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期货市场
❶ 钢材期货交易的介绍
钢材期货就是以钢材为标的物的期货品种,可以交易的钢材期货是螺纹钢期货和线材期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国,2004年中国钢材产量已占到全球产量近三成。预计2005年中国粗钢生产能力为3.33亿吨,钢材需求量达2.7亿吨。与此同时,中国还是钢材进口大国,2004年进口钢材达2930万吨。对于这样一个世界钢材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2005年2月28日宝钢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铁矿石大幅涨价的要求后,国内业界对恢复钢材期货交易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如何成为国际钢材定价中心,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
❷ 钢材期货的发展趋势
十八大后钢材期货走势
10月份,整体市场的消息面较为平静,螺纹钢期市的交投情绪减弱,自从螺纹钢1301合约向1305合约完成换月之后,成交量和交易量都有所减少,螺纹钢期货的走势步入了缓慢的反弹行情,但短期的波动较为剧烈和频繁。螺纹钢期货后市也难改目前的运行规律,将继续处于慢速反弹通道之中。
货币供应增速有所加快
在美国推出QE3、日本推出数十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政策之后,国外等待降息、降准等新的刺激政策在市场千呼万唤之下仍然落空,但为了应对资金紧缺的需求, 央行持续偏好使用公开市场逆回购释放流动性,10月30日央行再度释放出天量逆回购,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9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与10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总计3950亿元,向市场释放的流动性相当于一次0.5%存准率下调的规模,为央行目前最大单日逆回购操作。
国内货币供应增速情况
9月份, M1和M2 的增速开始反弹。据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为28.68万亿,同比增速为7.3%,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同期,广义货币(M2)余额为94.37万亿,同比增速为14.8%,与去年同期增速增加1.4个百分点,M1和M2 的供应量已经为连续第二个月的增加。
钢价反弹导致产量居高不下随着钢价在9月份的反弹,钢厂利润空间扩大,钢厂特别是中小钢厂产量恢复迅速,导致了钢材产量居高不下,减产只是昙花一现。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螺纹钢产量为1,58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7.23%,月环比也有所上涨,螺纹钢价格的回升带动了中小钢厂产量的快速恢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份我国粗钢日均产量193.17万吨,较8月份的189.36万吨增长2%。9月份我国钢筋和盘条产量分别为1582.3万吨和117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2%和8%;钢筋和盘条日均产量分别为52.74万吨和39.27万吨,较8月份环比分别增长8.71%和5.56%,钢筋日均产量创下历史新高。
据国家发改委数据,前8个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820亿元,同比下降53.4%。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569亿元,下降4.9%;钢铁冶炼及加工行业利润193亿元,下降81.1%。根据发改委发布的的1-7月份同口径数据测算,8月份当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7亿元,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77亿元,钢铁冶炼及加工行业利润-50亿元。可见7、8月份国内钢铁行业的亏损正在进一步加大,钢铁企业经营形势陷入困境。
基建投资持续回暖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1-9月份,国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115,526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比去年同期的同比37.4%的增速仍有着明显的下降,但已经连续三个月有所上升了。9月份单月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24,280亿元,较以前各单月的增幅明显,增幅达到了55%。
