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期货能转为现货交易吗
A. 期转现交易与基差交易区别
何谓“期货转现货”
所谓“期货转现货”(以下简称期转现),是指持有方向相反的同一月份合约的会员(客户)协商一致并向交易所提出申请,获得交易所批准后,分别将各自持有的合约按交易所规定的价格由交易所代为平仓,同时按双方协议价格进行与期货合约标的物数量相当、品种相同、方向相同的仓单的交换行为。基差交易是指以某月份的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上或减去双方协商同意的基差来确定双方买卖现货商品的价格的交易方式。这样,不管现货市场上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只要套期保值者与现货交易的对方协商得到的基差,正好等于开始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就能实现完全套期保值,取得完全的保值效果。如果套期保值者能争取到一个更有利的基差,套期保值交易就能盈利。 区别:期转现:交割。基差交易:平仓了结。基差交易的实质,是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将套期保值者面临的基差风险通过协议基差的方式转移给现货交易中的对手,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可以达到完全的或盈利的保值目的期转现偏重为现货企业服务:
一、 期货转现货为非注册品生产和使用企业提供了利用期货交易进行保值的又一种途径,避免现货交易中常见的拖欠货款的弊病,稳定业已建立的现货交易关系。
二、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实物品牌的要求。不同用料企业对品牌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用铜企业,有的须使用某一品牌的高纯阴极铜,有的则用标准阴极铜;而用胶企业,有的要用云南胶,有的则惯于用海南胶。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拿到指定品牌,从而稳定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 期货转现货能够满足用料企业对交割仓库(提货地区)的要求。用料企业分布各地,各自都有最为方便、经济的提货地点。比如,上海的企业都希望能在上海仓库提货,广东的则希望在广东提货。通过期货转现货交割则能在双方都方便的仓库拿到货物。
四、 期货转现货能够减轻用料企业资金压力,让生产企业提前回笼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合约到期集中交割,用料企业必须一次性拿出几百万到几千万元的资金把原料拖回厂里,增加了库存量,一次性占用了大量资金。期货转现货能够让用料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分期分批地买回原料,减轻了集中用钱的压力,减少了库存量;而生产企业则能提前或分期分批收到资金,用于再生产。
五、 期货转货将会极大程度地降低运输成本。买卖双方不必来回运输货物,节约了费用。
B. 期货转现货的基本介绍
国外期转现交易情况:
期转现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明尼阿波里斯谷物交易所(MGEX)、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所(NYBOT)和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英国伦敦国际金融交易所(LIFFE)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等长期实行的一种交易方式。在国外,期转现不仅在商品期货交易中得到运用,而且在金融工具的交易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几乎所有品种的期货和期权均可期转现。
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春小麦1999年的交易量为1,119,812张,期转现量146,014张,平均日期转现量为582张。纽约商品交易所期货(包括金融期货)的总交易量为8,645,393张,期转现量为482,204张。
期转现是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低硫原油合约十分流行的交割方式。根据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关于期转现情况的报告(1987),原油期货合约通过期转现已从1983年的5097份,上升到1986年的297688份。
2001年7月19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Brent Crude Oil)期转现量为3062张,当天的成交量为51312张。6月7日的成交量中,有一个合约月份期转现的成交量相当于该合约月份成交总量的30%以上,最低一个也相当于一个合约月份的20%。一般情况下布伦特原油期转现量占成交量的10%左右。
C. 期货交易所可以交易现货吗
现货是到交易所的交割仓库,期货市场里的仓单转让交易成现货商品的
D.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有什么关系
1.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
(1)期货市场的产生是现货市场不断进行外延扩张和内涵深化的结果。
(2)期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实际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3)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数量比例关系。
2.期货市场能够引导和调节现货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的发展要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但是,一旦期货市场在现货市场内在要求的推动下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它就会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并通过其独特的经济功能来能动地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
E. 期货转现货的方式比较
与“交易厅平仓买卖现货”不同,“期转现”是以买卖双方商定的价格平仓(郑商所规定商定价格在批准日价格限制范围内)。期转现与交割不同,买卖双方可以提前期转现交货,也可以到交割月交货,交货时间、地点和品级由双方商定。下面比较“期转现”与“到期交割”、“在交易厅平仓后买卖现货”所得到的购销售价格,探究期转现的合理性。
“交易厅平仓后买卖现货”得到的购销货物价格
假如甲乙各自在交易厅平仓,再买卖现货,则,甲购入小麦价:1060元/吨;乙销售小麦价:1260元/吨。
“到期交割”得到的购销货物价格
假如甲乙到期执行交割,甲购小麦价格1100元/吨;乙销小麦价格1300元/吨。这样,甲乙双方以各自建仓价格实现货物的买卖。
1)
不考虑成本时,期转现第一种情况(a)对卖方有利,因为提前实现了建仓价格。期转现第二种情况(b)对买方有利,因为买方购货价格低于建仓价格。
