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乾旱對期貨的影響
❶ 白糖期貨連續出現暴跌的原因是什麼不是說天氣乾旱影響產量嗎
主要是外盤的影響,美糖從2月初開始下跌,目前下跌了25%左右,從全世界的白糖供需來說,糖產量是過剩的。
我國的白糖主要是自己供給的,外盤暴跌的情況下,國內外糖的價格在逐漸縮小,市場上已經出現了進口糖的預期,這種預期實際上比乾旱的影響來得要強,畢竟乾旱影響的是明年的白糖產量,今年的白糖榨季已經進入尾聲,產量基本確定,而進口白糖的預期卻很有可能在今年得到驗證。
不過我還是認為,這種現象是短暫的,基本面上來說糖今年的走勢是看多。如果糖進口真的成為現實,那麼對國際市場也是一個強有力的提振,以中國的發展速度來看,進口糖也是遲早的事
❷ 氣候乾旱會造成什麼後果
(一)乾旱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二)乾旱是危害農牧業生產的第一災害 氣象條件影響作物的分布、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的形成,而水分條件是決定農業發展類型的主要條件。乾旱由於其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後延影響大,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生產最嚴重的氣象災害;乾旱是我國主要畜牧氣象災害,主要表現在影響牧草、畜產品和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 水庫乾涸
(三)乾旱促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1、氣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乾涸和斷流。由於乾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補給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來維持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發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導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區面積擴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 2、乾旱導致草場植被退化。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的生態脆弱地帶,氣候特點為夏季盛行東南季風,雨熱同季,降水主要發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區雨季雖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著很大的空間異質性,有十年九旱的特點。由於氣候環境的變遷和不合理的人為干擾活動,導致了植被嚴重退化,進入21世紀以後,連續幾年,乾旱有加重的趨勢,而且是春夏秋連旱,對脆弱生態系統非常不利。3、氣候乾旱加劇土地荒漠化進程 (四)氣候暖干化引發其他自然災害發生 冬春季的乾旱易引發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自2000年以來,由於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導致北方地區氣候偏旱,林地地溫偏高,草地枯草期長,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災有增長的
❸ 國內天氣惡劣對哪些期貨商品造成影響
影響應該是普遍的,但也是暫時的。一般來說,對農產品期貨的影響較大,如 白糖、黃大豆等等。
❹ 雲南大旱對白糖期貨有什麼影響
樓上的知道糖怎麼出來的么
乾旱的季節糖的純度由於缺水會變得更高
因此糖的質量會更好
如果加工成白糖的話
投資的資金肯定會更少啊
但是對於期貨的問題我就不了解了。
❺ 一般暴雨及洪水會對股票和期貨市場有何影響
天氣因素直接影響著農業生產、產業上下游運輸與開工。市場人士分析,暴雨天氣對螺紋鋼等黑色系品種的供給端影響顯著,導致期貨市場變化,對農產品影響相對較為有限,化工品方面影響有所分化,其中對聚丙烯PP還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國內期市漲跌不一。黑色系多數上漲,鐵礦石漲逾2%,線材漲逾1%;能化品走勢分化,PVC漲近3%,塑料、玻璃漲逾2%,乙二醇跌近2%,燃油、甲醇跌逾1%;此外,基本金屬多數上漲,滬鎳漲逾1%;貴金屬均上漲;農產品漲跌互現,雞蛋漲逾1%,豆一、豆油跌逾1%。
(5)氣候乾旱對期貨的影響擴展閱讀:
極端天氣下也會對投資策略有所調整。
強降雨天氣對商品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端,暴雨不會影響需求總量但會影響節奏,對生產端的影響比較小,短期的供過於求會導致商品庫存上升,進而對現貨價格構成壓制。
具體到品種上,持續暴雨天氣影響工地施工,會對螺紋鋼和水泥等建材需求形成一定壓制。「從數據上可以看出,水泥磨機的開工率和螺紋鋼表觀需求已降至去年同期水平。
但建築工程並不會因為暴雨而消失,暴雨只是將需求延後,等雨季過後,施工上依然存在趕工需求,後期需求環比可能會看到一個相對往年更為陡峭的回升走勢。
投資策略方面,短期螺紋鋼期貨跨期交易更能表達公司對市場近期供過於求、遠期供需會改善的看法。如果鋼廠受需求下滑影響開始進一步減產檢修,那麼原料端也會存在下行壓力。中期來看,雨季結束、需求開始回升時,公司傾向於選擇做多基差較大的品種。
❻ 厄爾尼諾現象對棉花期貨有影響嗎
隨著氣象學家五年來首次警告厄爾尼諾已經歸來,棉花期貨投資者應該何去何從?
