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推出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A. 股指期貨對股票市場有何作用為什麼會有這種作用
股指期貨對股市的影響
所謂股指期貨,即股票價格指數期貨的簡稱,就是以某種股票指數為基礎資產的標准化的期貨合約。買賣雙方交易的是一定時期後的股票指數價格水平。股指期貨採用保證金交易制度和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保證金交易具有杠桿效應,同時放大風險與收益;當日無負債結算要求投資者必須時刻關注自己的保證金余額,避免出現因保證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股指期貨實行T+0交易,當天買入(賣出)可以當天賣出(買入)。股指期貨合約有到期日。在合約到期前,投資者可以提前平倉了結交易;在合約到期後,未平倉合約將通過現金交割的方式進行了結。股指期貨最根本的功能是規避風險,因而在本質上是一種避險工具,而不是大眾理財產品。從境外成熟市場的經驗看,股指期貨是機構投資者常用、有效的避險工具,推出股指期貨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長期來看有助於股票市場健康發展。
由於股指期貨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證金比例低、杠桿倍數高等特點,股指期貨的推出在短期內將會降低部分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股票市場轉向期指市場,產生一定的資金擠出效應,股市的資金會流向期市,造成股市暫時失血。日本初期就遭遇過這種情況。還有另一個效應,即可吸引場外資金。由於股指期貨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規避風險的工具,擴大了投資者的選擇空間,因此它會吸引大量場外觀望資金實質性的介入股票市場,還可以減少一級市場的資金囤積。對股市考慮資金流出的同時也要考慮場外資金的流入。由於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資金和流動性都有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雙向推動的態勢。
股指期貨會因套利、套期保值及其他投資策略的大量需求而增加對股票交易的需求,從而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改變以前單邊市的格局,投資主體和投資模式多元化。股指期貨會在牛市助漲,熊市助跌,具有高杠桿低成本的特點,牛市中,投資者買入股指期貨,套利者將賣出期貨,買入股票,因而,推動股指加速上漲;而在熊市中,投資者看空後市,將大量賣出股指期貨,套利者將買入股指期貨,賣出現貨,因而,推動現貨指數加速下跌。但是,股指期貨的推出只能說放大了股市的漲跌,並不決定漲跌。 對股價的影響
影響我國A股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是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例如經濟增長率、利率、匯率以及政策因素、行業前景、企業贏利水平等經濟基本面因素。股指期貨是投資者對於股市價格的預期,它本身並不能改變經濟的基本面。因此,長期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股市的價格走勢。股指期貨推出後,成份股將不僅僅是作為組合基本配置品種而被買入,還將作為避險工具被長期戰略性的持有,增加對該類股票需求。同時,股指期貨的推出擴大了股市的資金總量,股市的交易量和流動性也得到了提高,資金的支持將使得股價的上升有了強有力的支撐。
B. 股指期貨推出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改變了以前大盤指數單邊上漲或是下跌的趨勢,現在的莊家可以再股票市場拉高股價,推動指數上漲。指數上漲到一定高度,就做空股指期貨,兩方面都可以賺
C.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股市會有什麼影響
股指期貨的推出是為了使中國股市更加健康。QFII也可以投資股指期貨,說明股指期貨的市場是一個開放性的市場,可以讓全世界的機構來參與,那麼也就是說,這才是一個多與空的真實較量,並不是哪一個機構可以輕易掌控,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是機構,機構外面還有機構呢?對於股票的二級市場來說,股票市場的運行會更加合理,股指太高了,就做空,股指太低了,就做多,這豈不是讓股市更加健康嗎?只要公司的業績好,股票就一定會漲。那麼股指推出之後,各位股民更要學會價值投資,而不炒什麼短線了。當然參與股指期貨市場的股民,依然要關注股指期貨市場,因為他畢竟還是會影響到股票二級市場的。游戲規則改變了,股民也要學著跟時勢改變才行啊!
