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期貨怎麼使資金曲線平滑少回撤
❶ 期貨技術分析工具--------百分比回撤怎麼算啊
股市中股價的升跌都是以震盪波動的形式展開的,在一個上升或下跌趨勢中,經常發生與趨勢反方向的價格變化,由於這種價格變化占前期漲跌的某個百分比,我們就可以通過這種比例去判斷與趨勢反向運動時有可能出現的支撐位或阻力位,這種趨勢分析法也就是「百分比回撤法」。
大致把回撤分為三種:三分之一回撤,二分之一回撤和三分之二回撤。其中三分之二回撤是特別重要的一個回撤區域,也被稱作最大百分比回撤。讓我們來看看最近的滬市綜指吧,從1664點反彈至2100點,2100-(2100-1664)×33.3%=1956.12,也就是說三分之一回撤的支撐位在1956點附近,2008年12月16日指數最低探至1907點,但收盤收在了1975點,相差僅19個點,但隨後幾日的走勢卻不盡人意,那就讓我們看看二分之一回撤的支撐點位:2100-(2100-1664)×50%=1882,二分之一的支撐點位在1882點附近,但由於盤勢太弱,2008年12月23日的那根端頭鍘刀一次性擊穿了支撐點位,本來的支撐位卻變成了反壓力位,於是我們就看到了1887至1895的向下缺口,但1887點與1882點相差僅5個點。最後看下三分之二的支撐點位:2100-(2100-1664)×66.7%=1809,也就是說此輪反彈的最後一個支撐點位是在1809點附近,也可以說是1800的整數心理關口,如果跌破此點位,那這輪反彈就結束了,破1664是遲早的事情。
以上是根據回撤法來估算大盤的走勢,個股的計算方法也是一樣,但在這我們要著重強調下三分之二的回撤,因為一種上升到技術形態遭到「破壞」也是有底線的,一個股票的原始上升趨勢線是該股的最後防線,如果連原始上升趨勢線都跌破了,那該股就徹底走熊了,進入下跌通道。同樣道理,如果主力主力在操作一隻股票做了一波上攻,短期見頂回落,是想洗清籌碼,最後還是會拉上去,但這最後一道防線,三分之二回撤是一定要守住的。如果失守,上升到技術形態就被破壞了,眾人推牆倒,但再蓋起來難度就大多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主力在拉升股價時,必須有一批跟風盤,如果沒跟風盤,主力等於自己把籌碼都吃了進去,這樣一來有違規操作之嫌會受到查處,二來籌碼吃多了吐不出,還搭上了手續費,白費力氣。所以要吸引跟風盤,最主要的前提是上升趨勢不可以破壞掉,全毀了就沒人敢跟風了,到時候只能自拉自唱,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在這還要提醒下投資者,對回調超過三分之二回撤的個股要堅決迴避,就算主力有雄厚的資金再次把股價做上去也最好別碰,因為這樣的主力操盤毫無章法,隨心所欲,就像有天生神力卻缺少智慧的戰場將軍一樣,難免會糊里糊塗的吃敗仗,最後連自己怎麼輸的都不知道,如果散戶碰到這樣的莊家還「與庄共舞」,很可能會與這些自負的主力一起葬身股海,死的不明不白。在這說這么多,就是想大家多把握下自己的主動權,其實主動權是在我們手中,缺少的是不知道怎麼去掌握,希望以上所述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網上看到的,和你的只是數值的差別,套用就可以算出來了。
❷ 期貨為什麼我老是做反 每次做每次做反
一、止損關
交易初期,交易者通常入市不久就會遭受損失,甚至是一連串的重大損失。分析自己的交易記錄後,才發現原來其中的一筆或者某幾筆交易導致本金大失血,這時的資金曲線會表現為斷崖式的下跌。
所以,交易者一定要防止發生大虧損的交易,要果斷止損。止損是交易者最先接觸,也是最先學會的一門實戰課程,它能保護交易者的本金支撐到下一關。
二、順勢關
學會止損後,交易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卻猛然發現自己的本金還是一如既往地減少,只是減少的速度慢了很多,即止損止損,越止越損。經過分析自己的交易記錄,發現原來自己很多筆交易的方向有問題,與行情的大方向不符,所以很多交易最終都是止損平倉,這時的資金曲線表現為連續的碎步式的下跌。
如果說不止損會大失血,則不能順勢交易則會慢性失血,導致交易者慢性死亡。所以,即使沒有大虧一筆的單子,但是多筆小虧損的單子累加起來,同樣會使本金越來越少。因此,一定要順勢交易,按照行情的大方向去做單。
三、輕倉關
交易者在做到了既能止損,又能順勢後,交易績效有所改善,逐漸贏多輸少,但此時,快速發財的慾望膨脹,膽子越來越大,倉位也越來越重,終於有一天出現了交易者雖然設置了止損,但市場沒有給予執行的機會,於是資金大幅回撤,甚至出現重大虧損,一筆輸掉了很多,這時的資金曲線表現為總體上行,但偶爾再次發生斷崖式下跌。
這類似於健康的人遭遇車禍,交易中的意外總是不期而至的,交易者要認識到交易生涯中偶然性的重大負面作用,明白期望「一朝暴富」,但結局卻往往是猝死。要防止這種意外發生,就不能重倉,否則一旦出現特殊情況就沒有了迴旋餘地。交易者要輕倉交易,不再急於求成。
