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期货 » 国债期货创新低

国债期货创新低

发布时间: 2021-04-04 21:05:46

⑴ 327国债事件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一、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

327品种是对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代称。由于其于1995年6月即将交收,现货1992年3年期国债保值贴补率明显低于银行利率,故一向是颇为活跃的炒作题材。

市场在1994年底就传言327等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国库券可能要加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可能,因为一旦加息需要国家多支出10多亿元的资金,在客观形势吃紧的情况下,显然绝非易事。

于是,围绕着对这一问题的争议,期货市场形成了327品种的多方与空方,该品种价格行情的最大振幅曾达4元多。

二、2月23日,财政部发出公告,关于1992年期国库券保值贴补的消息终于得到证实。多头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地乘胜追击,而空方却不甘束手就擒。双方围绕327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空方的总指挥是万国证券公司,二号主力辽宁国发(集团)公司。

在148.50元附近,空方集结了大量的兵力。但多方力量势不可挡,一开盘,价位就跳空高开,数百万的空单被轻而易举地吃掉,价格大幅飙升,迅速推高到151.98元。16时22分,离收盘还有8分钟。

正当许多人都以为大局已定时,风云突变,730万口(约合人民币1460亿元)的抛单突然出现在屏幕上,多方顿时兵败如山倒。

最后双方在147.50元的位置鸣金收兵。当日上海国债期货总成交8539.93亿元,其中80%即6800亿元左右集中在327品种上。若按收市价147.50元结算,意味着一大批多头将一贫如洗,甚至陷于无法自拔的资不抵债的泥坑。

交易刚结束,上海证券交易所、证管办就接到了指有会员严重违规操作的控告。根据后来的处理结果,327事件被定性为一起严重的违规事件。

它是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管理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大户蓄意违规、操纵市场、扭曲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所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

三、作为327事件主要责任者的万国证券公司,在这次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中,一下子就陷入了灭顶之灾。万国证券成立于1988年7月18日,总裁管金生。

这家起步时只有3500万元资本金的证券公司在短短6年的时间就发展成资产规模数十亿元的综合性公司,是中国证券业的一大奇迹。

万国证券成立不到两个月就先声夺人,争取到为意大利国民劳动银行新加坡分行在伦敦发行欧洲日元证券作承销商,成为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从事同类业务的第一家证券公司。

1992年,万国证券又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及香港长江实业集团联合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大众国际51%的股权,又创造了国内证券公司第一次在香港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奇迹。

1993年。万国证券在首批券商信用评级中成为唯一获得国内AAA最高信用级别的一家。

1994年,万国证券A股交易占上交所总成交量的22%,B股则达到50%,在上交所会员中首屈一指。当年上市的上海12只B股中有8只是由万国证券作国内主承销商。

如日中天的万国证券打起了“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声言要成为中国的野村、中国的美林。然而,在缺乏必要的监管条件下的过于顺利以及由此滋长起来的狂妄自大及膨胀野心,却成了它的“死穴”。

四、万国证券的总裁管金生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法国文学硕士,毕业后先后就职于上海市级机关、上海信托投资公司。曾担任中美国际投资法研讨会秘书长,由此而受欧共体邀请,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进修,获法学硕士及商业管理硕士。

1988年学成回国,即着手创办万国证券公司。人生经历上过于一帆风顺,同样容易养成一个人过于自负的性格。他风头出尽,被尊为“中国证券教父”。

327事件后,人们指责管金生用家长制的那一套来领导全国最大的证券公司,而他本人却感到还有一条,这就是万国缺少监督机制。

如果说管金生在327品种上走了眼不过是一种偶然,那么,他以及他所领导的万国在327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则是一种必然。自从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几乎所向无敌的虎狼之师,他们就太自以为是,也太自信了,他们以为国家不可能因其利率偏低而加息,因而一直在做空。

而当加息的消息被证实时,为了挽救公司可能出现的高达10亿元以上的损失,便不顾一切地铤而走险,违规恶炒。

2月23日下午,空方主力阵营中的辽国发临阵倒戈,突然空翻多,使327品种的创出151.98元的天价。

在大势既去的情况下,最后8分钟,急红了眼的空方司令万国赤膊上阵,先以50万口将价位打到150元,接着连续以几个数十万口的量级把价位再打到148元,最后一笔730万口的巨大卖单令全场目瞪口呆,把价位封死在147.50元。

