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上市的作用
㈠ 中原油期货上市中国有什么好处
当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第八大原油生产国。2016年原油消费量约为5.78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65%。2017年进口原油约4.2亿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后,既可以实现原油的套保、套利等功能,又能够减少在原油贸易中对美元的依赖,降低与美元相关的汇率风险。
尤其是在原油价格在2016年阶段性探底后逐步回升、原油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中国议价能力增强,此时推出原油期货可谓占据“天时”。这是我国推出原油期货、谋求定价权的战略机遇期。
此次原油期货合约设计方案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可以用十七字概括,即“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
有业内专家指出,在能源贸易定价权的竞争中,我们既“取势”,以战略眼光抓住建立原油期货市场的契机;同时也“取实”,找到了一个巧妙的突破点。WTI、布伦特原油交割标的是轻质低硫原油,当前国际市场缺乏一个权威的中质含硫原油价格基准。
而中质含硫原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4%左右,同时也是我国及周边国家进口原油的主要品种。因此,我国原油期货选择以中质含硫原油作为交割标的,弥补了空白。对于我国来说,夯实能源资源要素和产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出着眼于亚洲地区,并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原油期货,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两大原油期货交易产品为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期货合约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介绍,与之相比,上海原油期货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期货合约标的物选择了中质含硫原油,二是计价和清算货币为人民币。三是立足于亚太,面向全球。
胡俞越说:“这里面核心的要件就是人民币作为一个定价货币,我们知道全球的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用美元来定价,我们选择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实际上也是通过原油期货来谋求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那么我们也知道就是布伦特原油和WTI的原油,选择的是轻质低硫原油,作为交易的标的。而我们中国进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中质含硫原油。中质含硫原油在全球的原油产量当中占据了44%。所以现在来看,它缺少一个为中质含硫原油定价的一个标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推出原油期货选择的是这个标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据了解,2017年中国进口原油约4.2亿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业内人士认为,上海原油期货上市,真正的意义是为国内的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套期保值、规避价格风险的场所。
此外,目前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超过美洲、欧洲,但仍缺乏认可度较高的定价基准。“上海油”将真正参与到亚太原油定价基准的竞争中。有望与现有的纽约、伦敦两地基准油价,共同组成全球24小时的连续交易机制。
中国作为石油需求方,原油期货的推出将对全球石油价格形成一定影响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这一步早晚要走。因为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那么今年我们预计肯定会超过4亿吨的这样一个进口量,而且我们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现在不断地攀升,那么今年有可能将近70%,但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一个石油买主,对于整个的价格始终是没有什么影响力。
如果我们通过建立一个市场不断地完善,不断摸索,能够至少对整个全球的石油价格能够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这个影响力不一定是完全能够定价,但至少给我们企业更多的,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买石油这样的一个平台,也是一个进步。而且对于整个未来的金融开放,金融创新,对于我们整个的这个能源的安全都会有一定的好处。
随着中国原油期货的上市,不仅是对于原油这一资产,同时对于人民币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投资机会,人民币计价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需要。在中国石油消费增速与旺盛贸易需求的大环境下,国际原油贸易迫切需要实现人民币计价,减少汇兑成本和风险,这也正是中国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市场基础。同时随着打破美元计价原油垄断的格局之后,中国与美元的交锋也将更加激烈,虽然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撼动美元的坚固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必然能够成为和美元分庭抗礼的存在。
㈡ 原油期货上市对哪些股有好处
对期货公司的股票或者控股期货公司的股票有一定的炒作题材
比如:中国中期 美尔雅 厦门国贸……
㈢ 原油期货上市的意义是什么 投资者入场需
这意义还真不小
国际战略层面的,可以争夺亚洲地区的原油定价权
之前搞定一堆国家才能上市,原油期货也才托了这么多年
别的品种哪有这么麻烦的
这个月就上市
做原油可以咨询
可以确保费用和保证金最低
