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期货合约的魅力
① 萨达姆的孙子穆斯塔法,为何会让美军和伊拉克人为之动容呢
2003年4月11日,萨达姆祖孙四人化装逃出巴格达。为了避免目标过大容易被发现,萨达姆自己带着保镖回到老家提克里特,找个菜窖藏了起来。而乌代、库赛和穆斯塔法,带着另外几名保镖,逃到摩苏尔。
14岁的孩子,正是天真烂漫、快乐地享受阳光与清风、对未来充满无比憧憬的时候,却以这样的方式过早地凋零,确实令人唏嘘。
作为萨达姆家族的男性成员,也许这就是穆斯塔法的命运,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传统,就是如此。也许人们唏嘘的,是这种价值观和传统本身。
② 尼赫鲁和萨达姆共同特点
尼赫鲁。和萨达姆共同特点?他们是两个国家的人,他们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共同的特点就是萨达姆被推翻了,尼赫鲁也下台了,这就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③ 萨达姆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忠心的侍卫,如今日子过得怎么样
作为萨达姆最忠心的侍卫,毕竟跟的人得罪了美国人,所以他的下场也并不好过,在萨达姆死之后,他甚至扬言要给他的这个主人报仇,这也使得美国五角大楼悬赏1000万美元抓他。最后这个人死在伊拉克政府军的一场军事行动当中,有趣的是他竟是被流弹击中意外死亡的,可见邪恶之人下场中不好过。
这个侍卫领导着萨达姆被剿灭之后剩余的势力,并且凭借着高超的反追捕技能,在中东一带潜伏了很久,并秘密发展了一些恐怖袭击活动。企图为萨达姆报仇,美军也是不胜其扰,之后却在伊拉克政府军的一场军事行动中却被意外打死,不免有些讽刺。
④ 政绩突出的萨达姆,为什么遭到伊拉克人民的背叛
萨达姆并没有遭到伊拉克人民的背叛,只不过因为政府的腐败以及萨达姆本人的残暴,所以伊拉克人民不再支持萨达姆而已,这并不能称之为背叛,而且伊拉克人民是属于自己的,而萨达姆并不是伊拉克的统治者。所以只能说政府的作为以及萨达姆本人的作为并没有得到民心而已,因此萨达姆才会得不到人民的支持。
萨达姆在位期间虽然让伊拉克人的生活好了起来,但是因为萨达姆是个独裁者,所以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当时的美国却利用萨达姆和伊拉克人的矛盾,企图煽动伊拉克人制造暴乱。
⑤ 谁喜欢萨达姆啊
值得尊敬的失败者
⑥ 萨达姆和卡扎菲死了吗
是的。
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1937年4月28日—2006年12月30日),全名萨达姆·本·侯赛因·本·马吉德·阿尔·提克里特,台湾一般译作萨达姆·海珊,伊拉克第五任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萨达姆·侯赛因出生在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丧父,靠叔父抚养成人。
萨达姆19岁就积极投身政治运动,21岁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从1979年至2003年任伊拉克总统,在位期间先后发生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其政权被美国推翻。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被美军抓获。于2006年11月5日被判绞刑,同年12月30日执行。行刑当天是伊斯兰最神圣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此一举动引起阿拉伯世界不满。12月31日,萨达姆的遗体在出生地奥贾村埋葬。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1942.06.07—2011.10.20),利比亚政治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逊尼派穆斯林,利比亚革命警卫队上校,利比亚九月革命的精神领袖,前任利比亚最高领导人。
1969年9月1日,他领导“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并晋升为上校。1970—1972年,任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后改国名为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1982年至1983年任非洲统一组织主席。卡扎菲还是利比亚作协的名誉主席 ,2001年6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卡扎菲小说选》中文版问世。
2008年9月,在地中海港口城市班加西,200多位顶着王冠或手握黄金权杖的非洲国王、酋长们将“万王之王”的头衔授予了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愤怒日”大规模示威抗议,要求政府下台。3月19日起,英国、法国、美国等多国军队发动对利比亚的空袭。卡扎菲号召其支持者抗击反对派武装和北约。卡扎菲在电话中警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如果自己丢掉政权,恐怖集团将在中东崛起并必将攻击欧洲。 8月22日利反政府武装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称夺取控制权;卡扎菲政权正式倒台。10月20日,执政当局占领卡扎菲残余的最后一个据点苏尔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于枪杀。执政当局武装将两人遗体送至米苏拉塔 一处肉类冷藏库中向市民展览了4天后秘密下葬。卡扎菲身亡后,利比亚分崩离析。
⑦ 期货的魅力
所谓期货交易,也叫“合约交易”、即合同交易,交易者之间的交易相当于只是签了一个合同(不象股票买卖,交易一旦发生就意味着钱货两清了),该合同今后还可以转让(即所谓的平仓);维持合同权利的基础就是保证金:保证金如果没有了就没权利再继续持有合同了——当然,如果以后又有保证金了、以后还可以接着再玩(跟打麻将的规矩差不多吧~)。
保证金一般占合同金额比例的5——20%,所以,当行情波动5——20%时,某一方的盈利可能翻番、另一方则理论上分文不剩。因此,期货投机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逼仓”——令某一方保证金不足而被迫“平仓”——俗称“斩仓”——从而获利。相对而言,由于在短时间里筹集货物的速度一般比筹集资金的速度要慢,因此期货的逼仓经常表现为“多逼空”。最直观的表现是,在现货行情疲软、期货行情不跌反涨时,十有八九是要发生逼仓了。
保证金制度具体是如何履行的?
