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金融危机商品期货跌幅
1. 如果金融危机,对期货市场有什么影响
期货 风险 与 股市 风险
不一样。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期货主要看货物市场供求关系,更在意的是国际、国内、相关行业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2. 金融危机对期货市场有何影响“
影响还是有的,比如经济不景气,导致流入期货的资金变小了。但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企业套期保值的需求更大,而且期货具有双向交易的特点。。。所以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3. 金融危机为什么造成有色金属价格下跌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暴跌,不仅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重要影响,也将影响到相关产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现货与期货并存,铜等主要有色金属期货衍生金融商品的属性突出,价格走势与金融形势密切相关,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紧密的商品。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使投资者对几乎所有金融商品失去信心,撤离期货市场,直接导致全球金融商品(包括石油、有色金属期货等衍生金融商品)价格出现下跌。由于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基本实现了接轨,在国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使国内市场也不能幸免。
从目前形势分析,中国铝、锌产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领域,生产经营已经陷入困境,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铜、铅、镍产业虽然也受到很大影响,但尚没有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境地。
有色金属市场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尽管从长期发展趋势方面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具有良好前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已经基本实现接轨的背景下,世界有色金属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中国有色金属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国内需求也不可能表现为直线上升。预计未来二年里,中国市场对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的需求增速将受周期性变化。出现明显放缓。实际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全面实现市场化的十六年来,企业已经经历了二次全球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对市场周期有比较深刻认识,并积累了应对市场周期性变化的一定经验。
实体经济调整滞后于虚拟经济调整的基本规律,造成本轮世界有色金属市场的调整期可能长达三、四年。在这个期间,国内外市场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将处于低位运行。
4. 金融危机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危机,这个话题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如何去认识这一演变过程,防患于其然,这虽然不是你我考虑的问题,而是中国管理层,央行研究的大事,也是全球各国政府反思的大事。但其中的道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有利于正确认识个人和单位今后的投资方向。
美国次级债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属于由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两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其他投资者)其对象就是信用等级较差的美国公民,由于美国过渡消费习惯,这种只需付息就能住房的美国人群在房产形势好的情况下很受青睐,规模相当大,而且次级债公司的债券和股票向全球开放,可以说是很多国家都多少有点。但是07年起,美国房市开始出问题了,次级债也随之大幅缩水并逐渐演变成所谓的金融危机。 美国几大投资银行提供大量融资政府背景的房利美,房地美因此造成巨大坏帐。而次级债公司及几大投行的股票应声下跌,这样一连串的问题马上影响到全球。与此同时,国际投机资金又兴风作浪先是恶炒有色,后又恶炒石油期货(08年7月曾接近150美元/桶)等资源类期货,最终又大肆做空(08年12月初不到35美元/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就一发不可收拾。金融危机的根本性的标志是创立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银行在08年9月宣布破产,全球金融股集体跳水,世界一片惊慌。我们看到俄罗斯股票单日跌幅19%而表示担忧时,没几天冰岛股指单日跌幅高达75%,创造了世界历史记录,国家信誉也受到严重的打击。回顾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中国也出现了中国平安投资欧洲富通集团238亿人民币造成巨亏,风趣的网民称6000万年薪的马明哲投资水平比一般股民还要臭,当时投资损失高达95%;中信集团设在香港的中信泰富受澳元大幅贬值而在澳洲铁矿石外汇合约上造成155亿港币巨大亏损(最近报导实亏99亿港币),国内的中国远洋(浮亏53.8亿),中国铝业(140亿美元对外股权投资力拓英国损失80%)、江西铜业等等一批上司公司在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翻船,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后,我国上市银行08年9月披露的信息有:建行19140万美元、工行15180万美元、中行7562万美元、交通银行7002万美元、招行7000万美元…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中行还贷款给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5320万美元,我看形成的亏损将是很大的。另外,中国政府在美国的6200多亿美元的国债似乎也成为美国人要挟中国政府的“银质”,因此金融危机下,我国也不会独善其身,直接损失会相当大,简接影响还难以预测。
