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国际期货
㈠ 威尔逊对美国有何贡献
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历史学家、美利坚合众国第28任总统(1913~1921)。1856年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斯汤敦县。自幼接受严格的学校教育,先后就学于北卡罗菜纳州戴维森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受了13年高等教育。
18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州布林·玛尔女子学院、康涅狄格州韦斯莱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1902年10月至1910年9月,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倡导导师制等教育改革。1910年11月当选新泽西州州长,推行教育、选举、市政等一系列改革,有“进步派政治家”之称。
1912年11月竞选美国总统成功,蝉联两届。任总统期间,他对内推行“新自由”改革,涉及降低关税税率、确立联邦储备体系、制订反托拉斯立法以及颁布工人罢工合法、铁路工人8小时工作制、禁止使用童工等法案。对外政策上,因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狼烟四起,威尔逊先是宣布美国“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要做到中立”,继而不失时机地、有步骤地将孤立主义传统根深蒂固的美国拖入战争。
1917年1月22日,曾提出“没有胜利的和平”的议和原则。4月2日,要求国会对德宣战;6日,签署宣战书。1918年1月8日,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其主要内容是公开外交、公海自由、建立国际联盟等。
1918年12月至1919年6月,亲率美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因国联计划招致反对,威尔逊从1919年9月4日起,不顾体弱多病,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以谋求支持,25日病倒;10月2日,返回白宫后,因精疲力竭,抑郁之至,患中风而半身不遂。1920年12月接受191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1924年2月3日,因患心脏病而在华盛顿去世。著有《国会政体》、《美国人民史》等。
㈡ 威尔逊主义的概述
此后,威尔逊又对“十四点计划”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美国外交四项原则(美国无意攫取别国领土;美国外交主要手段是和平谈判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国不承认任何通过暴力获得政权的外国政府;美国在国际关系中将恪守信用,遵守道义)等,完善了他关于持久和平的设想。威尔逊主义显然想用集体安全体系的“快刀”斩断欧洲古老均势体系这堆“乱麻”,他好像要告诉欧洲人:“从今以后,国际秩序不应再建立在均势的基础之上,而应以民族自决为基础;各国的安全不应依靠军事同盟,而应以集体安全为保障;外交活动也不宜由专家秘密进行,而应‘公开地达成公开的协议’。”
㈢ 威尔逊为何被解雇
案例1 通用电气公司管理制度的变迁
五十年代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公司规模大了。权力完全集中于美国纽约总部,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改良组织结构。于是公司总裁卡迪纳先生决定实施分权制度。该分权制度由斯密迪一手策划,斯密迪行伍出生,非常强调纪律的作用,他认为,实施新的制度时,肯定有阻力,所以,必须由他说了算,基层人员要绝对服从,不能有异议。
斯密迪的制度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一个经理自己所能管理的企业规模是有界的。
他认为,一个经理自己所能胜任的经营规模,最大不能超过5000万美元一年,再大就管不了了,按照他的观点,通用电气公司拆成了150个部门,各部门的经营规模不超过5000万美元一年,各部门相对独立,各有各的经营业务,由各部门的经理负责管理,每个部门的经营直接对总裁负责,这样,通用电气公司就等于分成了150个“小公司”。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格局:当某部门的经营业务超过5000万美元时,按照斯密迪的观点,必须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
第二点,以部门经营的好坏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斯密迪在测评一个部门经营好坏时,设计了8项指标,其中,两个较为典型:一个是利润:一个是部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稳。可实际工作中,利润是很容易测定的,是多少就是多少。而长期利益的平衡怎么测定呢?当时无法测定,实际情况也测度不了。
第三点,管理是一种职业,直正懂得管理的人,什么都能管理好。
