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貨對短纖的影響
1. 如何調整棉花加工短纖維多的原因
以下信息由找棉網整理發布:交易棉花可以關注找棉網。幫你找最優質的棉花。
短纖維對棉紡質量的影響較為明顯,棉紡工藝流程的質量控制基本上就是圍繞短纖維的控制過程。短纖維的控制措施主要分梳理前控制和梳 理後控制。梳理前控制主要是積極控制,重心是 最大限度排除與最小限度增長的控制,措施在增 長和排除之間進行優化; 梳理後控制一般為消極 控制,重心是減少短纖維的浮游運動,盡最大可能 將短纖維牢固地裹進紗體,保證成紗質量。
1.梳理前短纖維的控制措施
1 .1 開清棉工序
短纖維的增長主要在開清棉部分,其增長程度取決於受打擊的強烈程度。在開清棉工序打擊最強烈的為握持打擊。控制短纖維增長的具體措 施: 在不影響開松度的原則下,盡量減少強烈的握 持打擊,以降低增長與合理排除為原則。
A002 型抓棉機速度對短纖維增長的影響試 驗: 原棉短絨率為 12. 3% ,當抓棉機速度由1 250 r /min下降到 950 r /min 時,筵棉短絨率由14. 1% 下降到 13. 6% ,生條短絨率由 12. 9% 下降 到 12. 4% 。由此可以看出,抓棉機打手速度對短 纖維增長是有影響的,速度越高,短絨率增長越大。
A076 型成卷機採用不同打手對短纖維增長 的影響試驗: 當採用綜合打手時,棉卷短絨率相對 原棉短絨率增長 0. 52% ; 當採用梳針打手時,棉卷短絨率相對原棉短絨率增長 0. 34% 。由此可 以看出,梳針打手較綜合打手作用緩和,對短纖維 的控制有利。
綜上所述,開清棉在保證開松效果的情況下, 低速度並採用梳針打手能夠減少短纖維的增長,
有利於提高紡紗質量。
1.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梳理排除棉結與增加短絨是一對矛盾,如何最大限度地排除棉結實現單纖維,並且最小程度地降低短絨增長是控制的關鍵。梳棉工序的短絨增長點取決於各部刺輥速度、梳理隔距、給棉板工藝長度以及小漏底的氣流速度等,目前質量控制水平較高的企業要求原棉至梳棉短纖維不增長,但是必須兼顧梳理度。
給棉板工藝長度對短纖維增長的影響試驗:當給棉板工藝長度由 28 mm 改為 30 mm 時,生條棉結雜質由 44 粒 /g 下降到 38 粒 /g,生條短絨率由16. 7% 下降到 15. 5% 。由此可以看出,給棉板 工藝長度同纖維的品質長度應相互匹配,過短容 易造成纖維拉斷,使短絨率增加。刺輥速度對短纖維增長的影響試驗: 當刺輥 速度由 860 r /min 改為 780 r /min 時,原棉短絨率由12. 9% 下降到 12. 8% ,生條短絨率由 15. 6% 下降到 14. 8% 。由此可以看出,刺輥速度較高時棉 層的梳理較為強烈,容易損傷纖維,在不影響梳理 度的情況下,刺輥速度偏低掌握有利於改善生條 質量。
綜上所述,梳棉機刺輥速度和給棉板工藝長 度均對短纖維增長有一定的影響,只有合理配置, 才能保證短纖維增長少,梳棉質量穩定。
1.3 精梳准備工序
不論哪一種形式的精梳准備工藝流程,其關 鍵是從棉條到棉網,又從棉網到棉卷的組合,使彎 鉤倒向,使纖維得到伸直。短纖維對其影響重點 是伸直效果以及短纖維在棉條中的分布狀態,因 為短纖維的長徑比短,剛性大,且短纖維多為不成 熟纖維,伸直度差且易損傷,影響伸直平行效果。 條卷、並條的牽伸不劇烈,控制原則是在並合中重 新分布時,減少短纖維在截面內的集聚和滯留。 具體措施是採取減少預並並合數,增強對纖維的 整理伸直,減少附加不勻。
1.4 精梳工序
精梳工序對短纖維的控制是整個棉紡工藝流程中最有效的工序。鉗板握持,錫林梳理纖維頭端,頂梳梳理纖維尾端,對短纖維的排除十分明顯。控制重點是條卷中短絨含量、精梳梳理器材及梳理工藝之間的配合。控制的主要措施是選用合理的落棉工藝,優選梳理器材,兼顧纖維損傷和落棉成本,排除短纖維。
