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減期貨多單有什麼影響
1. 為什麼在期貨交易中多單增加而空單減少價格卻下跌
多單增加,就會導致信息不對稱現象消失,溢價趨於實際價值,就會導致價格下跌直到價格符合價值,這是一個價值回歸問題。
2. 怎樣減少外盤行情波動對國內期貨交易的影響
一、國內期貨行情受外盤行情影響的表現
國內期貨行情受外盤行情影響的表現是多樣和復雜的,常見有以下幾種表現。
1、與外盤相關的期貨品種幾乎都受影響
縱觀國內期貨品種,金屬類的銅、鋁、鋅,材料能源類的天然橡膠、燃料油,食油類的豆油、棕油,菜油,農產品類的小麥、玉米,大豆、豆粕,貴金屬類的黃金等與國際期貨同類或相關的品種,沒有一種不受影響的。例如,金屬類、貴金屬類主要受倫敦期貨市場(LME)價格的影響,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被LME市場價格牽著走。農產品類、食油類、能源類品種主要受美國CBOT市場價格的影響。天然橡膠受東京膠期貨價格深度影響,棕櫚油受東南亞市場和相關油料市場影響。
2、前日價格和即時價格均構成影響
前日價格指的是前一日的外盤收盤價格,即國內交易日前一日外盤收盤價。即時價格指的是外盤電子盤即時價格或與國內交易時間重合時段的即時價格。
前日外盤收盤價格的漲跌幅度對國內價格的影響最大,也對國內期貨交易結果影響最大。在市場實踐中,經常出現由於外盤前日價格漲跌幅度過大,致使國內當日期貨價格大幅高開或大幅低開,有時開盤即漲停或跌停。例如若前日LME銅價大跌時,上海銅市場就連續跳空跌停板,反過來如果LME市場銅前日大漲時,上海銅就連續跳空漲停板,致使反方向持倉的交易者損失慘重,承受很大的風險。
外盤即時交易的價格變化促使國內許多交易者跟風,把國外市場價格作為影子,外盤綠跟著綠,外盤紅跟著紅,完全沒有自己的價格。例如,當價格相對比較穩定的時候,容易出現價格跟著外盤的即時價格走,這種即時價格跟風,雖看起來很奴氣,但照葫蘆畫瓢——省事,風險也不大。
3、不同商品及不同市場影響的差異
外盤價格影響程度,在不同期貨品種中是有差異的,一般情況是:1)、外盤主流價格比非主流價格影響大。例如LME銅價格比CMX銅價格對滬銅價格影響大。2)、交易活躍品種比不活躍品種的影響大。例如CBOT大豆價格影響連豆價格比紐約然油價格影響滬然油價格大。
4、不同市場時期的影響差異
外盤期貨價格對國內期貨價格的影響在不同時期是有差異的,一般情況下影響都非常大,但在某些特殊時期,影響程度減弱。主要原因是某些時期國內基本面因素起強烈的影響。例如由於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因素,去年以來,外盤商品價格暴漲,而國內商品價格漲幅相對溫和。又如,去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景氣下滑,雖然美國棉花價格大漲,而我國棉花期貨價格卻滯漲。
5、外盤價格影響的主要因素
外盤價格對國內期貨價格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國外期貨市場發達且較為成熟,有的已經成為世界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例如LME市場已成為世界金屬期貨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美國CBOT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農產品期貨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紐約市場已成為世界能源期貨交易中心和定價中心,日本東京膠的交易也舉足輕重,對世界橡膠價格也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在中國期貨市場沒有達到高速發展階段,還沒有獲得定價權地位之前,外盤價格影響將是長期和不可避免的。二是國內期貨市場發展較慢,市場主體結構不合理,缺乏套期保值主體和做市商,期貨市場投機資金占據優勢,市場投機成份濃烈;當日搶帽子資金習慣盯住外盤,因為這是當日造勢交易的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事實上,當國內市場還沒有獲得定價權資格,跟隨外盤的價格是順理成章的。
二、減少外盤行情波動影響的方法和交易策略
如上所述,外盤期貨價格對國內期貨價格的影響是客觀存在和長期的,但問題是應該採用何種方法,何種策略,才能減少這種影響。
1、必須深入研究外盤價格
實踐證明,在進行國內期貨交易,必須深入研究外盤價格走勢,並結合國內價格分析制訂交易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把握隔夜交易方向與外盤價格方向一致,避免投資風險。例如,如果某日你持有大豆短線多倉,在收盤之前要研究CBOT大豆當日價格走勢,如果CBOT看漲,你可以持倉過夜,否則收盤前一定要平掉多倉,否則就會面臨風險。
