達預期,棉價下行速度過於緩慢。
『陸』 棉花價格上漲對紡織類的股票有何影響
棉花上漲,也就是說紡織類企業的在生產衣服的時候成本提高了,相應的利潤就降低了,當然算作利空。
不過影響股價的因素有很多,不能單單從一下因素就判斷股票要跌。
還是那句老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柒』 期貨棉花爆漲對紡織業股票受益嗎
是會受益的,而且棉花種植企業將成最大受益者。國家統計局預測,2016年度全國棉花種植面積減少10%左右,今年全國棉花產量預計將現大幅減產。炎黃財經報道:根據海關總署今日數據,3月份出口增速同比高達18.7%,紡織業出口回暖有望對上游棉花產業帶來強力提振,棉花價格漲勢或將持續。棉花種植企業將成最大受益者。
『捌』 棉紗期貨要來了,將給紡織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根據市場預期,棉紗期貨合約將在8月18日在鄭商所上市交易。我國棉紗種類繁多,當前各類紗線有700多種。而期貨品種要求品質宜於鑒定,為保證棉紗期貨合約上市初期平穩運行,只好採用先允許部分廠生產的棉紗交割,待運行平穩後逐步放開。
『玖』 金融危機對紡織業的影響
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棉紡織行業的影響
1、金融危機使我國的棉紡織產品出口更加困難。2008年初的次貸危機到現在的金融危機,主要的經濟體國家從經濟在萎縮,由於金融危機對棉紡織業的影響開始顯現,現在一般說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走過去了80%,但對棉紡織業的影響大概才開始20%,這樣一來金融危機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棉紡織產品的出口也將相應下降。
2、外商的產品訂單將會減少。因為金融危機而看不清後市,預期普遍不好,而且也有匯率的因素,我國棉紡織產品的訂單將進一步減少。國家紡織工業協會調查廣交會的結果顯示:歐美客商、訂單大幅減少。由於出口的增速下降、單子的大幅減少,這就導致了棉紡織企業的盈利水平進一步下滑。
3、國際市場貿易保護政策會頻繁而至。按照國際規律,當經濟由於金融危機的打擊而顯示蕭條的時候,往往會有貿易保護主義的加強,所以09年我們還要面臨國際貿易主義對我們的打壓。中美貿易協議即將到期,21個類別配額的取消將會再現出口井噴釋放。但當前美國的紡織組織在游說國會,甚至發動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紡織行業機構聯名上書,繼續要求美國國會出台對中國紡織品的限行措施,這個取決於奧巴馬將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特別是對華的貿易政策,我們要做好思想准備,如果繼續設限,這將又是對我們的一個出口障礙。
從未來發展趨勢上看,美元目前的升值狀態是不具有可持續性的。一方面,目前美國政府已經啟動了大規模的金融救援計劃,數千億美元的資金正在分批註入金融市場,美元的供應量正在不斷地增加。另一方面,通過降息刺激國內消費和投資增長也將是美國在恢復經濟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調控手段。隨著這一系列措施的逐步實行,美元的流動性必然將有所恢復,美元的幣值也將逐漸低於目前的水平,呈現出貶值的狀態。實際上,在本世紀初美國IT產業泡沫破滅引發美國經濟增長全面減速的階段里,美元也呈現出了明顯的升值趨勢,而隨著美國經濟逐漸恢復,美元的貶值態勢又逐步明顯起來。
美元貶值必然帶來人民幣的被動升值,而升值對於我國紡織行業這樣一個出口型產業的影響顯而易見,削弱出口價格競爭力和帶來結匯損失在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不可避免。與此同時,現階段美元匯率的穩定狀態究竟能夠持續多久,預計中的美元貶值究竟何時會真正發生目前還是非常難於准確估量。因此,即使是在目前匯率穩定的狀態下,出口企業下一步的出口訂單究竟應當如何報價才能降低結匯損失仍是難題,也必然要造成企業盡量避免接量大、交貨期長的訂單,實際上就是減少了企業的收益。對於進口原料的企業也是一樣,由於美元匯率走勢缺少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難於預測,企業為避免庫存虧損只能邊采購原料邊組織生產,也必然造成企業開工水平降低,收益減少。
金融危機在沖擊美、歐等國金融機構的同時,也對這些國家國內企業資金鏈的順暢程度形成了較強的沖擊。發達國家金融機構資金緊縮引發其對外放貸更加謹慎,貸款總量也有持續穩定增長轉為呈現出近年來的首次大幅減速趨勢。根據美聯儲的統計,2008年1~9月,美國商業銀行對國內工商企業的貸款余額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約4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放貸緊縮使得美、歐等國的進口商融資難度增加,資金周轉情況比從前明顯惡化,而對我國紡織企業的直接影響就是國外進口商的償付能力下降,出口交貨後回收貨款的風險比金融危機前大大增加。根據調研情況,雖然目前國外進口商因資金周轉不靈拒絕付款還屬極個別現象,但美、歐進口商付款周期在最近幾個月中明顯延長的情況非常普遍。一般來說,信用比較好的進口商過去在交貨後20~30天內就會將預付款以外的餘款償清,但自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來,付款周期普遍延長到了40~50天。
