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e推出eth期貨時間
⑴ cboe 中國指數
中國指數期貨是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下屬的期貨交易所(CFE)上市交易,指數選取20隻在美國主板市場上市或發行存托憑證的中國公司構成(截至2006年5月22日),是目前較具代表性的國外中國指數期貨品種。
⑵ 國際期貨市場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簡單,明確)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過程。 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誕生;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期貨品種出現。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所誕生在英國倫敦,1876年成立;1933年,紐約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市場帶巨大的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的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⑶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下單交易方式
CBOE雖是採用公開喊價制度,但其流程與電子交易大同小異。CBOE也運用許多先進的電子設備,處理資料收集與傳送的工作,使其下單流程更快速,也使公開喊價制度更有效率。
CBOE下單流程與其它交易所不盡相同。85%的委託是經由經紀商進入CBOE的ORS(Order Routing System)系統,其它15%則是經由電話下單的方式輸入。ORS接收到委託資料後,會根據不同的條件與參數,決定該委託的處理方式,可分為以下七種:
RAES
(Retail Automated Execution System):專門處理小額委託。這些委託是經由電子交易系統,以目前的市價撮合,從成交到回報只需數秒鍾。
FBR
(Floor Broker Routing):符合特定條件的委託會直接傳送至所屬的交易廳內,由場內交易員(Floor Broker)以公開喊價方式撮合。成交資料會再通過ORS 回報給經紀商。
會員公司櫃台
(Member Firm Booth): 附條件委託或其它需經由特殊處理的委託,會以人工方式傳至場內的會員商櫃台,並交由場內交易員以公開喊價方式撮合。
EBook
(Electronic Book):與目前市場報價差距太遠的委託,會先傳送並儲存在EBook系統中。EBook只收錄限價單和開盤前輸入的委託,且比交易廳內條件相同的委託,具有優先成交權。目前經由EBook撮合的成交量,約占總數的34%。
BART
(Booth Automated Routing):BART可視為一種電子跑單系統(electronic runner),提供一種更佳的下單功能。BART允許場內經紀商設定相關參數,過濾ORS上符合條件的委託傳送到場內經紀商的交易櫃台,場內經紀商在其 櫃台上BART的屏幕中可看到其設定符合條件的委託。
MMT
(The market maker hand-held terminal):是一種供做市商使用的個人計算機系統。大致可分為二種,一種為CBOE所開發,另一種為非CBOE所開發,簡稱為NCCs(non- CBOE Computer)。目前MMT大約處理做市商93%的交易量。MMT主要提供三種主要的功能介面:RAES(Retail Automatic Execution Interface):當做市商被指定為某一產品市場做市商時,RAES將自動實時的將委託傳送到做市商的MMT中;Stock Order Routing System:做市商可通過MMT,在CBOE的交易池中,通過手持式屏幕買賣期權;Electronic Trade Notification (ETN):是一項最新開發的功能,場內經紀商或委託簿管理員(order book officials)可將其交易信息鍵入ETN中,ETN會將其自動傳送到做市商的MMT,做市商看到交易信息後,可輕易的在屏幕上點選接受或拒絕該交易,加快交易速度並且減少發生錯誤。
CBOE Hybrid Trading System
(CBOE direct HyTS):為CBOE與Belzberg Technologies,Inc.共同合作推出的一個多功能交易系統,CBOE於2003年6月12日起正式啟用。其功能特色為: 提供市場交易資料信息傳遞最大的速度及效能;
個別且多個報價:提供做市商個別實時連續的報價;對於客戶而言,也可得到更深入的報價信息;
操作簡單:提供多項功能及自動化操作方式;
開放性電子委託:提供開放性的委託簿,對於非做市商的委託也可自動加入電子式的委託簿中參與自動撮合。此外,HyTS 的開放式環境,讓許多獨立軟體供貨商可以自由發展程序介面,提供使用者和會員連接至HyTS;
獨特的撮合系統:CBOE將參與競價的委託區分為二大類:委託(order)與報價單(quote)。由於二者的性質不同,其交易系統撮合邏輯也不相同。對於報價,HyTS設立了許多特殊設計,如自動報價、風險控管機制、批次取消(Class Quote Cancel)等。而報價單在委託簿的排序遜於一般委託,且不同做市商報價單不會彼此成交;
價格發現功能的改善:有別過去人工喊價方式,對於復式或其它委託,能提供更有彈性的價格空間,具有深遠的價值及意義。此外,HyTS公開披露的委託簿,僅及於最佳買賣一檔的價、量。更詳細的委託簿信息則僅提供給有權人(如指定做市商DPM);
開盤價的決定:HyTS取代了CBOE原有的開盤系統(ROS)。不過,與原有作業方式相似的是,HyTS同樣是採用循環報價方式(Rotations)決定開盤價格。在循環喊價階段(至少維持15秒),HyTS每三秒鍾假撮合一次,並將預期開盤價格及數量對外披露,做市商可據此修正報價單以便開出適當的開盤價格。
CBOE Hybrid Trading System 上線後,原有的RAES、LOU、EBook、Trigger、自動報價/賣方報價、ROS、VTATs及手動報價,將陸續由新系統取代。自2004 年7月21起,CBOE引進Hybrid2.0 版(簡稱H2O),其主要功能e-DPMs,提供給場內指定做市商(Designated Primary Market Makers)更方便的報價環境;此外,CBOE也提供了交易會員的終端機功能(稱HyTS terminal),該系統提供交易會員通過窗口點選即可參與CBOE 市場交易,甚至可以交易其它期權、股票或期貨交易所的產品。
⑷ 比特幣期貨首秀觸發兩次熔斷嗎