如今各国纷纷出台了以降息、减税、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等救市政策,似乎金融风波暂告段落。其实我认为本次金融危机其实还未结束,前阶段的国际汇率又开始燥动了,各国政府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中会运用货币杠杆来达到自身利益,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大战必定会爆发,我看这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金融货币政策研究较深的朋友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目前我国政府通过大幅降息倒逼20多万亿元城乡居民银行存款余额进入消费和投资领域来缓解危机,其实危机的深化与否,看保障。如果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没有活下去的担忧,没有结婚的担忧,没有生孩子的担忧,没有教育的担忧,没有养老的担忧,那么,消费就不会萎缩得很厉害。相反,如果生老病死、教育和养育都要担心,居民的消费水平一定是低下的,消费的萎缩就会更加严重。如果靠政府投资和消费来刺激,也只有短线之功,却能引发更多社会矛盾。所以,发达国家面临危机,首先一定要解决的就是保障问题。这也是二战前的危机中发达国家国内相对稳定的原因。相反,那些缺乏保障的国家,却更容易乱,经济更容易有危机感。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5.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铜期货市场的影响
价格下跌
6. 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房价大跌,今年疫情影响多地房价却上涨呢
最近听好多人都在讨论房子的问题,说的意思大概就是因为疫情,房价便宜,现在是入手的最好时机,比如哪个老板公司经营不下去了,要卖房子,房子不好租了,要卖房子,大家为了及时出手,就会压低价格,或许吧,换句话说,你若是买个老破小没疫情也不贵!
前段时间问了几套房子,相比前两年价格涨了不少,在看看新楼盘没有几个低于一万的,恒大打折销售呢,但是地点真是让人望而却步啊,四千一平的价格的确吸引人,比飞机场还远的距离我是真心接受不了,要公交没公交,要地铁没地铁,四千一平买来干啥?养老吗?
所以说句真心话,新房子,好开发商的房子都没掉价,你们所谓的有价无市也是虚假的,看看刚开盘的楼盘,五分钟销售一空是什么场面,半夜去排队的人真的都是闲得没事儿吗?
物价涨了,工资也算涨了,房价怎么可能掉呢?如果房价掉了,金融危机会重新来一次,世界都会大洗牌,不知道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其实掉价能怎样,买不起的还是买不起!
最后我想说,如今是买二手房的最好时机,那些市中心的老破小价格是真掉了,还有就是不要投资,买房就是居住,这样房子的价格才能稳定,物都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不懂吗?
7. 哪个商品期货合约平均波动幅度最大
每段时间各品种的波幅都有差距,而每个品种在各时间段的波幅又不尽相同。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各品种权限大幅度下跌,基本上所有的品种波动都比较大,去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螺纹钢的下跌幅度最大,股指期货也大幅度下跌,而由于美国干旱,豆粕的涨幅居前。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金属产品、能源产品等几大类。是关于买卖双方在未来某个约定的日期以签约时约定的价格买卖某一数量的实物商品的标准化协议。商品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特定商品的标准化合同的交易方式。
8. 08年的金融危机对期货市场的影响大吗
对于期货市场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如果美国救市政策成功,那么美国的货币政策将使美元持续走强,所有的包括黄金在内的所以商品期货都将持续下跌,结束去年的牛市格局。
反观如果救市不成功,那么美元的统治地位及根基将会受到严重的动摇,全世界都会抛弃美元,从而会引起全球的经济动荡,所以的商品期货都会涨。
总之08年是多事之秋,无论这场金融危机的结果怎样,他都将为期货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
9. 为什么在期货市场有些商品没有受到08年金融危机影响
所谓的金融危机,是建立在经济危机之上,经济危机扩大和持续化的后果。
其实很多商品都不定期受到影响,价格波动。在供需平衡,收入差距不大的时候才稍微平稳点。
10. 08年金融危机中国股市什么点
1 股市深调 最大跌幅近70%
2008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其18年成长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
其中,上证综指从最高点的5522.78点一度跌落至1664.93点,最大跌幅达到69.85%;而如果从去年十月的股市最高点6124点算起,中国股市本轮的最大跌幅则更加惊心动魄。07年英国媒体曾经称赞中国股市为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而今一年过去,中国股市360度反转,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2 股票交易印花税经历两次大调
