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期货市场国际粮食价格

期货市场国际粮食价格

发布时间: 2021-09-13 00:53:24

① 什么是粮食期货价格

期货是一种分散风险的工具.不能规避风险,只能确定风险.具体到粮食期货价格,他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确定的日期把粮食卖给对方的价格.

②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期货价格走势是一样的么

期货和大宗商品走势一样,期货不过一般是现价格波动,大宗商品后动,这就是区别。总体走势一样的
原油受世界经济影响较大 ,其他商品都是一样。如果世界经济不景气,原油需求减少,价格就会下来,其他的商品也会下来的。

③ 全世界粮食都在涨价,为何粮食的价格会越来越贵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这四个字,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价格一直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联合国粮农署表示,自九月份以来,世界粮食价格已经连续四个月上涨,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的是谷物和植物油,在这两种植物的带动之下,小麦的价格也上涨了5.1%。全球粮食价格之所以会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蝗灾肆虐,再加上如今种植粮食的成本也在逐渐上升,粮食价格上涨也是必然趋势。

我国粮价相对稳定

虽说全世界粮食的价格都在上涨,但是我国不需要太过担心,目前相对来说,我国储备梁非常充足,就算2到3年的时间,不生产任何粮食,我国的储备粮也够全国人民生活所需,所以当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时候,我国就会开放储备粮,从而遏制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更何况今年夏季我国粮食又是大丰收,相比去年增加了120万吨。但是我国的粮食价格也要受到国内期货市场以及粮食进口价格的国际影响,所以在全世界粮食都涨价的情况之下,我国粮食虽说也会上涨,但涨幅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是一些副食品,比如说玉米,大豆等粮食的价格,就难以保证了。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我国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所以对于这方面有一定的话语权。

④ 国际粮价的最新情况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控制得当,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张毅、张舵)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4%,创32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CPI连续4个月同比上涨达到3%以上。这一轮由食品价格带动的CPI增长,会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认为,上半年CPI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呈现出结构性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而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如果控制得当,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

据统计,上半年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6.4%,蛋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其余则有涨有落,水产品价格上涨3.7%,鲜菜鲜果价格下降2.9%。

李晓超指出,在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中,食品价格带动了2.5个百分点。如果扣掉食品因素,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他项目才上涨0.7%。这说明,食品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鲜蛋价格。

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类的价格上涨原因是什么?李晓超解释说,粮食价格上涨首先是因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其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禽蛋消费以及饲料需求增加,粮食需求不断增加。近几年,我国投产了一些生物燃料,如乙醇项目,工业生产用粮数量增多,也相应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

在上半年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中,生猪价格上涨尤为突出。生猪价格上涨主要受饲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收益较低、供给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全国20多个省市生猪蓝耳病疫情大面积发生,也影响了生猪供应。

由于去年同期食品价格基数低,相应显得今年上涨幅度较高。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还在回落。

李晓超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房屋销售价格还在上涨,股票指数在波动,一旦食品价格上涨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出现食品价格上涨和房屋销售价格上涨的叠加作用,将引发价格上涨的风险,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有关各方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包括加强化肥等农资价格监管、扶持生猪生产、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保持灾区物价稳定等
参考资料:新华网快讯:

⑤ 国外粮食期货价格比国内低

国际农产品价控制在西方垄断集团手中,价格低的原因是政府给予农民巨额的补贴高达40%,而中国只有收储而且只有有关系的或者是符合某种标准的才能被国家收购,所以国内的价格比国外高,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进口大豆,国内的大豆行业已经面临崩溃,最后有被国外大集团垄断收购的危险。

⑥ 外资会不会通过控制水价来影响粮食价格继而从期货市场获利

一般来说是不会。这个传导过程太漫长了。除非你像今年年初的干旱,根本就没水浇地,这时候用洒水车,救火车运水过去,这个成本是很大的,会摊高种植成本 ,很适合炒作。
通常外资常用的手法是,通过国内和国际联动性较强的品种,比如前一段时间的油脂企业遇到的。国外的国际粮商在国际市场上套保后,肆意打压大豆、豆油价格,这样对国内的企业压力很大,国内企业的货卖不出去(进口的比国产的还便宜),或者赔本卖。企业又没有做保值,最后就沦为破产,或者负债很多。这时候国际资金就通过合法手段,来收购这些企业,这时的收购价是很低的。收购、兼并了部分企业,完成对行业的重组洗牌以后,外资控股的企业就开始抬高油价。因为食用油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所以再贵老百姓也得用。国际资金就是通过这样来获取暴利。