2)相对于“到期交割”来说,期转现成本更低,期转现卖方可以提前收回货款。而且减少了运输、储存、利息等交割费用。因此,期转现比交割来说成本更低。
3)相对于“平仓后买卖现货”来说,“期转现”可以保证平仓价格的单一性(single
price)。上述分析中,假定期货价格是唯一,现货价格也是唯一的,其实,交易厅中平仓时,期货价格不唯一。现货交易价格也不唯一。买卖双方以商定的价格平仓和商定的价格进行现货交收,可以保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唯一。而且,商定的期货价格稍高(低)时,现货价格也同样升高(降低),可以保证买卖双方得到的购销价格保持不变。期转现能够保证双方平仓价格的单一性(single
price),是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4)相对于“平仓后买卖现货”来说,“期转现”还可以使现货的交收价格与期货的平仓价格同时锁定,即期现价格风险同时锁定。
F. 现货对期货影响关系是怎么样
期货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要以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基础,期货市场的出现又能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目前,现货商品市场存在的种种缺陷已严重影响到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培育和完善现货商品市场对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已显得非常必要。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
1.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1) 期货市场的产生是现货市场不断进行外延扩张和内涵深化的结果。就交易方式而言,期货交易是从现货商品的现金交易发展而来的。由于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而显示出的交易方式的有限性,以及由于这种有限性所带来的商业危机可能性,共同引发了商品交换中的时间性矛盾和空间性矛盾。随着这种矛盾的不断尖锐与激化,导致了远期合约交易方式的产生。由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拓展,商品交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经常出现价格变动很大的现象,远期合约交易的双方经常因为价格的变动而违约,从而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最终缓解,是通过商品交易合约的标准化,通过专门交易商品合约的有组织的市场的建立得以完成的。这种有组织的市场就是以交易所为核心的期货市场。
(2)期货市场的运行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实际需要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现货价格是期货价格变动的基础。而期货价格则在基本反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前提下,通过对现货市场供求的调整作用而不断地使现货价格逐步趋于均衡。商品期货交易业务的开展显然必须以现货市场为基础。在期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现货或实物的交割是联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纽带。因为交割本身既是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也是现货市场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期货市场落在现货市场上的那一部分。可见,现货交割的必要性在于使期货价格最终能够复归于现货市场价格,从而使现货市场真正成为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3)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数量比例关系。在现代市场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所存在的数量比例关系状况,往往决定着整个市场关系的良好状态。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其价格总量上实际都含着现货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构成了期货交易中的基差。这种基差一般要随着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趋于缩小。在商品期货交易过程中,基差的变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如果基差超出了一定量的限制,那么,期货市场就会由于过分脱离现货市场基础而发生性质上的变异,沦为纯粹的投机市场。在期货市场内部,现货的套期保值业务量也要与投机业务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如果突破这种比例,便会发生两种相反的现象:如果套期保值者相对过多,就会降低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使现货保值业务因为难以找到承担风险的投机者而不能将风险转移出去;如果投机者相对过多,就会增大期货交易中的非理性行为,使套期保值者难以追寻到真实的保值部位,从而降低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运行风险的回避程度。
2.期货市场能够引导和调节现货市场的发展
期货市场的发展要以现货市场为基础,但是,一旦期货市场在现货市场内在要求的推动下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它就会反作用于现货市场,并通过其独特的经济功能来能动地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运行和发展。这种调节和引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交易者套期保值从而锁定成本,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在现货市场上所形成的价格,无论是依靠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所形成的计划生产价格,还是在完全自由竞争市场形成的市场自由价格,都是一种信号短促的现货市场价格。在前一种情况下,政府的行政性干预约束一旦背离市场价值规律,生产者受物质利益关系的引导,必将或明或暗地、迅速地改变其生产经营的方向和生产结构,从而使全社会的生产过程深深地陷入“提价——多产——降价——少产——再提价——滥产”的经济震荡之中。在后一种情况下,现货市场自由价格作为一种即期市场上产生的完全受市场供求支配的自由生产价格,是一种波动性更大,有时甚至使有生产经营经验的厂商也目瞪口呆的短期市场价格。这些生产经营者充其量只是这些价格的接受者,它们只能跟着短促的现货价格信号走,因而往往使生产经营活动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性和震荡性。这种波动性和震荡性的直接原因是厂商的生产经营成本事前无法确定。正是这种生产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发展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当事人之间公开竞价、公平交易,在买进同一种现货商品的同时,卖出相同数量的期货,进行充分的市场选择和合理的套期保值,便可达到回避价格波动的风险、锁住预期经营成本的目的。也正是由于期货市场具有这样一种经济功能,才形成了期货市场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功能和机制。