美國中部時間12月10日下午5時(北京時間12月11日上午7時),比特幣期貨合約正式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開始交易。開盤價為15000美元,6分鍾後漲至16600萬美元,在短暫下挫後不斷上揚,漲幅兩次觸發熔斷。因為訪問流量過大,CBOE網站在交易之初甚至出現了無法訪問的狀況。盡管成交量不大,但比特幣期貨展現出的話題性和波動性並不遜於現貨市場。
期貨合約的價值在於其標的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價值,比如原油、大豆和債券等,投資者購入期貨合約,合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標的物,來押注某種商品未來的價格走向,可以看漲也可以看跌。那麼,比特幣期貨合約的標的物就是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
此前有主流分析指出,大型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有助於降低其波動性,有價格發現的功能,有助於吸引專業投資者和機構入場。還有分析稱這將是比特幣的末日,因為期貨的推出給市場提供做空的能力。
⑸ 股票指數期權的美國股指期權市場
股票指數期權市場的發展是期權市場和期權理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早在19世紀後半葉,期權的店頭市場交易就開始在美國出現。只不過那時的期權交易投機性較強,市場相對比較混亂。正因為如此,20世紀30年代,新成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還曾考慮是否要取消期權市場。幸運的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加強了對期權市場的監管。
股票期權市場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標志是,197年4月26日新成立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推出的標准化的、分別基於16種股票的看漲期權合約。不過在第一天的交易中,交易量僅有911張合約。正當人們對以前主要從事糧食期貨交易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否有能力辦好這個相對復雜的期權市場的時候,股票期權的交易量迅速擴大,交易所的席位價格也因此大幅上漲。CBOE的成功很快吸引了其他競爭者加入到期權市場中來。如紐約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等。市場競爭者的增加一方面有利於擴大整個期權市場的總量,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另一方面也使CBOE感受到了強大的競爭壓力。可喜的是,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持續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使它能長期保持在期權市場中的龍頭地位。
第一個股票指數期權同樣產生於芝加哥期權交易所。1983年3月11日,該交易所開發了CBOE-100指數期權,後更名為標准普爾S&P100(OEX)指數期權。1983年7月1日,基於S&P500的指數期權開始上市交易。其後股票指數期權的發展向兩個方向展開,一個是許多的交易所都相繼推出了股票指數期權。另一個是股票指數期權的品種也不斷增多。如美國股票交易所推出了主要行業市場指數期權,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了NYSE綜合指數期權等。現在,股票指數期權已擴展到美洲、歐洲、亞洲、澳洲等許多的國家和地區。 1、盡快把發展股指期權市場列為金融工作重點之一。盡管中國現在銀行業改革、股改、匯率改革都是金融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然而這些改革也並非一步就能到位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股指期權市場的建立與它們並無矛盾,相反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雖然一些非官方的機構早已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但是市場能否完全建立主要還在於政策層面上的放鬆和監管水平的完善。因此,從官方的角度來看,盡早把這個工作列入重點,就可盡早地成立專門機構、配備專門人員、投入專項資金來開展相關的研究。通過學習和借鑒國外經驗、修改相關的規則,從而做到胸有成竹。不然的話,到時又可能因倉促上馬而造成一片混亂。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推出的一些金融衍生產品的失敗就是很好的教訓,如上海的匯率期貨、國債期貨、海南的利率期貨,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時機不成熟、監管不到位、法律法規不健全等。
2、先指定專門的期權交易機構,再推廣到其他交易所。首先指定一家專門的機構進行試驗以確保風險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同時也便於監管。但是一旦試驗成功後,仍然只保持一家交易便會形成壟斷,並使創新動力不足,降低股指期權的效率。因此,當首批股指期權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且表現不錯後,就可放鬆對其他交易所進入股指期權交易的限制,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結構。就股指期權首先上市交易的場所和時間來看,主要有三種可能選擇:一種是先在現有的股票交易所進行;另一種是在即將成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進行;另一種是成立專門的股指期權交易所。從其他國家的經驗看,股指期權交易大都首先不在股票交易所進行。美國是新成立的期權交易所首先推出期權和股指期權,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慣例來看,股指期權交易主要在期貨交易所進行。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可在金融股指期貨交易所的基礎上推出股指期權。這一方面是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可在推出股指期貨的基礎和經驗上推出股指期權,在交易網路、技術、人員等方面有很大的共享性。此外,也可避免同時推出股指期貨和期權給市場造成太大的波動。
