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去對期貨產品哪個影響最大
⑴ 銀芝麻:淡季與疫情雙重影響下,棉花期貨走勢如何
目前這個都可以操作這樣的國際期貨這塊的啊
⑵ 今春天期貨大起大落 而現在為什麼沒有了
春天的疫情那麼嚴重,誰也看不透期貨市場的行情,很是恐慌,而現在基本穩定下來了,前途一一片光明,所以也不會大起大落了。
⑶ 期貨夜盤恢復時間是哪會
2月3日國內期貨市場開市至今,投資者們可以說是經歷了一波不亞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大波動行情,多個商品期貨出現了暴漲暴跌的極端行情,特別是隨著國際原油的暴跌,能化類商品多次開盤就出現大幅跳空的行情,因此是否應該恢復夜盤以降低隔夜交易大幅波動風險也在市場上引起了爭議。
3月22日,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回復媒體問詢時指出:期貨夜盤恢復目前正在研究。也就是說,在監管層出通知前,國內夜盤交易還將持續暫停。
在夜盤交易暫停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對投資者而言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七禾網隨機采訪了幾位來自機構的交易員以及個人投資者,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數反饋的是沒有夜盤交易後,「日子過得更舒服了」、「晚上終於可以休息了」、「第一次發現兒子的作業這么難教」、「有時間看劇了」……當然,也有部分投資者表示還是希望疫情盡快過去,盡快恢復夜盤交易。
⑷ 貿易戰對期貨有什麼影響
鋼鐵行業——暗度陳倉,不必憂慮
由於美國對我國鋼鐵鋼材出口持續「雙反」,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在近幾年中佔比都較低。2017年美國共進口鋼材3593萬噸,進口中國鋼材產品78.4萬噸,位居第11位,僅佔美國進口總量的2.2%。近幾年中國鋼材出口走的「暗度陳倉」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先出口到東南亞地區,然後間接出口到美國,或出口到韓國繼續加工後再出口到美國,這些鋼材的出口總量甚至要大於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總量。我國現貨市場還是以內銷為主,出口量幾乎低到可以忽略。我國內需依然較好,不必過分憂慮,我國整體經濟形勢依然較好,內需強勁。
新能源行業——影響有限,持續關注
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表現突出,出口量達到10.6萬台,其中機動車的出口佔比達到10.01%;2017年新能源車出口金額達到了3.27億美元。分出口國來看,2017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純電動乘用車為214台,金額達到165萬美元;向美國出口的插電混動乘用車為1042台,金額為6115萬美元,在所有出口國家中美國排位第一。
中國一些自主品牌想要進入美國市場的戰略步伐可能受到影響。但美國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地,同時自主品牌不使用美國的技術和零配件,對銷量的影響很少,反而特斯拉等美國品牌進入中國可能會被徵收高額關稅。「早在雙反的時候,美系車部分車型就很受影響,美國這么大力度貿易戰的話,汽車行業肯定會受到波及。早在2011年,商務部宣布對產自美國的部分大排量進口汽車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涉及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及賓士、寶馬、本田的美國公司等企業。」
全球油氣行業——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對於油氣行業來說,整條石油供應鏈上,管道、平台、石油鑽機和加工設備都依賴於鋼鐵。美國油氣管道進口鋼鐵用量佔用於建設項目的鋼鐵總量的四分之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很可能對液化天然氣(LNG)新項目的投資造成破壞。LNG項目向來耗資頗巨,通常需要買家以固定價格作出長期承諾,以便為開發商提供財務上的確定性。若缺少了這份保障,開發商或許就不會為LNG終端項目開綠燈放行。
貿易戰可能拖垮全球經濟。盡管地緣政治危機令上周油價走高,但隨著中美展開貿易對決,股市情況一落千丈,能源股同樣大跌。目前,市場已經有所猜測,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增長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受此影響,油價也將受到拖累,一路走低。
汽車產業——汽車無妨,零件遭殃
因為中美進出口汽車現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進口車受到的影響不會太大,2017年中國進口車型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美系車企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進口到中國市場的數量為6.47萬輛,同比增長78.5%。此外,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2017年進口到中國的數量是1.7萬輛,同比增長51.6%。相比於中國市場年銷超過2000萬輛的基數而言,中美汽車進口市場的變動對於整體車市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是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汽車零部件很多都是來自國際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進口原材料在中國生產後出口,因此影響的波及面世相對較廣的。
