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铬铁矿期货价格
Ⅰ 铬铁期货哪里看
你好,并没有烙铁期货这个品种,不要被现货平台骗了。现在只有铁矿石期货。
Ⅱ 年铬铁矿供需形势分析
我国铬铁矿资源匮乏,长期以来矿山产量在20万吨的水平上徘徊。但是,随着近年我国不锈钢工业超高速发展,对铬铁矿需求快速增长(2009年表观消费量达700余万吨)致使其供需缺口迅速扩大,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2009年,我国铬铁矿进口量676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97%以上。而国外铬铁矿资源市场几乎被国际矿业巨头瓜分殆尽,为打破西方跨国矿业公司对铬铁矿在资源、生产及国际出口市场等环节的垄断格局,在世界资源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改变我国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在价格等方面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必须加快建立国外资源基地的步伐,应当逐步减小铬铁矿的进口规模而加大铬铁合金进口量。本文采集数据时参考不同文献,数据之间略有差别。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铬铁矿资源状况
截至2009年,世界铬铁矿(商品级矿石,下同)储量超过3.5亿吨,资源量超过120亿吨。铬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哈萨克斯坦、南非、印度、津巴布韦、芬兰、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及阿尔巴尼亚等(图1),其中,95%以上的基础储量分布在南非和哈萨克斯坦。
长期以来,世界铬铁矿市场供过于求,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目前,世界铬铁矿资源可保证全球100年以上的需求。
(二)我国铬铁矿资源状况
据《2009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9年底,我国有铬铁矿区67处,查明资源总量1151万吨(矿石,下同),资源量628.5万吨,基础储量522.5万吨(其中,可采储量122.4万吨),按照“可供年限=(基础储量×0.85+资源量×0.6)×0.8÷产量”的公式计算,我国铬铁矿保有资源储量可以开采约37.3年。我国铬铁矿基础储量分布见图2。
六、结论
从世界铬铁矿的市场供需看,总体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世界铬铁矿资源高度集中于南非和哈萨克斯坦。2009年世界铬铁矿生产和消费基本平衡。世界铬铁矿产品贸易主要以铬铁合金为主,原矿贸易规模基本保持在当年产量的30%左右。
铬铁矿是我国短缺矿产之一,国内消费需求的90%以上依赖国际市场已成定局。2009年我国进口铬铁矿676万吨,比2008年减少1.2%,进口依存度达97%;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铬铁矿市场价格大幅回落,我国铬铁矿平均进口单价193.8美元/吨,比2008年下降51.2%。
(胡德文)
Ⅲ 实行立足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方针
从我国矿情的实际出发,我们应采取立足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方针。我们国家尽管人均资源不多,但资源总量还是不少的,而且矿种也比较齐全,进行现代化建设主要依靠利用自己的资源是有物质条件的。立足国内资源为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市场不可能大量供应我们所需的矿产资源。由于我国是一个11亿多人口的大国,20世纪末人口将达到12亿~13亿,需要的资源量很大。若按原苏联、美国目前人均消费矿产的水平,我们的矿业还要在现有基础翻上1.5~2番才行。我国需求资源量很大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我国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将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这个时间将是矿产资源消耗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美国在工业化初期时,其他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还很低,当时,美国曾以占全世界6%的人口,耗用了占全世界70%的资源。我国若按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如果按日本或美国的发展方式,则到21世纪中叶,每年将消耗相当于1970年时世界消费资源总量的0.6~1.6倍的资源。事实上,今天各国都在走工业化道路,不可能出现美国当年曾经获得过的机遇,未来国际市场也根本不可能提供我国所需那么多的矿产资源。以铁矿石为例,1989年世界年产铁矿石9.82亿吨,世界市场贸易量为4.23吨,如果我国生产7000万到1亿吨钢所需矿石都靠从国外进口的话,则国际市场上一半以上的矿石供应中国才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我们也不可能用那么多外汇去购买矿产资源。
但是,由于地壳运动的不均衡性,造成矿产在世界各地分布的不平衡性,这也是客观地质规律决定的,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受客观地质条件的限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矿产资源完全自给自足,总是有长有短,需要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差别仅在于利用外国资源的程度不同而已。世界各国是这样,我国也是如此。如前面已经提到的资源特点,富铁矿少,需要进口富铁矿;钾盐、铬铁矿由于资源条件差,也要进口等。
为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进行建设,在矿产资源对外贸易方面,就要实行有区别、有控制、有出有进的矿产品进出口方针。有的矿产,如非金属矿产可以大量出口。有些矿产,就要实行有区别的政策,如我国非炼焦用煤很多,可以大量出口;而炼焦煤少,就不能出口。有的矿产,如钨矿、锡矿、锑矿、稀土等矿产资源,我国在国际上处于举足轻重、能左右市场的战略地位,就要控制出口。因为出口多了,国际市场容量有限,价格就要下跌,这样就会造成资源和经济的双重损失。如前一个时期钨矿那样,出口2吨钨矿,不如20世纪70年代出口1吨所获得的外汇多。有的矿产则可以长期进口,如钾盐、金刚石、铂、铬铁矿等。
为了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发挥我国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到国外去办矿山、去开矿,也是今后提倡的一个发展方向。
Ⅳ 中国铬矿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铬矿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起,鉴于国家对铬矿资源的迫切需求,为保证国家基本钢材和尖端工业的需要,我国铬矿地质工作者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1964年原地质部组织了“新疆铬矿会战指挥部”以新疆铬矿为重点,掀起了全国铬矿找矿热潮,随着一批铬矿产地的发现和勘探,结束了我国无铬矿的历史。至大会战结束(1980年底),铬矿勘查区已达49处,探明资源量1053.1万吨,积累了大量铬矿和基性-超基性岩资料,基本查明了我国铬矿分布的总体格局。在此阶段,我国共投入铬矿找矿地质勘查事业费约4.28亿元,完成钻探工程量约292.6万米,坑探5.8万米;提交科研报告约223份,发表论文约278 篇;查明我国基性-超基性岩岩体总数约11443个,出露面积11147km2,其中超基性岩体8635个,总面积4516km2(姚培慧等,1993)。此外,对铬矿的找矿勘查方法也作了一些探索。80年代后,铬矿勘查资金逐年减少,找矿规模不断缩小,资源量仅有少量增加,铬矿工作的重点也由找矿勘查转向铬矿地质科学研究。不少学者对超基性岩及铬矿的成岩成矿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对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我国铬矿资源家底
我国铬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60~70年代是我国铬矿勘查的黄金时期,先后发现了罗布莎、萨尔托海、大道尔吉等中型以上的铬矿床,在检查物探异常时发现了萨尔托海东南6km处隐伏的鲸鱼矿床。此时,铬矿资源量快速上升。历年获得的资源量见表1-3。
表1-3 中国铬矿历年储量、资源量一览表
储量单位:万吨、矿石。
从上表可以看出:
1)我国铬矿资源量增长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铬矿大会战时期,至1980年累计探明储量已达1053.1万吨,此后至1993年仅增加252.2万吨,达1305.3万吨,保有储量为1121.8万吨,而此时期,铬矿的消耗量逐年递增。
2)1999年至2000年,铬矿保有储量有所下降,至2000年,仅有978.2万吨。
3)2001年后,全国进行矿产储量套改,以与“国际标准接轨”。使用中发现新旧资料对比仍有一定困难,仅过去的保有储量与现在的查明资源储量较为接近,可作为对比参数。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5年,查明资源储量逐年下降,2006年后,新增资源量较多,累计221.72万吨。而这些新增资源量绝大部分为西藏罗布莎矿区贡献(后文还将详述)。
二、我国铬矿资源特征