在这一阵紧锣密鼓的狂轰烂炸之中,万国共抛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亿元,而所有的327国债总额只有240亿元。也就是说,万国卖空的数额超过了该品种总额的7.8倍。

管金生的一步之差,令万国遭遇了它事业上的滑铁卢,在管本人而言也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

(1)国债期货创新低扩展阅读

“中国的巴林事件”

以万国证券公司为代表的空方主力认为1995年1月起通货膨胀已见顶回落,不会贴息,坚决做空,而其对手方中经开则依据物价翘尾、周边市场“327”品种价格普遍高于上海以及提前了解财政部决策动向等因素,坚决做多,不断推升价位。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品种上联合做空的辽宁国发(集团)有限公司抢先得知“327”贴息消息,立即由做空改为做多,使得“327”品种在一分钟内上涨2元,十分钟内上涨3.77元。

做空主力万国证券公司立即陷入困境,按照其当时的持仓量和价位,一旦期货合约到期,履行交割义务,其亏损高达60多亿元。

为维护自己利益,“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后,在交易结束前最后8分钟,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造成了传媒所称的“中国的巴林事件”。

“327”国债交易中的异常情况,震惊了证券市场。事发当日晚上,上交所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

⑵ 如何识别期货市场上的逼仓现象

我理解的逼仓就是在合约将要到期的时候,多头或者空头采取抬拉或者打压的方式,逼迫对手平仓,实现获利,因为期货是零和博弈,对手不平仓自己就无法将账面利润转换为实际利润;最近几年没有什么逼仓事件发生,我认为逼仓有几个前提:
1.合约即将交割,
2.交割月持仓量依旧巨大
3.价格偏离现货太多
满足这几个条件的话,可能会发生逼仓事件,因为近几年没有发生,只能给你找几个历史上的例子

1.最著名的逼仓典型——327国债。
国债期货最早由上海证券交易于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 八日推出,只向证券商自营开放,后来才向公众开放。进入一九九五年达到其鼎盛期。也在其鼎盛期出现两个风险事件,“314、327”国债期货事件,最引人注目的是“ 327”事件,有关当事人至今还在押中。
随“327”国债贴息消息明朗及一九九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财政部新债发行量消息公开,全国各地国债期货市场出现向上突破行情,上证所327合约空方主力在封盘失败 后蓄意违规,十六点二十二分开始空方主力大量透支交易,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327合约暴跌3?8元,当日开仓多头全线爆仓。事后有关方面宣布这个时段交易无 效,并将蓄意违规者管金生逮捕入狱。国债期货严重透支交易是期货市场违规操纵最极端表现,是对整个市场的愚弄,为市场各方不难容忍,有关人员为此失出了沉重代 价。助长327事件发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两条:
一、泛用保证金制度,国债期货收取的保证金率仅为1%,过低的保证金助长了投机气氛也使每日无负债制度难于维持,市场结算风险骤然增大。
二、国债市场不具备开发期货品种的条件,市场化程度不够,没有利率市场化使期货成为竞猜贴补率的游戏,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无从谈起。327事件直接触发监 管者的神经,整个市场掀起加强风险管理之风,各项制度措施纷纷出台。

2.一个并非例外的逼仓事件——棕榈油空逼多。
历史上中国风险事件大多以多逼空方式出现,现货供应紧张及投机资本庞大常促使多逼仓局 面形成,但是多逼仓又多以失败方式出现,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国家,国家常运用其它手段对价格进行干预,使得多逼空容易遭遇政策风险 。一九九五年发生的棕榈油事件却以空逼多的方式出现,决定这种逼仓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是现货供应充足及投机资本过小。
一九九五年三月,某券商资金凭一已之力与力量庞大的进口商在中商M506合约上展开对峙。当时基本面条件对多头是十分不利的,先不说国内外棕榈油市场行情有所 回落,国内期货监管工作也以抑制通货膨胀、抑制过度投机为重点,在政策风险及不利的现货市场面前,多头只有一条路——平仓离场,现货套利优势及投机打压使得多 头离场之途难上加难,以连续跌和扩大跌停方式使市场价格很快从9300元/吨下跌至7200元/吨。棕榈油506是空逼多典型。
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基本面方面的,也有市场主体结构单一方面的,仅靠一个投机大户是难于承提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的,逆势操纵使风险累积加 大,使自已不能全身而退,一个纯进口产品不利于期货市场正常运行也是重要原因。


