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內外盤套利影響因素
Ⅰ 期貨套利成本較低的原因
期貨套利成本低是因為期貨杠桿高,動用的資金少,所以套利成本低。
Ⅱ 商品期貨價差套利 給舉個例子解釋下 形象點的小弟才能理解
套利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相關合約之間的價差變化,在相關市場或相關合約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價發生有利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
如果利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之間的價差進行套利行為,稱為期現套利(Arbitrage)。如果利用期貨市場上不同合約之間的價差進行的套利行為,稱為價差交易(Spread)。
(2)期貨內外盤套利影響因素擴展閱讀
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
Ⅲ 期貨合約如何做套利
套利: 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 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1.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牛市套利時,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2.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系。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3.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 (南方財富網期貨頻道) (責任編輯:張宇)
Ⅳ 期貨套利怎麼做 風險和收益怎麼樣
期貨套利風險相對於單純投機風險小,但收益見效時間長,收益保持中下。
期貨套利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者相關合約之間的價差變化,在相關市場或者相關合約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在價差發生有利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如果發生利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的價差進行的套利行為,那麼就稱為期現套利。
股指期貨與現貨指數套利原理:
指投資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和相對應的一攬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謀求從期貨、現貨市場同一組股票存在的價格差異中獲取利潤。
當期貨實際價格大於理論價格時,賣出股指期貨合約,買入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稱為「正套」。
當期貨實際價格低於理論價格時,買入股指期貨合約,賣出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稱為「反套「。
市場中常常出現價格分布不尋常的合約組合,有些可以成為投資者套利交易的良好對象,有些則是「套利陷阱」,其存在由於種種原因,並不能很好的價差回歸,有時甚至會出現令人詫異的變化,導致套利失敗。因此投資者要格外小心下面幾種「套利陷阱」。
1.不做跨年度的跨期套利
2.不做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
由於套利機會是依據中長期價格關系找到短期價格呈現偏離的機會,發生套利機會的因素一般都是短期或者突發事件引起的價格異變,所以,一般不應介入非短期因素影響的正向套利時機。
3.「逼倉」中的套利危險
其風險重要在跨期套利中浮現,一般而言,跨期的虛盤套利不涉及到現貨,而逼倉的風險就在於沒有現貨頭寸做維護,當市場行情呈現單邊逼倉的時候,逼倉月合約要比其它月份走勢更強,其價差未涌現「理性」回歸,從而導致虧損的局勢。
4.不做流動性差的合約
如果組建的套利組合中一個或兩個期貨合約流動性很差,則我們就要注意該套利組合是否可以順利地同時開倉和平倉,如果不能,則要斟酌廢棄該次套利機會。此外,如果組合構建得足夠大,則組合的兩個合約都存在必定的沖擊成本。在期現套利和跨期套利中,參與到交割的套利須保證有足額的資金交付。
5.資金的機遇成本和借入成本
在實際投資中,兩個交易賬戶均須備有足夠的預留保證金,這會增添利息成本,從而下降收益率。我們需要斟酌資金起源是自有資金還是借貸資金,而資金借入的期限和套利頭寸的持有期限可能並不匹配。
Ⅳ 期貨套利需要怎樣分析
零風險,是不存在的投資,不過,風險非常的低,利潤卻比較大,這是可以存在的.比如金屬品種,內外盤價差比較大的時候,就可以在兩市做套利交易,
當然,如果你做實物的話,零風險還是可以,,那就是,國外實物比國內實物低的時候,還除去稅收和運輸費都還低的時候,你就可以買入國外的,賣出國內的,這樣套利,就算最終交割,你也不怕.
