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金怎麼玩股指期貨
⑴ 小小資金怎麼玩股票
4樓的真是牛,把我的回答一個字不拉的復制下來,最後加個QQ號!!你強 !!!
1.股票的網上交易都是通過證券公司的,你到證券公司開戶後,證券公司會給你一個帳號,同時將你的銀行卡和證券帳號關聯起來,你在網上直接將銀行卡裡面的資金轉入證券帳戶,然後在網上操作買賣。開戶費用是根據你選擇的開戶公司決定的,一般在100以內。
2.開戶之後你回家在網上下載這個證券公司的軟體,安裝,然後輸入你的帳戶帳號秘密進入,將關聯的銀行卡上資金導入證券帳戶。在交易時間段(周一到周五,早上9點30到11點30,下午1點到3點)就可以買賣交易股票。
3.交易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4.實用學習
股票基礎知識講座如何分析均K線:
第一講: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gxMzExNg==/v.swf
第二講: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c3NDk1Mg==/v.swf
第三講: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
股票知識的書籍(電子版)網站,下面三個站點的內容比較適合初學者,你看看吧。
http://www.8nn8.com/zt/gssm/股市掃盲
http://www.left-in.com/stock_study_1.htm股市入門基礎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blank/xgmgl.shtml股民入市全攻略
先要提醒你,股票市場始終是有風險的,不是傳說中那麼容易掙錢的。作為新手,不建議你一開戶就購買股票,買股票不是你說的那麼簡單,都是一樣,股票也有好壞之分,要要篩選,這樣你做股票才能掙錢,不然你盲目的買入,可以說90%都是虧損的。
股票的買入和選擇要根據你操作想法來決定,是做短線呢?還是做長線呢?在大盤振盪的時候怎麼做,在大盤穩漲的時候怎麼做。所以不是你單一的那麼考慮。比如說你要做長線投資,就是買了後放個2-3年的時間,選擇這種長線投資的股票就要看該公司的業績,基本面,成長性,國家政策扶植等方面。一般在中國的股票市場裡面,大盤藍籌基本都適合做長線。如果做短線的話,你就要去看最近的題材炒作,政府短期的消息面,股票市場裡面資金的流向等消息。這些東西我只是簡單的說,具體說的話肯定說不完的!建議你每天可以關注下中央的財經頻道的報道,網路上可以選擇新浪財經,東方財富網。
理論學習和時機操作要結合,作為新手,不建議你一開始投入太多,嘗試的少量投入,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這億小分布資金僅僅當作學費,虧損了也不嚴重,掙錢了更好,當你感覺自己基本摸清股票市場之後,再慢慢加大資金的投入!
希望建議對你有幫助,再次提醒你股票市場有風險,慎重操作
⑵ 小資金怎麼交易
小資金的交易和大資金的交易在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除了進出更方便以外,小資金也更方便做T。但是在擇股上,小資金和大資金要遵守相同的理念。那就是堅持價值投資。
⑶ 小資金如何在股市翻倍
四、大勢情況:如果大盤當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漲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況下,大盤破位下跌對主力和追漲盤的心理影響同樣巨大,主力拉高的決心相應減弱,跟風盤也停止追漲,主力在沒有接盤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第二天無奈立刻出貨的現象,因此在大盤破位急跌時最好不要追漲停。
而在大盤處於波段上漲時,漲停的機會比較多,總體機會多,追漲停可以膽大一點;在大盤波段弱勢時,要特別小心,盡量以ST股為主,因為ST股和大盤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漲幅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拋壓。如果大盤在盤整時,趨勢不明,這時候主要以個股形態、漲停時間早晚、分時圖表現為依據。
五、第一個漲停比較好,連續第二個漲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於短期內獲利盤太大,拋壓可能出現。當然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裡的龍頭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⑷ 想做股指期貨,但是資金不夠50萬怎麼辦
這個先湊50w,然後等戶開好在抽出來就行。
⑸ 過億資金操作股指期貨和小資金操作的區別專業人士回答。
主要從操作策略和理念上去區別。
做投機用不著過億資金量 ,資金量太多反而降低盈利效率。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調整滬深300持倉限額標准。投機客戶從單邊單一合約持倉上限100手增加到300手。也就是意味著按80%的大戶報告制度240手為報告線。目前IF1206合約2632點,合約總金額為789600,市場平均交易保證金為18%,即意味著可滿倉用0.42638億元撬動2.3688億元價格合約。
錢多主要從宏觀方向上去把握,主要以趨勢投資為主,且多為機構大戶資金的套期保值。 散戶的小錢多數以靠挖掘技術投機為主。操作靈活方便,交易頻繁,可日內多次交易。由於個人客戶日內有1000手交易手數限制,所以資金量大按持倉300手算,限制了多次進出交易,造成想平倉時平不了,想開倉時開不了,而散戶由於錢少就沒有這方面顧慮。
⑹ 小資金如何運作
雖然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市場中主力資金或者個人大戶出入的身影,但就投資者群體而言,還是中小散戶居多,其中資金量在數萬元以內的小散戶更是佔了絕大多數,其投資策略得當與否,將直接關繫到投資的成敗。