精梳工序不同器材對精梳條短纖維的影響試驗結果如下。
梳理器材類型 稀齒 密齒
條卷短絨率 /% 13. 8 12. 4
精梳條短絨率 /% 6. 27 5. 34
原棉短絨率 /% 12. 8 12. 9
落棉率 /% 16 15. 3
落棉短絨率 /% 57. 38 63. 46
落棉有效纖維長度 /mm 18 16
由以上對比數據可以看出,新型梳理器材增加了齒密,對纖維的梳理強度加大,同時雙排頂梳 又可強化梳理纖維的尾端。相同工藝條件下,加 強對關鍵梳理工藝的調整,對精梳的梳理效果十 分明顯。以 CJ 27. 8 tex 品種為例,落棉率對短絨去除率及成紗質量的影響如下。
落棉率 /% 13 ~ 15 16 ~ 17 18 ~ 20
短絨去除率 /% 60 70 75
條干 CV /% 11. 3 10. 9 10. 5
大限度地排除短纖維。
2 梳理後短纖維的控制措施
2. 1 並條工序
並條工序對成紗質量的影響很關鍵,短纖維在並條工序只能消極控制,而無法積極排除。並條工序的控制重點是穩定牽伸,控制浮游纖維運動,減少其對伸直度及條乾的影響。採取的主要
措施是工藝上積極配合,盡可能降低牽伸倍數與 牽伸過程的附加不勻。生產實踐證明,經精梳後, 精梳條內纖維排列的伸直效果較好,一般可達到
95% 以上。牽伸倍數過大則會造成附加不勻增 大,所以採用較小的一並並合數有利於質量的穩 定。對於普梳品種,在其工藝流程中,纖維平行度 只有 50% 左右,彎鉤伸直、混和均勻及牽伸的附 加不勻三者並重。因此在工藝選擇時應注意短纖 維的增長問題,即並條前區整理偏緊掌握,對浮游 纖維實行強控制能夠穩定纖維的變速,有利於對短纖維的控制。實際控制中不易過緊,否則牽伸力與控制力失衡會造成隱性機械波和牽伸不開的問題出現。
綜上所述,並條工序對短纖維的控制應以合 理並合數、減少短纖維在纖維分布時滯留為原則, 兼顧混和效果及牽伸的附加不勻,加強牽伸區的 變速運動控制,對質量有利。
2. 2 粗紗工序
粗紗工序的摩擦力界隨牽伸的劇烈程度而拓 展。粗紗工序的牽伸區內增加了膠圈牽伸,使摩 擦力界的縱向和橫向空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短纖維對粗紗工序的主要影響: 短纖維不規 則運動影響牽伸區內的纖維變速運動。控制措 施: 減少浮游區,加強對纖維變速的控制。生產實 踐證明,粗紗前區隔距對浮游纖維運動的控制較 為明顯,減少前區的隔距等於縮小了浮游區,對質 量有利。但是應注意整理效果,前區不易過小,否 則容易出現牽伸力過大,反而不利於質量。另外, 小鉗口隔距對纖維牽伸的控制力強,對浮游纖維 運動變速起到阻力作用,對纖維的控制力增強,有
利於成紗質量。
2. 3 細紗工序
細紗牽伸程度較為劇烈,纖維運動造成的附加不勻大。短纖維對細紗的主要影響是纖維的離散程度造成的常發性紗疵增加。控制重點: 合理布置摩擦力界,使纖維變速集中且靠近前鉗口,減 少移距偏差,穩定質量。同時注意紗線的短絨率, 區別採用不同的工藝。具體控制的措施為採用新 型壓力棒、新型下銷等,縮小浮游區,加強對浮游 纖維運動的控制; 工藝上採用緊隔距、小鉗口以及 相應的工藝配合。
普梳工藝中纖維離散度大,粗紗短絨率在7% 左右,纖維不易控制,採用壓力棒隔距塊可縮 小浮游區及拓展摩擦力界,能夠有效控制浮游纖 維運動,有利於成紗質量。鉗口隔距偏緊掌握,纖 維抽出的阻力增大,變速不易提前且集中,有利於 纖維運動的強控制,故成紗質量有一定的提高。 細紗採用大直徑的軟彈膠輥,可增加握持面積,使 纖維運動穩定,同時縮小了浮游區,對成紗質量有利。