3.逼仓经典的“天津红”。
天津红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在天津联合交易所上市。逼仓事件发生于507合约上,当时乘价格回落至3800元/吨 附近之时,多头策划一轮逼仓行情,一方面大量收购现货,另一方面在期货上大量买入,一九九五年五月中旬507合约成交量、持仓量明显放大,六月初多头主力强拉价 格,出现两个涨停板,价格涨至5151元/吨,随即交易所提高保证金以抑制过度投机,但仍然难于控制局面,最后只有通过终端停机和停市方式要求双方平仓来解决问题 。
“天津红507事件”其典型性表现在几个方面,一、逼仓事件与国际市场逼仓定义完全一致,国际市场定义逼仓在可交割的现货较少的情况下,市场主力控制了现货 ,又在期货市场上大量买入,从而达到操纵期货谋取暴利目的,这种逼仓行为在国际市场上是违法的。天律红小豆逼仓手法与国际市场逼仓是一样的,而天律红小豆属于 小品种,逼仓很容易发生。二、逼仓行为造成的价格异动十分明显,不考虑基本面影响的情形下出现两个涨停板,时间短获利空间大,显示出时间与空间不对称性,“逼 ”的意义突出,人们称这种逼仓为硬逼仓。或者因为这个特征表现具有严重的负面性,交易所采取强硬措施加以制止,从而导致后来逼仓行为特征发生变化,后来的逼仓 显得温和些,不急迫的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对称,人们把后来逼仓叫做软逼仓,近期沪胶0407事件市场就视其为软逼仓,而有关方面却因为没有出现连续涨跌停否定其逼仓 性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不论硬逼仓还是软逼仓,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市场操纵、扭曲价格、谋取暴利的行为,多以符合国际市场逼仓定义为基本特征。
小品种特征加上交割交易制度不完善使红小豆逼仓事件接连不断发生。苏州商品交易所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推出红小豆期货,现货市场低迷及交割标准过低原因致使 期货市场连创新低。但在苏交所宣布严禁陈豆、新豆掺杂交割及公布实际库存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期货出现了大涨,以9602合约为例在十二月仅一个月时间期货从3690元 /吨涨至5325元/吨,不少空头套保者遭遇了爆仓命运。一九九六年一月在中国证监会要求头寸减仓和不得开出新仓的政策干预下及苏交所强行平仓政策作用下,期货发生 逆转。三月八日证监会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苏州红小豆事件使库存向天津转移。这时天联所却规定最大交割量为6万吨的政策。期价超跌和限量交割政策 为另一轮逼仓行情创造了条件,九六年第一季度天津红小豆9609事件发生并立即受到中国证监会查处。