据201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储量通报,全国已开展勘查工作的铬矿矿区64处,查明铬矿资源储量仅有1149.87万吨(表1-3,应为当年查明保有资源储量),不及世界基础储量的百分之一。我国铬矿具有矿床规模小、区域分布差异明显、矿床成因类型单一以及冶金级富矿石所占比例不高等特点。且矿石生产水平较低,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20万吨之间,而我国铬矿年消耗量,近几年则一直维持在百万吨以上,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缓解国内铬矿供不应求的局面,资源紧缺程度极为突出。
我国铬矿资源特征:
1)小型矿床居多。通过本次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查明,全国已发现铬矿床,矿点、矿化点达350个,主要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图1-3a、1-3b),但成型矿床并未增加,绝大多数仍为矿点、矿化点。全国仅有1个大型矿床,4个中型矿床,分别是西藏的罗布莎铬矿床(据西藏地矿局2013年统计,罗布莎矿区已探获资源储量超过500万吨,为大型矿床。香卡山矿区资源量超过100万吨可达中型规模);内蒙古赫格敖拉矿区(累计资源储量约288.6万吨)、新疆萨尔托海矿区(累计资源储量约219.5万吨)、甘肃大道尔吉矿区(累计资源储量200.5万吨)(表1-4)。上述的5个(包括1个大型、4个中型)铬矿床都由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矿体组成,具有成群出现、呈带分布、分段集中的特点。
图1-3a 各省(市、自治区)铬矿查明资源储量分布饼状图
图1-3b 各省(市、自治区)铬矿床(点)数量统计图
2)矿床类型单一。世界原生铬矿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层状铬矿床,它主要产于古老陆块区层状镁铁-超镁铁杂岩内,以布什维尔德、斯提尔沃特以及津巴布韦大岩墙等铬矿为代表;另一类为蛇绿岩型铬矿,多产于显生宙以来各造山带中蛇绿岩(蛇绿混杂岩)中。我国铬矿的成因类型较为单一,具工业价值的铬矿以蛇绿岩型铬矿为主,至今尚未发现典型层状基性-超基性岩型铬矿(图1-4)。
图1-4 中国铬矿分布图
表1-4 全国有关省(市、自治区)铬矿产地数量与源量储量一览表
注:表中探明资源量均为累计查明资源量(其中包括部分未上表资源量),数据引自各省(市、自治区)成矿规律组报告;预测资源量由预测组提供。
3)优质矿石量少。高品位冶金级矿石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等地,其资源量仅占总保有资源储量的38.6%;耐火级矿石主要分布于新疆萨尔托海等地区;化工级矿石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等地(图1-5)。
图1-5 各省不分类型铬矿查明富矿与总资源储量直方图
(数据来自2012年储量通报)
三、我国铬矿资源形势
1)铬矿是发展优质钢铁的重要原料。我国铬矿资源短缺,国内铬矿产量不足消费需求的3%(中国矿产资源年报,2011),对外进口逐年增加。从1980年到2012年,我国铬矿资源量(表1-3,2000年前用保有资源储量,2000年后为查明资源储量)仅增加了107.63万吨。基础储量由2000年595.2万吨,到2005年仅为520.9万吨,2012年下降为405万吨,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图1-6)。如不能找到新的接替资源,不远的将来,我国的铬铁矿资源可能枯竭。
图1-6 1963~2012年中国铬矿基础储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注:1963~1970年数据出自张建博士论文“新疆西准噶尔地区铬铁矿资源潜力评价研究”,其中基础储量为保有储量,2000~2012年数据据国土资源部公报。
2)我国铬铁矿开采、生产水平一直较低。1970年,铬矿年产量仅为3万吨,2007年产量最高,总产量达28.2万吨,此后,铬矿产量略有下降(图1-7)。铬矿主要产区有西藏,新疆、甘肃以及内蒙古。据马建明(2007)统计,全国共有铬矿矿山23处,无大型矿山,仅有中型矿山1处,小型矿山12处,小型铬矿采矿点11处,从业入员1842入,工业总产值7.66亿元。其中,西藏2007年铬铁矿石产量为14.3万吨,采矿实际回收率平均为77.5%,矿产品销售收入5.39亿元,年利润总额约2.65亿元。
图1-7 1970~2010年中国铬铁矿产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张建(2009);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1),《中国矿产资源年报》(内部)
1957~1996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矿业网;1999~2005年数据来源于USGS Minera1yearbook2000,2003,2005,2006
3)由于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近年炼制不锈钢的铬铁合金产量呈上升趋势,2005年,世界铬铁合金生产总量约为657万吨,主要的生产国有南非(258万吨)、哈萨克斯坦(116万吨)以及中国(75万吨)。解决我国铬矿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主要依靠进口。1957年,我国进口铬矿仅1.94万吨,至2012年进口量达到929.3万吨,主要来自:南非448.6万吨、土耳其183.6万吨、澳大利亚50.1万吨、巴基斯坦47.4万吨、伊朗44.8万吨、阿曼42.5万吨、印度31.7万吨(马建明,2013)。以上7国合计848.0万吨,占我国进口总量的91.3%。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铬矿进口国。
虽然,从全球角度来看,铬矿资源并不紧缺,但由于分布不均匀,价格容易受入为因素控制。目前世界主要的铬合金产地,已逐步转移到具有丰富铬铁矿资源的国家(南非、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印度等)(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13,《世界矿产资源年评》),这些国家可能会对铬矿石的出口采取限制、提价等措施,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2007年,我国进口铬矿平均到岸价为254.2美元/t,2008年则猛增至396.7美元/t,2011年有所回落,平均到岸价为282.1美元/t,价格变化的主动权不在我国。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新的对策,立足国内,寻找新的铬矿矿产地。同时也要协助国内企业寻找条件较好的国家、地区,走出去。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我国铬矿资源紧缺问题,从而可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多的资源,以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通过科技创新寻找铬的替代品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方向。
Ⅳ 对当前世界能源、资源形势的基本判断
对当前世界能源、资源的供需形势有3个基本估计。第一,当前世界能源、资源总体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同时,由于全球在20世纪90年代忽视了找矿勘查,整个世界都在“吃老本”,使世界能源、资源储量的增速放缓,这意味着虽然除石油外总体上不会出现资源性短缺,但各国政府仍需要经常关注结构性短缺的形势,并将全球能源、资源的地缘政治放在突出位置。对我国而言,一是国内肯定还有大量待发现矿床,二是目前几乎是利用海外资源的最后时机,越往后准入成本越高,竞争越激烈。第二,世界能源、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区供需极不均衡,尤其是在消费量增长幅度远远超过生产量增长幅度的亚太地区,供需不平衡更为加剧,出现“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阶段正是中国拯救世界矿业、需要我们在市场上有更大声音的时候。第三,世界能源、资源市场大体稳定,但由于全球化迅速发展使垄断加剧、运输线路的竞争激烈以及现货市场供应量不稳定等复杂原因,导致市场的结构性波动剧烈,能源、资源的市场价格越来越不由基本的供求关系来决定。随着在生产者联盟与消费者联盟的博弈中前者占尽上风,廉价石油时代有可能趋于终结。为应对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加强风险管理。实际上,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短缺,大多数属于结构性短缺,除石油外尚未出现资源性短缺的局面。但是,随着工业化国家继续增加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随着经济正在爬坡的国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预计多数战略和关键矿产将在2020~2030年出现资源性短缺的局面,届时我们利用国外资源将面临更加特殊的困难。大体上可以认为,当前是利用国外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最好时机。
4.1.1 当前世界能源、资源总体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
