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行情 » 2013年中国期货市场

2013年中国期货市场

发布时间: 2021-09-17 07:44:16

⑴ 2013年的期货市场教程和法规考试用的书是第几版的

现在是第七版了。具体你可以登陆中期协网站,打开考试公告,底下有销售网点推荐。http://www.cfachina.org/news.php?id=55291

⑵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几次牛市,分别年份是谢谢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2)2013年中国期货市场扩展阅读:

特征介绍

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市

⑶ 2013年元旦期货股市具体休盘时间表

31号开盘 4号也开盘 123放假 假期和周末连不到一起了

⑷ 截止2013年1月国内期货品种,我要明细,感谢!!!!

大连商品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四大交易所总共的期货品种超过30余种
各期货品种的交易机制大体相同

⑸ 13年国内期货各个品种每手多少吨最小变动单位是多少

⑹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大事记

日期 事件 2006年1月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组成立,范福春任组长 2006年2月8日 上海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宣布,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落户上海 2006年2月16日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组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正式的筹备会议 2006年4月 沪深300指数被定为首个股指期货标的 2006年5月9日至11日 “杭州会议”筹备组讨论股指期货合约 2006年6月22日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备组最后一次会议;筹备小组解散 2006年6月23日 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2006年7月6日至7日 股指期货规则草案意见征求会在沪举行 2006年8月22日 证监会同意朱玉辰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筹)总经理人选 2006年9月5日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工商登记注册成功 2006年9月8日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揭牌 2013年9月6日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 2014年10月28日与韩国交易所在首尔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2015年3月20日10年期国债期货上市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

⑺ 2013年的期货市场怎样样

2013年已过去,你想给期货市场来个总结?今年市场做趋势交易是个肥年

⑻ 从2005到2013年,中国股市的重大事件,深股和沪股. 高分悬赏`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4300是阶段性高点

创业板上市

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

2010年债务危机阴云笼罩欧洲

中国股市七次牛市熊市盘点

1 特点:波动极大

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上交所正式开业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高位。

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2 特点:上涨极快

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386点到1558点,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股指回到325点。

3 特点:出台利好救市

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4 特点:牛市极短

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

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轮行情条件具备。

5 特点:绩优股带头

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在深发展等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从1996年4月1日算起,至12月12日,上证综指涨幅达124%,深成指涨幅达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种。两只领头羊深发展从6元到20.50元,四川长虹(5.21,0.07,1.36%,吧)从7元至27.45元。

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最知名的当属《人民日报》发表《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

6 特点:一度历史最高

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了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5·19”行情直接的爆发点是上海证券报记者李威的《网络股能否成为领头羊——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进军网络产业的思考》,一开市领头的是东方明珠(10.59,-0.27,-2.49%,吧)、广电股份、深桑达等网络股。
这一次,《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重申股市是恢复性上涨,要求各方面坚定信心。就是在这轮行情中亿安科技破了百元大关,但最终成为一桩丑闻。

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问题。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四年时间股指下跌超过50%。

7 特点:调整时间历史最长

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这一轮牛熊市目前波澜起伏,从998点到6124点的新高,让无数新股民做了一场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而梦醒时分,却在三千点的沼泽地里痛苦挣扎。这一次牛熊市我们经历了上半场,下半场的走势又将会如何呢?

2009牛市 今年是我国经济复苏阶段,人们对股市充满希望
推荐一本书给你《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一书,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道炯为《财富与梦想:中国股市1990-2010》一书作序称,中国资本市场20年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缩影,该书“对中国资本市场20年的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和思考,并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命运做出了展望,非常有意义”。

⑼ 讲一下2013年的行情有大机会吗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呢

把握行情讲究顺势而为,不论是股票市场还是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先行,两者的趋势趋于一致。
就目前来看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坡度过于陡峭,恐怕有回调之风险。但可以肯定的是,上升趋势就必须持股待涨。机会大于风险!

