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油黄金 » 原油期货外文参考文献

原油期货外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21-08-26 13:54:21

㈠ 网页上WTI原油期货价格和纽约交易所原油收盘价的区别回答能让我理解透彻的话,追加悬赏!谢谢!

WTI是纽约交易所交易的原油期货品种。WTI原油期货价格和纽约交易所原油价格是没多大区别的,但是要注意合约期。

如果不注明价格种类,一般都是指下一个交易月的收盘价。如你举例的1月31日WTI原油期货价格98.4美元/桶,应该指的是1月31日当天,2月份WTI合约的收盘价。

至于平均价有很多种,收盘价其实也是一种加权平均价。

㈡ 为什么说原油期货与美元呈负相关关系在一篇报道里看到的。

商品和货币是负相关关系。美国称霸世界,世界能源格局掌握在美国手里,所以能源是以美元定价而不是人民币或欧元。

㈢ 谁有关于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外语参考文献求翻译

如果你对股指的套期保值有需要的话,还请你扣扣加我的名字。

㈣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参考文献哪里可以找

[1] 任培媛, 李瑞艳. AR(p)模型在外汇储备分析中的应用[J].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17)
[2] 汤学兵, 胡亚权. 我国外汇储备的预测分析与政策选择[J]. 大众科技, 2005,(04)
[3] 郎喜白, 曾黄锦. 湛江地区年降水量的时间序列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08)
[4] 王元龙. 对我国外汇储备理论误区的评析[J]. 经济研究参考, 2006,(39)
[5] 周璇.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全国GDP预测模型[J]. 消费导刊, 2009,(13)
[6] 党姬男. ARMA时间序列模型在销售预测中的应用[J]. 电脑与电信, 2009,(04)
[7] 林英德, 王波, 李军. 英镑兑美元汇率分析及预测[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06)
[8] 徐杨, 胡真铭. 从外汇储备的功能变迁看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量[J]. 商场现代化, 2006,(13)
[9] 张煜. 基于ARMA模型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时间序列分析[J].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 2006,(21)
[10] 韩继云.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选择问题新探[J]. 南方经济, 1996,(10)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1 条
[1]曹玉华. 江苏省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互动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3) .
[2]杜鹏,徐中民,唐增. 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转绩效的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 冰川冻土, 2008,(04) .
[3]白雪.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计量模型研究[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6,(03) .
[4]万金金. 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J]. 北方经济, 2006,(16) .
[5]乔兆颖. 山东省GDP的时间序列分析[J]. 北方经济, 2007,(02) .
[6]赵奥.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 北方经济, 2009,(06) .
[7]陈旺胜. FDI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非均衡性研究[J]. 北方经济, 2009,(10) .
[8]向琼.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 北方经济, 2009,(12) .
[9]韩泽县. 基于协整技术上的中国股票市场的理性分析[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
[10]时晶晶,李汉东. 深证成指日收益率波动的实证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
>>更多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1 条
[1]任志祥. 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 .
[2]曹媛媛.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 天津大学, 2004 .
[3]孙镟.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 河海大学, 2005 .
[4]徐小飞. 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华侨大学, 2005 .
[5]陈全功. 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6]李海海.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
[7]诸培新. 农地非农化配置:公平、效率与公共福利[D].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8]陈燕武. 消费经济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 华侨大学, 2006 .
[9]梁彤缨. 资本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D]. 华南理工大学, 2004 .
[10]温明振. 有机农业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 2006 .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9 条
[1]苏红.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D]. 河海大学, 2004 .
[2]陈胜军. 县域金融萎缩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南农业大学, 2004 .
[3]惠莉.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
[4]封潇.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货币政策运行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
[5]吕瑜. 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与期货市场功能研究[D]. 浙江大学, 2003 .
[6]王珂英. 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统计研究[D]. 湖南大学, 2004 .
[7]李克军. 福建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及其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福州大学, 2004 .
[8]吴玉珊. 中国股市效率的计量研究[D]. 暨南大学, 2004 .
[9]李燕.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 .
[10]陈天厚. 我国民间投资预警的实证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胡初枝,黄贤金,陈志刚,钟太洋,谭丹,李珍贵. 基于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的的征地制度改革研究——来自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A]. 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2]苏韡. 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子的Granger因果检验[A]. 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3]谭志豪,方炜.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 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 2008 .
[4]任家福,张昉,周宗放. 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A]. 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 2008 .
[5]丁焕峰. 城镇有效就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东省1978~2005年的实证[A].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 2008 .
[6]佘传奇,夏家福. 中部崛起视野下的安徽亟待着力以消费拉动经济运行[A]. 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 2008 .
[7]张真真,李善同.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 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 2009 .
[8]朱传冲. 重庆城市化与商品流通关系的实证研究[A]. 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9]周晨. FDI地区差异对中国四直辖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A]. 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 2009 .