他认为,能管理好一个钢铁厂的人,也能管理好一个大菜市场。因此,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应特别注重流动能力的训练。一个管理人员应有多方面的技能,能做许多方面的工作,要训练他做市场工作、工程工作、制造工作等。这样,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这3年可能在做洗衣机生意,另外3年可能又去做核能的生意;让这些经理们流来流去,以训练他们的流动能力。
后来,斯密迪制度在公司的系统经营方面碰到了困难。1966年通过竞争,通用电气获得了新加坡一发电厂的承建权。该业务要求电厂的设计、基建、设备和安装等所有业务全由承建方一家公司承包下来,搞系统经营。由于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分成150多个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承包所有这些发电厂的业务,要参与这种国际竞争,公司不得不必须成立一个协调部门——通用电厂公司,来组织各个业务部门共同承接下这种系统业务。但是,由于各业务部门已经有了自己的责权利,互相独立,其开展工作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当通用电厂公司到各部门去购买各种设备时,各部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本部门的利润,就尽量提高设备的售价。最后,通用电厂公司发现,各部门提供设备的价格,往往比外公司的价格还高。
1970年博希当上了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改进,采取有关措施对分权制度进行了完善。
1、 斯密迪的改革措施,其目的是要在通用电气公司建立
A.事业部式结构 B.矩阵式结构 C.直线——职能式结构 D.混合式结构
2、 斯密迪把管理看成一种职业,对于这种观点你的看法是:
A. 更适合于高层管理者; B. 更适合于一般管理者;
C. 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管理者必须精通本项领域的具体业务;
D. 是否正确,取决于组织业务的复杂程度。
3、 从斯密迪改革的措施中可以看出,他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
A.管理的系统原理 B.管理的权变原理 C.管理的责任原理 D.A+B
4.以下各项,哪一项在实行分权后可能会出现:
A.销售额有可能不断地增加 B.部门经理的积极性受到压制
C.由于内耗,导致各小公司中是亏损 D.总公司总裁失去权威性
5、以上案例说明:
A. 通用电气公司在分权制度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其实,分权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式,关键是其它方面也要配套进行。
B. 企业管理中有分权制度是正确的,关键在于公司的总裁要用人得当。
C. 分权制度不符合管理的一般原理,对调动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利。
D. 本案例所体现的并不是真正的分权。
参考答案: 1.A 2.A 3.D 4.A 5.A
案例2 蔬菜管理
彼得.莫斯是一名生产和经营蔬菜的企业家现在他已有50000平方米的蔬菜温室大棚和一座毗邻的办公大楼并且聘请了一批农业专家顾问。
莫斯经营蔬菜业务是从一个偶然事件开始的。有一天,他在一家杂货店看到一种硬花球花椰菜与花椰菜的杂交品种,他突发奇想,决定自己建立温室培育杂交蔬菜。
莫斯用从他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一部分钱,雇用了一班专门搞蔬菜杂交品种的农艺专家,这个专家小组负责开发类似于他杂货店中看到的那些杂交品种蔬菜并不断向莫斯提出新建议。如建议他开发菠生菜(菠菜与生菜杂交品种),橡子萝卜瓜、橡子南瓜以及萝卜的杂交品种。特别是一种拧橡辣椒,是一种略带甜味和拧橡味的辣椒,他们的开发很受顾客欢迎。
同时,莫斯也用水栽法生产传统的蔬菜,销路很好。生意发展的如此之快,以致他前一个时期,很少有时间更多考虑公司的长远建议与发展。最近,他觉得需要对一些问题着手进行决策,包括职工的职责范围,生活质量,市场与定价策略,公司的形象等等。
莫斯热衷于使他的员工感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他希望通过让每个员工“参与管理”了解公司的现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他相信:这是维持员工兴趣和激励他们的最好办法。
他决定在本年度12月1号九时召开一次由每一个农艺学家参加的会议,其议程是:
1. 周末,我们需要有一个农艺师在蔬菜种植现场值班,能够随叫随到,并为他们配备一台步话机,目的是一旦蔬菜突然脱水或者枯萎。可以找到这些专家处理紧急情况,要做的决策是:应该由谁来值班,他的责任是什么?
2. 我们的公司的颜色是绿色的,要做的决策是新地毯、墙纸以及工作服等应该采取什么样绿色色调?
3. 公司有一些独特的产品,还没有竞争对手,而另外一些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要做的决策是对不同的蔬菜产品应当如何定价,彼得莫斯要求大家务必准时到会,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期望得到最有效的决策结果。
1.一个决策的有效应取决于
A.决策的质量高低 B.是否符合决策的程序
C.决策的质量与参与决策的人数 D.以上提法均不全面。
2.按照利克特的行为模式,彼得莫斯工作作风与管理方式属于
A. 协商式 B.群体参与式 C.开明——权威式 D.民主式
3.12月1日所召开的会议是必要的吗?