目前世界能源、资源储量丰富。大多数重要能源、资源的储量静态保障年限,按照2003年的消费量衡量,基本上均在50年以上。其中,保障程度在100年以上的矿种有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铬铁矿、钾盐,50~100年的有天然气(67年)、铀、镍,小于50年的只有石油(41年)和铜(47年)。因此,从储量角度看,世界能源、资源仍能维持全球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受科技进步的推进,世界主要能源、资源的储量仍然在增长。更深、更边远、海域、更复杂和非传统类型的资源不断被探明,更低品位、更难选冶的矿床不断被开发利用。例如,到2003年的20年世界累计产出原油670多亿吨,但是由于勘探和开发技术进步和不断投入,2003年剩余可采储量反而增加了580亿吨,也就是说20年间共探明了1250亿吨。同时,全球仍有大量能源、资源待发现、待探明、待圈定。以保障程度最小的石油和铜为例,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全世界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吨,现探明铜储量仅只占其资源量的38%。除西欧和北美外,其他地区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仍相对较低,包括资源大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待发现潜力很大。据目前认识水平,世界常规石油、天然气的待探明储量或通过技术进步成为可采储量的分别为1500亿吨和180万亿立方米。此外,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全球重油、沥青、油砂等可采储量约4000亿吨,是常规原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的2.7倍;煤层气的储量可能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据估计,主要储存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至少是地球上全部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总和的2倍以上。
但是,世界资源储量增长幅度在放缓。除找矿难度增加这一原因外,关键原因是,由于冷战后原苏联向西方国家增加供应,20世纪90年代能源、资源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幅度很大。同时,受全球地质工作由资源向环境转移呼声的影响,全球忽视了找矿,再加上1997年的金价下跌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能源和资源公司的负面影响,导致世界能源、资源的储量增长幅度在放缓。例如,铁矿石、铀、钾盐、煤炭等几种保障年限较长的矿产,几十年间基本上全球没有投入勘查(为数不多的一些投入主要围绕现营矿山周边),全球在“吃老本”。
更令人遗憾的是,世界能源、资源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由于复杂的长达数十亿年的地质作用的结果,大多数矿种的已探明储量大多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中东地区6国占了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的63.3%,委内瑞拉占6.8%,俄罗斯占6.0%,我国仅占2.1%。俄罗斯是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的26.7%,中东地区占40.8%,其中伊朗和卡塔尔分别占15.2%和14.7%。煤炭储量前10的国家占总量的90.0%以上。在目前探明可采储量中,铁矿以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质量最佳。铜矿主要分布于美洲的安第斯—落基山脉和中亚—俄罗斯地区。近年来,蒙古境内新发现的奥尤陶勒盖铜矿(1600万吨)和俄罗斯的乌多坎铜矿(2000万吨)均未开发利用。铝土矿储量71.0%分布在几内亚、巴西、澳大利亚和牙买加。越南的铝土矿资源潜力很大,探明储量近80亿吨,多为优质红土型三水铝土矿,开发利用前景好。钾盐储量更是高度集中,近75.0%的储量分布在加拿大和俄罗斯。泰国、老挝也具有丰富的钾盐资源,与我国互补性很好。铬铁矿主要分布在南部非洲和原苏联国家。镍主要分布于古巴、加拿大、俄罗斯等国。锰矿储量中,南非和乌克兰占世界的80.0%以上。
总体上我们认为,除石油外,世界范围内在中期不会出现资源性短缺,但市场的结构性短缺将有可能是经常会发生的,需要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同时,还可以认定,当前几乎是利用国外能源、资源的最好机会,如果再犹豫不决,将会丧失好时机,或者出现资源性短缺而竞争更加激烈,或准入成本大幅度提高难以承受。
4.1.2 世界能源、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区供需不均衡
世界能源、资源产量继续增长。1993~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5%。油价上升推动一些资源丰富的主要产油国产量迅速增加。1993~2003年天然气世界产量年均增长2.3%,远高于同期石油生产增长率。1995年来世界铁矿石产量一直稳定在10.0亿吨左右,2002年首次突破11.0亿吨,2003年为11.2亿吨。近年来全球铜产量也在持续增长。
但是,未来世界能源、资源产能的继续增长将面临诸多障碍,可以认为多数矿产目前的生产能力已接近极限。特别是目前全球能源、资源的生产成本总体上有所增加;大多数能源、资源的剩余(闲置)产能大幅度减少,连大量以前已关闭的矿山又重新开发,增加产量的调控空间已经不大,如欧佩克的剩余生产能力,一直作为世界石油市场供应安全性的一个指标,目前已比5年前下降70.0%;并且由于周期性作用影响,近期发现的不少矿床的开发利用尚有待时日。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世界能源、资源的消费量以更大速度增长。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为36.97亿吨,消费量为36.37亿吨。1993~2003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1.6%,10年间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2.3%,煤炭0.9%。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大多数能源、资源的消费量增长缓慢,但仍在增长;主要新增需求量集中在正在爬坡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中亚太发展中国家增长幅度最大,在亚太地区,中国的需求量增长幅度又是最高的。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持续上升,且增长较快,年均增长率在6.0%以上。
尽管如此,世界能源、资源供需仍能保持基本平衡。1993~2003年,世界原油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都在1.5%左右,石油产量基本能够满足消费量的增长。2003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为26185亿立方米,消费量为25910亿立方米,基本维持平衡。但是同时总体上仍然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世界能源供需有从基本平衡向供应趋紧变化的趋势;二是出现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变化的趋势。
在总体基本平衡的同时局部地区供需极不均衡。以亚太地区最为突出,2003年亚太地区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占全球的4.2%,而产量占10.2%,消费量却占28.8%,反映亚太地区处于高强度开采和消费,可谓“小马拉大车”,资源基础严重不足。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量增长接近极限,消费持续增长,虽然总体上仍处于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是一种“亚”平衡。一有风吹草动,这种平衡将被打破。例如,据分析,如果智利铜产量削减50万吨,世界铜价格将增长50.0%左右。
总体看,未来竞争将加剧,尤其是对产能的竞争,对市场的竞争。
4.1.3 世界能源、资源市场大体稳定,但结构性波动剧烈
世界能源、资源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但结构性波动剧烈。主要原因,一是局部地区供需不均衡;二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垄断加剧;三是运输线路的竞争日益加剧;四是在生产者联盟与消费者联盟的博弈中,前者占了上风,特别是大多数矿山的产能是按照长期供货合同来生产的,现货市场上的量很少,而中国及其他国家进口的胃口太大,现货市场不可能满足,加剧了市场的“亚”稳定性。
2003年全球石油贸易量为22.60亿吨,为产量的61.1%;其中美国石油净进口量达到5.61亿吨,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1/4,欧洲石油净进口量占22.0%,日本占11.6%。中东仍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地,2003年出口石油9.40亿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1.4%,其次为原苏联、西非、中南美和北非地区。受运送条件限制,世界天然气国际贸易量不到产量的1/4。2003年贸易量为6237.10亿立方米,其中管道贸易占72.9%。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欧洲,加拿大天然气全部出口美国。
石油价格增长幅度快,廉价石油时代趋于终结。石油价格并不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国际油价经过1973~1983年的高涨期后,由于北海和墨西哥湾油田的发现,非欧佩克产量大幅提高,欧佩克对世界石油生产的控制力下降。20世纪末,国际石油需求稳步上升,再次形成了石油供应方的寡头垄断格局,世界石油市场重新出现由供应方控制价格的局面。欧佩克已重新成为确定国际油价的主要支配力量。其他石油出口大国和国际石油公司与欧佩克密切合作,共同推高油价。
