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期貨對中國稀土影響
㈠ 稀土爭端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的稀土資源在世界上所佔比例相當於中東的石油,如此多的資源掌握在中國的手上增強了中國的話語權和地位。讓其他謀求稀土的國家有所顧忌。
㈡ 國家出台的有關稀土政策對稀土股票有什麼影響
「中國證券(軟體)統計排行榜」有大量關於此類的問題解答,您可以去查看!
㈢ 稀土禁止出口對中國有什麼好處,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稀土,歷來是國家戰略資源,被譽為進入未來世界的鑰匙。 而中國白雲鄂博稀土礦佔全世界可開采資源的90%,世界70%的稀土消耗量靠中國出口 ,所以中國地質學家把稀土稱為上帝對苦難中國人的唯一眷顧。但由於無節制的開采,賣國買辦們的肆意出口,加之日美兩國戰略上的聯合壓價,導致稀土資源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甚至抵補不回開采費用。這種情形,不禁讓人痛哭流涕! 今天,在專家們的呼籲之下,國家終於禁止稀土出口。 銦,液晶面板的重要原材料。中國禁止稀土出口,讓台灣地區,日韓等國的液晶生產商膽戰心驚,國際市場上液晶面部價格應聲而漲! 而用到釔的等離子日子也不好過了,壟斷等離子的幾大廠商面臨有專利無材料的困境。 本高手大膽預測,中國禁止稀土出口將加快等離子消亡的速度,而液晶面板生產線被迫轉移至大陸。 在未來的幾個月中,平板電視的跌勢將止。此後將持續一段價格穩定期。而兩年後,生產線轉移完成,又將開啟液晶降價之門。 而等離子陣營把等離子技術視為核心生產力,不會輕易將生產線轉移到大陸。因此,等離子的價格將處於劣勢。 喪失了價格的優勢,等離子將逐步淡出人們的視線。 目前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稀土企業--包頭的一家稀土有限公司。因為全世界的稀土80%以上的儲量在中國,中國的稀土80%以上在包頭的白雲礦區。你到他們公司的大門口,以及稀土研究院的大門口,都看到這樣一幅醒目的標語:中東有石油 ,中國有稀土。 這句話出自世紀偉人D公之口。我和當地單位的專家以及普通工人聊起這個話題時,他們都認為,D公這句話有著很深的寓意。中東是世界的油庫,以前也都是列強們掌控一切,西方大佬們以十分低廉的價格收購了他們的油田,廉價甚至不化錢就掠奪了他們的石油資源。現在他們把油田收回了很大部分,而且成立了歐佩克--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終於奪得了相當一部分石油市場的操控權! 很遺憾,前幾年我們非但沒有掌控。而且大量的賤賣,到相互壓價。例如長江流域某省的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把氯化釹(釹,稀土元素的一種)由90年代初的五十多萬一噸,一下降到幾萬元一噸。有些稀土製品,4個9純度的價格,過去幾年連以前兩個9 純度的價格都賣不到。搞稀土的人都知道,純度差一個9,價格就相差十倍。難怪小日本在暗暗竊喜、大量儲備! 國內的一些稀土和其他小金屬的出口商們,和一些日本的代理商們。你們這樣的賤賣中國特有的物資,和當初滿清割地賠款的賣國行經有區別嗎?! 好在我國的稀土界元老和專家們,經過幾年的呼籲,使前幾年那種現象逐步得到糾正。但我們離D公提出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樣一個戰略牽制的目標,還是有很大距離的。 由於石油的飛漲,鐵礦石的猛漲,以及,電解銅等有色金屬的大漲,使中國人民逐步意識到,中國應該到尋求反制的時候了。CCTV等媒體也開始關注這方面的事了。這是好事! 雖然我們醒悟的有點晚,但作為大眾意識的代言人的媒體,開始醒悟,開始尋訪專家、尋求對策。並以媒體的公眾影響力,鼓動一下,這樣就離觸動決策層的時間不遠了! 該行業的有識之士,在不斷地上下呼籲,已經快十個年頭了!這十年中,日本已經大量囤積了稀土和有色小金屬。我們已經有點晚了!我們應該抓緊奪回我們的掌控權,監管和限制並重;並做好我們的戰略儲備。 在有步驟的籌建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的同時,我們應該建立: 有色小金屬戰略儲備。 稀土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戰略儲備。 動用政府力量,整合生產企業。實行國家統一收購。使這些我們國家特有的戰略物資,達到他們自己應有的價位。並對HF(氫氟酸)等核工業材料,實施嚴格的出口配額管理,對於潛在的敵對國家,實施出口限制! 對煤炭出口實行控制管理。 只有實施嚴格監管,我們才能在進口我們所急需的物資和設備上有談判的砝碼。 監管和限制是一把雙刃劍,政府不應該在物價上漲和出口下滑時患得患失。眼光應該放遠一點。等到我們真正掌控住這些戰略物資的時候,我們在國際上就有了說話的物質資本,錢有我們賺的!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中國,抓緊這最後的機會吧!不要等把我們的礦山全部挖空賣光了,那就徹底完了!