4.交易所短视加剧了事件发生—豆粕事件。
广联所可视为当年风险事件发生的一个典型。风险事件接二连三发生于一个期货品种,也连续发 生于一个交易所中,这种现象并非广联所所特有,它说明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逼仓行为蔚然成风,市场理性投资理念根本没有形成,同时也说明不少交易所对这种现象多 少已习以为常或采取默认态度。期货是以逼仓方式运作的,没有逼仓就没有交易量,就没有价格波动,一句话没有逼仓就没有行情,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观点。这种观点 影响到交易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
豆粕期货于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一日在广联所上市至一九九八年,三年间豆粕期货出现了三次逼仓行情,如果不是遇上中国期货治理整顿,逼仓事件还会出现。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金创事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思想,投资者的理信念仍然不变,交易所为活跃而活跃市场的一些做法也没有改变,直接助长着风险事件在 豆粕品种上接二连三发生。“金创事件”使广联所籼米期货暂停,沉淀的资金却进一步激活了豆粕期货,强化了豆粕期货数次逼仓事件。一九九五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 初,在广联所豆粕9601合约上,一轮逼仓行情开始酝酿,在2350-2450元/吨价格区域,成交活跃、持仓量不断扩大.随后价格上涨,拉大与现货距离为500元/吨;加上 一些原空头反水,价格被推高至3600元/吨并在高价进入交割。
9601逼仓使大量现货进入交割,为了不让库存影响后续合约活跃,广联修改交割标准和公布新的仓单规定等利多政策,终于导致了9607和9608合约逼仓行情发生。
一九九六年六月离9607合约进入交割月仅有三天,多头抬拉期价至3600元/吨之上,投机空头斩仓、套保空头部分因库容被多头挤占斩仓,价格再度推高。最后交易 日该合约价格见4465元/吨。当时有十几万吨库存,但只有3万进行交割,交割人为受限成为逼仓的重要手段,其中交易所政策变化和管理无力也应负重要责任。在9708 合约上多头逼仓故技重演,不过交易所对其在交割月强拉价格举动有所抑制,特别进入交割月即八月五日采取强行平仓方式消除投机盘对峙。
广联所为活路市场而活路的做法,为逼仓风险发生埋下了隐患,这种做法在其它交易所也同样存在,数十家交易所形成恶性竞争局面,使各交易所将市场活跃工作放 在第一位,即使出了问题再另想办法解决,这种缺乏预见性的做法,使交易所在多数情况下处于救火队的角色,而不完善的交易交割制度又使其变成谋种意义上的点火者 。在那个年代限量交割制度被随意采用,或许是人们为通过逼仓活跃市场所想出来的办法,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人们对交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重视,对期货套期保值者的作 用没有引起重视,在这种认识之下,人们看到交易所对多头挤占交割仓库现象并没有任何制止。比较近两年在天然胶期货上出现的事件,人们对如何活跃市场的方法确实 需要改进,否则将难于找到抑制或杜绝风险事件之根源。

5.基本面配合的逼仓---连玉米。
如果仅从基本面考虑,九五年连玉米C511合约上涨没有什么值得非议,但是当时市场环境对玉米期货的上 涨是非常不利的,其它粮食期货的关停使大量投机资金云集玉米市场,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上涨预期也加剧了现货市场的紧张,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在现货供应不断紧张的 同时,期货库存不断增加。九五年五月十五日C511合约创下2114元/吨的天价,高出当时现货价600元/吨。
玉米期价上涨及各地现货供应紧张引起有关方面关注。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三日,国务院决定从东北调运100万吨玉米入关平抑价格,加上国家采取其它一系列措施规 范期货市场,大连玉米涨势才得到抑遏。后来政府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玉米现货价格大幅回落,玉米期市涨势得到逆转。
综观连玉米C511合约价格变化过程,每一次波动不论涨跌都反映基本面变化,但在投机气氛浓厚、人们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以及一些管理措施手段不到位的特定背景下 ,即使具备发现价格意义的品种也不能幸免于风险事件,它作为风险事件的重要特征之一不是其是否上涨或下跌而是它的预期有过度的成份,招致政策方面风险以及交易 结算方面风险。玉米C511事件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在那个年代风险事件发生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6. 多头不败顺势逼仓典型---橡胶。
一九九七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引发了其后数年之久的橡胶熊市行情,这一年国际价格离开高价转而下行,而海南中商所却酝酿一轮多逼空行情。中商所橡胶市场上 摆开以江浙一带投机大户和海南云南现货保值商相互对垒的架势,以R0708合约为例,双方争执于11200—11400元吨,持仓不断增加至20万手以上,进入七月期价拾级上 涨,七月底价格曾上涨至12600元/吨。这时不少会员结算风险显现,交易所理事会为此主持讨论R708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最后于7月30日中商所公布单方面提高买方保证 金即日起禁止在R708合约上开新仓(除批准其套期保值实物交割头寸尚未建仓者除外)的决定,这显然是一项抑制多头的政策,但是交易所为求得平衡,同日发文暂停农 垦所属金龙和金环仓库的天然胶入库,在临时政策作用下,R708双方争执结束,市场以价格每日20元/吨跌停方式到达最后交易日。
这轮多逼空行情在交易所干预下失败,多头协议平仓惨重,空头却因为对方违约使自已的现货得不到保值,最后成为价格下跌风险的承担者,不少投资机构和期货经 纪公司因操纵市场和风险控制不力而受到应有的处罚。逆势逼仓给人们留下触目惊心的印象,以致于人们在后来求图寻找另外一种方法解决逆势逼仓带来的风险问题。