3、大力開展期權研究和期權知識普及教育。從美國的期權市場來看,期權市場的發展和期權理論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期權理論對期權市場發展的指導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早在1900年,法國數學家Bachelier(1900)就曾推導了一個期權定價方程。特別是在1973年期權在交易所上市前,以資產組合選擇理論、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套利定價理論、效率市場理論的發展為基礎,對期權的研究就取得了不少的進展,比較有代表性的有Samuelson(1965)。到了1975年Black-Scholes(1973)公式就被CBOE用來為期權定價,這一公式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期權市場的發展。其後,有關期權定價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不斷引向深入,為期權產品的設計和具體運用提供了理論支持。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杜克大學的一位教授開發出CBOE的S&P500Buywrite指數於2002年開始被用來作為衡量期權表現的主要基準。
在期權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期權知識的普及也相當重要。有消息稱,在CBOE成立前,當年的行業老大———紐約證券交易所也曾考慮過建立期權市場。只是由於擔心期權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過於復雜而沒有深入下去,因此而失去了一個大好的機會。期權是金融產品中較復雜的一種。為了使普通的投資者能參與到市場中來、同時為了避免盲目的投機給市場造成大的波動,對投資者進行必要的期權知識培訓顯得尤其重要。在對期權知識的普及方面,美國的一些交易所都非常重視。比如說,CBOE就建立了期權學院(optioninstitute)來從事期權知識的普及和教育,這也是CBOE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整體上來說,中國在期權方面的研究水平還比較落後,有影響的原創性研究幾乎沒有。理論水平的欠缺和實際經驗的不足,在金融不斷開放的條件下會使中國的投資者與國外的投資者之間處於極為不利的競爭地位。相應地,監管方式和手段很難跟上形勢的發展要求。因此,在美國和新加坡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相繼推出基於中國的股指類期貨和期權產品的緊迫形勢下,加強對期權理論和知識普及方面的投入、積極引導對期權知識的研究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選擇適當的股票指數和相應的期權合約。選擇適當的指數,尤其是在開始引入股指期權時,是股指期權能否為市場所接受的重要因素。盡管股指類期權種類很多,但也並不是每種產品都能獲得成功。比如,在美國最成功的就是CBOE的S&P500指數期權,但是也有一些期權產品交易量一直較少。從這些國家的實踐來看,最初選擇的指數都是綜合了全國主要的代表性的公司的指數。如CBOE的S&P500指數,韓國的KOSPI200。中國也可採取類似的做法。具體來說,可對滬深300指數進行論證,看是否合適作為標的指數。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指數的研究,看是否能構建更合適的指數產品。當然,最初的指數期權產品成功推出後,為了滿足不同的投資者的需求,其他相應的指數期權產品也需要被創新出來。指數選定之後,在參考其他國家股票指數期權合約的基礎上,對於期權的類型、合約的規模、最小變動單位等都需要作仔細的比較和研究。此外,相關法律和規則的修改,監管方式、程序、組織和人員的設計,安全和高效交易網路的構建,期權清算機構、指數編制公司等中介機構的建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深入開展。
⑹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交易的產品
CBOE目前共計推出52種指數期權合約。
1983年3月11日,CBOE推出S&P100指數期權(代碼OEX),是最早推出的綜合股價指數(Broad-Based Stock Index)期權,也是目前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美式期權合約。之後,CBOE又推出S&P500指數期權(SPX),是目前全球成交量作活躍的歐式期權合約之一。
1992年,CBOE推出三種新型的指數期權,分別為生化科技指數期權(Bio Tech Index, 代碼BGX)、羅素2000指數期權(Russell 2000Index,代碼RUT)以及金融時報100指數期權(FT-SE100 Index, 代碼FSX)。生化科技指數的成份股,是由中小型生化科技公司所組成。羅素2000指數系由NYSE、AMEX和NASDAQ前三千家大型上市公司中,資本額較小的兩千家所組成,因此是中小型股的指標。金融時報100指數,則是由英國證券交易所的前一百大上市公司所組成。
1994年,CBOE推出NASDAQ100指數期權(代碼NDX)。該指數的成份股是由NASDAQ中一百家非金融股的上市公司所組成。除此之外,CBOE也於同年10月推出類股指數(Sector Indices)期權,標的資產涵蓋許多重要產業。1994年CBOE推出墨西哥指數期權、日經300股價指數期權及以色列股價指數期權等產品,使投資者能夠規避海外新興市場的風險。
除此之外,CBOE於1997年6月5日獲得道瓊斯公司的授權,於同年10月6日推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權(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 DJIA,代碼DJX)、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指數期權(Dow Jones Transportation Average, DJTA,代碼DTX)和道瓊斯公共事業平均指數期權(Dow Jones Utility Average, DJUA,代碼DUX)的歐式期權。這也是CBOE自1983年推出指數期權以來,與全世界最重要的藍籌股指數結合的歷史性創舉。DJX於上市第一天,即 創下24,700張合約,是CBOE成立以來最成功的新上市產品,而且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里,DJX的成交合約已達到1,750,485張合約。