㈣ 原油期货上市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从原油定价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这样定义中国建设原油期货市场的意义:“我国推进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旨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风险屏障。此外,尽管欧美已有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但其价格难以客观全面反映亚太地区的供需关系。推出我国的原油期货,将有助于形成反映中国以及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的基准价格体系,通过市场优化石油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原油期货市场是我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重要实践之一。”
建立中国的原油市场定价权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原油的消费大国。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资料显示,2016年度,在北美、中南美洲、欧洲及欧亚、非洲,原油消费量和产量相差并不多;中东地区的年产量高达14.97亿吨,而消费量仅为4.18亿吨;亚太地区则是和中东地区完全相反,年产量3.83亿吨,消费量却高达15.57亿吨。
具体到中国的情况,同样也是生产量远远跟不上消费量。作为第六大原油生产国,中国在2016年的原油生产量为3999千桶/日,而消费量却达到12381千桶/日,这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
但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上,原油期货合约目前仍然是一片空白。倒是原油加工产业链上的一项产品——燃料油,其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但成交量寥寥。
原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变化,甚至可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上下波动,而原油期货的交易价格变动,对原油现货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庞大的消费需求下,中国推出属于自己的原油期货合约,显得意义非凡。
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在原油期货的总体设计思路中,明确写有“人民币计价”这一条,也就是说,不管是面对境内投资者,还是境外投资者,原油期货均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
目前,国际上共有12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货,其中,最主要的原油合约包括三种,分别是洲际交易所上市的布伦特原油、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WTI原油、迪拜商品交易所上市的阿曼原油。这三种原油期货的交易报价均以美元为单位。
而在中国的原油期货正式上市之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也将成为全球惟一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上市所在地。
㈤ 原油期货上市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它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很多商品的价格。原油不但可以生产汽油、柴油等燃料,影响我们出行成本,而且在衣、食、住等领域,也是重要的原料。
事实上,原油和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息息相关。无论是制作衣服的尼龙、涤纶等合成纤维,还是种植蔬菜需要的化肥和蔬菜大棚的薄膜;再到各家各户用到的家电和个人、家居织物的清洁护理产品,都来源于原油。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平均要穿掉0.29吨原油,吃掉0.55吨原油,住掉3.79吨原油,行掉3.84吨原油。
㈥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在即 将带来哪些影响
促进石油市场体系改革进程
针对国内原油现货市场现状与发展对于原油期货上市运行有何影响的疑问,上期所昨天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与原油期货的上市可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首先,正在稳步推进的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将为原油期货提供坚实的现货市场基础,包括逐步增加原油进口主体、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石油天然气领域等政策推出都将有利于增加原油期货市场投资者的参与、优化市场参与结构;
其次,原油期货合约规则设计本身已充分考虑我国石油市场现有格局,采取了保税交割方式、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以应对境内现货市场主体缺乏的现状;
最后,原油期货运行将促进石油市场体系改革进程,为石油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有效工具,通过期货产生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价格风险的能力。
㈦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有哪些好处
对美帝来讲有四大坏处:
一、金融绝对霸权没有了。
二、石油独家定价权没有了。
三、对全球商品流动的控制力大幅下降。
四、地缘影响力因此被削弱。
对中国来讲有三大好处:
一、争夺原油定价权,为经济发展确定稳固预期。
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可以扩大金融投资市场开放。
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本周在上海上市。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金融市场里程碑的事件。中国版原油期货推出以来的运行情况如何,有哪些参与者,未来将如何完善交易机制,是否能消除原油市场一直存在的“亚洲溢价”?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发期货董事长赵桂萍。
需要扩充油种、扩大仓储
南方日报:中国版原油期货推出,对消除“亚洲溢价”有何作用,如何提高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力?