進口商付款周期延長造成了我國出口紡織企業的資金回籠速度下降,相當於降低了我國出口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而在今年年初以來從緊的貨幣政策下,我國紡織企業的資金環境已經非常緊張。盡管現在貨幣政策已經開始松動,但對於多數持續處於微利狀態的紡織企業來說,資金環境在短時間內還無法徹底有效改善。在這樣情況下,這種金融危機引發的資金回籠效率下降顯然會進一步增加紡織企業的資金壓力,直接影響到原料采購、工資發放、銀行還款等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多個環節。
據海關統計,2008年1-10月我國進口棉花186.6萬噸,價值31.1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8.3%和增長10.1%;進口平均價格1667美元/噸,上漲20%。10月當月進口9.6萬噸,價值1.7億美元,分別下降29.8%和18.2%。這篇文章來源於紡織資源,請各位網友直接在瀏覽器中直接輸入紡織資源查看。
一、2008年1-10月我國棉花進口主要特點
(一)主要以一般貿易和保稅區倉儲轉口方式進口。今年1-10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棉花65.1萬噸,下降22.5%;保稅區倉儲轉口方式進口49.4萬噸,增長11.2%。兩者合計占同期我國棉花進口總量的61.4%。
(二)主要進口自美國、印度和烏茲別克。2008年1-10月我國自美國進口棉花82.6萬噸,下降18.8%;自印度進口57萬噸,增長34.4%;自烏茲別克進口16.6萬噸,下降15.8%。三者合計占同期我國棉花進口總量的83.7%。
(三)民營企業進口占據半壁江山。今年1-10月民營企業進口棉花99萬噸,增長1.1%,占同期我國棉花進口總量的53.1%。國有企業進口50.8萬噸,下降18.4%;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6.9萬噸,下降14.5%。
隨著金融危機不斷蔓延,歐美經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我國紡織業面臨嚴峻的挑戰。目前 我國紡織業三分之二企業的利潤率只有約0.6% ,不少企業面臨倒閉風險,直接導致了市場對棉花需求量的下降。而今年我國主要棉產區都獲得豐收,但受到種植成本上升、收購資金短缺,特別是下游紡織行業不景氣等因素的影響,新棉收購非常困難。與此同時,國內棉花價格持續下跌,10月31日我國棉花價格指數為11746元/噸,較上一周下跌336元/噸;10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平均價為12322元/噸,較9月下跌855元/噸 。雖然國家出台收儲方案穩定價格,但是棉花市場的恢復仍然需要時日
金融危機的蔓延讓中國企業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加速淘汰與並購的步伐,促使產業格局得到優化。那些注重品牌建設、銷售渠道完備、資金鏈供應充足的實力型企業將成為行業的領導者。閩派服飾的代表企業柒牌集團30年來從資金不到300元的裁縫鋪發展為品牌價值達78.16億,成為位居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77位的行業領導品牌。董事長洪肇設在集團三十周年慶典上表示:「2009年內需形勢還是很好的,這種勢頭對服裝消費來講是一個利好的局面。出口企業轉內銷,對我們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很大。就柒牌渠道的布局看,金融危機反而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在今年我們將會加大力度繼續擴張,在商品價格上會作一些調整,維持2008年的價格體系,並不是說我們以低價來應對市場,而是讓我們不同實力的消費群買到他們的適合自己階層的產品。
《預測金融危機下09春夏流行趨勢》有這么一段文字
隨著全球金融泡沫的破滅,生活將變得簡單,心境重歸質朴。與這種生活方式以及心境相呼應的是對鄉村生活和傳統技藝的回歸。一切都是有關質朴的表現方式,比如充滿手織物風格的桌布式格子棉布、傳統英式花朵印花、睡衣式條紋棉布和淺藍牛仔的應用,同時結合古舊的漂白、褪色和揉皺處理。色彩從自然的原色、茶漬白、土褐色、風鈴草藍到水洗和褪色效果;關鍵的單品包括超大的工裝褲、男子氣襯衫和睡衣式T恤等,結合具有農婦風格的褶飾、花邊、刺綉等手工細節。我們可以把這一趨勢看作是對08秋冬民俗與鄉村趨勢的演變,最終將發展出09春夏契合簡單質朴生活的具有鄉愁情結的新田園風格。
『拾』 7月1日下調混紡布等紡織原料進口稅 對棉花期貨的影響
不懂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