黄金期货外文参考文献

Gold futures glitter as stocks lose luster By: Polkuamdee, Nuntawun. Bangkok Post (Thailand), 02/02/2009; (AN 2W62W61380971000)

㈥ 中国上海能源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代码为什么是SC英文缩写

代码SC为原油(SHANGHAICRUDE或SOURCRUDE)的英文缩写。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比如SC1801合约,意思就是2019年1月到期的原油期货合约,比如SC1806合约,意思就是2019年6月到期的原油期货合约。

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4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迪拜商品交易所的高硫原油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货合约。

(6)原油期货外文参考文献扩展阅读:

原油储量

截至2012年1月1日,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为1413.09亿吨。沙特阿拉伯为世界石油储量之首。2001全球原油产量为31.8亿吨,排名前5位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沙特阿拉伯、 美国、中国和挪威。

其中俄罗斯和中国产量分别增长了9%和1.8%,俄罗斯从2000年的第二位,取代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产油大国,而中国也从上年的第五位升至第四位。

㈦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对美国有何影响

一、金融绝对霸权没有了。
美国拥有全球金融霸权,是因为有石油美元立国,而人民币美元将对石油美元构成压力。这个道理很简单,美元是准世界货币,全世界都认的货币,在世界上买啥都能买到,而这一切除了战后建立的经济秩序之功外,1970年代美国将苏联挤出中东并掌控中东局势后,将美元货币锚由黄金转移到石油身上功不可没。
石油是经济的血液,全球石油都用美元结算会导致全球贸易更多国际贸易使用美元结算,美国就能从全球经济增长中获利。
二、石油独家定价权没有了。
过去,产油国在美国控制的市场以外是基本没办法交易的,因为根本没有美国体系外的市场存在。但是,有了上交所的原油期货,国际原油就有了美国体系之外的另一个可以交易的原油期货市场选择。
如此一来,美元控制国际油价的垄断权被打破,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对国际原油的独家定价权没有了。
三、对全球商品流动的控制力大幅下降。
自二战以来,美国都拥有非常强的全球商品控制能力,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苏联解体后的一二十年,美国这种能力达到的顶峰。正是这种能力,美国在中国入世后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人口红利,获得了巨大利益。
但是,随着美国实力的下降,美国对商品流向的控制能力在减弱。譬如,就石油、工业品的流向而言,中国一样有一定的发言权。特别是在上海原油期货合约开始交易后,美国这种能力会进一步下降。当然,这种变化背后,也是中国海军力量不断增强的原因。
四、地缘影响力因此被削弱。
过去,美国在全球地缘的影响力靠的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三把刀。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美国在亚洲的贸易经济影响力与中国已经差很多,美国在该地区维系经济影响力主要靠投资和结算。但是,随着中国资本输出的能力不断增强和人民币结算规模的增加,中国经济影响力在地区会越来越大。
伴随着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军事能力在大幅提升,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也在大幅提升,这一切都意味着美国在地区的地缘影响力在被削弱。这一次,当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开始发力,中国的地缘影响力会进一步提升。