D.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中國股票市場投資有什麼影響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中國股票市場投資的影響:
投資者可根據對大盤走勢的准確判斷而實現盈利,未來投資者輕大市、重個股的現象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
股指期貨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指令執行速度快等特點,推出初期將吸引大批投機者進入股指期貨市場,從而降低現貨市場的流動性。
股指期貨具有的套期保值功能,將使得投資者能夠有效地防範突發性事件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以實現市場心理預期的穩定,並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和市場的平穩過渡。
投機者向期市的逐步轉移,使得現貨市場過度炒作降低,而由於期市對股市的影響,則股市波動有加大的傾向。
E.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我國證券市場有哪些影響
影響一,證券投資思維方式的變革。 股指期貨提供了風險管理工具,有助於投資者真正構建投資組合,降低系統性風險。
影響二,可以吸引增量資金進場,擴大股票市場規模,增強市場流動性。 股指期貨推出後,由於部分投資者需要對資產組合進行重新配置,故短期內可能會分流股票現貨市場的資金,影響股票市場交易量。
影響三,有助於優化投資者結構。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參與者仍以中小投資者為主,機構投資者的規模只佔30%左右,由於各種原因,中小投資者大多以投機心態參與股市,顯然不利於證券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股指期貨推出後,除了會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之外,也將提高證券市場的發展程度和層次,各種套期保值和套利行為將趨於活躍,中小投資者難以參與,這有利於改善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主體結構,大大加速機構化進程,使機構博弈成為市場投資的主流,我國也將像其他發達國家一樣進入機構投資者主導的時代。
影響四,將提升大盤藍籌股的投資價值。 大盤藍籌股具有股本巨大、業績優良、派息率高、流動性強等優勢,容易受到主流資金的青睞。股指期貨推出後,機構投資者手中必須擁有充足的大盤藍籌股籌碼,才能具備調控股指的話語權。
F. 股指期貨推出後對股市的影響和作用
在股指期貨推出前,機構逐漸增強對標的指數成份股的選擇偏好是存在的,這會導致部分資金逐漸偏重於權重股的配置,但這種轉移應該是在權重和非權重股投資機會相當的情況下做出的轉移選擇,機構不會為了買權重而買權重,只會在類似條件下給權重股偏多關照而已,因此這種傾向應該是存在但難以顯著的。但市場情緒會逐漸自我強化這種效果,很可能在投機盤的非理性推動下,強化這種期指推出前的權重股溢價效應。
由於期指推出前的權重股溢價包含了過多情緒化的投機因素,因此我們預期權重股在股指期貨上市前夕出現下跌的可能性較大。投機資金兌現離場主要的主要動力仍將是市場意識的自我實現。因為在有限的、可參考的國外歷史案例中,期指推出後現貨指數下跌的概率偏大,目前這種小樣本案例得出的結論已經在多數機構的市場推介中逐漸被投資者認可。
標的現貨指數的中長期走勢由標的指數基本面所決定,不會因衍生產品的推出而改變趨勢。衍生產品只是建立於現貨產品基礎上的搏弈工具,三者的決定順序一定是「基本面——現貨指數——指數衍生產品」。更何況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數量只有300隻,雖然成份股在所有A股中有較為顯著的代表性,但終究只是整體現貨市場的一部分。
G. 股指期貨推出對股票市場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股指期貨對現在的股票市場有啥影響啊
現在最大的特點是股指期貨出來後已經成為機構套期保值和翻倍掙錢的工具了。以前大盤跌的時候機構會承受損失,而現在股市持有的籌碼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下空單盈利抵消股指下跌帶來的損失。而散戶就無法避免這個損失了。而如果做多市場的時候機構可以做多股指期貨。股指上漲的過程中。機構掙雙份。
現在的機構已經擁有比個人投資者更多的優勢。
以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戰爭基本上以機構獲勝。而現在。機構的武器更鋒利了。個人投資者如果投資技巧不提高。很難適應新的玩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H.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中國股市有何正面、負面影響
1.對股市資金規模的影響