2000年8月,CBOE推出Mini NASDAQ-100指數期權(Mini-NDX,代碼MNX),其合約值為NASDAQ 100指數的十分之一。Mini NASDAQ-100 推出後,已迅速躍居CBOE交易的第三大指數期權,為相當成功的指數期權之一。
除上述種類指數外,CBOE也與高盛(Goldman Sachs)及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合作推出Goldman Sachs Technology 指數期權以及Morgan Stanley 指數期權。此外,CBOE也針對客戶需求編制有類股及國際股價指數。 1990 年,CBOE推出名為LEAPS(Long-Term Equity Anticipation Securities)的中長期個股及指數期權合約。LEAPS與一般期權一樣分為買權及賣權兩種,最大的不同就是LEAPS的合約期限最長可達3年,目的在鼓勵投資者以長期投資的目的持有個股。至2002年底止,目前共有450種股票及10種股價指數LEAPS。
⑺ CME和CBOE的比特幣期貨交割日是什麼時候
季月和連續月合約,最後結算時間:
1、CME比特幣期貨交割日為到期月的最後一個周五,倫敦時間下午4:00。 如果遇到節假日則提前一天。
2、CBOE比特幣期貨交割日為到期月的第三個周五的前兩個交易日,芝加哥時間下午2:45。
(7)cboe推出eth期貨時間擴展閱讀:
比特幣的交易騙局:
1、2013年10月底,香港GBL平台攜款潛逃,超過2000萬人民幣資金下落不明。這個交易網站的程序寫得非常差,沒有使用SSL安全協議,甚至連用戶名都是明文存儲,一些編程的基本常識他們都沒有。GBL依靠經紀人發展新客戶的「類傳銷」模式。
2、2013年10月22日,因看好比特幣的行情,東陽市民喬先生在網上搜索比特幣交易平台GBL公司,並通過第三方支付在該交易平台充值9萬元用來買賣「比特幣」。2013年10月26日,發現該網路交易平台的工作人員不在線,一些正常的交易程序也無法實施,一查才知道該公司注冊地址是假的,共被騙9萬元。
3、西方經濟學界對當前比特幣的經濟泡沫現象抱有許多擔憂。澳大利亞經濟學家John Quiggin稱比特幣為「經濟泡沫的最純粹的例子。
⑻ 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
(一) 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產品期貨、金屬期貨和能源期貨等。
1. 農產品期貨。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誕生以及1865年標准化合約被推出後,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的期貨品種出現。除小麥、玉米、大豆等穀物期貨外,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隨著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紐約、堪薩斯等地出現,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黃油、雞蛋以及後來的生豬、活牛、豬腩等畜禽產品,木材、天然橡膠等林產品期貨也陸續上市。
2. 金屬期貨。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誕生於英國。1876年成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開金屬期貨交易之先河。當時的名稱是倫敦金屬交易公司,主要從事銅和錫的期貨交易。1899年,倫敦金屬交易所將每天上下午進行兩輪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銅、錫交易中。1920年,鉛、鋅兩種金屬也在倫敦金屬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原本是一個銅出口國,但工業革命卻成為其轉折點。由於從國外大量進口銅作為生產資料,所以需要通過期貨交易轉移銅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倫敦金屬交易所自創建以來,一直生意興隆,至今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期貨價格依然是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晴雨表。目前主要交易品種有銅、錫、鉛、鋅、鋁、鎳、白銀等。 美國的金屬期貨的出現晚於英國。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以來,美國經濟從以農業為主轉向建立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期貨合約的種類逐漸從傳統的農產品擴大到金屬、貴金屬、製成品、加工品等。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於1933年,由經營皮革、生絲、橡膠和金屬的交易所合並而成,交易品種有黃金、白銀、銅、鋁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具有較大影響。
3.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能源產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種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氣、丙烷等。
(二) 金融期貨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經濟形勢發生急劇變化,固定匯率制被浮動匯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漸取消,匯率、利率頻繁劇烈波動,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期貨市場。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鎊、加拿大元、西德馬克、法國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內的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GNMA)期貨合約,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推出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所。