先留这些吧,还有一些事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看《期货市场经典案例》这本书

⑶ 十年期国债期货创上市新低,对A股有影响吗

据《证券时报》消息 10月30日,国内债市价格再现大跌,收益率上行,期现市场同步走弱。其中,10年期国债期货更创出上市以来新低。债市收益率上行波及其他市场,A股昨日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也呈现下跌态势,反映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下跌0.73%。
10月30日,国内债市交投火热,全天收益率大幅上升,5年期至7年期部分国债品种收益率突破4%关口。尽管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500亿逆回购操作,逆回购到期1100亿,净投放400亿。资金面较上周仍有所紧张,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大多上行。

⑷ 一张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价格

一张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面值为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名义中期国债。

根据最新规定,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最低保证金由此前的2%调整为1.5%,梯度保证金由此前的2%~3%~5%调整为1.5%~2%~3%。

具体而言,5年期国债期货各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合约价值的1.5%,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下旬的前一个交易日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标准为合约价值的2%,交割月份第一个交易日的前一个交易日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标准为合约价值的3%。

与此同时,中金所还将5年期国债合约的每日价格波动限制调整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1.5%,此前为±2%。

(4)国债期货创新低扩展阅读:

最新版的《国债期货交易细则》还规定:合约上市首日起,持仓限额为1000手;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下旬的第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为600手;交割月份第一个交易日起,持仓限额为300手。

此前,上述国债期货梯度持仓限额标准为“1000手~500手~100手”,执行时点与梯度提高保证金的时点一致,但要比调整后早约一旬,分别为“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中旬的第一个交易日”和“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下旬的第一个交易日”。

以此前标准执行,在前两个阶段的持仓限额基本可以满足客户持仓需求,但临近交割月限仓相对较严,对交割月合约的流动性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认为,这应该是中金所调整限仓额度及执行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中金所本次对5年期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等事项的调整并非首次。

中金所发布通知,“5年期国债期货各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暂定为合约价值的3%,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中旬的前一交易日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暂定为合约价值的4%,交割月份前一个月下旬的前一交易日结算时起,交易保证金暂定为合约价值的5%。”

同年12月27日,中金所再次发布通知,将该货合约的最低保证金调整为2%,将梯度保证金调整为2%~3%~5%。

可能是担心风险问题,在本次国债期货启动的初期,5年期国债期货的保证金还是比较高的。

⑸ 国债期货大跌,债券基金也跌吗

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是指投资标的债券的权重在80%以上的基金叫债券基金。
纯债券基金:100%债券权重的是纯债券基金。

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通常具有相同的趋同性,
因此债券价格跌了,国债期货价格也会跌,同时以债券为标的的债券基金价格也会下跌。