A.很必要 体现了民主决策
B.不必要 会议议题与参与者不相匹配
C.有必要 但开会的时间选择为时过晚
D.对一部分议题是必要的,对另一部分议题是不必要的
4. 公司的装潢问题是否需要进行群体决策
A. 完全需要,因为绿色是企业的标志
B. 需要,但参加决策的人应当更广泛一些
C. 不需要,此项决策可以由颜色与装潢专家决定或者运用民意测验方法征询意见
D. 需要与不需要,只是形式问题,关键在于决策的质量
5. 定价问题是否需要列入彼得莫斯12月1日的决策议事日程?
A. 需要,因为它是企业中重大的问题
B. 不需要,因为该项决策的关键是质量问题,而不是让所有的员工参与和接受
C. 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不需要,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则需要集思广益,群体决策
D. 定价应当由经济学家来解决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㈣ 威尔逊为什么没能操纵国际联盟
威尔逊满以为美国将能操纵由他倡议建立的国际联盟,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国际联盟的实际控制权被英法所掌握。尽管英法之间也有矛盾,但它们在维护原有霸权地位,攫取战争赃物,抑制美国控制国际事务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
㈤ 威尔逊世界,霍布斯世界,达尔文世界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威尔逊世界:基于威尔逊主义。一般认为,威尔逊主义就是威尔逊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理念和信仰,严格讲来,它不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些愿望、信念和标准,以及由此重建国际秩序的计划,它具体体现在1918年1月8日对国会发表的“十四点计划”的演说中,主要强调下列目标的实现: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贸易自由、全面裁军、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民族自决、恢复比利时、撤出俄罗斯领土以及建立国际联盟。
威尔逊主义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1)道德律令;道德应当是一切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2)多边律令;多边主义应当是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的基本手段;
(3)民主律令;在美国领导下实现世界的民主是实现永久和平的前提条件;
(4)民族自决律令;任何民族都有权决定自己的政府统治形式。
同时拒绝承认因违反本国宪法而取得政权的新政府
㈥ 求 伍德罗 威尔逊 执政期间对中国的金融、经济政策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898——1929年)
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的转变,也是划分美国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界标。美西战争的结果使美国名副其实地步入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走上了对外经济扩张的道路,在对华关系上美国制订了“门户开放”政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并于1916年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后的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峰。
由于美国通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公平交易”、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政策、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以及20年代美国经济的自由放任,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但在这同时,也孕育着潜在的严重危机。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先是中立,随后参战,这时在经济和政治实力上,基本上仍然是一个羽毛未丰的新兴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她企图称霸但是力不从心,在巴黎和会上受挫。战后,美国在巩固拉丁美洲基地的同时,开展了全球范围内的争夺经济霸权的斗争。
2) 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29——1945年)
1929-1933年,美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赫伯特·胡佛总统的自愿联合政策未能制止危机的蔓延。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执政,实行新政。他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强化国家全面干预金融财政、工业、农业、公共工程、社会保障等领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严重恶果,保护了劳动生产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主义的道路,并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准备的物质条件。