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漲跌幅對期貨影響
1. 期貨漲跌幅度多大
商品期貨的日內漲跌幅限制大多在4%,5%。 股指期貨為10%、國債期貨為2%。出現連續漲跌停板,交易所方面會適當調高當日漲跌幅限制。也即擴板的操作。
2. 期貨連續同方向漲停怎樣調整漲跌幅
期貨也是有漲跌幅的,根據品種不一樣幅度不一樣,而且在連續三天收盤是漲停或者連續三天收盤跌停時會調整幅度 。期貨的漲跌停限制一般是3%、4%、5%.
漲跌幅限制是指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上下波動的幅度。股票價格上升到該限制幅度的最高限價為漲停板,而下跌至該限制幅度的最低限度為跌停板。漲跌幅限制是穩定市場的一種措施。海外金融市場還有市場斷路措施與暫停交易、限速交易、特別報價制度、申報價與成交價檔位限制、專家或市場中介人調節、調整交易保證金比率等措施。我國期貨市場常用的是漲跌幅限制、暫停交易和調整交易保證金比率三種措施。
3. 期貨漲跌幅限制為多少
股指期貨的漲跌幅限制是10%,商品期貨根據品種不一樣漲跌幅不一樣。
4. 期貨的漲跌幅度變動較股票和外匯要大的多嗎
這個要看杠桿率,在中國股票是沒有杠桿交易機制的,而期貨的杠桿只有1:12,而外匯交易的杠桿可以達到1:100,就是說你用100美元可以撬動10000美元的資金。所以,相同資金下,漲跌的幅度最大的是外匯,其次是期貨,股票的波動相對是最小的,如果還有債券的話,債券的波動是最小的。
5. 期貨有沒有漲跌幅限制
期貨有漲跌幅限制。
漲跌幅限制是指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上下波動的幅度。
股票價格上升到該限制幅度的最高限價為漲停板,而下跌至該限制幅度的最低限度為跌停板。漲跌幅限制是穩定市場的一種措施。
海外金融市場還有市場斷路措施與暫停交易、限速交易、特別報價制度、申報價與成交價檔位限制、專家或市場中介人調節、調整交易保證金比率等措施。我國期貨市場常用的是漲跌幅限制、暫停交易和調整交易保證金比率三種措施。
但是一般在下列幾種情況下,股票不受漲跌幅度限制:
1、新股上市首日(價格不得高於發行價格的144%且不得低於發行價格的64%);
2、股改股票(S開頭,但不是ST)完成股改,復牌首日;
3、增發股票上市當天;
4、股改後的股票,達不到預計指標,追送股票上市當天;
5、某些重大資產重組股票比如合並之類的復牌當天;
6、退市股票恢復上市日。
6. 期貨漲跌幅限制不是絕對的難道交易所有權在期貨出現異常的時候調節漲跌幅限制
是的,交易所在漲跌幅,手續費和交易保證金方面都有隨行情變動進行調整的權力。
就我國商品期貨市場來看,交易所對不同品種實施的單日最大波動限制不盡相同。目前,交易所經常會根據實際情況,同時調節部分品種的保證金比例和單日漲跌幅限制,以調節品種的交投活躍度。
我國期貨市場常用的是漲跌幅限制、暫停交易和調整交易保證金比率三種措施。出現連續行情還會有擴板措施。
7. 期貨有漲跌幅度限制嗎
期貨也是有漲跌幅的,根據品種不一樣幅度不一樣,而且在連續三天收盤是漲停或者連續三天收盤跌停時會調整幅度 。期貨的漲跌停限制一般是3%、4%、5%..
期貨的漲跌停製度,是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成交價格不能高於或低於以該合約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為基準的某一漲跌幅度,超過該范圍的報價將視為無效,不能成交。我國實行的漲跌停板制度,有「觸板不停」的特徵,即股票價格或期貨合約價格達到漲跌停板後,並沒有限制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是之內的價位交易依然是可以進行的,一直到當日收市為止.
國內期貨市場各品種漲跌停規則大連商品交易所:豆一、豆二、豆粕、豆油、玉米,都為昨結算的±4%,沒有擴板規則。鄭州商品交易所:硬麥:±3%,強麥:±3%,棉花:±4%,糖:±4%擴板規則:T2=T1*150%,T3=T1*150%上海期貨交易所銅、鋁:±4%,T2:±5%,T3:±6%橡膠:±3%,T2:±6%,T3:±6%注:T2:第二個漲停日;T3:第三個漲停日
8. 期貨漲跌停第二天漲跌幅會改變, 那麼怎樣才算漲跌停
漲跌停都是以昨天的結算價計算,昨天沒有結算價的,以前天的結算價為准
9. 期貨保證金比例和漲跌幅的關系
1、「理論上保證金的比例只要比期貨的漲跌幅限制大就可以」。這句話是理論上是對的,但是保證金制度的實行,來說是加大風險杠桿,對於一般投機者來說並非能夠取到控制風險的作用。漲跌停板是與持倉限額、持倉報告等系列措施結合控制風險所用的,說明單單漲跌停,這並不能有效的控制你日內的盈虧過大。無負債結算僅僅控製得到一天以及第二天開盤的風險,無法限制你整天的風險。
2、風險率150%,並非固定額度,一般情況下最高不超過80%,最低不低於120%,期貨公司給予你提示。保證金比率系數是為使保證金能維持虧損的彌補和還款的比率。通過市場資金流動量,交易量,合約活躍程度計算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