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国债期货期限
① 债券久期、期货合约 、期点价值、利益期限结构曲线、期货品种
140.ABCD
141.BCD
142.AD
143.ABC
144.CD
145.ACD
② 国债期货合约标的的选择首推5年期国债的原因包含( )等方面。
ABC D
一个负责人采访时谈到以上四点,还有一点:国际上国债期货5年期的成功的居多
③ 国债期货交易规则是怎样的
一、上市交易时间
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自2013年9月6日(星期五)起上市交易。
二、上市交易合约和挂盘基准价
5年期国债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3年12月(TF1312)、2014年3月(TF1403)和2014年6月(TF1406)。各合约挂盘基准价由交易所在合约上市交易前一交易日公布。
三、可交割国债和转换因子
5年期国债期货各合约的可交割国债和转换因子由交易所在合约上市交易前公布。
四、交易保证金和涨跌停板幅度
为从严控制上市初期市场风险,5年期国债期货各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暂定为合约价值的3%,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中旬的前一交易日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暂定为合约价值的4%,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下旬的前一交易日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暂定为合约价值的5%。上市首日各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盘基准价的±4%。
五、相关费用
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手续费标准暂定为每手3元,交割手续费标准为每手5元。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运行情况对手续费标准进行调整。
(3)cme国债期货期限扩展阅读
一、国债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在基础参与者、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国债期货市场参与主体与现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密切相关,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专业机构投资者、法人投资者等类型投资者,与股票市场的参与主体有较大区别。另外,国债期货专业性强、技术门槛较高,我国实施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中小散户参与有限。
二、国债期货更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
从国债期货的价格变动特点和产品风险属性看,国债期货价格波动率小,例如,近期市场5年期国债和7年期国债价格最大日波动幅度均远低于2%。因此,更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
三、国债期货以国债现货为基础,其价格最终由现货市场决定
影响股市因素较为复杂,既是经济运行状况的反映,同时也受到资金供求、投资者心理预期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国债期货上市不会改变这些因素,因此也不会影响股市的政策预期和基本走势。国际市场实证也表明,上市国债期货对股市的正常运行和走势影响不大。
四、国债期货专业性强,波动小,上市初期参与者规模有限
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实践看,市场运行3年多时间,成交较为活跃,但市场存量保证金规模仅200亿元左右;与股指期货相比,国债期货专业性强,波动小,上市初期参与者规模有限,机构投资者参与需要一个过程,保证金规模可能比股指期货更低,不会明显分流股市资金,更不会加剧货币市场资金紧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债期货
④ 国债期货的基本知识有哪些要点
国债期货的概念:
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的一个主要品种,是指买卖双方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按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券款交收的国债交易方式。
在国际市场上,国债期货是历史悠久、运作成熟的基础类金融衍生产品之一。从成熟国家国债期货市场的运行经验来看,国债期货在推进利率市朝改革、活跃债券现货市场交易、促进国债发行、完善基准利率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
国债期货的特点:
国债期货具有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和信用风险低等特点:
第一,可以主动规避利率风险。由于国债期货交易引入了做空机制,交易者可以利用国债期货主动规避利率风险。运用国债期货可以在不大幅变动资产负债结构的前提下,快速完成对利率风险头寸的调整,从而降低操作成本,有效控制利率风险。
第二,交易成本低。国债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者的套期保值成本。同时,国债期货采用集中撮合竞价方式,交易透明度高,降低了寻找交易对手的信息成本。
第三,流动性高。国债期货交易采用标准化合约形式,并在交易所集中撮合交易,因此流动性较高。
第四,信用风险低。国债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均需交纳保证金,并且为了防止违约事件的发生,交易所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这有效地降低了交易中的信用风险。
国债期货的基本功能:
作为基础的利率衍生产品,国债期货具有如下功能:
第一,规避利率风险功能。由于国债期货价格与其标的物的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可以避免因利率波动造成的资产损失。
第二,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加价格信息含量,为收益率曲线的构造、宏观调控提供预期信号。
第三,促进国债发行功能。国债期货为国债发行市场的承销商提供规避风险工具,促进承销商积极参与国债一级和二级市常
第四,优化资产配置功能。通过交易的杠杆效应,国债期货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能够方便投资者调整组合久期、进行资产合理分配、提高投资收益率、方便现金流管理。
国债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国债期货最初是发达国家规避利率风险、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受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及石油危机爆发的影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涨,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各国政府纷纷推行利率自由化政策,导致利率波动日益频繁而且幅度剧烈。频繁而剧烈的利率波动使得金融市场中的借贷双方特别是持有国债的投资者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利率风险,市场避险需求日趋强烈,迫切需要一种便利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国债期货等利率期货首先在美国应运而生。
1976年1月,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了90天期的国库券期货合约,这标志着国债期货的正式诞生。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到1980年代以后,美国的利率变动幅度加大,这使得国债期货交易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利用国债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因此,国债期货的成交量逐渐攀升。
世界上主要的国债期货有哪些:
在美国成功推出国债期货后,为了满足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其他国家与地区也纷纷推出各种国债期货品种,全球国债期货交易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球共23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个期货交易所已推出国债期货产品。
⑤ 期货知识:关于国债期货
1,CME3个月国债期货合约是以(100-不带百分号的年贴现率)来进行报价的。
也就是说面值为1,000,000美元的合约,当成交价为93.58时,那么其年贴现率为(100-93.58)%=6.42%,则其3个月贴现率=6.42%*(3/12)=1.605%,那么其成交价=1,000,000*(1-1.605%)=983,950美元
2,有2种计算方式
a,98.175时合约价值=1,000,000*(1-1.825%/4)=995,437.5
b,98.020时合约价值=1,000,000*(1-1.980%/4)=995,050
b-a=-387.5
所以亏损为387.5美元
CBOT3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规定:每张合约价值为1,000,000美元面值的国债,以指数方式报价,每一点代表2,500美元。
所以,亏损为(98.020-98.175)*2500=387.5
⑥ 国债期货有几个合约标准
国债期货有5年期和10年期,两大品种。
合约期都是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交割。
⑦ 国债期货的发展简史
国债期货属于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一种高级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背景下,为满足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美国当时先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通胀日趋严重,利率波动频繁。
固定利率国债的持有者对风险管理和债券保值的强烈需求,使得具备套期保值功能的国债期货应运而生。
1976年1月,美国的第一张国债期货合约是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推出的90天期的短期国库券期货合约。在整个70年代后半期,短期利率期货一直是交易最活跃的国债期货品种。1982年5月又推出了10年期中期国债期货。此后,国债期货交易量大幅攀升,美国国债期货的交易量占整个期货交易量的一半以上,10年期国债期货交易量由1995年的2527万手迅速发展为2011年的3.17亿手。
由于推出国债期货对国债现货市场发展的要求较高,要求有一定规模、流动性较强的国债现货市场,世界上推出国债期货市场的国家并不是太多,主要国债期货品种集中于:美国(1976年)、英国(1982年)、澳大利亚(1984年)、日本(1985年)、德国(1990年)、韩国(1999年)等主要发达国家。
⑧ CME3个月期国债期货合约,面值1000000美元,成交价为93.58
1000000(1-(1-0.9358)/4)=983950
⑨ 中期国债期货合约有效期多少年的任何国债都可以进行交易
国债期货是以五年期的国债作为基础标的,合约到期时采用实物交割方式,可交割债券为在最后交割日剩余期限4-7年(不含7年)的固定利息国债。
⑩ 国债期货最后为季月的第二个周五正确么
7月2日,多位知情人士证实,国债期货已获国务院批准,将选择合适时间上市交易。
一位接近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的知情人士透露,原以为今年四季度才推出,现在看,国债期货面世时间将大大加快。
事实上,6月起,中金所已悄悄组织期货公司参与“国债期货合约及规则设计”的相关培训。同时,期货公司开展了向银行、保险、信托公司的交易路演。