由於股指期貨具有交易成本低、保證金比例低、杠桿倍數高等特點,股指期貨的推出在短期內將會降低部分偏愛高風險的投資者由股票市場轉向期指市場,產生一定的資金擠出效應,股市的資金會流向期市,造成股市暫時失血。日本初期就遭遇過這種情況。
股指期貨還有另一個效應,即可吸引場外資金。由於股指期貨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規避風險的工具,擴大了投資者的選擇空間,因此它會吸引大量場外觀望資金實質性的介入股票市場,此外,它還可以減少一級市場的資金囤積。
綜上考慮,我們在分析股指期貨對股市資金規模影響時,考慮資金流出的同時也要考慮場外資金的流入。Kuserk和Cocke 1994等人對美國股市進行的實證研究表明,開展股指期貨交易後,由於吸引了大批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的加入,股市的資金和流動性都有較大的提高,且股市和期市交易量呈雙向推動的態勢。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開放式基金、社會保障基金、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及QFII等大額資金對風險規避程度高,它們未介入或者只是部分介入股市,加上我國居高不下的銀行存款找不到出路,場外資金規模龐大,具有避險功能的股指期貨推出以後,資金潛在流入的規模遠大於可能流出的資金規模。因此,我們大膽的認為:推出股指期貨可望增加股票市場的資金規模。
2.對股市流動性的影響
境外股指期貨發展的經驗表明,股指期貨和股票市場交易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股指期貨會因套利、套期保值及其他投資策略的大量需求而增加對股票交易的需求,從而增加股票市場的流動性。
3.對股市結構的影響
股指期貨的推出將加大股市的兩極分化,資金配置將大量向指標股傾斜,藍籌股的資金聚集度進一步加大。我國股票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股指由一小部分的大盤藍籌股拉動,因此,常常出現大多數股票下跌而股指上漲的現象。股指期貨推出以後,機構投資者的避險和套利操作將使其對現貨市場上的指標股需求大量增加,推動指標股的價格上漲,指標股價格的上漲又會吸引大量散戶跟進,進一步推動股價的上漲;而非指標股活躍程度會日漸萎縮,小盤股的流動性將會逐漸喪失,慢慢的被邊緣化。Damodarn等(1990)對S&P500指數樣本股所作的實證表明,開展股票指數期貨交易後的5年間,指數樣本股的市值提高幅度為非樣本股的2倍以上。因此,本次股指期貨的推出將使市場經歷一場優勝劣汰的結構調整,大盤藍籌股進一步得到優化,而小盤股則會相對被削弱。
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改變以前單邊市的格局,投資主體和投資模式多元化,市場的博弈規則將更為合理。各類不同風險收益偏好的投資主體可以利用股指期貨這一有力工具選擇自己需要的投資組合,從而對沖風險,實現符合其資金性質的風險收益比。投資模式也擴展到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機等多種方式,市場深度和廣度將得到極大的擴展,市場投資模式和投資主體都趨於多元化,從而促進股市的健康發展。
4.對股價波動率的影響
股指期貨在短期有"助漲助跌"的作用,長期可以穩定股價,使股市估值趨於合理。
在短期內,股指期貨會在牛市助漲,熊市助跌。股指期貨具有高杠桿低成本的特點,牛市中,投資者買入股指期貨,套利者將賣出期貨,買入股票,因而,推動股指加速上漲;而在熊市中,投資者看空後市,將大量賣出股指期貨,套利者將買入股指期貨,賣出現貨,因而,推動現貨指數加速下跌。但是,股指期貨的推出只能說放大了股市的漲跌,並不決定漲跌。
長期來看,股指期貨的推出使投資主體投資策略多元化,現貨市場信息傳導機制加強,程序化交易、套利交易等交易方式的存在使價格不可能偏離基本價值太遠,如果股指價格高估或者低估,立即會有套利者做出反應,將其價格拉回到合理的水平,因此,股市的定價效率將得到提升。
因此,股指期貨的推出將促進股市更為完善和成熟,投資者更趨理性,減少股價不正常的暴漲暴跌現象,從長期來看能起到穩定股市的作用。
5.對股價的影響
對於投資者來說,關注的焦點集中在股指期貨的推出將如何影響股價,在多大的程度上影響股價。以下,我們將從決定股價的關鍵性因素、股指期貨影響股價的傳導機制兩方面進行分析。
I. 股指期貨推出一年以來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股指期貨對股市的影響 股指期貨作用於股市,可以影響股市短期走勢,但不能決定股市中長期方向,股市中長期走勢始終都是以宏觀經濟發展的狀況來決定的,只有國民經濟不斷走強,股市才可能真正走強,其他任何的短期題材與消息,都只能對股市形成局部影響或短期影響,包括股指期貨在內。首先,對於股指期的實質必須有清晰的認識。股指期貨是一款基於股市的金融衍生產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的,與股市運行有著緊密的聯系,但與股票是有本質區別的。