思路还要打开啊,外资可是阴险的很呢。也不能说你说的就没有可能。

⑦ 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引发关注,这是否会影响国内的物价呢

我认为国际粮食价格暴涨肯定不会影响到国内的,颜色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国际的粮食价格之所以会出现暴涨,是因为需求比供给要大,我们国内的粮食的供给量是非常多的,所以我们国内的粮食的价格并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的。

国际粮食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这对于全世界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说明有更多的人将会挨饿了,粮食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非法交易的产生,从而会让更多的人面临着生活上的困境,国际上还是有很多贫穷的国家的,这些国家所受到的影响是更大的。

一、粮食价格的变化受到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任何商品的价格都会受到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的,供给和需求一旦出现不匹配的情况的话,那么价格肯定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者大幅度下跌的,粮食是这个社会当中最基础的一种需求,而且是每一个人每天都需要的,如果粮食一旦出现问题的话,那么价格肯定会出现暴涨的,到那个时候即使有再多的钱也不会买到粮食的,所以我们国家必须要坚持守住粮食充足的这条红线,对于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虽然国际的粮食的价格对于我们国内的粮食的价格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国内必须要有所警惕了,粮食危机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国内必须要保持不浪费粮食的传统美德,因为浪费粮食会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的有风险。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其实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保证粮食的产量能够给得上国内人民的消费,在我们国家已经做到了。

⑧ 现在国际粮食什么价格

目前看国际粮价是国内的三倍
以后粮价肯定会涨,但是不会飙涨,而是慢慢的涨

⑨ 近五年来,国际粮食的价格和美国,香港,中国的粮食价格!

新华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6日说,中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目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这位负责人表示,中国稻谷、小麦、玉米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在国内粮源充裕、严格控制粮食出口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据介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特别是2004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四年丰收。
目前,中国粮食产需基本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平稳增加,但居民的口粮消费略有减少,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下降。目前,国内粮食消费量5100亿公斤左右,产需总量基本平衡。
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几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储备库存也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按照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各地都建立了地方粮食储备,品种结构比较合理,并增加了成品粮油储备,储备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高。目前,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粮食安全线水平。
在谈到国内大米供给问题时,这位负责人说,大米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品种。从目前看,国内稻谷连续四年增产,国家库存充裕,稻谷(大米)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
在谈到粮食供应和价格问题时,这位负责人表示,粮食价格一方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近年来,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既不大涨也不大落,国家从促进生产、流通、库存、进出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新华网北京5月6日专电(记者江国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6日说,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既不大涨也不大落,近年来国家从促进生产、流通、库存、进出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这位负责人说,粮食价格一方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在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的情况下,国家对粮食生产依然高度重视。今年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252.5亿元资金,主要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
为促进粮食生产,国家提高了2008年小麦和稻谷粮食最低收购价,比去年每市斤提高0.03元——0.07元,并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从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扩大到辽宁、江苏、河南、广西4省(区)。同时动员和鼓励南方稻谷产区农民“单改双”,努力扩大双季稻播种面积。
据主产区反映,目前已出现由“双改单”变为“单改双”的趋势。据统计局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显示,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达4亿多亩,早籼稻8700多万亩。
此外,为了做好粮食收购,国家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辽宁粳稻和东北玉米国家临时储存收购,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给种粮农民一个“定心丸”。同时通过托市收购,增加国家调控粮源,为做好粮食市场调控提供保障。
为做好粮食调运,铁路和交通部门在运输安排上重点向粮食倾斜,特别是扩大东北粮食的外运能力。截至4月20日,全国铁路系统今年从东北三省一区发运粮食1974万吨,同比增长13.4%。
此外,国家采取运费补贴等措施鼓励关内销区采购东北粳稻(大米),推进产销衔接。
同时,组织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跨省移库,缓解产区仓容库存压力,优化布局结构。
为了保证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国家还积极做好市场投放和应急准备:组织临时存储粮食和中央储备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的公开竞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各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粮食应急预案,调整充实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并重点做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落实粮食经营企业保持必要库存量的有关规定,鼓励企业增加商业周转储备。
另外,为优先保证国内市场供应,今年国家采取了对粮食及其制粉取消出口退税、加征临时出口关税和实行配额管理等措施,控制粮食出口。
为加强粮食库存和粮食购销工作的监督检查,国家有关部门已督促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粮食政策的规定,继续做好每年一次的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加强对粮食库存的日常监管,开展经常性的随机检查、突击检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
目前,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已经展开,国家有关部门也派出工作组对部分省(区、市)的库存检查工作进行督导巡查和直接随机抽查。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巡查,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和承担社会责任,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