綜上所述,短纖維對成紗質量影響的主要指標有強力、毛羽和條干,其控制應區別對待。對常發性疵點的控制應根據纖維的離散程度,前區可縮小浮游區,後區採用大隔距小牽伸,同時選用軟彈低硬度膠輥及新型紡專器材控制浮游纖維運動,能夠保證產品質量。強力和毛羽及偶發性紗疵在細紗工序的控制相對弱化,只能採取降低半製品的短纖維含量,進行積極控制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3.結語
( 1) 短絨率對棉紡質量的影響十分明顯。主要是 16 mm 以下短纖維的運動難以控制,在開清棉和梳棉工序存在排除和增長之間的矛盾。在梳理後的牽伸過程中,短纖維容易浮游運動,造成紗疵的增加。
( 2) 棉紡工程中的短纖維控制是提高質量的途徑之一。其控制可分為梳理前控制和梳理後控制。梳理前控制是以積極控制為主,盡量地排除和減少增長; 梳理後控制則是消極地控制調整,通 過控制短纖維運動狀態來提高質量。在實踐中應區別對待,趨利避害。
( 3) 棉紡工程短纖維的控制應系統考慮,注 意消極控制與積極控制相結合,排除和增長相互 兼顧,用棉成本與產品質量相互統一,最終達到質 量提高和成本兼顧的效果。
2. 厄爾尼諾現象對棉花期貨有影響嗎
隨著氣象學家五年來首次警告厄爾尼諾已經歸來,棉花期貨投資者應該何去何從?
日本和澳大利亞上月宣布厄爾尼諾已經出現。當月,澳大利亞國家氣象局檢測的海洋表面溫度指數出現了與1997-98年強烈厄爾尼諾現象時同樣的走勢,這意味著太平洋地區的厄爾尼諾現象正持續加強,並且可能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來襲時,東南信風減弱,東太平洋冷水上翻現象消失,表層暖水向東迴流,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溫升高,秘魯、厄瓜多沿岸由冷洋流轉變為暖洋流。由於海水溫度的變化,導致空氣對流發生轉變,帶來亞洲東岸乾旱、美洲西岸潮濕的氣候。
亞洲和美洲作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膠和棉花的主產區,自然深受厄爾尼諾影響。中銀國際表示,厄爾尼諾一旦發生,首先體現在市場對農產品產量下滑的擔憂,從而帶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增強對農業板塊投資的信心。
海通證券在報告中總結道,厄爾尼諾總能帶動農作物價格上漲,但對於產量的影響悲喜交加,小麥通常大幅減產,大豆往往大幅增產, 大米和玉米產量波動比較溫和。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小麥期貨投資者很快對厄爾尼諾即將來臨的警告予以了嚴肅的回應。如下圖所示,5月14日,該作為全球行業基準已經超過135年的小麥期貨大幅跳漲:
那麼棉花呢?兩家券商的研報顯示,考慮到庫存因素,本次厄爾尼諾對棉花的影響相對復雜。
棉花產區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其中又以中印最多,兩者總共佔比高達約 50%。 中銀國際整理的數據顯示, 2013 年全球 2,573萬噸棉花產量中,中國產量為 670 萬噸,佔到 26.0%;印度產量為 634 萬噸,占 24.6%;美國產量為 287 萬噸,占 11.2%;巴基斯坦產量為 207 萬噸,占 8.1%,前四個國家的總產量佔比達到 70.0%。
棉花喜溫怕寒,其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 20~30℃。為了達到早發、穩長、高產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氣溫穩定。因此,帶來非旱即澇的厄爾尼諾以及伴隨發生的拉尼娜會使得棉花的產量大幅下滑,進而影響棉花價格。
