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国债期货影响
㈠ 央行两年内6次双降 货币政策能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吗
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并称央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
1、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2015年2月5日起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 2015年4月20日,央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
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进行公开市场业务以来,在不同的时期曾经使用过不同的操作工具。在2003年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当年第六号《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决定自4月29日起暂停每周二和周四的正回购操作,此后将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招标发行央行票据。
公开市场操作(open-market operations)(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㈡ 央行双降对银行股有什么影响
降低贷款利率、调低存款准备金 ,减少银行存款,促进借贷,更多现金流入现货市场,对银行股是利好。
10月23日晚间,央行发布消息称,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自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㈢ 关于双降的理解
双降得意思:即降准、降息。降准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息即降低存贷款利率。二者都是利好股市、刺激经济复苏的货币宽松政策。
起因:GDP低于7%的目标,工业企业跌幅继续扩大,物价跌幅大于预期,是本次降息主要原因。我们同意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观点即:企业面对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表现在微观层面是总资产周转率的大幅下降,而有效汇率的高低关乎总需求之缩张,因此,让汇率反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才是更为根本的措施,不动汇率就不得不降息,但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同时,我们前期观察到,GDP破7之后,中央势必有所动作。而且此前央行扩大信贷质押再贷款试点、MLF等也已有所铺垫,这次降息降准符合预期。其内在原因因素表现为:总需求疲弱、去产能缓慢导致通缩压力加大,CPI再度下行,PPI连续43个月负增长这些先行指标均显示构成了本次双降的的重要诱因。
影响:降息毕竟对资本市场是利好,只是这种利好与当前A股市场估值形成了一个矛盾点。当下中国市场经过技术性修复反弹后,其估值仍然太贵,目前上证市盈率的中位数是43倍,深证66倍,创业板100倍。对应世界 主要资本市场而言,这种高估值背景下的投资实际上面临着一个中长期市场估值泡沫回归的下杀背景,降息能够使市场一段时间表现,但决定资本市场的最终因素仍然是上市公司价值及估值水平、股东回报水准等主要因素。因此短期来看,有所刺激正面影响,但中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走势依然取决于宏观经济与上市公司业绩的质量。
㈣ 双降对哪些股票会有影响
没有!只是在港股里面网通退市,以前持有网通的现在全部换为联通股票!A股没有影响
㈤ 如何看待10.23号央行双降对后市的影响
单从货币宽松来看,降低无风险利率,激活实体经济,改善企业盈利,对股票市场是利好,起码没有坏处。但问题是,现在主导股票市场的已经不是经济逻辑,而是动物精神。当下,在市场讲逻辑之前,你懂得。
㈥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 央行双降对P2P网贷有何影响
降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就是释放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增加货币供给
央行双降(降准降息)对P2P网贷是利好的。
1、P2P网贷更安全。市场流动性增加,企业资金成本降低,那么出现资金链问题的企业就可以把握机会保证资金链供应充足。对于P2P网贷来说,它的债务人企业就会降低贷款违约风险,也就减少坏账损失与逾期的概率,所以更安全。
2、P2P网贷会随之降低利息率。对于定期理财产品可能短期不会降,但央行双降后还是会降息的。由于此时市场利率较低,贷款的利润空间此时被摊薄,那么保持高位明显不合适,P2P网贷也会随市场利率降低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㈦ 央行今年几次“双降”对互联网金融网贷行业有何影响
1.就投资者理财而言,相较于银行等理财产品降息对P2P的冲击要远远小于其他理财渠道,P2P凭借着相对较高的收益会加大对用户的吸引力,短期来看可能加速银行存款搬家,将有利于P2P等融资渠道。
2.降息会否刺激股市上涨,以至于资金从P2P平台撤出,回流股市?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是较小的。在连续挫伤之后,一批风险厌恶的人群应该已经开始逐渐远离股市,更加青睐于固定收益型的P2P产品。P2P平台更需要从用户角度考虑,做到真正从用户需要出发,强化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
3.就整体经济情况而言,宽松的货币环境将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流动性帮助,以企业类资产为核心的P2P平台,其资产的状况可能趋于好转,客观来说将整体减轻经济下行所带来的资产恶化情况。P2P安全性有所提升。
4.P2P理财收益长期将走低。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加,以及传导出的货币总量增加,或将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也将对网贷平台收益率产生影响。整体来看,虽然网贷行业收益率水平短期内不会明显变化,但长期收益可能走低。
㈧ 中国实行双降的货币制度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中国实行双降货币制度中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较大 首先降低货币的利率 使调整整体的货币涨幅 货币政策的转向可以稳定市场预期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促进经济的稳定正常 对于央行的下调百分点进行降息降准 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保持合理的流动性稳定国内外市场的预期 体现国家颁布这一重大货币制度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稳定股市和经济的发展 可以促进货币增值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全国通宝杯 广场舞大赛初赛结束 复赛即将开始 快来关注 天津通宝财富 地址天津市和平路环球金融中心1701
㈨ 双降对于货币基金有什么影响
央行双降意味着释放着更多资金,这么多的资金将直接推动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而银行竞争力的加强,存款利率的提高,也将使得货币基金的吸引力不断下降,在发达国家如美国等,货币基金在蓬勃大兴之后,也开始逐渐走向了衰落过程,这是利率市场化的趋势所向。
㈩ 央行双降对债券基金的影响
降息降准债券型基金会涨,升息会降。双降对债券基金的投资价差部分收益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一收益的提高往往会大于收息部分的减少,总的收益是呈增加趋势的。
由于债券基金可以买入期限相对较长的品种,而久期长的品种在降息周期会有更好的表现,债券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会大大增强,认购热情上升。
一般来说,久期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和债券的剩余年限及票面利率成正比。但对于一个普通的附息债券,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和其当前的收益率相当的话,该债券的久期就等于其剩余年限。
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是,当一个债券是贴现发行的无票面利率债券,那么该债券的剩余年限就是其久期。另外,债券的久期越大,利率的变化对该债券价格的影响也越大,因此风险也越大。在降息时,久期大的债券上升幅度较大;在升息时,久期大的债券下跌的幅度也较大。因此,投资者在预期未来升息时,可选择久期小的债券。
简而言之是因为债券的价格跟市场利率成反比,利率提升,债券价格下跌。一般说的利率指的是银行存款的利息。当银行利率上升时,大量资金就会纷纷流向储蓄存款,债券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当银行利率下降时,大量资金就会纷纷流出储蓄存款,债券价格就会上升,对债券型基金构成实质性利好。有利于债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债券型基金净值的提升,对于稳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应当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并在投资组合的配置上有所体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1月份基准利率5%,那么国家发行国债,会以此为基准,1年期国债可能在5.5%。到了2月,降息了,这时候比如基准利率是4%,这时候国家发行国债,或者是其他机构发行的债券,都会以基准利率为比较基准定价,1年期国债可能在4.5%。
那么新的债券到期收益变低了,老的债券利息还是5.5%,老的债券升值了。对债券来说就是利好,利好的部分是降息之前所发行和交易的债券部分,会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