为刺激股市交易,挽救股市一路单边下跌的局面,管理层在08年两度出手调整印花税:4月24日起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到千分之一,9月19日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印花税的两次大调曾一度令股市小幅回调,然而最终未能阻止市场继续下跌,与此同时,鼓吹“印花税为中国股市乱源”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少了。
3 汶川大地震 股市停市3分钟致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为表达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起,临时停市3分钟。地震的发生使得川渝地区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公司紧急停牌。与此同时,一行三会展开了紧急地震救援行动,积极支持灾区公司重建。而股民也自发“满仓锁仓,为救灾出力”,一时间,团结战胜一切,地震激发出“爱国市”。
4 国家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五次下调利率,救经济保股市
9月份,随着雷曼兄弟的轰然倒下,全球金融危机的幽灵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保增长促发展,国家高层迅速决策,批准了总额4万亿的投资计划,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百日内连续5次下调利率。国办则于12月15日“金融30条”,明确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股市运行。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抑制了股市的下跌速度,在10月份跌至最低点1664之后,A股逐渐回调,到12月份沪指一度回暖至2000以上。
5 维稳未奏效,奥运行情成空
尽管郎咸平一再提醒我们“不要有幻想”,但是前有积蓄已久的奥运概念冲动,后有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奥运之前多次维稳讲话,舆论普遍仍对奥运行情充满想像。然而事实却残酷的告诉我们,所谓奥运行情,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虚空一场。整个8月,上证指数从最高的2830点跌至最低的2284点,跌幅达到了14%。
6 股市大跌引发“救市”之争
3月27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距逾6100点的高位跌幅近半。股市的急跌让不少专家学者频繁发出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吁,但以胡舒立为代表的学者人士则加入到了反救市的阵营。在《何必讳言不救市》一文中,胡舒立强调“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时间引来板砖无数,也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论争队伍。自此,“救市”在整个08年成为一直延续的重要话题。“救市”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各方在股市制度建设上的不同观点,是对中国股市道路选择的一次理论大比武。
7 证监会开出史上个人最大罚单 惩治股价操纵在行动
还投资者一个“干净”的市场,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呼声和共识。08年,证监会在打击股价操纵等问题上的力度有了更大的增加。11月,证监会对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开出1.25亿元个人最大单笔处罚。随后几日,国美老总黄光裕也被警方调查,据称调查原因也与股市操纵有关。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查处已经成为中国证券监管的重头戏之一,但数量有限的证监会罚单,掀起的仍只是股市违法行为的“冰山一角”。
8 千亿股出笼 大小非成千夫所指
08年共有千亿股大小非解禁,巨量的限售股解禁被众多市场人士一致认定为A股下跌重要因素,部分人甚至将大小非称为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
对于大小非的争论一直伴随股市的下跌过程。不少市场人士都为大小非的解决支招献策,比如龚方雄建议设立封闭基金解决大小非问题,金岩石则主张设立平准基金锁定大小非,就连《人民日报》也曾刊登对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琨的访谈,要求对"大小非"开征暴利税。然而,证监会则回应说:对于大小非的政策不会改变。
9 汇金出手增持银行股 成就熊市“919”行情
2008年9月18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加上同日的印花税调整以及国资委表态,不期而至的三大利好促使9月19日A股大盘近乎涨停,而甫一开盘,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银行的股票就牢牢封在涨停板上,全天下来一刻都没打开。此谓记录A股历史的“919”行情。
据统计,自9月至11月,汇金分别增持工行和中行7.63亿元和1.77亿元。与其它“救市”措施相比,汇金入市全靠真金白银,因此,市场上普遍认为其对市场的意义最为重大,有人甚至直接称其为股市的平准基金。
10 中石油破发,中石油董事长深感对不起中小股民
2008年4月18日,中石油跌破发行价。
虽然中石油的破发在当时看来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但其破发的象征性意义仍然不可忽略:中石油在2007年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如今却跌破发行价,至少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整个市场所面临的潜在危机;而后来的股指继续下行,则更印证了中石油在市场上的标杆作用。
对于中小股民来说,“死了都不卖”的中石油破发则更称得上是一种标志性的打击。就连中石油的董事长也不得不对中小股民表示歉意:“深感对不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