四、擇時關
學會了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但在輕倉操作下,賺錢的速度畢竟也慢了,於是交易者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有交易做,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有驚天大行情,整日東征西討,一看到所謂的機會」出現,就一個猛子扎進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後發現,資金曲線上大的回撤雖幾乎沒有,但是資金曲線近乎上下波動而無明顯增長。分析交易記錄後發現,原來自己是在行情的振盪期不斷操作,因為沒趨勢,或者說沒行情,因此縱使做得再多再好也賺不到多少,倒是自己的交易費用上升了不少。
所以做交易原來不用每天都呆在市場中,有的時候休息一下反而效果更好,交易者此時明白了張弛有道,一年中只需要抓住那幾次有限的行情即可,不必時時交易。
五、系統關
如果前四關過了,那麼能讓交易者快死、慢死、猝死的主要障礙業已都理清,即該吃的虧都吃過,該吸取的教訓也都吸取了,至此一個較為完善的交易理念初步形成。雖然如此,但交易者還是會不時地犯一下上面所列的錯誤,例如有的時候止損不堅決,或一再放寬止損額,有的時候靈光一閃要抄個底,有的時候一放縱自己就重倉了,有的時候幾筆虧損後,急於翻本又過度交易。總是不自覺地錯了改,改了又犯,彷彿永遠無法杜絕。
因此,交易者必須把交易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操作規則,使之成為可供遵守的紀律。經歷了艱苦的嘗試,交易者終於在此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意識到了一個完善的交易系統必須是初始資金、入場、止損、止盈、加減倉五位一體的系統,不可能先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再去解決其他的,所有的關節必須同時打通。
六、自信關
交易系統構建成功了,而且歷史數據測試很理想,交易者心想終於可以輕松地賺錢了。但嚴格按照信號操作後,卻碰到了連續虧五六筆的情況,極端的還有將近二十筆的虧損,交易者此時又開始懷疑自己的系統,認定系統必定有自己不知道的重要缺陷。
具有完美主義傾向和勤奮鑽研精神的人,往往又會陷入到系統的修修補補中,遺憾的是這個問題並非努力就可以解決,也許要經過很長時間交易者才會明白,連輸連錯不過是壞的隨機在起作用,因為交易系統並不適合當時的行情,資金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要能熬過這種行情。
七、重復關
經過磨練,交易者明白了虧損是交易的必然組成部分,賺錢的交易不一定是好的交易,虧錢的交易也未必就是壞的交易。重讀經典著作,才發現原來交易的奧秘前人都講過,可惜不親身經歷,就難解其中真義。這個階段交易者已經可以穩定盈利了,但是交易者心中始終存有一個問題:成功是還有其他捷徑可走呢?換句話說,雖然交易者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但是別人的交易系統會不會更好呢?不能為了抱牢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於是交易者又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他系統的設計和測試中來,結果不甚了了。
其實,只有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吸取了很多失敗的教訓,交易者才會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而系統就是要將這個可行的理念具體化,從這一點看,所有的交易系統都有相同的特點,萬變不離其宗。因此,交易者應專心按照既有系統信號操作,不斷重復盈利模式,資金才能穩定增長。
八、自在關
通過上述修煉,交易者防止每個錯誤的方法都已規則化,並且每次交易都能做到嚴格執行規則,這時的資金曲線逐漸上行、斜率適當,且沒有很大的回撤,交易者自身也會感覺到交易不那麼累了,雖然還在天天盯盤,但是做單數量越來越少,成功率卻越來越高。此時交易者相信自己的交易系統,也明白系統雖然有一些缺點,但是堅持下去,賺錢是必然的。
這一階段交易者最重要的是修煉定力。隨著心態的不斷改善和經驗的豐富,交易者漸至耳順境界,能輕松辨別信息的真偽輕重,不為外界信息所擾。此時交易者回顧自己的交易記錄會發現,原來一年之中單子雖不多做,但錢並不少賺,長此以往,必能逐漸達到財務自由。
❸ 哪裡期貨資金曲線
文華可以看
❹ 什麼是期貨復盤,怎麼做期貨復盤
期貨復盤,是指收盤後,對之前交易總體進行回顧與反思,類似孔子的「吾日三省「」!