中信期货
蔡敏

⑹ 国债期货上市 散户如何施展拳脚

阔别18年的国债期货于上周五重新登场亮相。在交易首日,首批上市的三个合约均运行平稳,股市也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资金分流”一幕,反而走出“抢滩登陆”的行情,
创业板指更是再创历史新高。由于国债期货的监管规则严格而又谨慎,在推出初期,许多机构尚未被允许进入,公募基金也只能做套期保值,因此许多机构仍处在观望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参与机构的不断扩充,国债期货的成交量和活跃度也将大幅提高。面对这样一个高杠杆、高专业、高门槛的全新交易品种,散户投资者又该如何施展拳脚呢?
先要知晓推出目的
上世纪70年代,为了降低利率波动风险,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张美国国债期货合约,取得了极大成功。截至2012年末,我国债券剩余规模达26万亿元,其中国债剩余规模为7.89万亿元,排名世界前五。这么大的国债存量,如果不盘活,实在太可惜了。此外,无论是作为债券持有人对冲风险、进行保值避险的工具,还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杠杆,国债期货的推出无疑都具有巨大意义。
经济学家成思危:发展国债期货的好处:一是可以提供一个新的投资工具;二是可以起到沟通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桥梁作用;三是如果期限、结构合理的话,国债期货是一个确定市场基准利率非常好的工具。但是,我们发展国债期货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的国债期货期限、结构不够合理,中期国债多,短期(一年以下,特别是一个季度的)和超长期(30年)的没有;另外,现在的市场是分割的,银行间市场特别大,交易所市场小。
国泰君安期货陶金峰:国债期货的上市,将为期货市场带来四大利好:其一,作为目前全球成交金额最大的金融期货品种,国债期货扩大了期货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其二,无疑将扩大期货市场规模,有可能带来500亿-1000亿元的增量资金入市;其三,将改变目前国内期货市场以普通投资者为主、机构和产业投资者为辅的投资者结构;其四,将进一步促进股指期货和商品期货的发展。
了解规则是必要的
在距正式推出国债期货的前两天,中金所又再次修订了交易规则。例如,规定单个客户国债期货单边总持仓占市场单边总持仓量超过5%的,应当向交易所履行报告义务等,就是担心如果单个客户的单边持仓量太大,容易存在违规操作或内幕操作等不可控状况。再比如,将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标准提高,主要是为了风险控制;降低手续费,则是期望吸引潜在的参与者。稳步推进、避免操控、控制风险是监管层对国债期货重出江湖所指定的基本标准。
媒体人李茜:国债期货“游戏规则”与股指期货有许多不同点,投资者应事前理清这些差异,避免在今后的实盘交易中出现技术失误。比如国债期货交易时间是9:15-11:30(第一节)和13:00-15:15(第二节);当日结算价是指合约最后一小时成交价格按照成交量加权的平均价,而不是收盘价;当日结算并不等于当日平仓;国债期货采用实物交割而非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投资者不得全权委托期货公司进行国债期货交易等。虽然保证金低,但并不适合散户参与。
博友齐召:根据中金所交割细则,国债期货将采用实物交割的形式,虽然并未明确提出国债期货不允许个人投资者交割,但是个人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由于资金量的原因很难进行交割操作。按目前的保证金率,投资者必须要增加一倍的保证金才能保住持仓,如果是满仓交易者,那么只能被迫减少一半的持仓;这还不算什么,交割一手国债期货,多方投资者需要准备100万元现金,空方投资者需要准备100万元面值的国债。这对于只有50万元资金的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根本不可能交割,绝大多数持仓都要被迫平仓。
根据能力适当参与
资金门槛50万元,并不算高;33倍的杠杆,也有足够的诱惑力,但对于投资国债期货,依然有人建议让散户远离。中金所此前公布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定,要求参与者进行资格测试,并提交其他期货品种交易的记录。的确,国债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定价机制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对投资者的知识水平、资金实力以及投资经验都有更高的要求。但如果你觉得很适合参与国债期货,也未尝不可。
投资者肖小姐:从去年开始,我就在积极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还和几个朋友组成了一个投资策略研究团队,共同探寻稳健的盈利模式。相比股指期货每手近10万元的保证金,国债期货交易门槛更低,每手只需要3万元左右。同时,国债期货价格波动相对稳定,如果抓住规律,比较容易赚到钱。
我们还设计出一套投资模型,在一年多的仿真交易中实现了大约3倍的收益。国债期货推出后,就能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检验这套模型是否有效了。
鼎信汇金陈浩:按照中金所的设计,国债期货的初始阶段人越少越好,交易越平稳越好。国债期货是有门槛的,拿到中金所的交易编码,需要准备50万元的保证金。于是乎,有97%的投资者越不过这个门槛。中小投资者或许有些意见,然而这项制度的设定,正是保证了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安全。以一个股指期货第一批参与者的身份,我可以断言,散户参与国债期货,其生存率将非常低。在市场中,中小投资者的赌性普遍高于机构,若将国债期货作为赌博工具,很难预料胜算几何。
【股民观点】
期指元老:国债期货第一天才成交3万多手,股指期货反而放量了。一些“专家”大跌眼镜了吧!
吴君:国债期货是唯一可能让散户参与实物交割的产品。
君子君的主场:今天还不能确信对股市的影响,今后才能验证。

⑺ 国债期货“327事件”的来龙去脉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民间则将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95年的2.23)