罗斯福新政的改良措施是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进步改革举措,它的全面强化国家干预政策使垄断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的新阶段,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成熟,对于现代美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是中立,1941年底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参加组织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在经济上发挥了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在军事上通过组织参加一系列重大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政治上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发展,保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次战争的结果,使美国成为得益最大的唯一超级大国,奠定了美国在战后称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
3) 战后最初25年称霸资本世界的鼎盛时期(1945——1969年)
美国在这一时期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由于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发展。加上美国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的超级大国,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化。6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美国由海外扩张走向全球扩张,奉行对苏冷战和对华遏制政策,也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发生尖锐对抗,还与愿意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关系的西欧与日本发生矛盾。
在对内政策上,战后初期,美国一度强化了反共主义的麦卡锡主义反民主政策,不过整个说来,美国依然实行扩大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政策。在经济上,从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到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政策,都在新的条件下不同程度地继续推行罗斯福的新政政策。而艾森豪威尔的折衷路线的“现代共和党主义”,也没有改变强化国家干预和福利国家政策的基本轨道。
4) 超级大国地位一度相对衰落和再度强势振兴时期(1969以来)
70年代以来,美国仍然保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90年代起美国更成为唯一的全球超级大国,但是它的整体实力在70-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相对削弱,90年代以来又再度强势振兴。
尽管美国经历经济滞胀和1979-1982、1990-1992、2000-2003年的四次经济危机,但是整个说来美国经济仍然在发展,80年代中期和1992以来经济发展出现少有的好势头,2004年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已经显现。
为了适应滞胀经济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在国内经济政策上美国面临控制政府干预规模和重点,强化市场经济机制的重大调整,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卡特的“反滞胀政策”、里根经济学的振兴经济政策、以及克林顿新民主党人刺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政策都证明了这一发展趋势。在外交政策上,2001年“9·11”事件前美国实行了比较现实主义路线的重大调整。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潮明显强化。但是“9·11”后美国的内政和外交明显向右转
美联储的基本特点就是金融寡头们的行业协会,它的最高决策权看似掌握在7人委员会的手中,实际上仍然是操纵在金融寡头们的手中,因为所有的信息和形成决策的基础设施是最终掌握在银行家的圈子里。1907 年银行危机以后, 一群银行家们策划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中央银行系统,并掌握这个系统的核心权力。在几次试图通过这一法案的努力失败以后,他们开始资助当时正在竞选的威尔逊,威尔逊-答应在当选以后签署这一法案。1913年,机会终于来了,由大富豪洛克菲勒的祖父,参议员Nelson Aldrich在圣诞节前几天趁着许多议员休假之际,提出了联邦储蓄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并于12月23日通过,威尔逊总统立即兑现了诺言,签署了该法案。为了低调起见,中央银行的名称被刻意回避了,代之以不太招眼的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
美国中央银行的大权终于落入了纽约银行家们的手中。多年以后,威尔逊总统提及此事,懊悔地表示“我无-意当中摧毁了我的国家”。私营公司却掌管着美国的官方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影响甚至主宰着全世界的金融市场,不能不令人吃惊和怀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阜康-钱庄的胡雪岩和其它大钱庄的掌柜们掌管了大清朝的货币发行权,他会更多地考虑大清百姓的切身利益,还是他们自己钱庄的利益呢?
事实上,自从美联储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在争议之中,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议员LouisT.McFadden在1933年5月23日对美联储的正式起诉,罪名包括:阴谋,欺诈,非法兑换等。作为国会银行和货币委员会主席长达10年的McFadden议员,对金融事务非常熟悉。他在指控中说:“有些人认为美联储是美利坚和众国的政府部门,其实它是一家私有的垄断公司。为了他们自己、他们的国外客户、国内和国际投机者和骗子,富裕和贪婪的高利贷者的好处,来掠夺美国人民。那些黑暗的金融强盗们,正是那些把刀架在别人脖子上而从人家口袋里拿钱的人,正是那些到各州用金钱购买选票来控制立法的人,也正是那些控制着国际宣传机器来欺骗我们对他们过去的罪行让步并开始新的罪行的人。”结果,McFadden在从国会山宾馆前的出租车中下来的时候,两发左轮手枪的子弹飞向了这位勇敢的议员,结果他的命大,两发都没射中。不久,McFadden在华盛顿的一个宴会上吃了一些东西后,突然觉得胃部剧烈疼痛,恰好一位医生朋友在场,立即对他进行洗胃,McFadden又躲过一劫。最后一次-,McFadden终于还是突然由于“心脏衰竭”于1936年10月3日阖然长逝。