期貨交易過程中,期貨復盤一般包括四個步驟:回顧、反思、探究、提升。即回顧目標和過程、反思原因、探究規律、提升能力。前三個步驟是期貨復盤的過程,後一個步驟是期貨復盤的結果。
期貨復盤的4個步驟:
復盤步驟一、回顧
對當天的走勢進行一次回顧和總結,從中發現問題和蛛絲馬跡,並據此確立自己在第二天或者是一段時間內的操作方法。
1、將所有內盤的品種主力合約認真瀏覽一遍,分析以下它們目前的狀態,處在什麼樣的位置。
2、瀏覽國內外重大新聞。
3、關注自己持倉品種的走勢。
4、回顧最近的行情,查看是否有遺漏的機會及原因。
5、觀察是否有符合自己交易系統的期貨品種。
復盤步驟2、反思
1、通過不同的角度對事實予以分析,分清現象與原因,第一步是描述現象,第二步是分類找問題,明確原因。
2、反思錯誤行為,比如虧損後為了扳回損失加倉了,沒有嚴格止損或者止損不及時,在不該做的地方做的多了等等,這些錯誤要一一列出來。
3、錯誤的行為和正確的行為都要按1234列好。每天去列,你就會發現交易上重復的症結在哪裡,以及真正能夠讓自己產生穩定盈利的正確行為到底是哪些。
4、正確的行為比如說在趨勢來的時候順勢執行得堅決,在危險的地方止損得很堅決等等。
復盤步驟3、探究
1、我們要剖析虧損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這個時段的行情和你的手法不匹配,也有可能是浮盈回撤引發的一系列期貨心態上的變化。
2、大賺又是因為什麼,是因為行情順暢還是因為交易節奏控製得好?亦或者二者兼有?
3、分析大錯和大對以剖析自身的行為正確與否為主,同時大錯和大對往往對應著無效和高效行情。
復盤步驟4、提升
1、在通過不斷的總結之後,你就會發現,漸漸的可以洞悉一個問題的本質,在期貨交易中,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2、在面向個人的復盤過程中,對於自己經歷過的事件定期總結,就相當於不斷進行「沙盤模擬」,慢慢就會形成一些思考框架和行為習慣,在決策時會變得更加系統、更加全面。會不自覺地繞開曾經走過的彎路以及掉過的坑,這不就是所謂的經驗嗎?
3、而當經驗有了時間的加持,我們就會形成一些超越某個時間、超越具體事件的「認知-思考-決策」能力,那就是寶貴的人生智慧。
4、復盤的核心目的在於從行動中吸取經驗教訓,並將其付諸後續的改進:從過程中學到了什麼新東西?哪些是可以直接行動的?哪些是需要相關的條件或資源進行的?
5、在期貨復盤的過程中,需要把握重點、定期回顧、形成習慣。能夠通過復盤總結現在的得失,並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夠有能力去應對期貨交易中的種種問題。
總之,期貨復盤是一個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事情,新手們不要覺得它枯燥,很多道理和經驗都是在復盤中發現的。
❺ 期貨交易:如何設置止損
止損,可以採用演算法,固定點位,均線,形態等。
比如:
日內短線,一筆單子進場,如果行情不啟動,根本品種特徵的不同,一般浮虧2-5跳無條件止損。
日線稍微大一點的級別,一筆單子進場,承擔浮虧10跳-20跳左右,主要邏輯就是這波承擔一點止損,換取日內級別的波動。如果上不去就出來繼續觀望。
日線級別,較小級別。一倍ATR,10日均線,虧損報價的1%,虧損XX個點,跌破最近5天的最低點,都可以。
日線級別,較大級別,2倍ATR,20日均線,虧損報價的2%,虧損XX個點,跌破最近10天的最低點,都可以。都可以。
日線級別,超大級別,4倍ATR,60日均線,虧損報價的4%,跌破最近20天的最低點,虧損XX個點也沒有問題。
一個期貨交易者,根據他的風格不同,交易級別不同,目標行情不同,承載周期不同,盈虧比勝率偏好不同,採用的止損方式也不會相同。所以,採用什麼樣的止損標准,看的是資金本身的需求。
不要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總覺得自己知道別人的止損在哪裡。
你知道上面所有的細節?