美国对伊战争和单方面反恐行动,直接引起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能力受到挤压。伊拉克、伊朗的石油生产能力受到破坏和限制,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投资风险增加,导致中东的石油供应补充能力明显降低,引发石油市场的多次震荡。由于需求持续上升,而供应方又有意维持高价态势,加上伊拉克战争等非市场因素,使突发性事件对石油供需平衡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突发因素的不可预见性,为对冲基金炒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各种套利基金进入油市进行投机加剧了油价的波动。美元的贬值对油价走高也起了重大作用。
世界矿产资源国际化趋势加快,垄断程度提高,促使价格攀升。垄断程度提高促使价格上升。铁矿石价格大幅度增长,并未反映真正供求关系。2005年进口铁矿石价格比2004年增长了71.5%,从巴西、澳大利亚到我国的铁矿石运费近两年分别上涨了190.0%和160.0%,对未来中国铁矿石进口快速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目前高价位有一部分是属于恢复性上涨,另一方面是我们内部存在的机制性和体制性障碍造成的,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之间的不协调、国内与国外不协调、企业之间不协调以及部门之间不协调,导致我们作为“上帝”却未能享受到“上帝”待遇。铜、镍、铬铁矿等其他矿产的价格仍有巨大上涨空间。这也是“亚”平衡市场的必然结果。
Ⅵ 铬铁矿的矿业简史
铬元素是法国化学家福克林于1798年发现的。铬铁矿石于1799年首次发现于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该矿的发现与开发成为18世纪世界铬铁矿的主要供应来源,那时铬主要用在化学工业上。1827年在美国的马里兰州发现铬铁矿之后,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又相继发现了铬铁矿,从而使美国成了当时世界铬铁矿有限的供给国之一。1860年土耳其发现了一个大矿床,供给国际市场。直到1906年印度和罗得西亚发现铬矿为止,土耳其一直是铬铁矿供应的主要来源。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铬铁矿,总储量达37亿t,产量达1000万t以上。
中国虽然在1949年以前在吉林、宁夏、河北等地发现过一些铬铁矿的线索,但并没有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全国仅知有2个矿点,一为吉林开山屯,一为宁夏小松山,前者已被日本侵略者掠夺殆尽。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始了铬铁矿的寻找与勘查工作。50年代初东北重工业部组队赴开山屯、地质部组队进入宁夏小松山及河北高寺台、大庙一带开展了工作。60年代在北京密云、甘肃肃北进行了铬铁矿普查工作,最后发现了密云县放马峪铬铁矿和肃北的大道尔吉铬铁矿。但是我国铬铁矿资源的真正突破应该说是在新疆和西藏发现铬铁矿之后。新疆开展铬铁矿工作是在50年代后期,1958年进行放射性测量时发现了萨尔托海铬铁矿,1959-1964年又用重力、磁力和钻探方法找到了鲸鱼铬铁矿。1964-1966年地质部在新疆组织了会战。1970年鲸鱼矿山建成投产,这是当时唯一正规建井开拓的铬铁矿矿山。西藏铬铁矿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现的,经过多年工作,探明了最大的铬铁矿矿床——罗布莎铬铁矿,并使西藏成了铬铁矿的主要产地。 截至1996年底,中国共探明铬铁矿矿区56处,累计探明铬铁矿矿石储量1314.9万t,其中A+B+C级占43%,为565.2万t。扣除历年开采与损耗,保有铬铁矿矿石储量1077.9万t,其中A+B+C级占34%,为368.4万t。铬铁矿的储量增长还是很快的,1957年累计探明储量只有18.1万t,到1965年增长到223.3万t,1985年为1190.7万t,至19996年达到1314.9万t。铬铁矿资源总量为4400万t,资源潜力为3100万t。1995年世界铬铁矿储量为37亿t,储量基础为74亿t,主要集中在南非(储量30亿t、储量基础55亿t)、津巴布韦(储量1.4亿t、储量基础9.3亿t)、哈萨克斯坦(储量3.2亿t、储量基础3.2亿t)、俄罗斯(储量400万t、储量基础4.6亿t),其他储量比较多的国家还有芬兰、印度、巴西、土耳其等(表3.4.2)。若以A+B+C级储量与这些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中国远在它们之后。
1、矿床规模小,分布零散
目前尚未发现有储量大于500万t的大型铬铁矿床,就是储量超过100万t的中型矿床也只有4个,它们是西藏的罗布莎、甘肃的大道尔吉、新疆的萨尔托海、内蒙古的贺根山(3756矿)。其余均为储量在100万t以下的小型矿床。就是储量最大的罗布莎矿床,396万t储量分布在7个矿群100多个矿体中,最大的矿体长只有325m。
2、分布区域不均衡,开发利用条件差
如上所述,铬铁矿矿床保有储量的84.8%分布在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这些边远省(区),运输线长,交通不便。
3、贫矿与富矿储量大体各占一半
现保有储量中,贫矿储量占46.3%(499.3万t)、富矿占53.7%(578.6万t)。富矿主要分布在西藏和新疆,分别占富矿总量的73.5%和13.8%。从用途来看,冶金级储量占总储量的37.4%、化工级储量占38.4%,耐火级储量占24.2%。
4、露采矿少,小而易采的富铬铁矿都已采完
铬铁矿储量中适合单独露采的只有6%左右,绝大部分需要坑采。一些小而富且开采容易的铬铁矿都已采完,像新疆的鲸鱼和西藏的东巧铬铁矿,分别在1983年和1982年闭坑,前者采出铬铁矿31万t,后者采出了17.63万t。
5、矿床成因类型单一
已知的铬铁矿矿床主要为岩浆晚期矿床。而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具有层状特征的大型、特大型岩浆早期分凝矿床在我国尚未开发。 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由于它具有质硬、耐磨、耐高温、抗腐蚀等特性,在冶金工业、耐火材料和化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冶金工业上,铬铁矿主要用来生产铬铁合金和金属铬。铬铁合金作为钢的添加料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如不锈钢、耐酸钢、耐热钢、滚珠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等。金属铬主要用于与钴、镍、钨等元素冶炼特种合金。这些特种钢和特种合金是航空、宇航、汽车、造船,以及国防工业生产枪炮、导弹、火箭、舰艇等不可缺少的材料。
在耐火材料上,铬铁矿用来制造铬砖、铬镁砖和其他特殊耐火材料。
铬铁矿在化学工业上主要用来生产重铬酸钠,进而制取其他铬化合物,用于颜料、纺织、电镀、制革等工业,还可制作催化剂和触媒剂等。
在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含铬矿物约有50余种,分别属于氧化物类、铬酸盐类和硅酸盐类。具有工业价值的铬矿物都属于铬尖晶石类矿物,物理性质为等轴晶系,晶体呈细小的八面体,通常呈粒状和致密块状集合体,颜色黑色,条痕褐色,半金属光泽,硬度5.5,比重4.2-4.8,具弱磁性。属于岩浆成因矿物,产于超基性岩中,当含矿岩石遭受风化破坏后,常转入砂矿中。
其中常见的是:
铬铁矿:化学成分为(Mg、Fe)Cr2O4,通常亚铁铬铁矿和镁铬铁矿也都称为铬铁矿。铬铁矿是炼铬的最主要的矿物原料,富含铁的劣质矿石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富铬类晶石:又称铬铁尖晶石或铝铬铁矿,化学成分为Fe(Cr,Al)2O4,含Cr2O3 32%~38%。硬铬尖晶石化学成分为(Mg、Fe)(Cr、Al)2O4,含Cr2O3 32%~50%。
铬铁矿是我国的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每年消费量的80%以上依靠进口。
Ⅶ 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趋紧,价格持续上涨
近几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矿产品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世界经济增长的地区继续扩大,美国经济稳健运行,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减,特别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明显地改善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之受政治因素和投机资金炒作的共同影响,能源、原材料需求强劲增长,矿产品供不应求,加之美元继续疲软,使得以美元结算的大多数国际矿产品价格普遍攀升,许多矿产品价格创多年来最高纪录,这是近期世界矿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同时,尽管世界矿产品产量不断增加(表1.6),但由于需求增长在短期内释放过于强烈(表1.7),使得矿业生产和矿产品市场难以适应,表现为需求强劲,供应不足,供需形势趋紧,矿产品价格普遍上扬。但是,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矿产资源形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需求减缓、价格暴跌,很可能会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矿产勘查开发。
2007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纽约原油现货价格)年平均价为72.26美元/桶,比2006年上涨9.5%;2007年铁矿石长期供货价格上涨了9.5%,2008年从巴西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65%,从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96.5%;2007年世界精炼铜平均价7119美元/吨,同比上涨5.8%;精炼铝价格2638美元/吨,同比上涨2.8%。