赵桂萍:“亚洲溢价”何时消除目前还很难判断。不过,从当前的情况看,我认为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还可以继续完善:
一是逐步扩充可交割油种,扩大参与群体。代表美国市场的WTI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分别是境外6种、境内6种;目前我国原油期货设定的可交割油种,分别是境外6种,境内1种。这样的设定考虑到了现实情况,未来仍有扩充的可能。如果扩充品种,会有更多境外投资者来交易。
二是在原油仓储方面扩大建设,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管道设施。美国原油现货交割地库欣,有约7000万桶原油库存,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布的库容数据是:全国范围可用库容约4000万桶,启用库容约2000万桶,大概只是库欣的1/3不到。
布伦特原油市场用了20年才得到广泛认可,中国原油期货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除“亚洲溢价”、更好地推进国际化,均是可以期待的事情,我们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用油大户在国内市场套期保值更有利
南方日报:中国原油期货推出后,国内原油企业在保值避险方面有哪些便利?国内企业如何利用本土原油期货市场管理风险?
赵桂萍:由于此前国内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工具,企业只能进入国际市场参与交易。但是,对于境外的监管法规、交易规则等,国内企业都是陌生的。由于时差问题,通常是北京时间凌晨后,欧美原油期货市场才进入交易最活跃时段,不利于国内机构的及时决策和反应。
同时,国内企业的头寸、交易成本和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容易暴露给境外投资者,客观上使得中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而且,汇率的波动,也加剧了企业管理风险的难度。
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能够满足国内企业及投资者风险管理的需求。运用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理论上,石油产业链购油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均有套期保值的必要。不过,以前中国企业对套期保值的认识度不高,仍有不少企业不太重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考虑到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监管和汇率风险,用油大户在国内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整体是划算的。
南方日报:原油期货对完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哪些好处?
赵桂萍:随着原油期货上市,石油市场的参与主体将趋向多元化,可以预期成品油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其成功运行有利于地区基准价格的形成。
上市后的量价表现正常
南方日报:参与原油期货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风险?
赵桂萍:原油期货毕竟是一个衍生品,要注意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用管理风险的角度去管理,不管是对产业客户和个人客户;企业要考虑大宗商品的国际化属性,要考虑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特别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现货,要注意联动风险,目前几个主要市场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的波动,也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原油期货市场;不管是个人和机构,都要做好风险底线的管理。
对个人客户而言,任何市场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原油期货与国际联动的关联度高,要控制好自己的仓位。将来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都要密切关注政策、原油产地国动态、美元计价大宗商品的表现等因素。
南方日报:据您的观察,原油期货上市后的运行情况如何?
赵桂萍:根据上市后的运行情况看,从单一大宗商品期货交易量角度看,是表现不错的,量是够的。之前上海能源交易中心给了一个基准价,上市后的表现为近期价格高,远期合约价格低,与现货价格及走势预期拟合度高。
当然,价格走势与英美两大国际市场有价差,与现货有价差。这些都是正常表现。未来走势难以预测,不过,我相信成交量会维持常态活跃度,且能平稳运行,真正体现出国际化特征。
南方日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对国际机构投资吸引力如何?
赵桂萍:以布伦特原油市场为例,目前全球原油七成以上的交易是以布伦特市场为标准的。我们在市场拓展中也在开发客户,部分客户观望是正常的。不过,我相信,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也会经历影响力从小到大的过程。中国是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第二大原油消费国,中国的原油期货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国际投资者可以用美元当作保证金进行交易,由银行进行电子换汇,免去了要先换成人民币再进行交易的麻烦,也是中国原油期货的一大亮点。在这些便利条件下,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对国际机构投资吸引力将会越来越大。
参与者80%为自然人
南方日报:客户在广发期货的开户情况如何,具备哪些特征?
赵桂萍:从现在的情况看,参与者热情比较高。个人投资者投资起点是50万元。国内开户热情高,欧美问询的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开户数量体现出“二八现象”。我们在严格执行适当行原则下开户,其中自然人客户占比约80%、机构客户占比20%,已开3个境外二级代理机构。目前仍有很多客户在排队申请开通交易编码。
㈧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有何好处
主要是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争取我国在原油上的话语权、定价权。
㈨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有何意义
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原油投资的正规渠道,有利于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