據海通證券,2000 年至今棉花價格有兩次大幅攀升,均出現在厄爾尼諾出現的年份:一次發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漲38%;另一次發生在2009 年,同比上漲 36%,而且延續到 2010 年同比上漲85%。
CME的棉花期貨投資者更是將2009-2010年那次厄爾尼諾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如圖所示,CME 2號棉花期貨從2009年3月的低點到2011年3月的最高點,累計漲幅高達5.34倍。
海通證券表示,厄爾尼諾對棉花價格影響顯著,由於拉尼娜往往伴隨厄爾尼諾發生,警惕有可能延長的價格波動時間。
當然,棉花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既受到供求影響,也受農業政策、紡織、外貿政策等影響。中銀國際進一步分解了厄爾尼諾對中印棉花產量的影響後發現:
印度:在厄爾尼諾時期,印度 6-9 月常會出現嚴重乾旱,但此時乾旱對棉花生產影響不大。歷史來看,厄爾尼諾出現的時間段,印度棉花增產和減產的幾率幾乎是一致的,產量變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產 15%和 1986/1987年的減產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減產 11.4%,而其餘年份產量變化幅度並不明顯,說明總體來講厄爾尼諾對印度棉花生產的影響較小。
中國:厄爾尼諾時期,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常會有不同程度的乾旱,而高溫乾旱常導致棉鈴蟲等病害爆發,會略微影響棉花產量的增長。但從總體來看,厄爾尼諾天氣對我國棉花生產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無論是 1994/95 年還是1997/1998 年,我國棉花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單產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當前棉花庫存積壓:
2012/13 年度,USDA 統計中國棉花產銷情況,國內棉花總產量 685.8 萬噸,年比下降 6%,進口量 239.5 萬噸,年比下降 55%,同時國內消費量 772.9 萬噸,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庫存 818.88 萬噸,年比增加 138.7%,庫存消費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產量 2,543.7 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 2,315.1 萬噸,同期期末庫存 1,747.7 萬噸,較上一年增長 18%,期末庫存消費比 75.49%。除中國大陸外,全球棉花總產量 1,857.9 萬噸,全球棉花總消費量 1,542.9 萬噸,消費量比上一年度減少 11 萬噸,期末庫存 939.7 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 60.9%。
因此,中銀國際的看法是,除非發生強厄爾尼諾天氣,否則天氣因素造成棉花價格(期貨)上漲更多是短暫的預期行為,對整體的供需環境影響幾乎沒有。在棉花庫存消費比超過 100%的情況下,棉花價格上漲的基礎還很薄弱。
從CME棉花期貨走勢上看,市場確實出現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初宣布(5月12日)厄爾尼諾來臨時,棉花期貨出現過一波較大的上漲,但隨後幾日便回落,市場陷入震盪...