事件发展经过
1995年时,国家宏观调控提出三年内大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措施,到94年底、95年初的时段,通胀率已经被控下调了2.5%左右。众所周知的是,在91~94中国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这三年里,保值贴息率一直在7~8%的水平上。根据这些数据,时任万国证券总经理,有中国证券教父之称的管金生的预测,327国债的保值贴息率不可能上调,即使不下降,也应维持在8%的水平。按照这一计算,327国债将以132元的价格兑付。因此当市价在147~148元波动的时候,万国证券联合辽宁国发集团,成为了市场空头主力。
而另外一边,当时的中国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隶属于财政部,有理由认为,它当时已经知道财政部将上调保值贴息率。因此,中经开成为了多头主力。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空头判断彻底错误。当日,中经开率领多方借利好大肆买入,将价格推到了151.98元。随后辽国发的高岭、高原兄弟在形势对空头及其不利的情况下由空翻多,将其50万口做空单迅速平仓,反手买入50万口做多,327国债在1分钟内涨了2元。这对于万国证券意味着一个沉重打击——60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管金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收盘前八分钟时,做出避免巨额亏损的疯狂举措:大举透支卖出国债期货,做空国债。下午四点二十二,在手头并没有足够保证金的前提下,空方突然发难,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轰到150元,然后把价位打到148元,最后一个730万口的巨大卖单把价位打到147.40元。而这笔730万口卖单面值1460亿元。当日开盘的多方全部爆仓,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多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有所反应,使得这次激烈的多空绞杀终于以万国证券盈利而告终。而另一方面,以中经开为代表的多头,则出现了约40亿元的巨额亏损。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327产品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同时,为了维持市场稳定,开办了协议平仓专场。

⑻ 国债期货3.27事件是怎么回事啊

1993年开始的国债期货交易风波,主要是指的3.27风波国债进入期货市场的始作俑者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当时来说,股票市场是非常冷清的,绝大多数地方都还没有开设证券交易,交易的保证金也要求很高,一般至少5万元,多那个时候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值。而有钱的人还都沉在商品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是绝对害怕的,所以要改变冷清的状态,创新品种就是活跃市场的最好办法。
1992年底,12个品种的国债标准期货合约被隆重推出,1993年上市交易。随后,北京商品交易所和武汉证券交易中心等十几家交易所也相继推出了国债期货。国债期货如雨后春笋一下遍布主要的期货交易中心。当时国债期货走向火爆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1994年初,一些券商钻实际利率比国债利率高的空子,违规超计划卖出非实物国债,以套用社会资金牟利。当国务院宣布查处这类券商时,他们为了补足计划外卖出的这部分非实物券,纷纷买入流散在社会上的实物券,使国债现货市场人为制造出供小于求的局面。二是为了配合新国债发行,财政部根据当时物价水平较高的客观情况,对1992年3年期和5 年期利率比较低的券种实行保值补贴。一时间,国库券炙手可热。
当时,国债期货开户保证金只要1 万元,每手保证金只要500元,浮盈还可以再开新仓;一些散户满仓带透支,一路死多头,由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再由几十万元翻到几百万元,那狂热绝不亚于一场豪赌,赌成了就是“王”,赌输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随着国债期货虚盘毫无节制的扩大,市场在进入1994年下半年以后,已逐渐沦为超级主力机构堆砌巨资互相抗衡以图投机暴利的赌场。1995年初,市场盛传“财政部将对‘3.27'国债加息”的消息。从2月初起,当时赫赫有名的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和辽宁国发股份有限公司因对保值贴补率和贴息的错误预估,联手对“3.27"品种在148元左右的交易部位大量抛空,企图操纵市场。2月23日,辽国发及其操纵的几家公司通过无锡国泰期货经纪公司大笔抛空无效,又提前得知“贴息”的确切消息后,率先空翻多。这一行为再加上原本就做多的各种机构的推波助澜,导致期价自148.50飙升,最高至151.98。
后知后觉的万国证券当即处于全面被套牢状态,且由于持仓过大,一旦平仓会引发价格更加飞涨,其亏损将达几十亿元,足以使整个公司烟消云灭。为扭转局面,其主要负责人授意恶意透支,超限量砸盘,造成收市前8分钟,700万手(需保证金14亿元)巨单将价格暴挫至147.50。不少多头也于瞬间由“巨额浮盈”转眼变成“亏损爆仓”,市场一片混乱。
“3.27”事件从此震惊中外。当晚,上海证交所即发布公告,以某会员蓄意违规为由,决定尾市8分钟所有成交无效。紧接着证监会和财政部就发布《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其后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风险控制的紧急通知》、《关于落实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规定的紧急通知》、《关于要求各国债期货交易场所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
然而,这一系列通知虽然都具有震慑力的权威性,但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上海证交所的风险控制机制。而且因为对万国违规的查处进展缓慢,令个别投机商暗藏侥幸之心,所以违规操作层出不穷。终于,在1995年5月,当“3.19"国库券借保值贴补率的上升连封停板,当“辽国发”及其联手机构仍然违规打压时,管理层忍无可忍了。5月18日证监会《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的发布,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金融期货从此被勒令关张。