表1.6 世界主要矿产品产量
续表
表1.7 世界部分矿产品消费量
1.4.1 能源供需矛盾凸现,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是全球能源市场持续增长的第4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了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继续增长。2007年,尽管所有燃料的消费量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慢了下来。随着公众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能源工业成为全球的焦点。2007年,原油价格(大庆原油)持续波动上涨,12月上涨到了90.41美元/桶的高点。天然气价格被上升的油价拉高。面对需求的变化,美国Henry Hub2007年天然气平均价格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95美元,较2006年上涨2.7%。英国2007年Heren NBP价格则下跌23.7%,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6.01美元。生产能力紧张、气候条件恶劣、中东地区持续的冲突、世界许多国家的内乱以及投资基金大量进入能源领域,均为推动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虽然国际市场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均未出现短缺。能源供应安全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地缘政治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也逐渐加剧(表1.8)。
2007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9.06亿吨,同比下降0.2%(表1.6),为自2002年以来首次下降;消费量为39.53亿吨,同比增长1.6%。2007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增长4.1%。美国的石油消费量连续第3年出现负增长,较2006年减少了0.1%,但在世界石油消费中所占比重仍达23.9%。从主要消费地区来看,北美地区、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仍是石油的主要消费区,在世界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8.7%、30.0%和24.0%。2007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的增长达到了99万桶,从而使日石油消费量达到了8522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消费量约每日下降了38.5万桶。2007年,欧佩克石油产量日减产35.6万桶。2007年其他生产国的产量日减产25.6万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产量每日下降了28.7万桶,为连续第5年下降。期间,俄罗斯的产量达到了新的高峰,日增产0.9万桶。美国、巴西、委内瑞拉等国的产量也都有所增长。2007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平均每桶为71.82美元,比2006年的平均价上涨了10.3%,12月达到了每桶90.85美元的峰值(表1.8)。
表1.8 2002~2007年世界主要市场原油价格 单位:美元/桶
2007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为2.94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2.4%,略低于10年平均值。俄罗斯和美国是天然气生产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产量分别是6074亿立方米、5459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0.6%和18.6%。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增长18.4%,在世界产量中所占份额很低,仅为2.4%。2007年,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为2.925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长了3.1%,高于2006年2.4%的增长率。美国和俄罗斯为世界两大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消费量分别为6131亿立方米、4321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22.6%和15.0%。2007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幅为19.9%,为世界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但占世界天然气消费量的比例仅为2.3%。全球经济增长减速是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
2007年,煤炭仍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燃料。2007年煤产量为63.96亿吨,同比增长3.3%;消费量31.78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4.5%,高于10年的平均值。其中拉丁美洲增速最快,拉丁美洲地区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0%和7.3%。中国仍为世界最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仍高于10年平均值。2007年中国消费量增长7.9%,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41.3%,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70%以上;油价和天然气价格的上涨是中国煤炭消费量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为第二大煤消费国,2007年煤消费量为5.74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8.1%,出现了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煤炭的增长平缓,增幅为2.0%,高于过去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目前,国际煤炭的价格仍然相对较低,煤炭价格增幅小于石油和天然气。
2007年,核能消费量6.22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0%。美国仍为世界最大核能生产国和消费国,2007年美国核能消费量为1.92亿吨油当量,占当年世界核能消费量的30.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消费量为5.27亿吨油当量,占全球消费量增量的84.7%。中国核消费量增长了14.6%,为1420万吨油当量。法国作为核电消费大国,2007年核电消费量9970万吨油当量,同比下降2.4%,占世界核电总消费量的16.0%。
1.4.2 世界钢铁市场需求强劲,铁矿石供应偏紧价格大幅度上涨
2007年世界钢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3.22亿吨,比2006年增加了6.7%。这是世界钢产量连续第4年超过10亿吨大关。2007年世界钢产量比10年前增长了76.4%,比5年前增长了55.5%。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钢国,2007年的产量达到4.89亿吨。中国钢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例为37.0%。在5大产钢国中,日、美、俄、韩4国的钢产量总和仅为中国钢产量的69.6%。日本为第2大产钢国,产量为1.20亿吨。美国排世界第3,为9721万吨。其他重要产钢国有俄罗斯、韩国、德国、印度和乌克兰等。目前世界钢铁进出口大国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这些国家的钢铁贸易在世界钢铁贸易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由于目前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国际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家是日本、德国和俄罗斯。
铁矿石需求的增长驱使铁矿生产公司加速扩能增产,从而使2006年世界铁矿石产量达到了16.90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9.7%。由于国际市场铁矿石供不应求,世界主要铁矿生产公司在2006年度的价格谈判中再次提高了铁矿石价格。尽管中国作为铁矿石贸易大国直接参与了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但由于3大矿业巨头垄断了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70%,中国在谈判中始终处于下风,最终不得不再次接受涨价9.5%的价格协议。