在房地产政策调控之下,我国房屋新开投资完成额的增速没有起色,仍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1-9月,我国房屋开工投资完成额累计完成51,046亿元,同比增速为15.4%,增速比去年同期32%的增速下降一半,且近四个月也没见起色,基本平稳的保持在16%上下。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近期国务院、发改委相关领导纷纷表态,要确保完成今年铁路投资计划。201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总规模为63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16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系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1.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920.5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四季度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将要完成2858.5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39.5亿元。铁路等基建投资的加快,对后期国内建筑钢材需求将形成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到冬季以后北方市场将进入又一个周期的季节性需求萎缩阶段,钢材用量势必受到影响。
市场库存持续下降 回升势头显现
10月份,螺纹钢的市场库存量除了十一节日的假期因素跳增之外,基本上延续着回落的态势,不过下降的幅度有所放缓。截至10月26日,全国螺纹钢库存量为489万吨,已经低于去年同期的库存量571万吨的水平。
全国螺纹钢库存统计量
而从全国线材、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五大品种库存总量来看,近期全国综合库存总量为1263.45万吨。总体看来,扣除国庆长期因素,全国钢材库存已连续十三周下降,不过最近一周的降幅较前两周已经有所趋缓。随着全国天气开始转凉,工程开工率的降低将使建筑钢材步入传统的消费淡季,加之钢厂产能释放在近两个月随着钢价的回暖呈现明显的加快之势,后期国内钢材库存很可能将逐步转入上升阶段。
钢材期货后市进入慢牛行情
介于市场货币供应量有所宽松,库存消化进展顺利,基建项目开始增多等利多因素的支撑,加之钢厂产量快速释放等利空因素的制约,我们研判螺纹钢期货后期一个月的时间周期内仍难以摆脱10月形成的震荡上行通道。螺纹钢期货1305的价格将会在3580点一带受到下方支撑,而在3800点处将会形成中长期的压力位重叠现象,阻力较大,需要宏观面或行业面出现重大利多的消息才能形成突破。
❸ 钢材市场有人做期货吗
有呀!城市里一般都有很多钢材现货市场,去挨家挨户的问罗!我也是和你一样的职业!
❹ 钢材的期货价格和市场的价格有什么区别
现在市场行情受期货价格影响,呈现极大的波动性。同天正常情况下期货交割上扬,则当日市场钢材现货价格会上扬,并且上涨幅度。成交价格和期货价格无异。期货波动的价格是交割期的价格,也就是未来的价格,而现货市场是现在的价格;而到交割期的时候 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会趋于一致,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预测价格的功能。
❺ 什么是钢材期货
期货是一种合约
目前有关的钢材期货是螺纹钢期货和线材期货
期货也就是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测及买卖
供货商和需求方都会做相关的套期保值
比如现在是3月,你6月的时候需要钢材,又担心6月的钢材涨价,就可以在期货交易所寻找卖方签订一份期货合约,约定好6月份买入钢材的价格,来规避风险。等到6月时,便可以以约定的价格买入钢材。
现在真正利用期货来规避价格风险的很少了,大部分人利用期货的对冲机制来投机或者套利
❻ 钢材期货网的期货保值
钢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常会受到原材料及成品的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可预测的价格风险。
一、企业面临的风险
1、采购风险
近年以来铁矿石、焦炭的价格持续上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平均炼钢生铁制造成本上升57.57%,1-5月制造成本增加1530亿元,加上期间费用上升和出口关税及退税率调整增加成本合计达2340亿元。然而随着次贷危机影响蔓延而导致的全球经济下滑,也使得铁矿石价格出现下滑,企业在前期所采购的矿石也因此而造成了贬值。截至10月15日,铁矿石压港量已达到8,900万吨,处于超饱和状态,相当于2-3个月的进口量,钢厂铁矿石库存也普遍达到4个月以上。而不堪高成本和需求疲软,小钢厂最为集中的唐山地区的停产面已经达到60%。矿石价格的波动大大增加了企业在采购阶段的风险,风险总结为,原材料采购后,在加工完成前或者加工完成但成品未销售前,成品价格下滑或者原料、成品价格共同下滑。
2、销售风险
由于前期我国CPI指数居高不下,稳定物价成了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却面临产品销售价格的上涨相对较少,挤压了企业的销售利润。近期随着宏观经济调控使得CPI指数出现回落,铁矿石的价格也开始下滑,但产品销售价格顶点位置也基本确定,并也出现了下跌趋势,三季度以来,国内外钢材价格从峰值急速下滑,中国钢材价格如螺纹钢跌幅达37%,从而也增加了企业的销售风险,风险分为:销售价格下滑或者成品销售困难,都将直接影响企业销售利润。
而且由于我国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铁矿石的价格呈现刚性。这也从侧面说明,由于铁矿石的进口定价权不在我国钢铁企业手中,导致钢铁企业既无法控制成本,又无法锁定利润。