记者获得的一份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共有149家期货公司、39家证券公司、36家银行、2家保险信托机构等13439个客户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日均成交量与持仓量分别是43769手(合428.15亿元交易金额)与90567手(合885.84亿元持仓金额)。
不过,考虑到国债期货曾在1995年因违规交易而被叫停,此次国债期货在规则设计层面,针对交割月逼仓及买方违约采取了特定的风险管理措施。
“没人愿意再重蹈1995年的覆辙。”上述知情人士称,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国债期货的投资者准入门槛仍在完善中。
两道防火墙防逼仓
记者获得的一份关于国债期货合约与规则设计的培训资料显示,即将推出的国债期货合约与交易规则,将很大程度上延续国债期货仿真交易的某些特点。
2012年2月,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在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平台正式上线,主要选择面额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3%的5年期名义标准国债为合约标的。合约月份则是最近的三个季月(3、6、9、12季月循环);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3%;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可交割债券为在最后交割日剩余期限4-7年(不含7年)的固定利息国债;合约代码为TF。
之所以选择3%票面利率与5年期国债,其中一个原因是,通过仿真交易的测试,中金所发现上述合约标的与同期限国债现货价格的拟合度比较高,有利于机构投资者更好地套期保值。而剩余年限4-7年的记账式附息国债则通过“转化计算”,同样能参与交割。“目前,这些交易规则都被延续下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数据显示,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价格的日均波动幅度为0.08%,贴近国债现货市场的0.07%;期货与现货的相关系数为96%,基差率基本在+/-1%以内,随着交割日临近,基差逐渐收敛于零(参见“图说资管”专栏)。
不过,此次培训资料显示的国债期货交易规则,仍对仿真交易做出两处修改:一是仿真交易初期最小变动价位为0.01元,今年6月下旬已调整为0.002元;二是仿真交易最初设定3%的最低保证金率,现在同样调低为2%。
“偏高的保证金比率,往往不利于国债期货开展初期的交易活跃度与交易流动性。但中金所做过内部测试,即使最低保证金被调为2%,也能覆盖1个涨跌停板。”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国债期货的涨跌停幅度拟定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按2%保证金买涨国债期货,即使当天国债期货跌停2%,等于投资者所有本金亏光,却不至于追加保证金。
记者了解到,2%最低保证金比率,相比欧美国债期货交易市场仍然偏高,如美国CME与欧洲EUREX市场的5年期国债期货保证金比率分别是1.1%与1.25%。
设定偏高的保证金比率,某种程度也是避免1995年国债期货违规交易事件再度发生,上述知情人士称。
1995年2月23日,参与做空327国债的机构抢先得知327国债贴息信息,随即大笔做多国债,令当时的沽空方——上海万国证券在交易最后8分钟砸出1056万口卖单,令当日看涨者全线爆仓。当天晚上,上交所确认空方恶意违规,认定最后8分种的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最终成为国债期货交易被迫叫停的导火索。
前述人士说,此次培训的最大亮点,是中金所借鉴了按照交割期临近,逐级提高保证金与梯度限仓的管理模式,应对潜在的交割约逼仓与买家违约事件,如一般交易月份的最低保证金与最大持仓分别是2%与1200手,但在合约交割前一个月中旬与下旬,中金所将保证金分别提高至3%与4%,其间投资者最大持仓不得超过600手与300手。“这也是借鉴商品期货应对交割月逼仓的做法。”
银行、保险尚有顾虑?
在中金所开展期货公司国债期货交易培训的同时,期货公司业已向银行、保险与信托公司进行国债期货交易路演。
“我们已和几家银行沟通过了,目前合作内容是通过银行渠道,找到更多有意参与国债期货的客户资源。”但银行、保险等机构参与套期保值的热情似乎没有仿真交易那么高。一家国内期货公司高层告诉记者,为了给银行、保险公司一个好印象,个别期货公司专门组建了国债期货研究小组,从债券部门、金融工程部门调集专业人员,研究国债期货的各类套保模型。
但银行、保险公司有自己的顾虑。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主要是跟踪国债期货与国债现货之间的价格拟合度,以此评估套期保值的可操作性。但落实到实战,银行、保险机构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会很多,一家参与仿真交易的银行交易员称,比如国债期货交割时期一旦遭遇季末银行存贷比考核,相关金融机构资金紧张而被迫套现国债期货头寸,往往造成交割月逼仓风险。
为此,中金所将国债期货最后交易日拟定为每个季月的第二个周五,避开每季月下旬的银行资金考核期。
记者也了解到,在仿真交易期间,中金所也顺利完成2次集中交割(TF1203、TF1206)和3次滚动交割(TF1209、 TF1212、TF1303),最低交割率0.49%(157手),最高交割率2.87%(1441手),平均交割比率在1%左右,低于美国3.3%与德国2.61%的国债期货市场平均交割率。
如果国债期货的交易活跃度不高,容易出现涨跌停板,某种程度也加大银行保险的套期保值风险。目前,银行管理层的意见,是先看看初期的交易活跃度,再考虑何时参与银行自有国债头寸的套期保值。“事实上,银行、保险的参与热情并不低,关键是监管部门的态度。”前述人士称。现在监管部门对银行、保险、信托公司参与国债期货的态度仍不明朗,上述银行人士透露,通常监管部门需要一段时间观察,再决定是否允许金融机构投资,及设定资金规模与投资范畴等。
而他所在的银行也已建立专门研究团队,毕竟,利率市场化正“迫使”银行机构借助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当前中国国债存量超过7万亿元,理论上已拥有充足头寸用于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