日本和澳大利亞上月宣布厄爾尼諾已經出現。當月,澳大利亞國家氣象局檢測的海洋表面溫度指數出現了與1997-98年強烈厄爾尼諾現象時同樣的走勢,這意味著太平洋地區的厄爾尼諾現象正持續加強,並且可能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來襲時,東南信風減弱,東太平洋冷水上翻現象消失,表層暖水向東迴流,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溫升高,秘魯、厄瓜多沿岸由冷洋流轉變為暖洋流。由於海水溫度的變化,導致空氣對流發生轉變,帶來亞洲東岸乾旱、美洲西岸潮濕的氣候。
亞洲和美洲作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膠和棉花的主產區,自然深受厄爾尼諾影響。中銀國際表示,厄爾尼諾一旦發生,首先體現在市場對農產品產量下滑的擔憂,從而帶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增強對農業板塊投資的信心。
海通證券在報告中總結道,厄爾尼諾總能帶動農作物價格上漲,但對於產量的影響悲喜交加,小麥通常大幅減產,大豆往往大幅增產, 大米和玉米產量波動比較溫和。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小麥期貨投資者很快對厄爾尼諾即將來臨的警告予以了嚴肅的回應。如下圖所示,5月14日,該作為全球行業基準已經超過135年的小麥期貨大幅跳漲:
那麼棉花呢?兩家券商的研報顯示,考慮到庫存因素,本次厄爾尼諾對棉花的影響相對復雜。
棉花產區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其中又以中印最多,兩者總共佔比高達約 50%。 中銀國際整理的數據顯示, 2013 年全球 2,573萬噸棉花產量中,中國產量為 670 萬噸,佔到 26.0%;印度產量為 634 萬噸,占 24.6%;美國產量為 287 萬噸,占 11.2%;巴基斯坦產量為 207 萬噸,占 8.1%,前四個國家的總產量佔比達到 70.0%。
棉花喜溫怕寒,其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 20~30℃。為了達到早發、穩長、高產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氣溫穩定。因此,帶來非旱即澇的厄爾尼諾以及伴隨發生的拉尼娜會使得棉花的產量大幅下滑,進而影響棉花價格。
據海通證券,2000 年至今棉花價格有兩次大幅攀升,均出現在厄爾尼諾出現的年份:一次發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漲38%;另一次發生在2009 年,同比上漲 36%,而且延續到 2010 年同比上漲85%。
CME的棉花期貨投資者更是將2009-2010年那次厄爾尼諾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如圖所示,CME 2號棉花期貨從2009年3月的低點到2011年3月的最高點,累計漲幅高達5.34倍。
海通證券表示,厄爾尼諾對棉花價格影響顯著,由於拉尼娜往往伴隨厄爾尼諾發生,警惕有可能延長的價格波動時間。
當然,棉花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既受到供求影響,也受農業政策、紡織、外貿政策等影響。中銀國際進一步分解了厄爾尼諾對中印棉花產量的影響後發現:
印度:在厄爾尼諾時期,印度 6-9 月常會出現嚴重乾旱,但此時乾旱對棉花生產影響不大。歷史來看,厄爾尼諾出現的時間段,印度棉花增產和減產的幾率幾乎是一致的,產量變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產 15%和 1986/1987年的減產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減產 11.4%,而其餘年份產量變化幅度並不明顯,說明總體來講厄爾尼諾對印度棉花生產的影響較小。
中國:厄爾尼諾時期,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常會有不同程度的乾旱,而高溫乾旱常導致棉鈴蟲等病害爆發,會略微影響棉花產量的增長。但從總體來看,厄爾尼諾天氣對我國棉花生產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無論是 1994/95 年還是1997/1998 年,我國棉花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單產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當前棉花庫存積壓:
2012/13 年度,USDA 統計中國棉花產銷情況,國內棉花總產量 685.8 萬噸,年比下降 6%,進口量 239.5 萬噸,年比下降 55%,同時國內消費量 772.9 萬噸,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庫存 818.88 萬噸,年比增加 138.7%,庫存消費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產量 2,543.7 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 2,315.1 萬噸,同期期末庫存 1,747.7 萬噸,較上一年增長 18%,期末庫存消費比 75.49%。除中國大陸外,全球棉花總產量 1,857.9 萬噸,全球棉花總消費量 1,542.9 萬噸,消費量比上一年度減少 11 萬噸,期末庫存 939.7 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 60.9%。
因此,中銀國際的看法是,除非發生強厄爾尼諾天氣,否則天氣因素造成棉花價格(期貨)上漲更多是短暫的預期行為,對整體的供需環境影響幾乎沒有。在棉花庫存消費比超過 100%的情況下,棉花價格上漲的基礎還很薄弱。
從CME棉花期貨走勢上看,市場確實出現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初宣布(5月12日)厄爾尼諾來臨時,棉花期貨出現過一波較大的上漲,但隨後幾日便回落,市場陷入震盪...