㈣ 中國管理稀土會影響股市嗎
已經影響了股市,由稀土概念領軍,加之美元持續走低的因素,兩市的資源類股票有色和煤炭都大幅上漲.
㈤ 中國限制稀土的出口配製對稀土出口行業有何影響,對稀土出口是利好還是利空
限制會怎麼樣,當然國際稀土價格會上漲了。限制的是出口量,比如原來是每年出口300噸,我這是假設,每頓10000元,是3百萬。現在雖然限制了,但是稀土價格升了啊。每噸20000就算只出口150噸就和原來一樣了。而且成本,和資源也都節省了下來,所以這是重大利好!
再加上稀土行業的整合。
但是現在的包鋼稀土和廣晟有色就不要再碰了,風險太大了!
㈥ 重要的稀土金屬有何重用,中國的稀土是否遭嚴重破壞或過度開采
稀土金屬已廣泛應用於電子、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輕工、環境保護、農業等領域。應用稀土可生產熒光材料、稀土金屬氫化物電池材料、電光源材料、永磁材料、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精密陶瓷材料、激光材料、超導材料、磁致伸縮材料、磁致冷材料、磁光存儲材料、光導纖維材料等。
我國擁有豐富的稀土礦產資源,成礦條件優越,堪稱得天獨厚,探明的儲量居世界之首,為發展我國稀土工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佔世界稀土資源的41.36%,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稀土資源大國。稀土資源極為豐富,分布也極其合理,這為中國稀土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要稀土礦有白雲鄂博稀土礦、山東微山稀土礦、冕寧稀土礦、江西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湖南褐釔鈮礦和漫長海岸線上的海濱砂礦等等。 ��白雲鄂博稀土礦與鐵共生,主要稀土礦物有氟碳鈰礦和獨居石,其比例為3∶1,都達到了稀土回收品位,故稱混合礦,稀土總儲量REO為3500萬噸,約佔世界儲量的38%,堪稱為世界第一大稀土礦。 ��微山稀土礦和冕寧稀土礦是以氟碳鈰礦為主,伴生有重晶石等,是組成相對簡單的一類易選的稀土礦。 ��江西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是一種新型稀土礦種,它的選冶相對較簡單,且含中重稀土較高,是一類很有市場競爭力的稀土礦。 ��
中國的海濱砂也極為豐富,在整個南海的海岸線及海南島、台灣島的海岸線可稱為海濱砂存積的黃金海岸,有近代沉積砂礦和古砂礦,其中獨居石和磷釔礦是處理海濱砂回收鈦鐵礦和鋯英石時作為副產品加以回收。 ��總之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大,礦種和稀土元素齊全,稀土品位高,礦點分布合理等。
㈦ 日本現在發現高濃度稀土,可提供日本用數百年,這對中國的稀土有哪些影響
這種說法最近炒得很猛。
我倒覺得日本人有點痴人說夢,他們可能的確有稀土,但是開採的難度和成本遠遠高於我們賣給他們的稀土,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沖擊稀土市場,壓賤稀土的價格。
中國人倒要看清真相,而且要懂得順水推舟,你日本人不就有稀土嗎,那我們中國也相應減少出口,減少供應量從而提高價格,讓日本人自作自受。
㈧ 稀土期貨 稀土金屬期貨
崔榮國
2004年世界稀土礦產品產量107950t,中國控制了生產總量的91%。世界稀土礦產品消費量90000t,供應量超過需求量。主要消費國為中國、日本、美國等。預測未來幾年電子、磁體、玻璃與陶瓷,以及與消費類電子產品相關的行業對稀土的需求將會增加,年增長率平均可達3.2%。
一、儲量和資源