近年来,除钼外,全球多数铁合金矿产品,如精炼镍、锰矿、铬铁矿、钴矿、钨矿等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普遍上涨。
1.4.3 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有色金属价格达到历史新高
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有色金属消费量快速上升,尽管产量也不断增长,但总体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表1.9),价格持续上涨(表1.10)。2007年,世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激增,许多有色金属矿产市场供应不足,加之一些产品库存下降,价格大幅走高。有色金属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升达10年来的新高,2007年6种主要有色金属中,铅年平均价继2006年大幅上涨后再涨100.5%,高达2580美元/吨;锡、镍年平均价分别为14539美元/吨和37230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65.9%、53.3%,均创17年来的新高;铜、铝的年平均价分别为7119美元/吨和2638美元/吨,同比分别增长5.8%和2.8%,由价格大幅上涨转入高位平稳;锌年平均价为3242美元/吨,同比下降0.9%,是6种有色金属中唯一下降的。世界主要有色金属的产量和消费量均有了不同幅度增长,但市场供应紧张状况日趋严重。2007年其他有色金属也大都呈现产消俱增、市场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锑、铋、镉、铟、钛、钴和硒等金属的价格都有较大涨幅。
表1.9 2007年世界主要有色金属供求状况 单位:万吨
表1.10 2001~2007年主要金属现货价格(年平均价)
1.4.4 贵金属市场供需两旺,大多数贵金属价格上扬
尽管近年来,世界黄金需求量变化不大,但黄金价格一路走高。2007年,与大多数矿产品一样,国际贵金属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景象,全年金价大幅度波动,年均金价达696.39美元/盎司,比2006年上涨15.2%(表1.10),12月28日黄金价格涨到833.75美元/盎司,创下27年新高。从供给方面来看,2007年世界黄金的矿山产量为2200.7吨,同比下降1.3%,造成供应减少。尽管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矿产金产量持续上升带动亚洲矿产金产量增长,但其他各洲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从需求方面来看,2007年投资仍是黄金需求的主要领域,而且也是2007年黄金价格涨跌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调整以及政治局势的变化,黄金的货币功能和战略保值功能愈来愈显重要。另外,传统上美元是亚洲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由于美元长期贬值以及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使得各国增加黄金储备以抵御贬值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但是官方的黄金储备只有600多吨,调整战略储备结构以及增强汇率的灵活、主动性成为当务之急;加之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官方储备中黄金的比例也是较少,因此增加黄金储备需求逐渐增大。
2006年世界白银制造业总需求量为26142吨,比2005年下降0.9%。从消费领域来看,工业应用为最大消费领域,占总需求量的51.2%,其次为首饰业,占19.7%,其他摄影业占17.3%,银器占7.0%,银币及证章占4.7%。此外投资需求约1500吨左右。2006年世界矿产白银供应量估计为28359吨,比2005年下降1.5%。其中70%为矿山产量,21%为废料回收,9%为政府抛售。整体来看,2006年国际白银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只有少量供应缺口。从近几年的国际银市场来看,白银价格的走势与市场供求状况不存在必然联系。当国际市场白银价格超过6.00美元/盎司时,直接左右市场的就不是供需关系,而是投机、汇率等因素。近两年的国际白银市场就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的白银供需现状对市场产生的直接影响力很小。短期内经济形势、美元汇率变化、国际石油价格等仍然是决定银价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白银主要为铜、铅、锌和黄金等矿产的伴生矿产,因此白银相关金属行情的好坏,也影响着白银的市场。
汽车工业是铂族金属的主要终端用途,因此铂族金属市场对汽车工业的依赖度愈来愈大。2006年,全球铂需求量为678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汽车等工业用途,珠宝加工业需求则有较大幅度下降。2006年铂的供应量增长超过了需求增长。全年总供应量为679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2.2%。供应量增长主要来自南非生产能力扩大到529万盎司,由此导致供应量大增。总体来看,2006年铂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仅有1万盎司的过剩。2006年,全球钯需求量为664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10%。需求下降主要源于珠宝加工业需求下降30%,该领域需求已经不到1万盎司。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消费量大增多少弥补了珠宝领域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2006年钯的供应量为806万盎司,比2005年下降4.1%。总体来看市场供需也基本平衡。2006年全球铑需求量为83.7万盎司,比2005年增长1.2%。汽车催化器仍是铑的最大消费领域。尽管全年供应量增长速度超过了需求,但市场总体仍显供应不足,由此导致价格增长较大。
Ⅷ 什么叫做铬铁矿,铬铁比例要多少算精矿,国际上主要的铬铁矿产地在哪里
铬铁矿(块状、等轴晶系)(Chromite massive Isometric)是岩浆作用的矿物,常产于超基性岩中,与橄榄石共生;也见于砂矿中。外表看来很像磁铁矿,一般呈块状或粒状的集合体。在冶金工业上,铬铁矿主要用来生产铬铁合金和金属铬。铬铁合金作为钢的添加料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金属铬主要用于与钴、镍、钨等元素冶炼特种合金。铬铁矿是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
铬铁矿是铬和铁的氧化物矿物,它相当坚硬,黑色半金属光泽。铬铁矿是金属铬的主要来源,也可用于高温耐火材料。铬铁矿一般呈块状或粒状的集合体。我国西藏、甘肃和陕西等地有矿产。 铬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由于它具有质硬、耐磨、耐高温、抗腐蚀等特性,在冶金工业、耐火材料和化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冶金工业上,铬铁矿主要用来生产铬铁合金和金属铬。铬铁合金作为钢的添加料生产多种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种钢,如不锈钢、耐酸钢、耐热钢、滚珠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等。金属铬主要用于与钴、镍、钨等元素冶炼特种合金。这些特种钢和特种合金是航空、宇航、汽车、造船,以及国防工业生产枪炮、导弹、火箭、舰艇等不可缺少的材料。在耐火材料上,铬铁矿用来制造铬砖、铬镁砖和其他特殊耐火材料。铬铁矿在化学工业上主要用来生产重铬酸钠,进而制取其他铬化合物,用于颜料、纺织、电镀、制革等工业,还可制作催化剂和触媒剂等。铬铁矿是我国的短缺矿种,储量少,产量低,每年消费量的80%以上依靠进口。 铬铁矿(图2)
铬铁矿是铬和铁的氧化物矿物。有高碳铬铁(含碳为4~8%)、中碳铬铁(含碳为0.5~4%)、低碳铬铁(含碳0.15~0.50%)、微碳铬铁(含碳为0.06%)、超微碳铬铁(含碳小于0.03%)、金属铬、硅铬合金。它相当坚硬,黑色半金属光泽。铬铁矿是金属铬的主要来源,也可用于高温耐火材料。铬铁矿一般呈块状或粒状的集合体。铬铁矿化学成分为FeCr2O4、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成分中的铁常可部分被镁所置换,当以Mg为主时,则名镁铬铁矿(magnesiochromite)。具正常尖晶石型结构。铬铁矿Cr2O3含量67.91%。是工业铬的主要来源,也可用制高温耐火材料,如铬砖。摩斯硬度5.5~6,比重3.9~4.8。具弱磁性。铬铁矿仅产于超基性或基性岩中。大型铬铁矿矿床主要产于南非的德兰士瓦、津巴布韦的圭洛附近,俄罗斯的斯维德洛夫斯克地区以及古巴等地。中国铬铁矿的产地有西藏、甘肃和陕西等地。 在冶金、玻璃、水泥工业中使用镁铬砖及铬镁砖。由于在水泥回转窑上使用含铬制品会产生6价铬化合物,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逐渐被镁铝尖晶石制品或白云石制品取代。此外,用于提炼金属铬、生产铬铁合金、不锈钢、制造重铬酸盐等。
Ⅸ 独联体国家的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优势
独联体国家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地质历史漫长曲折,这就为形成品种齐全、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独联体范围内,发育有东欧和西西伯利亚两个古老地台,乌拉尔-蒙古褶皱带、地中海褶皱带和太平洋褶皱带3个不同时代的褶皱带。大体上说,俄罗斯欧洲部分、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属东欧地台; 中亚五国大部属乌拉尔-蒙古褶皱带; 西亚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南帕米尔一带,属地中海褶皱带。在俄罗斯亚洲大部分,自西向东则有乌拉尔-蒙古褶皱带、西西伯利亚地台和太平洋褶皱带。上述各个构造单元的基本特点和界线范围,可参阅第二章。