在此后,凡是质疑美联储合法性的议员,总是会在-连选时遇到资金无比雄厚的竞争者而败北。一只看不见,甚至想不到的手,左右着国际金融市场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怀疑美联储80年代以来,人为和刻意地在扭曲黄金和-石油价格。当然。美联储从不直接出手干预市场,而是通过一个神秘的基金-美国交易稳定基金ESF(US 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来实施干预。甚至ESF也不直接进入外汇和黄金期货市场,而是找几家大型代理银行来执行美联储纽约银行的干预意图,由于这些银行交易量非常惊人,ES-F的单子可以混在其中,这样可以近乎完全的隐形.在金融市场上,这只看不见的手被称为“华盛顿-华尔街轴心”。
㈦ 美国总统威尔逊最终为什么会在国际联盟盟约中做出让步
由于威尔逊因国内反对派攻击他致力于建立国际联盟而背离门罗主义传统,为了不给反对派以口实,他力图在盟约中加上一段盟约与门罗主义不相抵触的说明,因此,他不得不对英法作出某些让步,国际联盟盟约才达成妥协。
㈧ 威尔逊对于国际联盟建立起到了什么作用
当欧洲还陷在血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的时候,1918年1月8日上午,威尔逊来到美国国会,他将发表一篇极其重要的讲演,阐述美国关于结束战争和构建和平的基本纲领。
威尔逊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获得博士学位,在当总统之前,他在大学讲授历史学、法学、经济学,从而培养了出色的口才。他深知此次讲演的重要性,在讲演之前与助手豪斯上校逐字逐句反复研究讲演稿的每一段内容与文字。
讲演开始了,面对数百名议员和摄影记者与旁听者,威尔逊显得从容不迫,滔滔不绝地逐条陈述美国对于结束战争和重建和平的构想,共计14点。当讲到第14点时,他有意加重了语气:
“确定约章,组织国际联合会,其宗旨为各国交互保障其政治自由及土地统辖权,国无大小,一律享有同等互利权。”
当威尔逊结束讲演,走下讲台时,议员们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人走过来,与总统握手,祝贺他讲演成功。美国的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对这篇演说进行报道,称之为拯救世界的惟一药方。对于自己提出的14点纲领,威尔逊认为第14点最为重要,只有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才能防止侵略和战争的发生。他深信,美国历史性地在这个国际组织中负有领导责任。
威尔逊建立国联的设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创举,在7000年人类文明史中,从来没有出现一个包容世界各国,以维护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防范侵略与战争为己任的国际组织,历经血腥战争和侵略之苦的世界人民,真诚地欢迎这一设想,并希望它能够成为现实。
在威尔逊发表14点讲演的10个月后,欧洲战场的枪炮声终于平息了。一个月后,威尔逊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乘坐“乔治·华盛顿”号邮轮,在欢送的鼓号齐鸣中,离开美国纽约港,前往欧洲访问,并出席巴黎和会。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在威尔逊看来,这次会议最为重要、最有建设性的议题就是促成国联的建立。在威尔逊的坚持下,不以为然的克里孟梭和劳合·乔治勉强同意将国联问题列入和会议程。1月25日,巴黎和会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成立一个由14国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起草国联盟约,推举威尔逊为这个委员会的主席。
事实上,早在赴欧之前,威尔逊总统就指示豪斯上校等一批顾问起草了国联盟约。1918年7月16日,豪斯将起草的盟约文本交威尔逊审查,共计26条。威尔逊将它压缩为13条。在抵达欧洲后,威尔逊与英、法等国领袖进一步讨论了国联问题,因此在巴黎和会上他十分清楚欧洲大国的态度。
威尔逊领导的国联盟约起草委员会,首先包括英、美、法、意、日这5个协约国大国,它们各派出2名代表,中国、比利时等其他9国各派1名代表,共计19名代表。中国的代表是北洋政府年轻的外交官顾维钧。从2月3日起一直到2月13日,威尔逊将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召集到他下榻的巴黎客利容饭店,连日开会,讨论和起草国联盟约。不仅美国,英、法、意也分别准备了自己版本的盟约草案。在威尔逊的主持下,委员会最后以美国文本为基础,部分吸收了英国的意见,于2月13日最终完成盟约的起草工作。
2月14日,巴黎和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威尔逊代表委员会向代表们介绍了国联盟约草案,他无比兴奋,得意洋洋地宣布:“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文件诞生了……这是一个净化世界、纠正世界和改善世界的文件。”
尽管2月14日的大会通过了盟约文本,但列强在国联问题上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国联的职能成为争论的焦点。毫无疑问,国联的主要职能是维护集体安全,但如何来维护集体安全呢?威尔逊强调主要以道义来维护,但克里孟梭则强调武力,他建议组成国联总参谋部,指挥成员国军队,试图将国联变成扩大的协约国。对此,威尔逊表示坚决反对,英国人支持美国的立场,法国的建议被否决。
威尔逊认为,应由国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英、法、意却要求根据战时秘密协定来自行处理这些殖民地。双方展开激烈斗争,最后达成妥协,以国联的名义来处理殖民地,但优先考虑相关国家的利益。