對於我個人而言,這些止損方式我基本上都有,多品種,多周期,多策略是現實資金曲線平滑的三板斧。
公眾號,悅瀾小課堂,點贊支持一下,謝謝。
❻ 期貨回撤率是什麼
回撤率一般有兩種解釋:
一個是價格上的,指一段趨勢單向運行後到達極值,隨後的反向拉回在這段趨勢中所佔的比率(回撤率最大為100%)。比如豆粕從1000漲到了2000,開始下跌,跌到1900以後恢復上漲,稱為回撤了10%,跌到1500以後恢復上漲,稱為回撤了50%。下跌趨勢一樣,只是有時稱為反彈率。這個比率一般用來做價格變動分析,分析反向拉回運動在哪些位置會遇到支撐或阻力,比如黃金比率回撤。
另一個是資金上的,指經過一段時間的贏利後,資金賬面開始出現虧損,直到某個時刻又開始出現贏利,這一段時期的虧損額占虧損之前的資金總額的比率就是資金的回撤率。比如賬戶原有資金200萬,某段時間出現了20萬的虧損,就是資金回撤了10%。這個一般用來做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比如某些對沖基金比較常用的比率就是每天的虧損不能超過總資金的2%,每月的虧損不能超過總資金的6%。
❼ 期貨賬戶想看歷史凈值曲線怎麼辦,想對接資金操作商品期貨
一般期貨軟體都可以查看到資金曲線 ,這就是做好的證明了
❽ 期貨資金曲線圖軟體 期貨資金曲線圖怎麼做
你好,期貨交易軟體有這個功能的,能夠自動生成資金權益曲線圖。
❾ 期貨如何控制資金回撤
系統的交易法則有嚴格的資金管理。 這裡面有資金的使用情況和止損。能很好的控制資金回撤
第一種預期:認為模型會持續有效,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有效,並且模型自身資金曲線特點就是回撤期和盈利期交替出現(趨勢模型是典型)。這種情況下,資金回撤,應該加倉。如果減倉,正好減在資金曲線大幅飆升之前。
第二種預期:認為資金回撤,意味著模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至少存在失效的可能。這種情況下,就該減倉,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型失效帶來的資金損失。
第三種情況:無法判斷未來一段時間模型是失效還是有效,但是資金回撤幅度超過了心理預期,從而引起了自身風險偏好程度的下降。這種情況,應當減倉,無論減倉是對是錯,系統交易者的行為必須符合自身風險偏好,才能夠堅持交易。
由於大多數時候我們無法判斷模型未來是失效還是有效,而且即使我們對模型深具信心,資金權益的變化,也必然引起交易者自身風險偏好程度的變化,因此第三種情況是系統交易者實際運用最多的一種處理辦法。但是也有一些更加靈活的交易方式,即在資金回撤沒有超過心理預期,並且認為模型未來會持續有效的情況下,允許在一定程度上回撤加倉(即第1種和第3種的結合)。
舉例說明一個成功的系統交易者是如何管理回撤的。下面的做法來自七禾網的《期貨中國專訪理發師:用可控的系統方式做期貨投資》一文。理發師章位福在期貨量化交易圈子裡算是比較有名的,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了,而他運用資金管理主動控制最大回撤的做法更是令人稱道。總體來說,就是,投入交易的資金每盈虧15%,倉位就變動1倍或減少1半。具體來說,其規則有:
1)資金回撤最大不可超過30%,一旦超過30%,至少半年時間不交易。
2)資金持續回撤:總資金若回撤15%,減倉一半,即1/2倉位做交易,若1/2倉位虧損15%,即總資金在虧損15%之後又虧損了7.5%,再減倉一半,以此類推,再虧再減。
3)減倉後的恢復持倉:若總資金回撤15%後,資金權益開始上升,該1/2倉位上升15%,即總資金在虧損15%後又回升約7%時,恢復原先持倉。
4)減倉後恢復持倉,後又回撤:這點理發師沒有特別說明,我個人從上下文意思推斷,若恢復持倉後未創新高,只要又回到總資金回撤15%的地方,仍是毫無理由地減倉一半。
從理發師章位福的做法,我們可以判斷出,理發師章位福,不事先判斷模型的未來有效性,承認了模型有效性的不可預測性,並且其交易方式符合自身風險偏好。在資金回撤15%以後,風險偏好降低了,毫無理由減倉一半再說,如果哪天真的總資金回撤30%,其風險偏好會降低到無法繼續交易,因此至少停止交易半年再說。至於資金回撤多少會引起風險偏好變化,各人有各人的標准,有人認為5%的回撤就受不了了,有人認為20%才需要有所動作,也有人認為回撤40%也沒關系,對於理發師章位福來說,這個值是15%。其標准,各人都可以不同,但有一點肯定的是,資金管理必須和自身的風險偏好相結合,系統交易,才能夠科學、理性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