本书将独联体国家的矿产资源情况,按国家作了系统介绍。内容涉及所拥有的矿产的种类、储量和资源量(数量、质量)、地理分布、勘探和开发程度、矿产工业结构、矿产品产量、消费量和贸易情况。表1-2和表1-3分别列出独联体国家一些主要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及其世界排名情况,从中可以大体上看出独联体国家矿产资源的优势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表1-2 独联体国家主要矿产储量及世界排名(1)
续表
注:(1)储量单位未注明者,均为万吨,括号内数字为世界排名;(2)系本国公布的储量数字,一般都高于或明显高于西方国家统计的相关数字,列出仅供参考。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 .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表1-3 独联体国家主要矿产产量及世界排名(1)
注:(1)产量单位未注明者,均为万吨,括号内数字为世界排名。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归纳起来,独联体国家矿产资源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能源矿产储量大,产量高,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独联体国家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和铀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和铀,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相当高的比例(表1-4)。
表1-4 独联体国家能源矿产储量和产量及占世界的比例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BritishPetroleum Company,2009。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生产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雄踞世界第一位,石油储量在世界上占第七位,产量居沙特阿拉伯之后列第二位。
在独联体国家中,除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是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接近世界第十位。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产量占世界第十二位。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也能排到第十五位左右。
就煤炭而言,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都是资源和生产大国。俄罗斯煤炭证实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产量居第五位(列中、美、澳、印之后)。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煤炭储量分别居世界第六和第八位,产量位列第十位左右。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仅次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产铀国,俄罗斯占第四位,乌兹别克斯坦和乌克兰分别占第七和第九位。
2.铁及铁合金矿产资源丰富,产量高
独联体国家铁、锰、铬、镍、钴、钒等金属矿产储量大,产量高,在世界上占的比例较高,有的相当高(表1-5)。
表1-5 独联体国家铁及铁合金矿产储量和产量及占世界的比例
续表
注:(1)据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8),2006年世界商品级铬铁矿矿石(Cr2 O345%)储量为8.1亿吨,其中哈萨克斯坦2.9亿吨,占35.8%,居世界首位。《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9)称,哈萨克斯坦商品级铬铁矿矿石(Cr2 O345%)储量据公司报道资料下调为610万吨; 印度政府公布的铬铁矿矿石储量下调为2100万吨(2006年为2500万吨);南非的储量和储量基础作了重新计算,以便与哈萨克斯坦和印度一致,结果从2006年的1.6亿吨下调为7700万吨。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乌克兰、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拥有大量铁矿资源,矿石储量分别占世界第一、第二和第六位。乌克兰是锰矿储量较多的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格鲁吉亚也拥有数量可观的锰矿石。哈萨克斯坦是世界铬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铬铁矿储量也不少,能排在世界前十名左右。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位的产镍大国。其实在独联体中,除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也拥有大量镍资源,只是勘探和开发程度差,产量很低。独联体在钼矿资源上也有相当的优势,俄罗斯和亚美尼亚的钼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也都年产数百吨钼。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一钒资源大国和生产国; 哈萨克斯坦钒资源也很丰富,是继南非、俄罗斯、中国之后的第四大产钒国。
3.铜、铅、锌、锑等有色金属矿产也有一定优势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锑资源十分丰富(表1-6),按储量俄罗斯占世界第三位,塔吉克斯坦居第五位,吉尔吉斯斯坦也拥有可观的锑储量。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有两条汞矿带,矿点很多,但地质调查和勘探程度极低。塔吉克斯坦和俄罗斯的锑产量都不算高,整个独联体国家的锑产量才占世界产量的3.3%。
表1-6 独联体国家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和产量及占世界的比例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独联体国家中的主要产铜国是俄罗斯,其次有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西方国家的铅锌储量排行榜上,独联体国家只有哈萨克斯坦榜上有名,其实按照本国的统计资料,俄罗斯和塔吉克斯坦的铅锌储量也相当可观。独联体国家铅锌产量占世界比例不大(铅2.2%,锌4.8%),表明铅锌资源开发程度不高。
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富有钨、锡资源,其中尤以哈萨克斯坦钨矿资源更为丰富。俄罗斯钨矿资源在世界上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它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产钨国。
4.贵金属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稀土和稀散金属也占有一定地位
金、银和铂族金属是独联体国家的优势矿产(表1-7)。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上主要的黄金资源和生产大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黄金产量也比较高。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世界上银的主要生产国。俄罗斯铂族金属产量仅次于南非,占世界总产量的1/4以上。
表1-7 独联体国家贵金属矿产储量和产量及占世界的比例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值得指出的是,独联体国家的稀土金属和某些稀有分散元素,其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也占一定地位。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最新统计资料,独联体国家稀土储量为1900万吨,储量基础为2100万吨,储量占世界总储量(8800万吨)的21.6%。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铼、锗、镉、铋等分散元素,有的独联体国家资源条件较好,产量也有相当规模,哈萨克斯坦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5.某些非金属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独联体国家非金属矿产资源普遍比较丰富,其中金刚石、钾盐、石棉、菱镁矿、硼、硫等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表1-8)。
表1-8 独联体国家重要非金属矿产储量和产量及占世界的比例