股指期貨是一種合約,自身是沒有價值的,合約一到期,其使命也就結束了,而形式上它之所以有價格,那是對應滬深300股票指數的價格,在各方的「博弈」之下,形成的一個「虛擬」價格,而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價格,因為,「滬深300指數」本身就是一組「數」,數字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因而,沒有價值的價格,實質上就是人們頭腦中的一個「概念」,打個比方吧,大家都有照鏡子的經驗吧,股指期貨指數與滬深300股票指數就是鏡子中的「影像」,而不是實實在在的實物,在這一系列聯系之中,那個「實實在在」的實物就是「滬深300股票指數對應的那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這個是真的有價格的,因為那300支股票的價值就是「300支股票的全部股票」,假如你擁有這些「全部股票」的話,那麼,無疑,你將是這個世界上古今中外任何時代、何何地方「絕對」的「首富」,因為,那代表著你擁有中國效益最好的300家企業,其價值不菲吧,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股指期貨指數,是一組「數據」,其價格與價值只是「水中月、鏡中花」,而股票卻是實實在在有價格和價值的,其所代表的價格與價值就是上市企業的「全部財富」。當然,這個「全部財富」指的是「普通股」股東權益的「全部」,而不包括優先股與「債權」的資產部分,這是另外一個論題,在此不予多述。我在上一小段中所要講的「實質」區別其實是這樣的,由於股票是有價值的,因而股票的價格最終仍然是由這一「價值」決定的,這符合一般商品價值與價格的經濟規律,符合馬克思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價格始終圍繞價值呈現波浪起伏變化,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商品的內在實質,因此,股票的價值取決於上市公司創造財富的能力,而股票的價格則是短、中、長期各種綜合因素作用下的結果,股票的價格可以因為「股市本身的運行狀態」而產生與價值不相符的「價位」,但是,其基本走勢卻一定是受「價值」決定的,即受「創造利潤」與「社會貢獻」、「歷史使命」等決定的,而不是其他,而股指期貨呢,正是「股市運行軌跡」的另一種「再現」,只不過,由於法律法規的因素,對入場門檻進行了限制和入場者可以利用「杠桿」的原因,才使股指期貨市場更加的高深莫測、劇烈波動,如果用戰略戰術理論來形容股市與股指期貨市場的話,那麼,股市無疑就是戰略方向的長遠規劃,而股指期貨市場則無疑是具體戰役的決斗,是風火硝煙、刺刀見紅的過程,這里再一次論證了股市與股指期市的辯證關系,股市決定了中長期方向,而股指期市反作用於股市,起到縮短和延長短期波動的作用,至於股指期市是到底是怎樣發揮這一作用的,這就是我前面所指的實質之所在了,股指期市通過對滬深300指數未來走勢的看法不同,從而形成「博弈」,形成期指的上下「劇烈」波動,請注意我這里的用詞,正是這個「劇烈」,道出了股指期貨的實質,股市是基於宏觀經濟的走勢而向前運行,而股指期指是基於股市的運行狀況進行「資本」的拼殺,股市裡的一點小小的波動,在股指期市裡可以造成「天翻地覆」的動盪,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趨勢將要轉變的「意象」,不過,也僅僅只是一種意象而矣,並不是真的會「轉變」,但正是這種「多變性」,更加增添了股市「模稜兩可」、「是是而非」、「神秘莫測」的韻味,或者是「魔咒」,這也是股指期市反作用於股市的一種情況,再用一句話來概括,股市是經濟發展狀況的「展現」,而股指期市是金融資本「博弈」的「展現」,是不管經濟發展好與壞,都可以「生財」的「道具」,哪怕經濟倒退十年,所有股票再次縮水兩倍,所有的股票投資者都成為「輸家」,而在股指期貨市場里,只要你「買對了方向」,那麼,你還可以成為「贏家」,這便是股市與股指期市的實質區別之所在。這里似乎只是一句話,當然,這一段話也只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明確了「實質」的所指到底是什麼,隱約中,我用了一個很意思的詞,那就是博弈,股票可以投資,但股指期貨則只能是「博弈」,請大家斟酌。
其次,搞清楚股指期貨是怎樣「反作用」於股市的。股指期貨是股市的一種金融衍生品,是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的,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是,股指期貨到底是怎樣反作用於股市的,大部分的人們卻不甚明了,至少,在我國、在股指期市推出剛好一年的現階段,是這樣的,當然,當思考這個問題的人們越來越多時,逐漸地,「問題」可能會不再成為問題,不過,現在仍然是一個值得大家「搞清」的問題。股指期市的基本走勢決定於股市,因為,股指期市自己是沒有方向的,它的方向源自於股市,但是,由於股指期市的特殊因素(比如,股指期市的參與者都是真正的大老闆或者「武(股)林高手」,股指期貨的標的對象是股市中效益最佳的300支股票,股指期市開盤早於股市,收盤晚於股市等等),使股指期市短期走勢有提前股市「進程」的情況,因而,有引領股市短期走勢的「態勢」,特別是大盤風向處於或臨近變盤的階段,更顯出股指期市的這種「引領」效應。股指期市加劇了股市上下波動的「幅度」,延長了「即定趨勢」的「波長」,因而形成單日內上下震盪大起大落、在波段走勢上推高上漲高度、加深下跌力度、延長盤整及漲跌周期時間的特徵,使股市呈現出與未推出股指期貨前「不太一致的走勢特徵」,比如,按經驗或者相關股市「法則」,本該漲到位了的,出現「漲後再漲」的情況,本該跌到位了的,出現「跌後再跌」的情況,而盤整周期的延長,更是表現得相當明顯,使一個完整的股票波段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用一句股市行話來說,就是「助漲助跌」,但我理解的這種「股指期貨現象」,卻不僅止於助漲助跌。