Ⅵ 期貨套利的原則
1、買賣方向對應的原則:即在建立買倉同時建立賣倉,而不能只建買倉,或是只建立賣倉
2、買賣數量相等原則:在建立一定數量的買倉同時要建立同等數量的賣倉,否則,多空數量的不相配就會使頭寸裸露(即出現凈多頭或凈空頭的現象)而臨較大的風險。
3、同時建倉的原則:一般來說,多空頭寸的建立,要在同一時間。鑒於期貨價格波動的,交易機會稍縱即逝,如不能在某一時刻同時建倉,其價差有可能變得不利於套利,從而失去套利機會。
4、同時對沖原則:套利頭寸經過一段時間的波動之後達到了一定的所期望的利潤目標時,需要通過對沖來結算利潤,對沖操作也要同時進行。因為如果對沖不及時,很可能使長時間取得價差利潤在頃刻之間消失。
5、合約相關性原則:套利一般要在兩個相關性較強的合約間進行,而不是所有的品種(或合約)之間都可以套利。
這是因為,只有合約的相關性較強,其價差才會出現回歸,亦即差價擴大(或縮小)到一定的程度又會恢復到原有的平衡水平,這樣,才有套利的基礎,否則,在兩個沒有相關性的合約上進行的套利,與分別兩個不同的合約上進行單向投機沒有什麼兩樣。
Ⅶ 股指期貨套利的影響因素
利用指數基金與股指期貨套利
股指期貨剛剛上市就吸引了投資者的積極參與,短短幾天產生了巨大的交易量,甚至超越了現貨市場,雖然其中投機者占據了股指期貨交易的主體,但同時,上市初期股指期貨與現貨的價差比較大,近月合約與現貨的價差甚至高達100點左右,這給套利者帶來了良好的投資機會。與滬深300接近的現貨資產如180ETF、100ETF和滬深300LOF等交易量明顯放大,這與套利者的活躍密切相關。
進行正價差套利正當時
從理論上來看,股指期貨與現貨的套利有兩種方式。當股指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產生一定正價差時,可以在股指期貨上買入空頭合約,在現貨上買入與股指期貨接近的資產,這樣無論未來市場是漲是跌,通過期貨與現貨的對沖,就能獲得穩定的價差收益。反之,如果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產生負價差時,可以在股指期貨上買入多頭合約,在現貨上融券賣空與股指期貨接近的資產,這樣無論未來市場是漲是跌,也能獲得穩定的價差收益。當然,由於在現貨融券賣空上有較多的限制,不僅能融券的股票品種有限,而且基金還不能進行融券。因此,我們現階段進行正價差的套利比較容易。
影響期現套利收益的主要因素
利用股指期貨與現貨進行套利,其收益與風險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一是價差的大小。價差越大,收益越大,這一點非常容易理解;二是股指期貨與現貨資產的相似度。兩者越接近,越能進行完全對沖,套利的風險越小;三是流動性,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套利者資金量往往比較大,流動性太差會產生較大的沖擊成本,從而帶來一定的風險。目前我國只有滬深300股指期貨,因此套利時現貨資產有幾種選擇:一是直接買入300隻股票,但這種方式非常麻煩,300隻股票操作起來非常困難;二是直接買入與滬深300資產接近的基金。由於價差是時刻變化的,因此,能夠上市交易的ETF、LOF指數基金是套利時的良好選擇,可以方便實時鎖定股指期貨與現貨的價差。ETF由於採用股票進行申購贖回,對指數的跟蹤誤差最小,而且管理費率低廉,流動性相對LOF基金高一些,因此,ETF是進行期現套利的最佳現貨資產。但遺憾的是,國目前還沒有跨市場的滬深300ETF,很多投資者只能利用與滬深300指數接近的180ETF、深100ETF以及滬深300LOF基金進行套利。
套利收益的計算方法
那麼如何計算套利收益率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定某股指期貨近月合約價格為3100點,滬深300現貨為3040點,價差為60點。
購買1手股指期貨空頭合約需要投入的資金=3100*300*15%=139500元
買入現貨資產需要投入的資金=3040*300=912000元
當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時,假定股指期貨價格和現貨資產價格都為3200點,則期貨虧損=-100*300=-30000元