通訊行業——依存度低,影響有限
由於美國對華一直保持嚴禁美國運營商使用中國通信主設備產品的政策,所以華為、中興等的通信網路設備在美基本沒有銷售,市場依存度低,貿易戰對其影響不大。
化工行業——短期影響,問題不大
中美貿易戰會增加化工行業及其上下游的貿易成本,但短期看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本次調查可能涉及的產品集中在機電、通訊、信息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方面,而化工領域主要為基礎原料,較少涉及到技術糾紛,而國內新材料又主要瞄準的是進口替代;而且,2017 年中國與美國在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方面的貿易逆差為7 億美元,不存在貿易順差,我們本次301 調查暫時對化工行業影響較小。
紡織服裝行業——訂單轉移,沖擊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同時,紡織品服裝出口也是我國貿易出口的重要組成。紡織品服裝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維持在13%左右的水平。在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前10大市場中,美國占第一位,中國和美國在紡織品服裝貿易上有巨大貿易順差。目前美國對這個行業關稅不是很高,如中國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一般在10-20%左右,這些產品的關稅若提升至45%將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美國的貿易夥伴很多,除了中國外,它可以從越南、墨西哥、印度等地進行采購,很容易會發生訂單轉移,作為貿易戰中美國強有力的一張牌,紡織服裝行業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農產品行業——尚未開戰,已成重災
在美中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農業大宗商品儼然成為戰火的主攻區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大宗商品購買國,主要滿足飼料、食用油和生物燃料等需求。中國目前既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也是美國最大的大豆買家,大豆也是美國出口向中國的最大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該協會周四聲明稱,如果中國打擊報復大豆領域,將令很多美國農民失去賺錢能力、無法生活。因此,中國如果對美國的大豆和豬肉施加貿易報復,會因需求減少而壓低美國相應農產品價格。在今年阿根廷因乾旱減少豆粕出口的外部因素影響下,美國豆粕價格面臨上行壓力,進而增加美國養豬農戶的生產成本。
軍工產業——全天強勢,主力熱捧
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引起了全球市場的較大動盪,但越是市場情緒大幅波動時,越需要保持理性的態度。從長遠來看,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將推動中國進一步加大國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品牌競爭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軍工產業是最不受其影響的板塊之一,應當獲得超額收益。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此外,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波音作為美國最大出口商,存在被中國納入中止減讓產品清單的可能性,C919產業鏈有望間接受益於貿易戰升級帶來的進口替代效應。
電子行業——一定影響,觀望態度
大陸對美出口中電子終端比重較大,但國產品牌在美銷售較少,2017 年大陸對美出口電子和通訊產品總金額約為1600 億美元,約占對美出口總額的35%。總體而言大陸對美的消費電子產品出口以外資品牌組裝代工為主。國產品牌市場開拓仍集中於北美以外地區,其供應鏈受加征關稅影響較小。
組裝代工環節存在外遷可能,上游零組件仍趨於向大陸集中,在「貿易戰」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過去十年,大陸電子產業已完成中低端領域的進口替代,同時正迎來歷史性的產業升級機遇,我們判斷低端的組裝環節未來或將出現外遷的趨勢(例如印度上調手機關稅後部份手機廠將組裝環節遷至享受關稅優惠的印尼)。而憑借資本優勢、工程師紅利等有利因素,大陸零組件企業有望向中高端產品線升級,持續提高產業話語權。
中國是美國電子公司的重要市場,美國對華出口中,電子信息類產品的比重約為40%,其中高端晶元、核心設備等是主要的電子產品,如果「貿易戰」發酵,對以上美企亦存在較大的負面影響。
⑸ 全球疫情對美國利率期貨價格變動的影響
你這個問題太籠統了些。幾萬字的論文也不一定說得清影響。最好說明是那個經濟領域,那個時期。美國的利率變化一般出於控制通脹。利率的變化首先會影響到金融市場,然後才逐步影響到實體經濟。匯率和融資成本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資產價格與及商品期貨的價格。以目前大宗商品國際定價的情況,這對全球各國的通脹都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股票、房地產都有很大影響。而實體經濟方面主要是影響FDI與國際貿易。
⑹ 影響期貨市場的最大因素