⑼ 国债期货交易的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l、国债期货交易可以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提供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和工具。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放松金融管制的要求,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银行加快了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利率风险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市场主体对于利率风险管理及其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国债期货正是利率风险管理地有效工具。
2、国债期货交易能提升国债市场功能,促进国债市场发展,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首先,国债期货交易能显著地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和透明度。流动性不足是困扰国债市场地深层次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国债市场功能的发挥。其次,国债期货交易有助于培育机构投资者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是因为:(1)培育机构投资者需要丰富的投资品种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作为市场依据,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可以为机构投资者增加新的投资品种,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降低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有利于组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恢复国债期货交易有利于减少市场操纵行为,形成比较公平的市场环境,真正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原则。
3、开展国债期货交易能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条件。从上讲,国债期货交易要以利率市场化作为前提条件,但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又需要国债回购、期货和期权市场作为配套的市场机制。由于国债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排头兵,更需要国债期货市场的起步和发展作为呼应。
4、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是完善期货市场,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现实需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可以作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切人点。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积累了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经验和教训,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另外国债期货与其他金融衍生品种相比风险较小,因此,可以把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作为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切人点。
(二)可行性 我国环境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时已经有了显著变化,无论是在利率市场化还是在现货市场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也为当前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交易准备了条件。
1、利率市场化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现实依据。国债期货是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之一,利率的市场化和资金的流动性是国债期货产生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对利率的管制己越来越松,利率市场化必将成为必然趋势。如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经放开,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已经取消,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回购利率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形式。1996年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启动,2000年实现外币利率的市场化,其后又推出了利率市场化的三年步骤。这表明我国为适应新的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开始朝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大步迈进。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和国债期货的推出是相互作用,相互的,利率市场化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必要条件,国债期货的恢复又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配套的保障机制。
2、快速发展的现货市场为恢复和发展国债期货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在国债的发行规模上,1997——2001年的国债发行量分别为2449.39亿元、 3808.67亿元、4014.5亿元、4880亿元和5004亿元自1998年以来无记名式国债的发行完全停止,凭证式国债的发行比例相对下降,而可上市流通的记帐式国债的发行比例则大幅上升,市场流动性大幅提高。其次,国债期限结构更加完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1985年至1993年之间,是清一色的 2到5年期中期债券,1994年开始出现了近20%的1年期和少于1年期的债券,同时也有小部分超过6年期的债券,不过没有出现10年以上的长期债券,1997年发行的国债中10年期债券约占5.5%,而2002年以来国债包括了l、2、3、7、10、15和目前期限最长的30年期国债,在长短期限配搭上较以前分布更为“均匀”,使我国国债市场的收益率曲线更为完整,也为国债期货提供了依据。
3、商品期货交易的开展为我国推出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恢复国债期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国债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种与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很多共同点,如其价格载体都是现货,其交易机制都是依赖于投资者对未来现货市场价格的预期等,因而在恢复国债期货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商品期货交易一些成功的经验,并有目的的避免一些在商品期货交易中发生而且有可能在国债期货交易中发生的。同样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在交易场所、交易规则设计、交易监管等方面为国债期货交易市场的重新建立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⑽ 请教一下一个关于国债期货基本常识,谢谢

安字面含义理解即可.国债是一国的政府发行的债券,投资的违约风险是比较小的\而国债发行的票面利率常常是申明约定的,属于固定利率,此两点决定了国债的价格的投资群体相对比较稳定(基本上以风险厌恶型的大型机构\大户为主),价格自然波动不大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