(2)通过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作用来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在不存在期货市场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不仅具有短促性和易变性,而且市场价格的形成过程以及价格本身的传播信号还具有分散性、不确切性和滞后性。这些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种内在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效。而在期货市场出现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期货市场上,直接进场代表交易人士进行交易的是具有期货交易所会员资格的期货经纪公司的出市代表。这反映出期货市场的有组织性和入市的严格性。在期货交易场所内,出市代表直接接受其公司在场外的经纪人与客户所发出的期货买卖指令,在场内按照时间优先、自由竞价、自动撮合的原理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交易。这里,交易场所实际上就成了众多买者和卖者的集合地。这些买者和卖者通过下达交易指令,把自己关于现货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判断送至场内,由此期货市场也就成了众多影响现货市场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的集合,从而形成了一种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及其变动趋势的期货价格。越是接近实物交割期,这种价格的预测性、公开性、连续性和真实性就越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的基本内容。期货市场正是通过这种价格发现机制来综合、加工、处理、认定和传播两种性质的市场信息,发挥其对现货市场的引导作用。
(3) 期货市场又是通过自己的交易规则来实现对现货市场的调节和引导的。如前所述,期货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现代市场,在这种市场上,市场交易主体的充分自主行为与市场整体的高度组织性是有机地和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市场当事人在从事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然而,这并不表示市场当事人(出市代表、经纪人和场外交易人士)可以完全不顾及市场的交易规则而随心所欲地行事。恰恰相反,交易规则是一切交易人士所必须认真遵守的。例如,期货市场交易规则中规定,当一种期货商品的价格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上涨或跌落至某一种价位时,为了避免因期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而导致现货市场供求关系过度震荡,交易人士就得暂时停止交易。这样一来,交易当事人便可面对现实,进行一番冷静的思考,然后继续开始新一轮理智的交易。这实际上是把本来要在现货市场上进行的交易前移到了期货市场上。期货市场不仅减缓了现货市场运行的冲突和矛盾,而且降低了现货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起到了调节和引导现货市场的作用。
G. 期货转现货的条件
期转现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保持在合理的价区内。当期货价格严重偏离现货价格时,即使包含成本因素,对于买卖中的一方,期转现得到的收益仍小于“交易厅平仓后买卖现货”或“交割”得到的收益时,期转现是无法进行的。另外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套期保值者和现货贸易伙伴是否很多,期转现规则是否便利,都将影响期转现量。
H. 麻烦高手们用通俗点话解释一下期货中的期货转现货是什么意思啊!别复制粘贴啊!亲
(原创)
基本原理是: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基本同步。
举两个例子:
一:你是纺织厂老板,接到一个订单,有客户6个月后需要一批布料。你的原料是棉花,你根据当前棉花的价格核算一下成本,结果是有利可图。于是你在期货市场里(开仓)买入棉花期货合约,买入的量相当于订单量。根据交货日期,几个月后你要开始生产了,就到现货市场买入所需的棉花,同时在期货市场(平仓)卖出棉花合约,卖出量等于以前(开仓)买入的棉花合约量。如果在这几个月里棉花价格涨了,你在现货市场里买入的棉花比以前要贵,意味着你成本增加了(亏了),但你在期货市场里的交易是盈利的,理论上盈亏相抵基本平衡。也就是你回避了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锁定了成本。反之亦然,如棉花价格跌了,则现货盈利、期货亏损,同样盈亏相抵。这是你为了“回避风险锁定成本”所付出的代价:放弃有可能获得的额外利润。
二:你是农场主,根据目前市场上的棉花价格,你觉得种植棉花有利可图,决定种植一定量的棉花。你的产品是棉花,于是你在期货市场里(开仓)卖出6个月后交割的棉花期货合约,卖出量相当于你的种植量。到了棉花收获期,你到现货市场里按当时市场价卖出你种植的棉花,同时在期货市场里你(平仓)买入棉花合约,买入量等于以前(开仓)卖出的棉花合约量。盈亏情况同上。这是你回避了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锁定了利润,作为代价放弃了有可能获得的额外利润。
不知解释的清楚吗?
I. 期货转现货与实物交割如何比较
期货转现货,是要自己联系到对手客户,然后向交易所提交书面申请,经交易所同意后,在期货市场为双方按照商定的价位进行平仓,同时双方可以按照商定的现货价格进行实物的交割,来达成交易。
而实物交割,是指期货品种合约进入交割月开始执行的一套制度,交割同样要经交易所执行,交割价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并前期仓位的盈利与亏损同时划入到资金账户之中。实物交割是不需要知道对手交割方是谁的,由交易所直接负责交割事宜,这是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的。
期货转现货是不需要执行时间的,交易所只是一个中间机构的角色。而交割当中,期货交易所充当的是交易对手的角色。
J. 什么是期货转现货
期货转现货(简称期转现)是指持有同一交割月份合约的多空双方之间达成现货买卖协议后,变期货部位为现货部位的交易。