在世界步入信息時代的今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確定全球經濟的走向,並據此預測金屬消費的前景,似乎比過去更困難了。 過去幾年中,中國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工業用金屬消費的主導力量。在去年的全球消費增長中,中國佔25~30%。近來,中國的需求量似乎有下降的趨勢。但由於缺少可靠和精確的經濟數據,人們無法做出准確的判斷。 與此同時,世界的另一個經濟引擎----美國,也發出混雜的信號。盡管製造業呈現興旺發達的景象,但7月份的非農業工資數據卻顯示,新增就業人口僅3.2萬,不足普遍預測的15%。 負面的信號使一些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工業金屬的價格可能將達到峰值(如果不是已經如此的話),我們正處在金屬價格周期轉折(即將回落)的邊緣。這一走勢是否會成為現實取決於以下三個關鍵因素。 第一,中國政府試圖使國家經濟中原材料供應方面的速度減緩。所採取的措施不是通過提高利率以限制需求,而是限制煉鋁、煉鋼及建築等行業的信貸。這一政策開始似乎是有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從第一季度的43%降低到第二季度的23%。工業產量的增長率也降低了,7月份同比增長15.5%,為最低的年增長率。 然而,基礎設施問題可能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如果考慮到這一因素,中國政府可能就必須重新審視其信貸政策。否則,中國控制發展的行動可能就有過火的危險,從而使經濟出現硬著陸,而非軟著陸。 第二,美國經濟也是金屬需求量的潛在威脅。雖然美國近幾個月來經濟增長強勁,但就業並沒有增加,再加上消費債務極高,使人們更加擔心美國消費者對較高利率的反應。本周聯邦政府提高利率的決定尤其令人關注,在過去4年中,這僅僅是第二次提高利率。 另一個因素是外國投資者今後的動態,目前的外國投資為美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提供了資金。外國投資者對於美國經濟放慢的反應將十分清楚地顯示在外匯市場上。人們看到,今年頭5個月美元匯率回升了。然而就在最近,隨著對美國經濟擔心的增長,美元匯率又開始下降。 第三,匯率也是影響當前價格周期的關鍵因素。以美元為單位的礦產品價格與美元價值之間應存在負關聯性。比如,當美元匯率降低時,不以美元為價格單位的金屬產品的邊際生產商就會被迫減產(以應對當地價格的下跌),與此同時,美國以外地區易受價格影響的礦產品需求受到刺激。 然而,匯豐投資銀行最近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元與礦產品價格之間的關聯性不是完全一致的。金礦市場的負關聯性最強,美元貶值馬上會導致金價上漲。除金以外,與美元負關聯性最強的還有銅、鉛和錫。這幾種金屬的現金價格在過去18個月中都上漲了一倍以上。 幾乎所有人都同意的是,至少某些關鍵消費領域內的需求有所下降。而且,雖然大多數金屬的供應仍然緊張(表現為延期交割),價格上漲最終將導致產量的提高。 因此,雖然大多數金屬的價格可能已經基本達到峰值並可能即將回落,但如果根本性問題得不到緩解,金屬價格將仍然極易出現飛漲的局面。
⑺ 為什麼疫情後美國超發那麼多貨幣,物價卻沒漲
這是因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信用是其長期堅挺的最重要的基礎保障。保持貨幣價值在一定合理范圍有效波動,也就是保持幣值穩定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觀的基線,這點美元表現一直亮眼。
另外,美國量化寬松是一攬子計劃,並非只有超發貨幣一項。
同時這些年美國CPI和PPI平均分別只有1.5%和1.4%,均明顯低於2%通脹目標,實際長期處於面臨通縮狀態。所以超發並不會導致大范圍的通脹和泡沫。
國內貨幣超發是累積值,過去一直被圈在房地產的大池子里,所以對物價影響是溫水煮青蛙的逐漸產生的。如今房地產已經處於高位,防止房價大漲已經牽涉安全的大事,所以堵住資金大量湧入房地產成為主流意見。這個曾經防止大通脹和大泡沫的大池子已經沒有了超級蓄水池功能。至於另一個大池子股市,你懂的,股市有兩種:股市和中國股市,沒有超級蓄水池功能。超發貨幣的水找不到池子,那物價也就很難不上漲了。
⑻ 全球新冠波疫情對全球的經濟發展有哪些影響
隨著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它所造成的經濟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毫無疑問,新冠疫情對於經濟發展的影響基本上都是負面的,只不過有些國家受到的影響比較小,有些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受到影響最大的,我想應該是那些以進出口貿易為主的國家,並且疫情下各國的關口管制都變得無比嚴格,各種進出口貿易自然會受其影響,受到重重的限制。除了這些,新冠疫情還對全球的經濟造成了哪些影響?什麼時候這個影響才會消退?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不能灰心,不能氣餒,要抓緊時間投入到工作當中去,疫情不會永遠持續,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很快到來!
⑼ 發生大的疫情會怎樣影響股票期貨市場走勢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以下是其他關於冠狀病毒的其他專題解讀:
【預防知識】積極防護,保護自己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種類盤點
若您在疫情期間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詢
查看各地實時交通封禁狀況可關註: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報
若您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可足不出戶,在線免費問醫生:阻擊肺炎免費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