現貨盈利=160*300=48000元
最終套利收益=48000-30000=18000元
套利收益率(月)=18000/(139500+912000)=1.71%
由於近月合約是一個月就到期,因此上述收益率是月度收益,年化收益超過20%,還是非常可觀的。當然,這需要價差一直比較大才能實現,而且上述收益沒有考慮交易成本,現貨和期貨的交易成本都比較低,對套利收益的影響不大。
期現套利收益將不斷縮小
股指期貨主力合約與滬深300現貨的價差隨著套利行為的作用較上市初期已有所降低,最低降至22點左右,但隨著市場的暴跌又有所增大,價差擴大至60個點左右,有一定套利空間。當然,未來隨著期貨交易者隊伍的不斷壯大,特別是保險資金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加入,價差將會保持理性,套利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少。
Ⅷ 什麼是期貨套利 期貨套利過程中的風險有哪些
1.套利操作過程中會面臨指數期貨保證金追加風險,若投資資金調度不當,可能迫使指數期貨套利部位提前解除,造成套利失敗。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現金比例,掌握好資金調度,以規避保證金追加風險。
2.進行反向套利(初期買指數期貨、賣現貨指數)時,如果相應操作為融券情況,在賣空現貨指數後股票大漲情形下,套利操作將面臨保證金追加風險,從而加大資金投入額,稀釋利潤。另外,套利操作過程中融券的股票可能會出現暫停交易、除權除息等情況,造成融券的股票必須強制回補,而使模擬股票組合中部分股票部位暴露在風險中,阻礙套利交易進行。
3.進行套利操作時,套利部位必須迅速建構完成,否則期貨與現貨關系會改變。而短期間進場買進或賣出大規模的現貨,會造成供需失衡進而影響現貨價格變化,使得最後成交價與買賣價格出現差距產生買賣價差,即市場沖擊成本。因此,因為不同股票的流動性不一致,因此市場沖擊成本需要被估計。如果此成本被低估,套利可能轉為套損,因此合適地控制市場沖擊成本將是套利成功關鍵之一。
4.在以持有成本模型和期貨預期理論來構建套利操作時,因為股利的預期成為期貨理論價格估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股利發放的不確定性成為套利操作中的風險因素。
Ⅸ 期貨中套利需要注意什麼
由於相關品種或同品種不同合約的價格一般為同方向變動,因而在兩個合約上的相反方向頭寸能夠讓套利交易者獲得相對低風險的收益。但這並不代表投資者在購買此類產品時可以放棄風險評估。
即便是套利,期貨市場的流動性問題也會給產品的運行帶來風險。一個市場如果沒有足夠的流動性,或者套利的兩個市場或兩個合約沒有相對對稱的深度和廣度,套利的規模、建倉、出場等就會產生問題,賬面利潤和實際利潤也會有很大的出入,甚至賬面利潤轉變為實際虧損。
例如在國內期貨市場中,一個品種通常只有一個月份作為主力月份(指的是成交量和持倉量最大的月份)。如果在一個期貨品種上進行跨期套利的合約間隔時間比較長,近期合約和遠期合約的流動性不對稱風險還會存在。
在目前的期貨市場風險控制措施中,除了限倉和大戶報告制度外,交易所和唯一的期貨交易中介——期貨公司在面對劇烈的行情變動時,可以採取提高保證金的措施來限制交易者的頭寸。當交易者的保證金因為行情不利變動而不足以支持頭寸時,期貨公司還能對客戶進行強行平倉,但是強行平倉往往只涉及到主力月份。「因此很有可能原先的套利頭寸會變為風險較大的敞口頭寸,套利交易被強行變為單邊投機,這個風險就不可測了.
因此,即便是商品期貨的套利交易也會面臨流動性不對稱等風險。商品期貨投資者除了對於商品價格的漲跌進行關注外,還需要對於整個商品市場的其他風險因素進行充分評估。盡管在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商品市場的火熱表現令人垂涎,但對於自身風險承受力的恰當預估仍然是投資者首先需要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