股市是一個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投資場所,雖然入市者中虧損者佔了大多數,但我們也不難發現我們周圍以少量資金入市,最終成就大業者。並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要靠為數十分有限的工資「致富」無異於天方夜譚,而金錢所垂青的則往往是敢於冒一定風險、有進取精神的人,因此,以小資金入市博取較大的收益本無可厚非。但投資是要講求方式方法的,盲目的投資簡直就是「瞎馬加鞭」,不失敗才怪。作為入市資金量不大、投資預期收益較高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樹立穩健的投資理念更顯得十分關鍵。具體來說就是:資金的來源要健康。這里之所以用到「健康」這個詞,是因為有的投資者入市的資金來自於親友的集資、借款、貸款,甚至還有挪用的資金等。對中小投資者來說,保持一份清醒與平常心,「有多大本錢辦多大的事」是最實際不過的,入市的資金必須是安排好家庭生活後不急用的那部分資金,而「借錢生錢」只適用於生產經營活動,不適於股市投資。
⑺ 小資金怎麼玩50ETF
是50ETF基金還是50ETF期權?如果是基金的話,股票軟體里輸入510050,直接買入就可以了,現在每股大概2.9左右,100也就不到300塊,如果是期權的話那開戶門檻很高的,小資金可能開戶都開不了,更別說買賣了
⑻ 小資金量的散戶如何去炒股
在散戶的問題上,就比如昨天大盤正式破掉了3100了,股吧里又有一大群人在罵641,他們認為是證監會的「強監管」政策和IPO擴容導致市場沒有了賺錢效應,自己虧損了很多錢。我也虧了,大概33.3%,一年。這一年,我思考過該做價值投資還是題材投機,研究基本面還是技術面,做周期股還是題材股;也接觸過市場上做短線題材股、中長線價值股,包括一些做量化交易的職業投資者。近期市場上的監管趨嚴、資金出逃、個股大面積下跌,股民情緒開始激烈等情況,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在中國股市,作為一個散戶,有未來嗎?
首先,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炒股?
當然是為了賺錢。不管你是為了實現財富自由還是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基本上我們都是為了賺錢才進入股市。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選擇股市而不是其他?
我看到股吧中有很多人說羨慕美國的股市,雖然經過了08年的金融危機,但道瓊斯指數從2009年2月份的6469點一路上漲,破10000,破20000,一直在創新高,但我們的大A股卻好像還在「半山腰」。這里有個重要的區別:美國股市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我們的A股以散戶為主。因為百分之七八十的股民都是10萬以下的散戶,我也屬於其中一個。散戶投機者,就用這個詞吧,因為這個群體,價值投資者很少。一來,大多數的股民並不具備價值投資的專業知識,二來我們的大A股的市場情況也確實不太適合做價值投資。
散戶這個群體,我認為是比較悲催的。
一方面,10萬以下的投資本金,能做什麼呢?做期貨、外匯?非專業出身還是別做的好。買銀行理財、國債?收益太少,本來本金就少,何時才能賺到第一桶金啊,滾雪球也要等本金這個球夠大,才能積累得多吧。買基金?別逗了。沒聽過「公募就是披著馬甲的散戶」嗎,有時候他們的收益率還不如我呢。私募,至少100萬,門檻太高,買不起。投資房地產?呵呵,10萬夠給首付嗎?還有裝修費呢。細想一下,散戶的投資方式其實很少,而最便宜的股票才1元多,幾百塊就可以炒股的門檻其實給了很多人「獲取高額收益的機會」,當然也有風險。
另一方面,我們A股中3000多家企業,不講故事的有幾家?上市公司整體質量較差,機構無法從上市公司的長期業績成長中獲利,只能採取「市場博弈」的方式賺錢。博弈的主體有以下幾方:散戶、游資、私募、公募、保險、QFII、證金匯金社保的國家隊。上面的哪一方,無論從資金實力還是信息優勢來說,都比散戶強。更不用說他們是團隊作戰,我們是「散兵游勇」。作為一個散戶,我既不能把國家隊當做「救世主」,也不能把「溫州幫、佛山無影腳」看做是「對抗如來佛祖的孫悟空」,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的對手。這個市場中,每個人都想從「更弱」的一方身上咬下一塊肉,啃下一根骨,所以不要對他們抱有希望。
第三個問題:散戶的未來在哪裡?
有一位94年入市做期貨的量化投資基金前輩對我說,除非你是金融工程專業出身,否則我不建議你進入這個市場。他說:散戶會逐漸退出這個市場,因為他們會發現在這市場上自己已經賺不到錢了,當然這可能需要5~10年的時間。其實,我不知道這個5~10年的時間是否正確,但是從金融市場的成熟化發展來看,「散戶退出、機構博弈」這絕對是未來的趨勢。美國的股市用了幾百年的時間才達到現在的成熟,我們的金融市場近40年了,不知道達到成熟需要多久,但幾百年那麼長應該是不需要的。
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兩條路:一是,成為一個職業投資者或職業投機者。那些經過多年市場摸爬滾打最終形成自己交易體系的人,當然是極少數,能夠繼續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二是,離開這個市場,不要再自己做交易,而把投資委託給更專業的機構。當然,這需要機構市場更加成熟,投資理念更加先進,整個金融市場更加發達。或許,還有第三條路:牛市炒股,熊市撤退。嚴格執行牛市賺錢就走的策略,不要一直撲在市場行情中。
未來離我們有多遠我不知道,但我希望每一個散戶都能找到自己道路,先找到一個比較大的雪球,然後找到一個足夠長的坡,「滾雪球」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但是,首先要保住本金。——投資有問題,就要上「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