⑽ 历年来最不活跃的期货品种都有哪些

近年来,国内期货新品种上市从前几年每年的一两个,到后来的每年两三个,再到去年的九个,其上市速度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整个市场成交量也迅速攀升,跃上世界第一的位置。不过,与期货新品种的热闹景象相比,不少品种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线材、豆二、普麦、油菜籽、燃料油的交易惨淡堪称“僵尸品种”或“冷品种”,即某几个期货品种交易量极低,日成交手数甚至长期保持在个位数。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国内期市在努力推动新期货品种上市的同时,应该像国外市场一样,建立起上市品种的退市制度。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从期货交易所角度来讲,不管交易的品种是否活跃,其成本都是一样的,因此,期货“僵尸品种”退市的可能性不大。他们建议交易所通过细致调研,探讨原因,寻找症结所在,尽量采取措施改进。

最不活跃的品种中的最不活跃的品种:线材、豆二

当前期货市场产业链相关品种日趋完善,并形成了金属、农林、能化、基建等多个板块。除了2013年上市的焦煤、动力煤、石油沥青、铁矿石、鸡蛋、粳稻、纤维板、胶合板和国债期货9个期货新品种之外,今年以来,聚丙烯期货已经率先上市,热轧卷板期货获准于今日挂牌交易,至此,我国挂牌上市的期货品种已达42个。此外,还有包括晚籼稻、铁合金等期货品种预计将在今年推出。在新品种不断推出的同时,黄金、白银期货和铜、铝、铅、锌四个有色金属品种的夜盘也相继推出。

然而,与期货新品种的热闹景象相比,期货市场上还存在许多“僵尸品种”。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下称“中期协”)发布的期货市场交易数据来看,2011年—2013年三年来,在商品期货中(剔除去年上市的新品种),线材、豆二、普麦、油菜籽、燃料油的累计成交额在整个期货市场中(剔除去年上市的新品种)的占比均不超过0.05%,分别为0.0001%、0.0004%、0.0021%、0.0227%、0.0317%,累计为0.057%,仅为商品期货中成交额最大的铜期货的0.37%。

线材、豆二、普麦、油菜籽、燃料油的交易惨淡堪称“僵尸品种”或“冷品种”,即某几个期货品种交易量极低,日成交手数甚至长期保持在个位数。

具体来看,2009年3月27日,线材期货与螺纹钢期货同时上市交易,然而,截至到目前,两个期货品种成交活跃度相差巨大。数据显示,2011年—2013年,线材期货成交量依次为3242手、2717手、3862手,累计成交9821手,与此同时,成交额分别为1.49亿元、1.06亿元、1.46亿元,累计成交量、成交金额分别为9821手、4.02亿元,是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中交易最为清淡的品种。而螺纹钢期货三年来的累计成交量、成交金额分别为556176198手、213970.27亿元。

2004年12月22日上市的豆二期货,前身是由黄大豆合约拆分为豆一期货(2002年3月15日上市,只允许非转基因大豆交割)和豆二期货。2011年—2013年三年来,豆二期货分别成交10662手、10400手、7236手,成交额依次为5.08亿元、4.94亿元、3.06亿元,累计成交额为13.09亿元,占整个期市成交额的0.0004%。

自1998年上市以来,硬麦期货曾经一度较为活跃,但是自2003年上市后,开始清淡起来,成交量和量都比较小。2012年1月初,郑商所发布通知称,将硬白小麦改为普通小麦。2011年—2013年三年来,成交额依次为33.96亿元、29.03亿元、2.34亿元,累计成交额为65.33元,占整个期市成交额的0.0021%。

此外,与菜籽粕同日上市的油菜籽,自2012年12月19日上市以来,远不及菜籽粕成交活跃。2012年—2013年成交金额分别为72.30亿元、634.61亿元,累计占整个期市成交额的0.0227%。

而2004年8月25日上市的燃料油期货,2011年—2013年成交金额连续出现下滑,分别为964.39亿元、23.71万元、2.51万元,成交额累计为990.61亿元,占整个期市成交额的0.0317%。

仅去年而言,铅、燃料油、线材、普通白小麦和豆二期货品种的年内成交量、成交额和持仓量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几乎为零。而在上市的9个期货品种中,焦煤交易相对较为活跃,去年累计成交3425.96万手,成交额为2.33万亿元,不过其在全国期市中的占比分别为1.66%、0.87%。而被称为金融期货“巨无霸”的国债期货上市以来表现清淡,数据显示,自2013年9月6日上市到去年年底累计成交32.8万手,累计成交总额0.3万亿元,在全国期市中的占比分别为0.02%、0.11%。

以上就是金投网小编为您提供的“历年来最不活跃的期货品种都有哪些?”的期货投资基础知识,了解更多期货交易信息,请关注金投期货网相关栏目。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