如果把期货保证金与买楼花的定金相比较,只不过期货保证金主要的不是购楼“货款”的一部分、而是用以平衡多空(或曰买/卖)双方随时发生的浮动(以及事实)盈亏。以天然胶为例:多空(或曰买/卖)双方在13700元成交后,当行情涨至14100元时,相当于多方有400元/手的浮动盈利、而空方则有400元/手的浮动亏损,交易所随时要将亏损方亏损部分的金额从其保证金帐户内划拨到盈利方的保证金帐户内(当然还有手续费也要从双方保证金帐户内划拨出来),如果某方出现保证金值低于规定数额(注意:不是说1分钱都没有了!),交易所有权对其予以强行平仓。
什么叫逐日盯市制度
由于期货行情在一天内的波动幅度经常会很大,如果以“瞬间”的盈亏结果来作为对某方实施比如“强行平仓”的行为的话,极有可能一方面引发大量的交易纠纷,另一方面甚至导致整个交易根本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所以交易所一般采取或在收市前的某个时间、或在次一个交易日开市前的某个时间作“资金结算”(此处用词可能不当,应该怎么定义记不太清楚了);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金不足的一方若不能及时将保证金予以补足、交易所才对其行使强行平仓的权力。这就是所谓逐日盯市制度。
套期保值 现货市场的供需双方在未来某时间对商品有卖/买要求,因担心在该时间到来时的价格不利于自己的要求、于是愿意在现在期货市场上的价位先行卖出/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合约 以锁定成本,此行为即为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分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2种,从事卖出套期保值可以向交易所申请用注册仓单质押作保证金用而不必再准备全部所需要的保证金。从事买入套期保值也可以向交易所申请用其他有价证券质押作保证金用而不必再准备全部所需要的保证金。
期货市场和批发市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期货市场不以实货交割为主要目的和手段,一旦发生大规模的实货交割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事实上已经发生了逼仓。所以,为了迫使实货交割量减少,交易所会采取一系列的约束措施。主要有:大幅度提高交割月合约的保证金比例、大幅度增加交割手续费等。
什么叫“爆仓”?
由于行情变化过快,投资者在没来得及追加保证金的时候、帐户上的保证金已经不够维持持有原来的合约了;这种因保证金不足而被强行平仓所导致的保证金“归零”、俗称“爆仓”。
什么叫会员席位
与股票买卖一样,购买会员席位是经纪商(证券公司)的事,跟投资者没有关系。
期市交易的最小单位是什么?与股票买卖一样,也叫“手”。只是对于不同的品种、“手”的标准也不一样:比如天然胶期货曾经是5 吨/手。
参与期货交易的几个步骤
1、开户:其过程与股票开户的程序是一样的;
2、注资:一般准备“最小单位”所需要的10倍以上的资金为宜。比如“最小单位”需要3000元,那么就准备30000元吧。
3、了解和熟悉各种交易制度以及相关术语。
4、学会并熟练掌握如何计算浮动盈亏。
交易手续费是如何收的?
开仓时收一半,平仓时收一半。各个交易所或品种之间的标准不一,大约相当于2、3个点的值。
期货合约里的 “2月”、“8月”是指什么?
指的是合约截止月份,也叫交割月份。
关于“套利”:
比如某甲在13700元买进R308(即2003年8月交割的天然胶合约)、计划在R311上抛出,假如要在同一时间完成、二者之间的价差(也叫基差)必须大到什么程度才有利可图呢?这里涉及这样一些费用:
从事套利在期货市场上投入保证金的利息支出;
购买天然胶的货款所占用资金的利息支出;
8--11月的仓储费用;
增值税:(卖价-买价)X 0.17;
假设以上项目内容合计为350元,就意味着当在同一时间R308为13700元/吨、R311为14050元/吨 以上时,理论上同时买R308卖R311是稳赚不赔的。
如果你还不急于“兑现”,这期间只要假设R312比R311高出一定的价位、都可以在平掉原来持有的R311合约的同时、转抛R312。
再介绍一个极端的例子(这是我在1996年底为国家储备局设计的套利方案):
储备局常年要囤积一定数量的天然胶,假如想通过期货市场从事套利,在同一时间不同合约之间的价差呈什么样的比价时其才会有利可图呢?