2、選擇適當的交易策略
其實採用適當的交易策略也能夠減少外盤價格波動對國內盤交易的影響。實踐證明,外盤對日間短線交易、隔夜短線交易和中線順勢交易等三種不同交易策略的影響是不同的。1)、日間短線交易策略。雖然外盤即時價格對國內市場價格有影響,但由於此時的市場價格是即時的,投資者可以即時處置風險,所以外盤的影響不構成大的風險,對投資者的交易影響有限。
2)、隔夜短線交易策略。隔夜短線交易最大的風險是次日外盤市場的不確定性,而且隔夜短線交易一般持倉量偏大,並且一般不強調價格趨勢,所以當投資者持有大量短線隔夜頭寸時,如果次日外盤價格大幅波動,並與投資者的持倉方向相反,就會遭受巨額虧損。3)、中線順勢交易策略。該策略是在中期市場趨勢確立之後,才投入交易的,一般嚴格按計劃持倉,按計劃止損,經得起市場一定幅度的振盪,盡管也會面臨隔夜市場不確定風險的沖擊,但是這種投資策略是有準備的,只要市場方向沒有逆轉,短期的風險度過之後,風險就得到化解,所以交易結果最終受外盤價格波動風險的影響較小。
綜上分析 ,要防範和減少外盤價格波動對國內期貨交易的影響,一方面投資者必須在研究國內市場的同時,深入研究外盤價格,掌握外盤市場的走勢;另一方面要選擇適當的交易策略,日間短線交易策略和中線順勢交易策略是受外盤影響較小的交易策略,隔夜短線操作策略受外盤價格波動風險的影響最大。
3. 期貨空單減少意味著什麼是什麼意思
期貨的多單和空單增加減少意味著對於的做多力量增加或者減弱,不過,結合現貨市場來看,需注意套保資金的影響,以股指期貨為例,期貨市場空單增加,並不意味著看空現貨市場,相反,很有可能是現貨市場倉位較重,所以在期貨市場做空加以對沖風險,相應的,現貨倉位較重則意味著對現貨看漲。
4.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
5. 期貨如果持倉大減會出現什麼情況
持倉大減最常見的就是合約換月了。其他的情況下一般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減少。排除合約換月的因素的持倉較大幅度的持續減少,一般是一場大戰打完了,一方已經認輸出局了。出現這種情況,可能這個品種要經過一輪盤整了。
6. 外資控股證券、期貨、基金,會帶來什麼後果新華社消息,取消外資控股比例限制。
外資控股證券、期貨、基金會給金融市場帶來資金和活力。
7. 期貨交易中 賣出空單 和 買入多單 有何不同
期貨只有兩種合約,多單,空單
相應的,有四個交易指令:買開(買入開倉),買平,賣開,賣平
當你手中持有空單,你的平倉指令就是買平,買代表交易方向,平代表是開倉還是平倉
但是實際上,交易所在公開市場上撮合交易的時候,所作的處理可能是兩種:
1)如果你的買平指令與一個賣開指令配對,那就是你所理解的轉手賣出空單,現存持倉量不變。
2)如果你的買平,與一個賣平指令配對,那麼你們雙方的合約都注銷掉,公開市場的持倉量減少兩張
反過來的情況也都是如此,總結一下,當賣開與買開配對時,持倉量會增加兩手;買開賣平或賣開買平配對,持倉量不變;買平賣平配對,持倉量減少兩手。
你所說的賣出空單與買入多單,在市場上對應了買平和買開兩種指令。這里如果是平倉,應該使用第一種指令,也就是你認為的正確指令。這樣才會注銷合約,釋放履約保證金。如果使用第二種指令買入多單開倉,那麼你手中將持有兩張合約,一張空單,一張多單,雙向對鎖,盈虧相抵,但是這種情況下保證金依舊佔用,不能釋放,是不好的交易習慣。
8. 期貨或者現貨交易中投機性凈持倉(多或者空)增加或者減少意味著什麼,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投機性凈持倉多或者空,表示做多或者做空的投機資金多或者少了,會對行情產生波動
9. 倉單到底是什麼啊對期貨價格有什麼影響
期貨中的倉單是只對商品期貨而言的,下面把以前的帖子再發一遍:
http://..com/question/49238812.html?si=2
當現貨商把符合交割標準的貨物交到交易所的交割倉庫,交割庫檢驗合格後,給貨物持有人開具標准倉單,貨物持有人可以拿著標准倉單到交易所的交割部辦理注冊手續。經過注冊的倉單才可以進行交割,其總數也就是交易所公布的庫存數量。
已經注冊的倉單同樣可以辦理注銷手續,但此時倉單所標示的貨物未必就已經被出庫了,可能還在交割庫存放著。
當某個月份的合約履行交割手續後,會有部分倉單辦理注銷和出庫手續,因為每次交割都會有部分倉單進入現貨市場流通的。
但有時候參與期貨交易的莊家(或持有倉單的主力)為了影響價格,會通過注冊、注銷倉單來改變交易所公布的庫存數量。
比如當主力希望價格上漲時,就把持有的注冊倉單大量地注銷,造成可交割貨物不足的表象,從而引發交易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而實際上可交割的貨物並沒有減少,還在倉庫裡面存放著。
當主力希望價格下跌時,他們又會把倉單再次注冊,造成貨物增多的現象,使得期貨價格受此影響而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