㈧ 英国经济学参考文献去哪里找 参考文献怎么写

2008年的春天,世界经济形势没有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呈现融融暖意,相反,次贷危机愁云仍未消散,美国经济仍在低谷徘徊,并将拖累欧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基础原材料,尤其是石油和农产品价格飙升不止,全球范围通胀压力显著上升。粮食问题和通货膨胀已对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不容忽视的威胁。从目前形势看,世界经济还需走过相当一段崎岖不平的道路。次贷危机:已接近尾声?次贷危机自从去年夏天大规模爆发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危机一直在扩散之中,其负面影响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由于美联储大手笔提供流动性,不断为金融机构慷慨输血,美国的一些大金融机构的危急形势已有所缓解。近期的美国股市开始走稳向上,金融市场开始显现些许活力。美国金融界的一些重量级人物表示,最糟糕的阶段可能就要过去。甚至有市场分析人士乐观地预计,次贷危机很快就要结束,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将重拾升势,美元也将重新走强。不过,不容乐观的是,目前信贷市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明显缓解,美国中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在未来几个季度将要集中暴露。尤其是住房市场作为麻烦的源头,还远没有见底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单户型住宅销量下降8.5%,创1991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经济仍处于衰退的边缘,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仅为0.6%(按年率),房价仍持续下跌,这些都可能使其他信用产品出现问题,甚至使大量优质按揭进入负资产状态,从而对金融市场形成更猛烈的冲击。此外,在欧洲,由于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的原因,次贷危机的影响现在可能才刚刚展现。有专家预计,在可预见的几个月里,次贷危机对欧洲的冲击可能比美国还要严重。美国房地产的寒流已明显波及欧洲市场,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的房地产市场在多年飙涨之后正开始下挫。欧洲经济已显现疲态,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月度调查显示,欧元区4月份经济景气指数出人意料地大幅下挫,创2005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德国、法国的商业景气指数4月份也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欧国家消费需求的下降,将影响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尤其是美国超量提供流动性,美元不断贬值,推动基础商品价格上涨,新兴国家通胀压力陡然上升,经济稳定增长明显受到威胁。因此,可以说,在作为次贷危机风暴中心的美国金融市场,一些大金融机构或许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发展之中,而且肯定要持续相当一段时期,只是影响有多严重还有待观察。油价和粮价:还要狂飙多久?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持续攀升一再挑战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已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社会动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关油价和粮价持续上升的原因,解释各种各样,且争议一直不断。关于油价上升的原因,西方比较流行的解释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强劲,对原油的需求增加;由于地缘政治、气候异常、采油成本上升以及产油国增产不积极等因素,原油生产能力难以增加;此外,美元贬值、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也对油价上升有推动作用。而事实上,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原油的比例仅在1/5左右,且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倒是各金融机构近年来纷纷进军商品交易业务使得石油市场变得更加深不可测。有分析人士指出,油价上涨,的确有供需面的因素,但其他因素起了很大作用。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将资金转投石油等大宗商品,推动价格上升,进而又进一步鼓励了投机行为。近年全球粮食产量一直温和增长,并未出现严重的歉收,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21.3亿吨。粮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如气候变化引起某些地区出现减产,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需矛盾,使粮价波动加大。甚至有人说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食品需求增加,需要消耗的粮食生产饲料。但原油价格上涨其实是更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油价上涨使化肥和柴油等价格上涨,提高了产粮成本;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刺激了生物燃料的需求,要消耗玉米。有资料显示,本世纪以来,美国玉米工业消费逐年猛增,截至2007-2008年度,玉米工业消费的增量已达2469万吨水平,相当于整个东南亚玉米饲料消费总量(1540万吨)的1.60倍、欧盟27国整个饲料消费量(4819万吨)的51.33%。可以说,饲料消费的增减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各类投机行为无疑也是推动粮价上涨的生力军。必须看到的是,最近数十年来,美国和欧洲政府对农产品实行的大额补贴,已让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投资无利可图,世界粮仓已从北非、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粮价的上升,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尤其是国际油价和粮价定价权主要在美国,而高油价和高粮价对美国的冲击相对要小得多,只要美国的通胀压力还可以忍受,资金链不出问题,就不能指望美国会积极采取行动遏制油价和粮价的上涨,投机资金制造价格泡沫的黑手就不会停歇。中国经济:逆风起飞才有新辉煌美国为拯救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机构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泛滥和美元贬值,石油、农产品和贵金属价格在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中彼此借力不断被推高,引发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现有经济结构下,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维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找到平衡点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能把外界压力转化为动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好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中国经济就能逆风起飞,迎来更为持久的新辉煌。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可能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扩大消费。在对外贸易方面,更加注重质量,不以牺牲劳动力福利、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更加协调合理。在目前情况下,要有效增加就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可能比经济增长速度更为重要。再者,切实加强对热钱的监管,结合我国国情稳妥有序地推进金融体系改革。根据有关数据,去年年底和今年以来,流入我国境内用于短期套利的热钱数量惊人,热钱一旦回流,必然会对经济正常运行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此外,还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科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弹性。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资金流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缓解结构性流动性过剩。此外,要把发展农业提到更高的战略高度。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目前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尽管如此,当今世界出现的粮食危机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业产出占国家GDP的比例并不高,对解决就业问题作用似乎也不大,但其经济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要树立粮食安全国家大战略观,摒弃“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的政治幼稚观念;摒弃所谓“土地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短视观念。用新的思路、以更长远的眼光统筹城乡发展,在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前提下,切实保护耕地,有序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

㈨ 参考文献

胡见义,牛嘉玉.1994.中国重油沥青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5(2):105~112