二、钢铁企业利用上市期货品种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1、利用“线材、螺纹钢”期货品种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随着原材料及钢材的价格波动越来越剧烈,整个钢铁行业对钢铁期货上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钢材品种规格繁多,如果钢材总体在期货市场上市,存在许多困难,因此选择普通线材、螺纹钢等两个品种可操作性较强。首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普通线材、螺纹钢的生产国。其次,普通线材、螺纹钢两个品种标准相对规范简单,有利于交割标准化。那么钢铁企业能否运作这两个“准上市场品种”建立新的营销模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钢铁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目前期货市场上市的线材品种得到的预计走势,也就是说我们在生产经营过程可以利用期货的上市品种价格作为参考,有选择性的进行在期货市场上的保值策略。进而达到在现货与期货市场“两条腿走路”的目的。
2、期现营销模式对比
其次由于在现货交易过程中存在着预付款订货、赊销等结算方式,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流动性,增加了企业本可以用于再生产的资金,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一旦买方违约,拒绝支付货款,则卖方企业就承担了所有的风险,损失惨重。因此赊销这种销售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而且使企业承担了很大程度上的信用风险。
若选择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销售,就可以完全克服以上现货交易的缺点。首先,不存在违约行为。当卖方在期货市场注册仓单后,一旦有买家愿意接货,即按照商品交易所有关规定先形成配对,然后双方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交接,完全实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保证了企业充足的资金流动性。一旦配对成功,若买方违约,拒绝接货,则该方需要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卖方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及赔偿金。以铜为例,若买方违约则需支付卖方合约价值百分之二十的违约金及赔偿金。对卖方而言,不仅没有损失货物而且可以得到一笔数额较大的补偿。其次,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资金成本。期货市场进行的是保证金交易,一般情况下只需要使用10%左右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买卖操作,如果进行交割才随交割日期有临近增加资金,与现货相比大概可以降低75%左右资金成本,使得企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第三,期货市场基本不存在赊销情况,避免了“要帐难的问题”。由于期货市场的最后交割买卖双方都要通过期货交易所,卖方的货及买的资金都要事先打在交易所的帐面上,进行资金转划后再交割,因此避免了赊销情况的发生。
3、期货市场其他的优越性
(1)拓展销售渠道
期货市场交割不同于现货交易,期货交割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得企业运用期货市场建立营销模式时,增加企业经营灵活性,钢铁企业还可以通过期转现业务提前实现现货的销售,期货市场给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提供套利交易机会
根据期货钢铁价格与现货价格的价差变化进行期现套利、跨合约套利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运作模式。举例,当钢材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可以在期货市场卖出,这样操作企业既可以实现正常利润,也可以获得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的额外价差利润,企业可以选择平仓,也可选择交割。
(3)方便库存管理
期货市场的根本特性在于各种远期合同价格的不同,其有形体现便是商品库存。在期货市场,库存价值反映了仓储的有形成本、资金成本以及对今后商品相对稀缺量的期望与判断,前二者是直接的管理企业的产品存货。而期货上不同月份合约的报价给企业库存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根据企业销售计划也可以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也可以抛售现货库存进行保值。
4、当期货市场出现以下几种机会时,可采取的几种策略
(1)卖出套期保值
当期货价格被高估或已超出企业的平均销售目标价格时,企业可以采取套期保值操作,对企业的正常利润进行锁定,防止现货价格下跌而出现的利润年缩水或亏损,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利润。
(2)维持一定库存比例,高价抛出现货或近期合约,低价买入远期合约
当近期现货价格或者期货合约价格高于远期期货价格时,而且企业拥有一定量的库存,企业可以采取卖近买远的策略,从而实现世纪库存向虚拟库存转换,降低企业正常销售成本,提高资本利用率。
(3)适当抛向远期合约保值
当近期现货价格或期货合约价格低于远期期货合约价格时,企业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现货销售的前提下,适当抛向远期合约进行保值,在锁定正常利润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4)买入套期保值远期虚拟采购