1977年8月,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是迄今為止國際期貨市場上交易量較大的金融期貨合約之一。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開發了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至此,金融期貨三大類別的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均上市交易,並形成一定規模。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在歐洲和亞洲的期貨市場,金融期貨交易佔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也成為交易的主要產品。 金融期貨的出現,使期貨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改變了期貨市場的發展格局。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所都是在20世紀最後20年誕生的。目前,在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並且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 期貨期權
20世紀70年代推出金融期貨後不久,國際期貨市場有發生了新的變化。1982年10月1日,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現的最重要的金融創新之一。期權交易與期貨交易都具有規避風險,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但期貨交易主要是為現貨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權交易不僅對現貨商具有規避風險的作用,而且對期貨商的期貨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規避風險的作用。相當於給高風險的期貨交易買了一份保險。因此,期權交易獨具的或與期貨交易結合運用的種種靈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目前,國際期貨市場上的大部分期貨交易品種都引進了期權交易方式。
應當指出的事,在國際期貨市場發展過程中,各個品種、各個市場間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可以說,目前國際期貨市場的基本態勢是商品期貨保持穩定,金融期貨後來居上,期貨期權方興未艾。期貨期權交易的對象既非物質商品,又非價值商品,而是一種權利,是一種「權錢交易」。期權交易最初源於股票交易,後來移植到期貨交易中,發展更為迅猛。現在,不僅在期貨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開展期權交易,而且在美國芝加哥等地還有專門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⑼ 國際期貨市場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國際期貨市場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由商品期貨到金融期貨,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過程。 1848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誕生;隨著現貨生產和流通的擴大,不斷有新期貨品種出現。最早的金屬期貨交易所誕生在英國倫敦,1876年成立;1933年,紐約商品交易成立,1974年推出黃金期貨合約,在70~80年代的國際期貨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經濟市場帶巨大的沖擊,石油等能源產品的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 1972年5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設立了國際貨幣市場部分(IMM)首次推出外匯期貨合約。1975年10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利率期貨合約。1982年2月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綜合指數期貨合約,使股票價格指數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 1982年10月1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為其他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交易開辟了新天地引發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目前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權交易所。 1
⑽ 期權合同的期權合約概述
期權合約的產生:1973年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推出股票看漲期權。
期權合約是期貨合約的一個發展,它與期貨合約的區別在於期權合約的買方有權利而沒有義務一定要履行合約。
期權合約是指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買方有權在合約規定的有效期限內以事先規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相關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合約。所謂標准化合約就是說,除了期權的價格是在市場上公開競價形成的,合約的其他條款都是事先規定好的,具有普遍性和統一性。
期權合約的內容包括:合約名稱、交易單位、報價單位、最小變動價位、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執行價格、執行價格間距、合約月份、交易時間、最後交易日、合約到期日、交易手續費、交易代碼、上市交易所。
期權合約主要有三項要素:權利金、執行價格和合約到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