日本人节外生枝,要求在盟约上增补种族平等的条款,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这遭到英、法、美的一致反对。日本的建议被否决,但它却从强迫和会接受它对山东主权的要求而获得补偿。
4月28日,巴黎和会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国联盟约,并将它列入对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条约》的第一部分。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宗旨是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与安全,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国联的主要组织机构为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
国联大会为国联最高权力机构,由所有会员国的代表组成,可以处理国联范围内的或影响世界和平的任何事务,它以投票的方式表决决议,重大决议必须经全体一致同意。
国联理事会共9个席位,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协约国五大国为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通过选举产生。理事会为国联的实际权力机构,掌握调查国际争端,建议制裁侵略国等重要权力。
秘书处负责处理国联的日常事务管理,负责准备大会和理事会的文件和报告,安排议事日程。秘书处由秘书长领导,根据威尔逊的推荐,英国人詹姆士·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为国联首任秘书长。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威尔逊耗尽心血,一手制造了国联,但美国自己却对国联关闭了大门。许多美国人认为,加入国联将损害美国的主权,并把美国拖入欧洲或亚非的冲突。1919年11月19日和1920年3月19日,美国参议院两次表决,均未通过加入国联的议案。
国联建立后,它在国际社会中并没有起到它所标榜的维护国际秩序、捍卫国际正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作用,它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将它们交给协约国各大国。它成为英国和法国维护自身利益及其霸权地位的工具。
20世纪30年代,世界进入大危机时期,法西斯主义乘机四处点燃侵略战火,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先后遭到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与蹂躏。国联对此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这就宣判了它自身的死刑。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联盟也随之从国际舞台上消失。
㈨ 威尔逊的经历
美国第28任总统(1913年3月4日--1921年3月3日)(右一)
姓名:伍德罗·威尔逊
绰号:政界校长
出生:1856年12月28日,斯汤顿,弗吉尼亚
死于:1924年2月3日,华盛顿特区
所属政党:民主党
伍德罗·威尔逊(1856.12.28—1924.2.3)是美国第28任总统。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父亲约瑟夫·威尔逊是大学教授。威尔逊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任教多年。1910年当选为新泽西州州长。1912年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击败西奥多·罗斯福获胜。执政期间推行改革.取代罗斯福为进步主义改革旗手。1916年连任。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威尔逊政府避战,后参战,于1918年1月提出《公正与和平》为14点方案。德国战败后,此方案为与战败国和谈方案的基础。威尔逊本人也作为总统破天荒第一次出国,出席了巴黎和会。这时,国内政治形势出现逆转,被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拒绝批准威尔逊方案,后付诸公民表决。结果,这一方案仍未完全被通过,因此,提出国际联盟的美国,却未能参加国联。1920年总统选举,民主党人失败。当年,下野的威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四年后,他在睡眠中死去。
威尔逊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教授,在卡文迪许研究所从事物理教学和研究时,培养了几百个世界闻名的科学家,除了他本人和他的儿子外,还有8位学生赢得了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金。查尔斯·T ·R ·威尔逊就是8 个人中的一个。
查尔斯·T ·R ·威尔逊1869年2 月14 日生于苏格兰南部锡格伦科斯附近。他的父亲是一位农民,由于在牧羊业方面进行的新实验而在苏格兰享有名声。威尔逊是弟兄八人中最小的一个。
威尔逊从小就顽皮好动,坐不稳、立不安,仿佛永远也没有安静的时刻。 因此,他的父母很不喜欢他,认为他做什么也没有恒心,将来一定是一个没有出息、游手好闲的废物。这时,恰巧有一位有学问的牧师路过他家,当他了解了威尔逊的表现后,便劝他的父母不必过于焦虑,他说: “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由于他的志向未定而往往显得出奇的顽皮。他一旦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后,就不会这样顽皮淘气下去了。”这一番劝告可救了威尔逊,他的父母决心给他以求学深造的机会。