華爾街見聞有這個報告哦。
3. 棉花期貨受什麼影響價格
上游 種植的面積,產量,儲存的多少,市場的預期。
下游 企業需求的多少,進口量的多少,關稅的多少,市場的預期...等等之類的。
外盤的棉花價格參考也是這,國內的棉花看美國。
4. 期貨短纖引入做市商的消息是利好嗎
不構成利好利壞消息
做市商只是起到活躍市場調劑作用
使交投更加活躍而已
5. 供求對棉花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
1、國內棉花供需情況
由於國內棉花產量遠低於需求,因此國內的棉花供求對國內棉價產生重要影響。
2、匯率因素
人民幣升值使美棉的進口成本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棉的進口。由於匯率變動因素長期存在,因此會對國內棉價產生深遠影響。
3、貿易政策
近年來中美歐間紡織品貿易摩擦加劇,對國內紡織業生產經營帶來嚴重影響,這種因素將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
6. 厄爾尼諾對棉花期貨有怎樣的影響
隨著氣象學家五年來首次警告厄爾尼諾已經歸來,棉花期貨投資者應該何去何從?
日本和澳大利亞上月宣布厄爾尼諾已經出現。當月,澳大利亞國家氣象局檢測的海洋表面溫度指數出現了與1997-98年強烈厄爾尼諾現象時同樣的走勢,這意味著太平洋地區的厄爾尼諾現象正持續加強,並且可能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來襲時,東南信風減弱,東太平洋冷水上翻現象消失,表層暖水向東迴流,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海面上升,海面水溫升高,秘魯、厄瓜多沿岸由冷洋流轉變為暖洋流。由於海水溫度的變化,導致空氣對流發生轉變,帶來亞洲東岸乾旱、美洲西岸潮濕的氣候。
亞洲和美洲作為大豆、玉米、甘蔗、天然橡膠和棉花的主產區,自然深受厄爾尼諾影響。中銀國際表示,厄爾尼諾一旦發生,首先體現在市場對農產品產量下滑的擔憂,從而帶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增強對農業板塊投資的信心。
海通證券在報告中總結道,厄爾尼諾總能帶動農作物價格上漲,但對於產量的影響悲喜交加,小麥通常大幅減產,大豆往往大幅增產, 大米和玉米產量波動比較溫和。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旗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小麥期貨投資者很快對厄爾尼諾即將來臨的警告予以了嚴肅的回應。如下圖所示,5月14日,該作為全球行業基準已經超過135年的小麥期貨大幅跳漲:
那麼棉花呢?兩家券商的研報顯示,考慮到庫存因素,本次厄爾尼諾對棉花的影響相對復雜。
棉花產區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其中又以中印最多,兩者總共佔比高達約 50%。 中銀國際整理的數據顯示, 2013 年全球 2,573萬噸棉花產量中,中國產量為 670 萬噸,佔到 26.0%;印度產量為 634 萬噸,占 24.6%;美國產量為 287 萬噸,占 11.2%;巴基斯坦產量為 207 萬噸,占 8.1%,前四個國家的總產量佔比達到 70.0%。
棉花喜溫怕寒,其生長發育最適宜的溫度范圍為 20~30℃。為了達到早發、穩長、高產的目的,棉花苗期要求氣溫穩定。因此,帶來非旱即澇的厄爾尼諾以及伴隨發生的拉尼娜會使得棉花的產量大幅下滑,進而影響棉花價格。
據海通證券,2000 年至今棉花價格有兩次大幅攀升,均出現在厄爾尼諾出現的年份:一次發生在 2002 年,同比上漲38%;另一次發生在2009 年,同比上漲 36%,而且延續到 2010 年同比上漲85%。
CME的棉花期貨投資者更是將2009-2010年那次厄爾尼諾效應發揮到了極致。如圖所示,CME 2號棉花期貨從2009年3月的低點到2011年3月的最高點,累計漲幅高達5.34倍。
海通證券表示,厄爾尼諾對棉花價格影響顯著,由於拉尼娜往往伴隨厄爾尼諾發生,警惕有可能延長的價格波動時間。
當然,棉花價格的影響因素眾多,既受到供求影響,也受農業政策、紡織、外貿政策等影響。中銀國際進一步分解了厄爾尼諾對中印棉花產量的影響後發現:
印度:在厄爾尼諾時期,印度 6-9 月常會出現嚴重乾旱,但此時乾旱對棉花生產影響不大。歷史來看,厄爾尼諾出現的時間段,印度棉花增產和減產的幾率幾乎是一致的,產量變化最大的年份是 1953/1954 年的增產 15%和 1986/1987年的減產 13%,次之就是 1997 年的減產 11.4%,而其餘年份產量變化幅度並不明顯,說明總體來講厄爾尼諾對印度棉花生產的影響較小。
中國:厄爾尼諾時期,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常會有不同程度的乾旱,而高溫乾旱常導致棉鈴蟲等病害爆發,會略微影響棉花產量的增長。但從總體來看,厄爾尼諾天氣對我國棉花生產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無論是 1994/95 年還是1997/1998 年,我國棉花無論是從產量還是單產角度都是增加的。
加之當前棉花庫存積壓:
2012/13 年度,USDA 統計中國棉花產銷情況,國內棉花總產量 685.8 萬噸,年比下降 6%,進口量 239.5 萬噸,年比下降 55%,同時國內消費量 772.9 萬噸,年比下降 18.6%,同期期末庫存 818.88 萬噸,年比增加 138.7%,庫存消費比105.94%。
2012/13 年度全球棉花產量 2,543.7 萬噸,全球棉花消費量 2,315.1 萬噸,同期期末庫存 1,747.7 萬噸,較上一年增長 18%,期末庫存消費比 75.49%。除中國大陸外,全球棉花總產量 1,857.9 萬噸,全球棉花總消費量 1,542.9 萬噸,消費量比上一年度減少 11 萬噸,期末庫存 939.7 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 60.9%。
因此,中銀國際的看法是,除非發生強厄爾尼諾天氣,否則天氣因素造成棉花價格(期貨)上漲更多是短暫的預期行為,對整體的供需環境影響幾乎沒有。在棉花庫存消費比超過 100%的情況下,棉花價格上漲的基礎還很薄弱。
從CME棉花期貨走勢上看,市場確實出現了分歧。日本和澳大利亞最初宣布(5月12日)厄爾尼諾來臨時,棉花期貨出現過一波較大的上漲,但隨後幾日便回落,市場陷入震盪...
華爾街見聞有這個報告哦。
7. 棉花期貨對於棉花種植者有什麼作用
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的導向,期貨價格的走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對棉花種植者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8. 國家頒布的19800元/噸的棉花收儲價對棉花期貨會產生多大影響
影響很大的,19800元/噸相當於最低價,有很大的支撐作用。
9. 棉花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棉花主產區生產量,紡織行業開工率,棉花存貨水平,替代紡織品化纖類的價格走勢和供應量等都是影響因素
10. 林廣茂做棉花期貨為什麼賺了220倍當時棉花價格不也就漲了1倍左右嗎
這次交易他承擔了很大的風險,這大概是這次交易的不好之處;
起始資金是600萬,價格從16600上漲到32000,最大持倉30000手;他不斷利用浮盈加倉;才能賺220倍;當時棉花行情十分的配合,只要稍微回調大一點,這次交易的結局很可能改寫;
我們知道30000手棉花即使在最低價格16600買進,保證金也需要16600*5*30000*0.05大概為1億3000萬(起始本金只有600萬);所以他肯定利用浮盈不斷進行逆金字塔加倉,所以十分危險行情稍不配合可能會賺的很少;他說他本性好賭可見一斑;而且他也承認這次交易他一度浮虧百分之六十;我們回頭看其實這種基本沒有回調的上升行情都能浮虧這么多,也說明他的交易方法風險很大;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成功了;也不能否定我們在不知道結果之前這筆交易成功的概率;事情沒有發生不代表它發生的概率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