首先是“近”高“远”低,其次是操作行为上的先抛后买。这里涉及这样一些费用:
从事套利在期货市场投入保证金的利息支出;
因卖出天然胶所回笼资金的利息收入;
套利期间所节省的仓储费用;
少支付增值税的收益(卖价-买价)X 0.17。
假设以上项目内容正负抵消后合计为250元,就意味着有机会进行“空头套利”。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期货市场是不容易出现恶性逼仓的——因为套利盘的存在会令“基差”经常处于一个非常合理的比价状态。)
关于恶性逼仓
恶性逼仓的最恶劣行为是弃盘、也叫弃仓。当逼仓主力感觉到逼仓的风险已经堆积到无法释放的地步时,其会将所持有的合约快速集中到若干个“新”席位(一般情况下,该席位的所有者或无人敢惹、或傻得可爱、或愿意“监守自盗”)上(其实,整个逼仓的过程一直也是在各个席位之间倒仓的过程)。这样,逼仓的“利润”和本金被倒出来了,在“新”席位上仅保留“初始保证金”——也就是维持保证金;一旦行情逆转、其立即就会出现保证金不足的现象;由于此时“逼仓”主力已经人间蒸发(象最近的萨达姆一样)、所以很快就会发生因无人抵抗而导致的连续“停板”。而交易所很快会发现这些“新”席位已经“爆仓”了,席位“爆仓”的后果就是交易所要接下其手头上的的所有未了结的持仓。交易所为了自保,必然会要求“对手”挂出平仓单;但是,这时候“对手”离解套还早着呢!!
于是,交易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付烂摊子:协议平仓吧,双方都说自己的合约还处于亏损状态(整个市场忽然找不到赚了钱的席位了);如果不协议平仓,行情运行方向对交易所被迫承接下来的合约还将继续不利、交易所又怎么承担得起……
外汇期货和指数期货:
我们平时所说的外汇期货也叫外汇(现货)按金交易,是投资者与银行之间发生的现汇交易。所谓行情,其实是各个“报价行”之间报出的价:分买进价和卖出价;当投资者“买进”的时候、银行就对应地“卖出”。直接和银行交易只存在买卖差价(一般为5—7个点,10个点也很正常;行情变化特别快的时候也可能为30—50个点)、而没有手续费,此外还可能涉及“息差”——即投资者买卖币种之间存款利息的差额。
举例:某甲在2001年11月末看好美圆兑日圆的汇率,于是抛日圆买美圆(即使投资者手头持有的就是美圆也可以这样操作,因为“投资者手头持有的美圆”只是保证金而已);假设在124抛日圆买美圆合20万美圆的规模,在134时再把日圆买回来,相当于赢利200万日圆——折人民币12万元。正常情况下所需要的投资额为5万元人民币的等值外币。(其间所需的时间约为3--6个月)
指数期货是直接将指数“货币”化。比如令(即人为规定)上证指数每一个点的价值为200元/手,当上证指数从1350点升至1500点时,投资者每买一手(约需投资 1500X200X0.05=15000元)就有机会盈利30000元。
希望采纳
⑧ 侯宁的代表作品
《辞兔爷往事如烟看变化迎龙兄大盘必升兆钱程---1999年中国股市回眸〉1999-12-29
《一“网”打尽:人类的终极梦想》
《欢呼声中终将响起---股市大调整近在眼前》2001-5-18
《大浪淘沙胜机永存——入市呼唤中国证券市场大变革》
《风雨期市呼唤更上层楼》1999-12-23
《在豆香里憧憬期市之春》
《“大豆”与“钢铁”的对话》2002-5-23
《质疑下单直播(瑞银)》2003-7-12
《高法期货新规缺憾不少期货商抱怨举证条款》2003-7-6、
《尚福林低调掀起“调研运动〉2003-6-30、
《场外造势连豆多空对决一触即发》2003-6-23、
《民生证券悬念:双董事会共存多久》2003-6
《尚福林重新定位中国股市》2003-3-31
《高西庆复出》2003-3-10
《炒焦天胶期货殃及玉米推出〉2003-2-17
《股市谎言终需“纳税”》
《证监会人事更迭股市预演新政行情〉2003-2-10
《金融期货:等待梅拉梅德式《正名报告》〉2003-1-6
《稳定是检验股市政策的标准》 2002-12-20
《股市激辩——中国股市第三次大辩论纪实〉2002-12-2
《金融超市:中期的恒远梦想》
《银广夏的符号学意义》
《从普林斯顿博士到证监会张宁〉
《中科创业案:绝对例外的标本》
《自讨没趣的“证券分析师指数”》
《萨达姆期货合约的魅力》
《财经贵族再现江湖梁定邦出山中银香港》
⑨ 萨达姆搞原油期货了吗
这是一个神奇的问题!
首先萨达姆是搞实体的,推举石油经济强国,所以他如果搞原油期货的话,应是国际原油期货的一个大庄家。
其次,可惜了萨达姆被绞刑的时候,国内期货市场都还没起步,否则应该是我的一个大客户。下班了,不吹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