厉凯,王敏,葛广涛,等.2007.油砂资源及其开采工艺技术.工程技术,26(2):259

牛嘉玉,翁维瑾,徐树宝.1990.辽河西部凹陷重油聚集条件与原油稠变特征.石油学报,11(4):25~32

牛嘉玉,刘尚奇,门存贵,等.2002.稠油资源地质与开发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郑德温,方朝合,李剑,等.2008.油砂开采技术和方法综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6):105~108

朱作京.2007.加拿大油砂开采技术初探.国外油田工程,23(1):21~23

Deroo G,et al.1977.The Original and migration of petroleum in the Western Canadian sedimentary basin,Alberta—A geochemical and ther-mal maturation study.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Bulletin,262,136

Kramers J W,et al.1976.Survey of heavy minerals in the surface-mineable area of the Athabasca oil sand deposit.Canadian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Bulletin,v.69,no.776,92~99

Meyer R F,et al.1986.Estimate of world heavy crude oil and natural bitumen.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vy crude and tar sands,175~191

Mossop G D.1980.Facies control on Bitumen Saturation in the Athabasca oil sands, facts and principles of world petroleum occur-rence.Canadian Society of Petroleum Geologists,Memoir 6,609~632

Orr R D,Johnston J R,Manko E M.1977.Lower Cretaceous geology and heavy oil potential of the Lloydminster Area.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25(6):187~1221

Outtrim C P,Evans R G.1978.Alberta's oil sands reservoirs and their evaluation.Canadian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Special Volume17,36~66

Richard F Meyer,Emil D Attanasi,Philip A Freeman.2007.Heavy oil and natural bitumen resources in geological basins of the world.Open-File Report-U.S.Geological Survey(2007),of 2007~1084:36pp

Roadifer R E.1986.How heavy oil wccurs worldwide.Oil & Gas Jounal,May 3,111~115

㈩ 国际油价波动分析与预测的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部分 国际油价波动分析
第一章 全球石油市场信息溢出研究
1.1 引言
1.2 信息溢出检验文献综述
1.3 实证研究
1.4 本章小结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国际油价短期波动研究
2.1 引言
2.2 以前的相关研究
2.3 实证数据和方法
2.4 实证结果
2.5 本章小结
2.6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粗糙集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油价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粗糙集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混合方法
3.3 混合方法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国际油价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4.1 引言
4.2 影响原油供给的因素
4.3 影响原油需求的因素
4.4 影响原油价格的短期因素
4.5 本章小结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突发事件对油价的影响分析
5.1 引言
5.2 突发事件类型
5.3 油价波动特点
5.4 案例分析:突发事件对油价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分析
6.1 引言
6.2 经验模态分解
6.3 分解
6.4 合成
6.5 本章小结
6.6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LSI的文本聚类在影响油价事件分类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文本预处理
7.3 基于LSI的文本聚类
7.4 聚类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7.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国际油价预测
第八章 动态因子方法预测原油价格
8.1 引言
8.2 动态因子方法
8.3 数据
8.4 回归和预测结果
8.5 本章小结
8.6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基于基金持仓的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预测
9.1 引言
9.2 影响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因素分析
9.3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预测
9.4 本章小结
9.5 参考文献
第十章 小波变换在油价分析预测中的应用
10.1 引言
10.2 小波变换
10.3 基于小波变换的油价序列多尺度分解
10.4 基于多尺度分解的油价预测
10.5 本章小结
10.6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油价预测
11.1 引言
11.2 小波神经网络介绍
11.3 实证分析
11.4 本章小结
11.5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基于供求理论的石油季度价格预测
12.1 石油价格影响机制简介
12.2 石油季度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2.3 石油季度价格预测模型的建立
12.4 本章小结
12.5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勘探开发与国际石油供求间关系分析
13.1 引言
13.2 石油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13.3 石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13.4 本章小结
13.5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基于VARX与VECM模型的年度国际原油价格预测
14.1 引言
14.2 模型理论与方法
14.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4.4 模型预测与结论
14.5 本章小结
14.6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际油价预测系列报告(摘选)
附录二 报刊文章和观点精选

热点内容
普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晚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3 浏览:396
阿坝小金县橡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5:40 浏览:908
楚雄大姚县豆一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4:02 浏览:736
做期货能在网上开户吗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591
安庆宜秀区早籼稻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32:22 浏览:377
正确的原油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9:41 浏览:39
达州市纤维板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11 浏览:310
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白银期货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5:07 浏览:883
上海外盘期货哪里开户 发布:2021-12-16 12:24:10 浏览:448
香港日发期货开户网站 发布:2021-12-16 12:24:09 浏览: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