第三,股指期貨推出一年以來,帶給了股市哪些重要影響。2010年4月19日,我國正式推出股指期貨這一金融衍生品,伴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先後推出,它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愈趨成熟,向與國際運行了一兩百年的成熟市場接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國金融、證券業向前展的又一坐「里程碑」。股指期貨是個新事物,從國家到個人投資者,都沒有成功運作的親身經驗,需要接受新形勢下新的洗禮,因而,市場主力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便充分學習、利用國外成功經驗,對我國A股市場進行了一次「現形教育」,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那可謂是「血的教訓」,因為,2010年4月19日之後,隨著我國股指期貨的正式推出,便吹響了新一輪大跌、深跌、狂跌的號角,使人們來不及「閃躲」,便被一劍刺中了心臟,雖沒有到達「一劍鎖喉」的地步,但已然是傷痕累累、奄奄一息了。這便是股指期貨從推出那日起便「反作用」於股市的「罪證」,當然,事後許多專家、學者仍然在研究這一問題,其中最重要的聲音莫過於——此輪下跌的「罪魁禍首」其實並不是股指期貨,而是股市自身確實有下跌的需求,只不過,適逢股指期貨的推出,人們便把所有責任都推在了「股指期貨」的身上而已。而事實也確實如此,早在2010年初,國家便開始加大對房市、樓市炒作的「打壓」力度,先後發出多道「金牌令劍」,但是樓價、房價依然高企,股價也仍然「我行我素」,表現了相當的抗跌性,更有著名基金經理王亞偉先生的極力「做多」,讓許多人對未來、對股指期貨的推出,充滿了幻想,正是這種「市場大部分人充滿幻想」的理由,讓主力莊家找到了「冤大頭」,從而開啟新一輪「籌碼的兌換」,因此,現在可以明白,依據股市自身運行的「法則」,確實已到了「滿城盡戴黃金甲」、「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地步,而真真不是股指期貨「惹的禍」。但在我們看來,這也並不能成為「股指期貨」推卸責任的充分理由,因為,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就算是被主力莊家利用,也改變不了「隨著股指期貨正式推出......便開啟了新一輪下跌之旅」的事實,因而,股指期貨對於此輪股市的走勢形成了「事實的影響」,這便是「反作用」。2010年5月,在股指期貨4月合約到期交割日,股市出現「期指交割日效應」,造成當日股市大跌。這又是股指期貨「反作用」於股市的「又一罪證」。2010年6月後,股指期貨「交割日效應」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作為一款股市衍生品,回歸了正常的「股市因子」功能。在日常的看盤中,應當重視股指期貨作為影響股市短期走勢這一「重要因子」的作用,特別是股市風向有可能出現「轉變」之時,更要注重對股指期貨及滬深300指數走勢的關注。當然,股指期貨對股市的反作用也並不是全部都是負面的,前面說過,股指期貨具有助漲助跌的功效,因而,自2010年7月2日大盤見底後,開啟新一輪上漲走勢以來,在2010年底能到達3000點之上的高位,這裡面便應該給股指期貨也記上一功,而在2010年5月至6月、8月至9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這幾個階段的較長時期的橫盤,也應算上股指期貨的「一筆」,至於這個「一筆」,應當是「一筆功」還是「一筆過」,那就要因人而議了,因為,有些人在橫盤市中賺了錢,而有些人在橫盤市卻不賺錢、甚至虧了錢,但不管怎麼樣,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這都應當算上股指期貨的「一筆」,因為,有股指期貨推出之後,每一次的橫盤,都顯得那麼「矜持」,請注意我這里的用詞,「矜持」而不只是「持久」,是另有一層意思在其中的,這里不多說,我的意思就是,這些個助漲助跌,亦或「矜持」,都有股指期貨的——反作用。以上便是股指期貨在推出之後給股市形成影響的一個「梗概」,當然,並不能完全涵蓋所有,只能是淺嘗輒止、蜻蜓點水了,內中更有豐富的「血肉」,仍有待於諸友體會!最後,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那便是——股指期貨是一款金融衍生產品,源於股市,卻與股市有著本質的區別,建立在股市基礎之上,對股市形成反作用,特別是對股市短期走勢,更具有「引領功效」! 備註:本人在此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朋友交朋友、談體會、共學習、促進步,如果大家能在交流中有所領悟、有所提高,那便是我之初衷了,如果你體會了,那我上面的話,便自然也是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