当期货价格被低估时,或者低于企业一般成本之下时,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期保值,锁定成本。、‘
❼ 为什么要参与钢材期货
本人与钢铁行业颇有渊源,自己的父亲和两个舅舅就在钢厂工作,从小就在钢厂长大,居住的城市——武汉又是全国钢铁重镇,到如今从事的工作又与钢铁行业有关,接触了许多钢铁企业,也了解到在如今行情不景气的时候,他们所面临的诸多困难:
首先是价格波动风险,钢材的上游联系着铁矿石、煤炭、电力,下游联系着房地产、家电、汽车等行业,因此,上下游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钢材价格,特别是上游的铁矿石被国际三大巨头垄断,中国每年都会在铁矿石谈判中陷于被动,铁矿石每次的暴涨都会影响到涉钢企业的成本控制。同时,随着国内房地产、家电、汽车行业的萎靡,钢材销售工作陷于困境,钢材价格直线下跌,特别是08年钢材价格的过山车行情,让很多企业体会到了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
其次是财务困难,特别是钢材贸易企业,因为现货贸易中存在着预付款订货、赊销等结算方式,极大降低了企业现金流,占用了企业本可用于扩大投资的资金,而且一旦买方违约,拒绝支付货款,则卖方企业就承担了所有的风险,损失惨重,所以钢材贸易中经常出现“三角债”问题。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库存的管理,在熊市行情中,因为价格持续下跌,钢材销售出现困难,库存积压一天就亏损一天,而牛市行情中则是拿不到货的问题。
最后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困难,因为全国各地钢材市场林立,价格信息的传递速度不快。中国的钢材流通渠道主要分为钢厂分公司销售,直供和中介的钢材贸易商三种,而钢材贸易商则是钢材流通的主力,这样的后果就是钢厂无法及时地从销售一线获得价格信息,而钢材贸易商也必须去分析全国各地的钢材价格来判断钢材的价格走势,无形中增加了困难,如果钢材贸易企业设置专人负责信息收集和价格分析,那又增加了成本。
钢铁企业遇到的困难主要是由于全国缺乏一个统一的钢材价格信息公布和交易平台,这也是许多钢贸企业为什么选择钢材电子盘进行钢材交易,不过和这些钢铁企业的交流中,我也运用了许多期货经验去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期货创立的初衷就是规避风险,避免价格的大涨大跌,特别是那些钢铁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生产周期较长,必须有一个对冲工具去转移风险,这个时候,他们可以签订期货合同来锁定销售价格与利润,规避现货采购与销售时的价格差所带来的风险。
钢铁贸易企业最担心的则是“三角债”问题,他们也可以使用期货工具来规避,首先规避了违约的风险,当卖方在期货市场注册仓单后,一旦有买家愿意接货,即按照商品交易所有关规定先形成配对,然后双方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交接,完全实现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旦配对成功,若买方违约,拒绝接货,则该方需要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卖方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及赔偿金。同时,参与期货市场还避免了要账困难的问题,由于期货市场的最后交割买卖双方都要通过期货交易所,卖方的货及买的资金都要事先打在交易所的帐面上,进行资金转划后再进行交割。
至于最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期货市场是一个全国性市场,实行计算机撮合成交,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便于进行历史数据分析,从而在技术面上做到预测走势,上海期货交易所每周五还会公布前20名持仓报告和库存报告,这些措施都保证了期货市场价格信息的公开公正,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来预判行情,确定生产、采购、销售计划。
另外,建议了钢铁企业通过期货市场期转现业务提前实现现货的销售,拓展销售渠道。同时,期货上不同月份合约的报价给企业库存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根据企业销售计划也可以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也可以抛售现货库存进行库存管理,如在市场低迷时期降低库存风险,在原材料不足的时期在期货市场上完成采购。另一方面,期货的保证金交易大大提高了钢铁企业的资金利用,降低了财务成本,因为期货市场进行的是保证金交易,一般情况下只需要使用10%左右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买卖操作,如果进行交割才随交割日期的临近增加保证金,与现货相比大概可以降低75%左右的财务成本,使得钢铁企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
通过参与期货市场,钢铁企业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加快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库存管理更加灵活,企业经营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