⑩ 粮食价格将如何

专访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 粮食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涨 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 当前粮食宏调重点是“保供稳价” 徐淑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11月19日 第 05 版) 在国际粮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秋粮是否会出现价格大起大落?在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价格波动时,宏观调控部门如何应对?期货市场在稳定粮价上能否有所作为? 对此,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接受专访时说,当前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是“保供稳价”,既要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也要保护好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 基本面不支持粮价大涨 问:当前是粮食收获季节,如何预判2010年的秋粮形势? 曾丽瑛: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判断: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秋粮增产主要在东北的黑龙江。目前看,今年东北玉米、稻谷、大豆产量都会比上年有所增加。总体来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秋粮收购有良好的物质基础。 问: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夏粮的减产带给部分市场人士粮价持续走高的预期,如今秋粮的丰收对粮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曾丽瑛: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生产成本推动、需求增长拉动、品种结构矛盾方面的原因,也有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国际市场传导、心理预期和资金炒作等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各个品种的情况又不一样。比如,冬小麦总产量2176亿斤,比上年增加20亿斤,是连续第七年增产,但国内价格仍然走高,应该说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并不来自于供求面。而玉米、粳稻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需求增长较快,在国家持续增加库存粮食投放后价格已基本稳定。 总体而言,粮食价格的稳步上涨,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是我们共同的预期,也是粮食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 但如果出现市场粮价大幅度暴涨,是不正常的,粮食市场的调控,既要防止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也要防止价格大幅度的下跌。既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又要保证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的上涨,国家完全有能力保障市场供应。 问:2010年国际粮食形势比较紧张,俄罗斯等一些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国际粮价一度暴涨。你怎么看待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可能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冲击? 曾丽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国内市场关联度越来越高,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当前,对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品种来说,国际市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主要是这三大品种国内产需基本平衡。因此,在近几年国际市场粮价出现暴涨暴跌时,国内市场粮价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局面。我想大家对此是看得很清楚的。 玉米进口增加是企业行为 问:我们注意到,增产的1300万亩秋粮中,玉米达到1200万亩,这会对接下来的玉米价格走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曾丽瑛:当前国家玉米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完全有保证,玉米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没有大的改变。今年玉米增产已成定局,玉米供求基本面同样不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但当前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的因素比较复杂,我们对玉米市场价格还是要密切关注,适时适度做好市场调控工作,以保持玉米价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稳定。 问:既然玉米库存充足,为什么2010年玉米一度呈现加大进口的态势?未来是否存在大量进口玉米的可能性? 曾丽瑛:据海关统计,2010年的1-8月,我国共进口玉米71.5万吨。我国玉米年消费量在1.5亿吨左右,国内玉米产量基本也保持在这一水平。今年国内玉米生产又获得了丰收,国家玉米库存充裕,因此,总体来看进口的数量不多,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并不大,主要是起到一些调剂作用。 当前,玉米进口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并不是国家需要进口玉米来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玉米经营企业是否会增加玉米进口,主要取决于企业经营的需要和市场价格。 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问:面对当前国内外的粮食形势,国家粮食局接下来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稳定调控目标? 曾丽瑛:一是积极抓好秋粮收购工作,落实好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二是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规范粮食市场秩序,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三是继续做好政策性粮食的销售工作,继续分期分批安排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并适时调整销售品种、数量和底价,保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四是加强储备管理和应急保障工作,切实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五是加强产销合作,指导销区有序做好到产区采购工作,优化库存地区布局,促进区域平衡;六是完善粮食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体系,扩大监测范围,适时调整监测频率,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信息引导,稳定市场预期。 问: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在稳定粮价方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曾丽瑛:中国期货市场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做期货交易一般有两个作用,锁定风险和套期保值,在规范的期货市场能够发现价格。美国的农场主基本上都去套期保值,所以他们的期货价格能够反映出现货价格的趋势。而中国由于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很少有农民去套期保值、锁定风险。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参与度还不够,发展潜力还很大。随着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在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等方面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