威尔逊最初曾就读于曼彻斯特的格林海斯学校,但是直到他 15岁进入曼彻斯特的欧文斯学院时,才真正发觉自己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下定决心做一名物理学家。1888年他获得剑桥大学所颁发的奖学金后,就成为这所大学的一名物理系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接受学位以后,他的哥哥威廉便去世了。从此,家庭生活的重担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他一方面需要供养母亲,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筹措学费,因此,他就到约克郡的布雷德福中学任教。然后,又到剑桥大学从事实验工作,以此维持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学习费用。190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锡德克·苏塞克斯学院选中为研究人员,并被任命为大学的讲师和实验教师。到这时,他的经济状况才有所好转。
威尔逊一生的贡献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发明了雾室。此事说来话长,那是由他的老师汤姆生的一番谈话引起的。有一天汤姆生向威尔逊提起,说他需要一种特别的仪器,这种仪器要能够显示出各个电子经由空气时所走路线的痕迹。威尔逊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决心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从此,他一心扑在制造这种仪器的工作上。
为了设计出这种仪器,他经常爬到苏格兰最高峰那维斯峰顶上的天文台去观察和研究云雾现象,据此于 1900年发表了一篇观察、研究结果的论文,说明空气中常有一些离子产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此后,他更全力研究空气的放电现象 (特别是在雨雪中的放射性),计算空气中所放电的电量。
经过长期的锻炼,威尔逊炼出了一双特别灵巧的手。他善于做各种实验。据说,当时的剑桥大学,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比他更出色的实验。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发明雾室创造了有利条件。
雾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有哪些作用?雾室里一个具有窗口的盒子,在它的下面有一个可动的活塞。把饱和水蒸汽的空气从一边的窗口引进盒子,当活塞向下移动时,盒子里的空气马上就扩散冷却下来,使部分蒸汽凝结而形成轻巧的云雾。就像天上云里的水气碰上灰尘粒子或带电荷的空气分子时,容易冷凝成液体一样,雾室的水蒸汽也有这种现象发生。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只要把一束从外面电子源射出来的电子流引进盒子里的另一个窗口,这些电子进入雾室后,就会将空气分子游离成离子。当湿气的小雾滴围绕在离子的四周时,它们即因电子的行进轨道而伸展成一条狭长的条纹,用肉眼可以看见。如将这薄薄的一层雾所形成的条纹拍摄下来,则电子行经空气的线路就会在照片上显示出来。
不只是电子,其他只要是能够游离气体的任何一种运动粒子,都可以在雾室里留下一道痕迹。利用这个原理,人们能够使那些小得无法直接摄影的粒子都可以看见了。不只是这些线路,而且那些高速粒子发生碰撞使路径突然改变的情形,也可通过摄影得知。这种雾室是研究a粒子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后来发现的正电子和介子,也是通过拍摄它行经雾室的线路而得知其线索的。
经过多年的悉心研究威尔逊终于从水蒸气凝结在离子上的现象中,发现了一种跟踪离子轨迹的方法即雾室,从而把幻想变成了现实。1911他亲自看到了带电粒子的轨迹。康普顿效应的理论发表后不久,威尔逊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云迹观察,从实验上证实了这个理论,从而为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提供了实验依据。1927年他和美国的阿瑟·荷里·康普顿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威尔逊还对空气电导率进行过深入的研究。1900年,他在使用绝缘良好的验电器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是在日光下或在黑暗中,也无论是对正电荷或负电荷进行试验时,发现总有残留漏电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威尔逊阐述说: “目前进行的实验,只是为了试验无尘空气中离子的产生,是否由于大气外某种辐射源的辐射所致?这种射线也许类似伦琴射线或阴极射线,但它具有非常巨大的穿透本领。”这一创造性的假设,终于在1915年为维克托·赫斯所验证。赫斯把一个验电器安装在气球上,从而发现了空气的电导率在起初下降之后便随高度而增加,赫斯据此提出了存在 “宇宙辐射”的假设。
威尔逊的一生除了荣获诺贝尔奖金外,还获得过许多其他荣誉,譬如,1900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1911年被授予休斯勋章;1922年被授予皇室勋章;1935年被授予柯普莱勋章。1937年,又由女王指定为勋爵,并在阿伯丁、格拉斯哥、曼彻斯特、利物浦、伦敦和剑桥享有荣誉学位。
威尔逊虽然贡献颇多,然而为人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从不以学者权威自居。他特别喜欢接近青年,尤其是那些事业心不强的学生。他同他们聊天,参加他们的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启发他们思考,鼓励他们上进。所以在他那漫长的教书生涯里,一直得到学生们的衷心爱戴
关于伍德罗·威尔逊的当选: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亲密智囊的怀斯能在两年前准确预测总统大选的结果,甚至准确预测六年之后的总统大选结果,并不是因为他的手中真有神奇的水晶球,而是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是事先由银行家们精确谋划出来的。
1907年的银行危机的确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社会。人们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愤怒,对银行倒闭的恐慌,与对华尔街金融寡头势力的畏惧掺和在一起,一股反对一切金融垄断的强大民意潮流席卷全国。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伍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