已知含稀土的礦物約有200餘種,但已開采利用的僅10種左右,其中輕稀土礦物主要有氟碳鈰礦、獨居石、鈰鈮鈣鈦礦;重稀土礦物主要有:磷釔礦、褐釔鈮礦、鈦鈾礦等。除中國外,獨聯體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地都有較豐富的稀土資源。自2002年開始,由於中國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資源數據較以往有較大的變動,致使美國地調局估計的全球稀土儲量由10000萬t調整為8800萬t,儲量基礎仍保持15000萬t(表1)。世界稀土資源豐富,可長期滿足世界的需求。
表4 2004年羅地亞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廠價價格單位:美元/kg
資料來源:Minerals Yearbook,2004。
五、展望
近年來,稀土產品一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況,並且在2001年下半年還出現了價格戰,不僅導致了某些產品價格下跌40%以上,而且給產品的利潤空間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迫使許多效益不好的企業破產,即便是現存的企業其大多數也在極低的利潤下運作,2003年稀土的消費量雖然有所增長,但產量仍然過多,導致價格持續低迷。
根據美國商業通訊公司的分析,似乎這種狀況在2003年已經到達最低點,預計境況即將出現扭轉。特別是隨著汽車、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移動式電子裝置需求的增長,稀土的應用,尤其是在汽車尾氣催化劑、永磁體和充電電池中的應用將會持續增加。在未來幾年,用於永磁體以及汽車尾氣催化凈化器的釹、鈰的需求量將會以較大的幅度增加。Ni-MH電池、醫療設備、感測器以及牙科與外科用激光器對稀土需求也會增加。磁製冷將會商業化。摻鉺光導纖維將進入新一輪需求旺期。
因此,美國商業通訊公司預測,今後幾年全球對於稀土的需求將以平均每年3.2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到2007年將達9萬~10萬t。屆時,全世界稀土的產值將達20億美元。增長強勢的行業有電子、永磁體、玻璃與陶瓷,以及與消費類電子產品相關的行業。
主要參考文獻
[1]Rogers Euis.Rare Earths.Mining Communications Ltd.,Mining Annual Review,2005
[2]稀土信息,No.1~No.3,2005
[3]稀土信息,No.1~No.3,2006
[4]香港第二屆國際稀土會議閉幕——中國稀土發展勢頭強勁.中國稀土在線:http://www.cre-ol.com/aboutus/meeting/0328b.htm
㈨ 日本發現稀土對中國的影響
樓主您好!日本發現稀土對中國的影響不大。
日本發現稀土對中國在市場稀土市場的影響力所造成的沖擊都將有限,短期內也不會改變日本對中國稀土資源整體的依賴。
目前陸地上的稀土都開采不完,還沒有必要去海下開挖,加之海上開采生產成本實在太高,因此,對中國稀土市場也基本無影響。對中國稀土供應真正產生影響的將是美國的鉬公司以及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司。
在中國新任領導班子上台後,經濟轉型成為重中之重。過去中國稀土產業粗獷式的開發模式已難以為繼,存在破壞生態環境等嚴重弊端,因此對中國稀土產業進行整合升級十分必要。既然日本宣稱已經探測到天量的稀土,也沒有道理強化中國以白菜價將這一重要戰略資源賣給自己的輿論壓力,給中國管控稀土出口提供正當理由。畢竟,稀土貿易對於中日兩國來說早已經超出貿易的范疇,而上升到戰略資源的層面。
日本探測到大量高品位稀土資源也不是中國稀土企業的末日。單就數量上講,日本探測到的680萬噸稀土資源相對於中國稀土儲量而言並不算龐大,而且雖然日本發現稀土礦藏,但鑒於深海開采等技術瓶頸,短期內也不會改變日本稀土資源主要依靠外部進口的模式,不會關閉中國稀土企業的去庫存化大門。如何適應新形勢下的生存環境,或是中國稀土企業當下應該思考的問題。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