華爾街見聞有這個報告哦。
❼ 乾旱帶來的危害有哪些
什麼是乾旱
--------
僅僅從自然的角度來看,乾旱和旱災是兩個不同的科學概念。乾旱通常指淡水總量少,不足以滿足人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氣候現象。乾旱一般是長期的現象,而旱災卻不同,它只是屬於偶發性的自然災害,甚至在通常水量豐富的地區也會因一時的氣候異常而導致旱災。乾旱和旱災從古至今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它們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仍然比比皆是。
乾旱的危害
---------
(一)乾旱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二)乾旱是危害農牧業生產的第一災害,氣象條件影響作物的分布、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的形成,而水分條件是決定農業發展類型的主要條件。乾旱由於其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後延影響大,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生產最嚴重的氣象災害;乾旱是我國主要畜牧氣象災害,主要表現在影響牧草、畜產品和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
(三)乾旱促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1、氣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乾涸和斷流。由於乾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補給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來維持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發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導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區面積擴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什麼是乾旱
--------
僅僅從自然的角度來看,乾旱和旱災是兩個不同的科學概念。乾旱通常指淡水總量少,不足以滿足人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氣候現象。乾旱一般是長期的現象,而旱災卻不同,它只是屬於偶發性的自然災害,甚至在通常水量豐富的地區也會因一時的氣候異常而導致旱災。乾旱和旱災從古至今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它們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仍然比比皆是。
乾旱的危害
---------
(一)乾旱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
(二)乾旱是危害農牧業生產的第一災害,氣象條件影響作物的分布、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的形成,而水分條件是決定農業發展類型的主要條件。乾旱由於其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後延影響大,成為影響我國農業生產最嚴重的氣象災害;乾旱是我國主要畜牧氣象災害,主要表現在影響牧草、畜產品和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
(三)乾旱促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1、氣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乾涸和斷流。由於乾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補給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來維持居民生活和工農業發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導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區面積擴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
2、乾旱導致草場植被退化。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的生態脆弱地帶,氣候特點為夏季盛行東南季風,雨熱同季,降水主要發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區雨季雖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著很大的空間異質性,有十年九旱的特點。由於氣候環境的變遷和不合理的人為干擾活動,導致了植被嚴重退化,進入21世紀以後,連續幾年,乾旱有加重的趨勢,而且是春夏秋連旱,對脆弱生態系統非常不利。
3、氣候乾旱加劇土地荒漠化進程
(四)氣候暖干化引發其他自然災害發生
冬春季的乾旱易引發森林火災和草原火災。自2000年以來,由於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導致北方地區氣候偏旱,林地地溫偏高,草地枯草期長,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災有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