注:(1)该数字为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数字,明显偏低。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9;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俄罗斯金刚石和菱镁矿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金刚石储量居世界第五位,2006年天然初级金刚石产量为3860万克拉,居世界第一位; 菱镁矿储量和产量分别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三。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是世界钾盐资源大国,各占世界钾盐储量和产量的第二、三名。乌克兰钾盐储量也不少,占世界第九位,但产量不高,年产十几万吨氧化钾。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石棉储量巨大,分别占世界第一、第二位,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
独联体国家在世界硼、硫产量中所占比例比较高,在10%以上,其中俄罗斯是世界硼的主产国,产量占世界第四位;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主要产硫国,乌兹别克斯坦年产50多万吨硫。
其他一些非金属矿产资源,独联体国家也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如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拥有大量重晶石资源,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俄罗斯、乌克兰地下卤水中蕴含的大量碘、溴资源,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地下和盐湖中蕴藏有丰富的岩盐和钾盐资源,但地质调查、勘探和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很低,发展前景可观。
(二)矿产资源方面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前面我们从总体上着眼,扼要介绍了独联体的矿产资源优势,至于每个国家在矿产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弱项、不足和问题,在以后各章中都有详细论述,这里只分析一下独联体国家面临的一些共同性的问题。
在矿产勘探、利用和保护方面,独联体国家至少有两个问题。
1.多年来经费缺乏,普查勘探工作量严重不足,矿产新增储量不能补偿开采量,使矿山企业难以为继
乌克兰地质勘探研究所所长С.В.戈绍夫斯基在谈到乌克兰矿物原料基地时指出:“目前,乌克兰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的速度和规模不能满足国家需要。由于缺乏资金,地质勘探工作量压缩了2/3~3/4。从1994年起,大部分重要矿产探明储量的增长量不能补偿开采量。以往的政策在今天已经对经济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对地勘工作现状的分析和预测评估表明,在不久的将来,形势将会更加复杂化。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果断措施,本国部分矿产的紧缺还要加剧。除了乌克兰传统上进口的某些有色和稀有金属、焦煤、磁铁矿矿石、萤石以外,现在可能还需要进口早先乌克兰还出口的原料,如自然硫、优质熔剂等。地质勘探工作严重萎缩,甚至不能维持地下资源中注销储量的简单再生产,更何况还有相当一部分早先探明的储量必须注销,因为那是在以前那种经济条件下计算出来的,现在每个采矿企业都要自负盈亏”(С.В.Гошовский,2007)。
这段话是两年多以前对乌克兰矿产资源形势的真实写照,但对其他独联体国家也有代表性。这段话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比起俄罗斯同行谈论新增储量严重滞后时的语气来,还算温和多了。俄罗斯最近几年石油和铜矿的新增储量开始超过开采量,缓解了工业储量严重不足的矛盾,但其他矿产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油气、金、铜等重要矿产后备原料基地不足,增长乏力。以油气为例,该国石油开采量1998年达到创纪录的820万吨以后连年下降,据预测,2011年后才有可能出现转机。与此同时,该国石油消费量猛增,它已成为石油进口国,今后供需缺口还会扩大。天然气开采量最近几年徘徊不前,预计2010年降至谷底。新增储量落后于储量消耗,是油气生产陷入低迷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独联体国家上述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伴随独立接踵而来的经济社会危机给地质勘探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人才流失,经费锐减甚至中断(政府拨款既少又没有保障,地下资源用户的投资由于政策没有理顺而迟迟没有着落),矿产预测、普查和评价工作量大大减少(作为例子,可参阅后文塔吉克斯坦部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探明储量增长量不能补偿开采量的状况,而且愈来愈普遍,愈来愈严重。90年代晚期,各国经济陆续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矿产开采量随之增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矛盾。前些年在国际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激励下,矿产工业加速发展,油气、铜、金等重要矿产被强化开采,更加激化了工业探明储量不足的矛盾。当然,近十年来一些独联体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已收到成效。
独联体国家现在拥有的矿产储量和资源量,大部分是前苏联在二战后50~70年代发现和探明的。这次我们在梳理独联体各国的矿产资源时感觉到,除了某些国家在某些方面(如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在油气方面)有明显的甚至巨大的进展外,基本格局还和苏联时代差不多。有些供求关系依然没变,如俄罗斯对哈萨克斯坦铬铁矿、铝土矿,对乌克兰钛精矿的依赖。甚至在苏联时期按当时的供需格局造成的一些无米之炊的加工企业,迄今仍旧靠全部或绝大部分进口原料艰难维持。这样的企业有乌克兰和塔吉克斯坦的大铝厂,白俄罗斯的钢厂和炼油厂,吉尔吉斯斯坦的石油加工厂,亚美尼亚的铝箔厂。
2.矿山普遍老化,矿山地质条件恶化,矿产开采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
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自不必说,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和乌兹别克斯坦这几个幅员较大、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作为前苏联的矿物原料基地,矿产工业比较发达,历史也很悠久。正因为如此,矿山老化,开采加工技术和工艺落后的问题也就十分严重。
在俄罗斯,矿产中主要组分和伴生有益组分回收率低。在有色金属选矿尾矿中,未回收组分占原矿中相应组分的比例平均为:Sn35%,W50%,Zn26%,Pb23%,Mo19%,Cu13%,Ni10%。总的来说,有用组分的回收率为65%~78%,有色冶金中伴生组分的回收率仅为10% ~30%。加工综合性矿石时伴生组分的回收率则更低。大量的未回收有益组分进入选矿尾矿和冶金废渣中,日积月累形成了堆积如山的所谓 “人工矿床”。俄罗斯现有800多亿吨采矿废石和尾矿,平均厚度20米,占地面积1300平方千米。其中估计含有1.7亿吨铁,800万吨铜,1000吨金,12000吨银。
哈萨克斯坦矿产开采加工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在采矿床矿山地质条件不断恶化,矿石中所含的主要有用组分含量日趋下降,难选矿石所占比重增大,矿石矿物成分复杂,多为综合性矿石,矿产开采和加工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矿山日益老化,技术和工艺落后,急需尽快研制和推广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技术,以便全面综合地利用矿石所含的各种有用组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乌克兰曾经是前苏联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鼎盛时期的1976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182亿吨,但从90年代开始每况愈下,迄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1991年乌克兰有250对煤井在运营,2005年只剩下153对。1990~2004年期间,煤炭开采能力减少了1.26亿吨,新增生产能力只有1790万吨。近年来,煤井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仅有79%,约60%的煤是用风镐采出的,也就是手工采出的。煤炭工业深陷困境的原因是:私有化成效不大,采煤设备技术陈旧过时,矿井数目骤减,煤层埋深加大而厚度越来越小,硫和灰分含量增大,致使开采成本加大,缺乏竞争力。吉尔吉斯斯坦的煤炭工业规模比乌克兰小得多,20年来也经历了类似的衰落,至今一蹶不振,原因也与乌克兰相似。
上述问题是前苏联及现在的独联体国家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俄罗斯在这方面下气力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在研制矿产开采和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详见第二章)。有些独联体国家通过引进外资建立合资企业,实现老矿技术改造,也取得了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